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秧歌地域文化传承研究

2023-07-23苏蕾

音乐生活 2023年6期
关键词:秧歌民间舞蹈东北

苏蕾

一、东北秧歌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首先,关东移民文化影响着东北秧歌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朝廷为了抵御外敌而采取了关内移民到东北的政策。在这些移民过程中,大量中原人士被带往关东地区进行开垦种植活动。这些中原移民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等,也带去了中原传统文化中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习俗礼仪等。这些文化习俗对于东北地区人民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东北秧歌在形成之前就已经在东北这一特殊地域内流行过一段时间了,且它被人们所认可也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说关东移民文化是东北秧歌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生活民俗文化促进东北秧歌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秧歌在民间节日庆典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民间的春节、元宵节活动盛大,并且年年兴办庙会,在这些民俗活动中都常伴有民间舞蹈的成分,秧歌也由此应运而生,成为各节令中喜庆热闹的气氛象征,更是民众情感的集中宣泄。从东北秧歌历史上看,人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后,便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社会和大自然的感受。东北秧歌从表演内容看,一类是与东北地区的风俗习惯相关,主要是祭祀活动、节日活动和婚庆等活动中由人来装扮角色所表演的舞蹈形式,另一类则是以表达人们对生活中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为主的舞蹈形式。

二、东北秧歌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音乐与舞蹈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伴相生。东北秧歌作为从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为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其音乐对舞蹈风格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秧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和打击乐器锣、鼓、钹等。舞蹈中的“走大场”与“走小场”对应不同伴奏,唢呐由于音色、音区不同,适用场合也有所不同,小唢呐通常和中唢呐配合用于喜庆场合,“走大场”的集体表演一般采用中唢呐,由于其声音洪亮,多用于表现激昂、辽阔、明朗、愉快的特点;“走小场”的上装、下装的少数人表演,一般采用小唢呐,由于小唢呐音色高亢、活泼,多用于表现欢腾、活泼的特点。打击乐器具有丰富的节奏性与表现力,鼓主要指挥乐队以及表演的舞蹈演员,掌握节奏、速度以及叫鼓等,当台下的唢呐较为平稳时,鼓的伴奏就起到烘托气氛、感染观众的作用。东北秧歌音乐中大多数采用五声调式,且以宫调式,徵调式居多,由于宫调式、徵调式较为明亮,以此突出东北秧歌活泼、欢快、熱烈的特点。伴奏多以2/4拍和4/4拍,大量采用附点音符,导致节奏重心后移使音乐有抻展的感觉,唢呐与打击乐的紧打和慢吹相结合与舞蹈“出脚快、落脚稳、膝盖带艮劲”的韵律特点相协调,节奏变化丰富,重音有时会出现在小节的中间或最后,既可以表现火爆、热烈的特点,又可以突出欢快、俏皮、风趣的特点。音乐中常出现对句,与舞蹈中的人物扮相相呼应。通过身体脚、膝、腰、手巾花等与丰富节奏变化的配合体现“俏、哏、浪”的动作特点。

三、东北秧歌地域文化的传承形式

(一)东北秧歌地域文化的书面传承

在非语言文字文化的舞蹈艺术中,人体被看作为舞蹈文化承载的主要容器,能够利用肢体动态保存、表现与传播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面貌。看似不需要语言文字这种传承形式,但实则不然,一方面民间文化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在舞蹈具有的即时性特征面前容易引发传承的缺失、遗漏,甚至随时间流逝丢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身体实践所得出的经验上升为由语言文字构成的理论资料才能有效加强与深化舞蹈文化研究的全面性,所以不能忽略语言文字在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中的功能与作用。

《东北大秧歌》一书是东北秧歌学院派创建人李瑞林、战肃容两位老教授的倾心之作。该书从对辽宁城乡秧歌的产生渊源及演变发展的阐述中,印证了东北秧歌形成的创造者虽然是生活在此地的人民大众,但同样也离不开社会、文化、民族、民俗等各方面对其产生的直接影响。在关于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点上,此书归纳出构成与体现秧歌风格的六要素,从韵律、体态、扭法、节奏、服饰、道具的不同方面明确了东北大秧歌具有集火爆、泼辣、稳静、幽默于一身的风格特点[1]。“图文声茂”可以说是这本秧歌教材的特点,除了对秧歌表演的动作、跳法的文字说明外,还记载了相应的乐队伴奏曲谱,并借用美术的艺术形式为秧歌动作配以插图,用一种相对生动的方式记录下了东北秧歌多姿多彩的动作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位老教授将如何挖掘、提炼传统秧歌到整理、编创、运用于东北秧歌教学的诸多经验也一并汇聚于本书,这为后人能够继续传承、研究和发展我国的东北秧歌文化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文献资料。《东北大秧歌》这部教材是李瑞林与战肃荣两位东北秧歌专家多年秧歌研究及教学实践的结晶,作为一部较为完整的东北秧歌教材被应用于各大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在记录、保护与传承东北秧歌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二)东北秧歌地域文化的身体传承

东北秧歌地域文化除书面的语言文字传承形式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以身体作为文化载体所做的动态保存与传承。

1.东北秧歌地域文化在群众间的直接传承

东北秧歌的形成是在东北地域文化的浸染熏陶下逐渐成形的,直接创造者就是生养在这片黑土地上朴实的人民群众,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勤奋与坚持共同创造了这耀眼的文化果实,而之所以东北秧歌发展到现在能作为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代表与时代共前行,离不了群众在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守护与传承的选择。东北秧歌属于群众性的娱乐文化活动,群体共同参与其中,正是百姓们共同组建的秧歌活动承担了传承东北秧歌的任务,在群众共同构建起的民间文化下,人们会非常容易产生对该文化的自主保护意识,无论是表演者也好,还是观者也好,其实每个人在这时都是东北秧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者。

“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是通过群众之间的具体人进行传承”[2]。这里的“具体人”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程》一书中主要指的是民间舞蹈的表演者,其中包括了那些技艺高超的民间舞蹈能手与民间艺人。虽然民间舞蹈是在广大群众间直接流传进行着的,但每个民间舞蹈的兴盛发展与风格呈现,都不能忽视民间艺人在其中所倾注的努力与心血,其在群众间的民间舞蹈传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每个地区都有非常著名的民间秧歌艺人,他们个人风格色彩鲜明,作为职业或半职业性质的民间秧歌艺人几乎都身怀特点,为当地民间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其次,群众间的直接传承多依赖特定环境与空间所提供的机会。旧时,民间兴盛举办庙会,祭祀活动偏多,东北秧歌作为民间活动的重要部分,必然成为庙会祭祀活动中民间舞蹈表演的重头戏,在各种庙会及节日氛围的渲染下,促使秧歌聚集性活动逐渐从表演性延伸出竞赛性。竞赛性民间秧歌活动的特点就是各个秧歌队伍会在秧歌艺人们的带领下不断潜心琢磨技艺,壮大队伍,从各个活动的互相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丰富自身的秧歌技能与表演,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秧歌的进步与繁荣。随着时代发展,民间祭祀色彩淡化,庙会所举办的相应活动逐渐变少,但是舞秧歌依旧是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各种节日的必备项目。有秧歌的地方就有人,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与欢庆喜气的节日气氛结伴一起,各种节日庆典的特定环境为东北秧歌群众传承提供了有利时机。

2.东北秧歌地域文化在院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东北秧歌从民间走向课堂和舞台规范性的第一步就是民间舞蹈老艺术家们深入东北民间的素材收集与整理工作[3]。从这之后东北秧歌逐渐多出一条通向专业发展的道路,课堂教学与舞台创作成为传承与发展东北秧歌文化的又一崭新平台。但显然将作为民间艺术的东北秧歌引渡到专业舞蹈教育领域是一个充满荆棘的过程,因此,做这件事的人们才是让东北秧歌文化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得以传承的关键。

辽宁东北秧歌的代表人物是李瑞林与战肃容两位老师,二人为收集辽宁民间传统秧歌,多次不畏艰难地深入辽宁城乡,虚心且主动地向诸多民间艺人学习,曾师从于景新、齐怀学、王世新、刘升成等数十名秧歌老艺人。而之所以向这么多位老艺人求学,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从全面整体的角度掌握及研究东北秧歌,从而提取所需,编创适用于课堂的秧歌内容。两位教授在丰富秧歌教学的同时还将实践经验与成果编写进《东北大秧歌》一书中,这也成为全国专业院校开展东北秧歌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

吉林东北秧歌的代表人物是仲佩茹老师,师从刘升成、齐怀学等艺人,她为传承吉林秧歌长年采风,坚守在舞蹈课堂,为了研究与发展吉林特色秧歌,致力于对吉林地域舞蹈文化的深度挖掘,将袖头秧歌创造性地改良加入秧歌教学中,并把“双颤双花”“浪扭步”等具有鲜明吉林秧歌特色的动作与步法编创成组合,利用课堂的优势传承与发展着吉林特色秧歌,重点表现了吉林秧歌的浪与美。

黑龙江东北秧歌的代表人物是乔梁老师,从20世纪50年代直至80年代一直潜心学艺,跟随著名民间艺人郭锡成、夏春阁学习东北秧歌,60年代转为教员后也一直在收集、提炼与整理民间素材并将其带入课堂,全身心置于东北秧歌教学直到今天。其所编创的秧歌教材细致合理,从教材内容中印证了她本人对民间舞教材“风格性”“训练性”及“系统性”的坚持。同时她尽职尽责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东北秧歌人才,一直以来都以身作则地传承与发展着东北秧歌文化。

各省东北秧歌的代表人物不仅是三省秧歌的“代言人”,也代表着三省各异的秧歌风格。他们虽在秧歌表演风格上有着各自的地域性特点,但对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却有着出奇的一致性。一是对民间秧歌的继承路线。从李瑞林老师的口述中得知,对于东北秧歌挖掘工作他一直秉持着全方位学习老艺人的虚心态度,认为只有在全面熟悉与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够去粗取精。在学习民间群众秧歌时所秉持的这种全面繼承路线下的个体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坚定继承态度,更是对传统民间文化有根可循、持续发展的负责态度,为专业院校东北秧歌舞蹈教学的建设及表演发展夯实基础。二是对秧歌艺术的发展态度。从老专家们以往发表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们非常注重东北秧歌的创新与发展,认为秧歌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保持活跃。但创新与发展都要遵循一个前提,就是对秧歌原本风格的保留,不能舍掉它的个性特点而任其发展。特别是秧歌教材的编排,组合中动作是“千变万化”了,但缺少了动作原有的“风格姿韵”,这就容易造成民间舞蹈风格性流失的问题。东北秧歌的发展前提是保持其原有的风格特点,但还要善于吸收与借鉴同类民间舞蹈或其他舞种的优点以促进与完善东北秧歌。兼收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东北秧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说到底,这些都源自于自身对秧歌的真心热爱,只有热爱秧歌才能认真挖掘钻研,才能用负责的态度去传承与发展它。

3.东北秧歌地域文化在现代民众中的传承与异化

活跃于城市广场间的健身秧歌不同于乡土气息醇厚的传统秧歌,它作为一种秧歌舞蹈与运动健身相结合的新形式走进广大现代群众的生活之中,向当代人的审美特点所靠拢。健身秧歌最早的发起者是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根据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要求,于2000年开始联合各省市秧歌专家共同组织编排,至今已陆续推出八套健身秧歌动作套路。以促进群众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抓住秧歌本身就含有陶冶身心、悦人悦己的社会功能,在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对传统秧歌内容进行改良,按照人体运动生理规律编排整理出适合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的健身秧歌内容,形成了集运动性、娱乐性、群众性、观赏性、普及性等于一体的大众健身舞蹈项目。

健身秧歌的推广与发展得益于各种健身秧歌比赛与展演活动的举办。吉林省的健身秧歌比赛与展演活动非常密集,近三年多次举办了以健身秧歌为主要项目的比赛活动,如吉林省全民健身操舞大赛。辽宁省在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中都组织相应的健身活动,2022年以“运动辽宁”为主线,举办多项展演活动,其中健身秧歌就是主要项目之一。同年,由黑龙江省秧歌协会主办,以公益形象大使李心海命名的黑龙江省秧歌大赛吸引了众多秧歌队伍参加比赛,传统秧歌与健身秧歌项目都包含其中。在各类健身秧歌的活动比赛中还非常鼓励群众结合地域特色自发组织编排健身秧歌套路。这些活动使得健身秧歌在群众中获得很高的流传度,民众参与程度较高,以至于不论春、夏、秋、冬都能在城市间的公园、广场或空旷场地上看到民众一手持颜色各异的绸扇,一手持火红手绢,站队列不同变换秧歌舞姿的场景,促使广场秧歌舞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成为高楼大厦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象征着城市的生命活力以及现代群众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健身秧歌之所以在现代民众间获得良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本身就携带着传统民间秧歌的基因,传统民间秧歌的群众基础强大,尽管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但人民群众对传统民间舞蹈的热爱之情依旧难以割舍,这由传统民间秧歌为主要元素编排而成的健身秧歌自然能够深得民心。从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角度会发现,将传统民间文化与当代大众生活紧密联系,是现代民众能够普遍接受传统民间舞蹈的有效方式,当然,也要辩证看待传播区域的变化所给民间舞蹈带来的本体异化结果以及舞蹈风格特色的趋同化。

(三)非遗视域下对东北秧歌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东北秧歌是汉族秧歌的经典之一,其中的抚顺地秧歌、海城高跷等早在第一批就入选到“非遗”名录,使得原生态的东北秧歌在保护的政策下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条件。非遗舞蹈进校园是传承东北秧歌的路径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海城高跷秧歌通过进入中小学校园课程的方式,获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据调查,自2016年起,海城高跷秧歌进校园这一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在海城市同泽中学、海城市中心幼儿园等多所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反馈良好,实践证明非遗舞蹈海城高跷秧歌走进校园是可行的。

综上,非遗舞蹈海城高跷秧歌为学校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传承东北秧歌的意识,反之,对于民间舞蹈来说,学校教育是非遗舞蹈能够科学地、系统地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四、关于东北秧歌地域文化传承的建议

东北秧歌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身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将继承作为前提,以东北秧歌的原生态特性为基础,融合现代化的内容与手段,使其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1.非遗舞蹈进校园

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场所,是传播非遗舞蹈的重要空间。大学生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主要的继承者,有责任担起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担。东北秧歌走进校园,将面临全体学生,传播范围从舞蹈专业的学生扩大到大中小全体学生。“对民间舞蹈保护而言,学校艺术教育的体系化和科学化,为民间舞蹈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4]学校教育对东北秧歌的传承更加系统与科学,使学生对东北秧歌的学习不仅在肢体语言层面还能够深入到历史文化背景层面。需要注意的是,当非遗舞蹈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时,应与舞蹈素质教育相结合,以突出舞蹈风格特点为前提,对东北秧歌的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改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对东北秧歌的喜爱,从而解决东北秧歌断代化的问题。

2.强化地域文化认同

在东北秧歌传播与更新的过程中,使其回归民间,强化地域文化认同。东北秧歌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是在特殊的地域文化熏陶下产生的,想要更多的人了解东北秧歌,首先要强化其地域文化的认同感。(1)高校的东北秧歌舞蹈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秧歌动作的学习,更要增加东北秧歌历史文化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其来源、传承与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对东北秧歌的学习兴趣。(2)政府要加大力度宣传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大型比赛等,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东北秧歌。因此,要推进东北秧歌回归民间,多进行民间采风与田野调查,保留东北秧歌的独特魅力。

3.创新东北秧歌的传播方式

近年来,新媒体产业迅速发展,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提供一条新路径。借助先进的现代传播技术,中国的民族民間舞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得到国内外各族人民的喜爱,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东北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完全得到现代年轻人的青睐,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将会使其重返大众视野。(1)利用电子设备保存原汁原味的东北秧歌,使用智能手机、录像机、摄影机等设备将东北秧歌民间艺人的原始资料录制下来,高清的视频更便于后人研究学习。(2)将东北秧歌的原生态舞蹈视频结合新型的拍摄方式,制作成精美的纪录片或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东北秧歌,培养他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东北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东北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东北人民的性格与精神,承载着东北地域文化。我们要善于利用新型的传播手段,创新东北秧歌传播方式,达到良好的传承与保护效果,并且要将弘扬与发展东北秧歌作为己任,自觉发挥传承力量。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项研究项目“东北秧歌地域文化传承研究”(JG21EB148)的研究成果。

注释:

[1]李瑞林:《战肃容东北大秧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2]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3]刘丽:《“学院派”东北秧歌之文化形态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版,第38页。

[4]陈雪飞:《民间舞蹈》,《学苑出版社》2015年版,第194页。

参考文献:

[1]李瑞林、战肃容:《东北大秧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2]肖振宇:《一种古老艺术的前世今生——东北秧歌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郭宇霞:《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4]可平:《追梦一个舞蹈工作者的历程》,沈阳出版社2015年版。

[5]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6]《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年版。

[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吉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版。

[8]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黑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6年版。

[9]王晓黎:《高校舞蹈教学视域下“非遗舞蹈”的传承思考—以“海城高跷秧歌”为例》,《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10]王昕乔梁:《东北秧歌教材编创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苏 蕾 辽宁教育学院(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欣阳)

猜你喜欢

秧歌民间舞蹈东北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富平村里唱秧歌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昌黎地秧歌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