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信息化方法研究
2023-07-23
教育信息化是国际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通过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未来数年内教育改革的战略任务。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其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创新、教学技术的优化,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一言以蔽之,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契机。
《中国教育改革40年:教育信息化》一书由黄荣怀、王运武共同编撰,本书于2021年12月经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就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梳理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少数计算机教育到现代普遍性的教育信息化,从“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到现在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总结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推广及普及历程,对过去的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总结,对未来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展望,对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学科融合具有极高的启发价值。
在本书中,作者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动力,对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我国教育事业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方面是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课程容量,实现了教学内容上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已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空间,线上教学、远程教学、“第二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已在现代教育中普及,教学模式更加多元、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样,教学的管理、资源建设都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加强关注,以信息化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
其次,作者通过介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读者阐明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冲击,一方面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丰富了学生的娱乐生活,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从而变得消极、缺乏上进心,另一方面则是信息技术普及降低了学生的信息获取成本,导致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被外来文化、不良文化渗透,从而在思想观念上产生偏差,这些问题导致高校思政教育难度增加。
在本书的第七章作者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教育信息化2.0赋能教育系统变革、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发展趋势、教育机器人的应用前景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作者提出的观点对新时期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思政教育必须要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和推进思政教育的信息化的实践方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学科融合思想,推进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与融入,实现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促进思政教育实效的提升;立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以信息技术为纽带,推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以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物联网为平台,构建课堂之外的思政教育模式,实现日常的、常态的思政教育,将信息技术转化为思政教育的助力。
《中国教育改革40年:教育信息化》一书系统梳理了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具有较高的启发价值,值得教育一线工作者阅读和学习,也可作为教育信息化研究資料使用。
(兵团开放大学 孙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