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音乐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2023-07-23王琛瑜

音乐生活 2023年6期
关键词:南京师范大学背景应用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到来,教育教学工作也乘坐着“大数据”的顺风车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都将面临着变革和创新。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推进音乐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数据”背景下音乐信息化教育改革能够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进行自主的音乐学习,以信息的形式把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音乐教育更有针对性。解决传统音乐教学枯燥无味、学习难度大等问题,成为解决音乐教学难点的有效路径,成为我国各个学校实践使用和相继研究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就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音乐教学创新路径展开研究,以中北学院为样本,通过教学实践的方法提出可行性教学建议,希望能对网络环境下应用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创造性教学有所启发。

本科院校音乐教师要摒弃传统单一教学形式,针对实际音乐教学中出现问题现象和本科学生学习能力特点,制定开展有效音乐教学策略方法。激发本科院校学生音乐学习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優秀音乐学习习惯,提升本科学生音乐应用能力,在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学习的自主性进行全面的提高。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音乐教育必须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与当今社会的要求与发展相适应。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它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也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需求,进而实现个体化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本研究选取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音乐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音乐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发展路径,以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具体目的和意义包括:

1.探究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为音乐教育的转型提供思路和支持;

2.分析应用型本科音乐教学中信息化、智能化和数据化的关键技术和手段,为教学改革提供实现途径和操作指导;

3.提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应用型本科音乐教学的科学教学策略和路径,为教育实践提供可行性方案和借鉴;

4.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院校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大学音乐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例,“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院校音乐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验证并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策略与路径。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和方法,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音乐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发展提供实践性的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现代化。

二、“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院校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在我国大学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部分本科院校的音乐教师还受着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的影响,他们更注重学生的音乐理论专业能力。对于音乐实践能力重视不足,且在实际音乐教学中一味遵循单一枯燥教学形式,无法使学生产生音乐参与兴趣,缺乏对音乐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有一些教师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他们的学习理解能力来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课堂教学氛围改善,直接影响学生音乐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不能体现良好教学成效。音乐实践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教学一直以来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能够自主的掌握提升应用技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后期的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传统听音乐、集体演唱、反复练习弹奏、反复练习弹唱等音乐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为此,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音乐教学与网络融合的必要性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精准地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内容。同时,互联网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在线观看视频课程、进行线上互动学习等。除此之外,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推动高校音乐教学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的需求和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数据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在音乐教育领域,大数据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相反,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个人和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应对这些挑战和变化。

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需求和挑战。首先,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数字音乐制作、音乐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新的技能,才能适应未来音乐行业的发展需求。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应对这些需求和挑战,需要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数字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程和教学资源。其次,开展音乐批判性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通过大数据背景下音乐教学,从而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音乐本科教学中中,我们进行了许多创新实践。例如创立主题、精选素材;充分启发,适时指导;以练促学,能力提升;运用网络,多元推进;创设环境,激发兴趣等,它能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其文化素养。

总的来说,大数据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面临着许多的需求和挑战。通过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同时,也能为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五、“大数据”背景下本科院校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例

(一)教学模式传统

针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通常来说以考试需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通过教师灌输、重复听音乐、反复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为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主动接受知识,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音乐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的难度较大。

(二)教学内容单一

音乐技能、应用能力和素养的提升需要本科学生拥有大量的实践和活动参与基础,并开展大量的音乐练习,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的中,学生的音乐内容通常都使用音乐教学大纲要求的音乐内容,课外应用实践的音乐教学内容比较少,不仅不能培养本科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应用能力,也难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对于其持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教学目的性过强

音乐技巧培养非常重要,是提升学生整体音乐技巧、应用能力和素养的关键点,也是音乐教师教学的关键点。音乐教师以固定音乐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本科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将便捷的音乐表现方式灌输给大家,造成在校学生的音乐技巧模式化,音乐能力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真正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

(四)学生主体地位薄弱

将音乐技巧、曲目等教材大纲内容灌输给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法仍然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学生音乐课程参与度较低,学生学习音乐时像学习文科知识一样死记硬背,缺少必要的灵活性,成为知识的搬运者,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本科学生难以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难以培养兴趣,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也是很困难的。

(五)缺少自主学习观念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让学生标注并反复练习难点重点,并自行解决难点,甚至部分教师认为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但是实际上,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记住音乐的知识点,却难以认知到音乐的情感和灵魂,对于提升本科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和应用能力不利,减弱了音乐的教学效果[1]。

六、本科院校音乐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创立主题、精选素材

每个音乐课程都需要拥有一个主题,进而便于学生和教师建立一个交流的核心内容,进而充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讨。音乐课堂的主题则是帮助学生感悟音乐学习的核心内容,没有主题音乐就没有灵魂,师生互动则将变成一盘散沙。音乐能够将教学更好的将音乐理念融入其中,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针对音乐的教学内容充分的思考,结合音乐知识体系、音乐教学的目标,并针对每个分类的主题的进行设置。可以根据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类,充分围绕音乐课程内容的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音乐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扩大他们的音乐应用的目的[2]。

(二)充分启发,适时指导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征,要引导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参加,并在参加的过程中,把他们融入到音乐教学的准备工作中去,使他们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自己思考准备这些材料的用处,并通过互联网收集大量的音乐教学内容的视频和相关信息,在课堂上应用、发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小组活动中,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展开预习和课程拓展[3]。

(三)以练促学,能力提升

本科院校音乐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课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跳跃性。本科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难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掌握各个单元课程之间的关系和技巧,应该通过大量的联系来实现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在“大数据”背景下,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设计模拟练习教室、互动平台、竞赛活动等板块,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练习机遇,也让学生能够通过练习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在练习中提升能力[4]。

(四)运用网络,多元推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的进步,音乐教育的普及,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互联网背景和教学新理念的引领下,需要大量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素材展现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科院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的方式,通过立体直观的展示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秉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良好音乐习惯的理念和教学目标,本科院校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资源,进行课程的讲解和解析。例如,通过网络视频播放、教学互动平台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开展预习和复习活动。

(五)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音乐教学是一种内涵丰富,教育性很强的艺术。在开展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良好的环境熏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学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七、结语

大数据资源和技术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教师应不断总结反思,丰富自己的音乐教學经验,通过大数据资源及其分析帮助教师采取更高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音乐教学方法。进而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大数据背景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思路,将大数据与本科院校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大学音乐课堂发出更加闪亮的智力火花。

本文系2021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2021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音乐应用研究所资助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立项课题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余上、邓永生、陈敏:《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第60-61页。

[2]许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5期,第3页。

[3]林静静:《浅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变革》,《好家长》2019年第60期,第2页。

[4]王荥:《“任务驱动法”在高校音乐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音乐生活》2022年第2期,第62-64页。

王琛瑜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应用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 高月)

猜你喜欢

南京师范大学背景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Faceàma propre culture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A la recherche de ma vo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