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过去时”的表现手法及问题规避

2023-07-23张魁

新闻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纪录片

张魁

【摘   要】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体裁,其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对当下“现在进行时”的记录,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然而在很多电视纪录片或纪录电影中,难以避免会涉及“过去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该使用什么样的手法进行表现,一直以来都是业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纪录片;过去时;再现;表现手法;问题规避

在纪录片拍摄实践过程中,导演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片中某一板块的内容很精彩,甚至是关键故事或信息,但已经发生过了,那么这一部分内容该使用何种手法来表现呢?

其实,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开始,关于纪录片如何表现“过去时”的思考一直都没有停止。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技术手段的融入,“过去时”的表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纪录片“过去时”表现方式的设计和选择,主要基于弥补视觉表现盲区、让故事更具完整性、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让纪录片更有可看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纪录片“过去时”的表现手法

(一)再现

真实再现是纪录片领域使用较为频繁的“过去时”表现方式,是纪录片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之一,它是指“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扮演、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设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或人物心理的一种制作技法”[1]。这种表现方式在很多类型的纪录片中都有所使用,尤其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使用更为频繁,把历史搬上荧幕其实是影视剧最擅长的内容,而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是非虚构的影视艺术形式,将非虚构内容和影视剧的表现方式相结合,是纪录片作为视觉艺术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

《美国:我们的故事》《故宫》《中国文房四宝》《河西走廊》《中国》等很多国内外经典的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都是采取演员扮演的方式进行视觉叙事。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弥补纪录片叙事过程中影像难以表现的不足,可以让纪录片的视觉表达更明了、生动。

《北方的纳努克》被公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该片以爱斯基摩人中最出色的猎手“纳努克”为主角,展现了他们捉鱼、猎捕海象、建造冰屋的场景,以及中间遇到的故事。但这部片子同样也使用了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比如影片拍摄时爱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经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为了拍到更为原始的场景,导演要求纳努克用他爸爸的方式猎捕海象。

这里面的情景再现是被记录对象自己完成“过去时”的搬演。这种方式我们目前在拍摄实践过程中也会在片中局部用到。比如在拍摄类似的工程类纪录片《鹤舞长江》《总师传奇》以及笔者正在拍摄的反映引江济淮工程的纪录片《千里江入淮》的過程中,往往摄制组介入拍摄时工程已经在施工了,甚至快要结束了,但片中还需反映工程规划、勘测、设计阶段的内容,此时最有效和直接的办法就是请“原班人马”根据回忆和适当的情景设计,重新搬演一遍,以实现纪录片内容、信息、故事的完整性。

意向性再现是情景再现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虽然它也包含真实再现的扮演、搬演成分,但会刻意回避扮演、搬演者的正面镜头,主要突出故事氛围的营造、局部细节的刻画。这种再现方式成本较低,虚实结合,并且能够很好地表达意境。

在笔者参与导演的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第四集中,就多次使用了意向性再现的方法。其中有一段涉及徐海东将军和夫人周少兰的解说词是这样的:“敌人被击退了,重伤的徐海东经过紧急抢救,虽然止住了血,可喉腔被异物堵塞,呼吸困难,生命垂危。这时,17 岁的女护士周少兰,用嘴将堵在徐海东喉咙中的血块,一口一口地吸出来,徐海东得救了。”这个故事出自多位老将军的回忆录,但当时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如何进行影像表现成了难题。为此,我们找到了类似红二十五军长征中居住过的土坯房和土炕,从文物收藏者手中借来了同时代的军用医药箱和同时代当地居民使用的油灯、茶碗,借助烛光、灯影、土墙、炭火和演员模糊的动作完成了这段故事讲述,收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声像资料整合

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窗外》,此后,人类逐渐完善了掌握真实影像的能力。从照片到电影胶片影像,利用真实的影像也成为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最好的“过去时”表现方式之一。通过分层技术、AI技术,能够让单张或一组照片运动起来,实现视频化效果。当然如果能收集到相关机构保存的纪实影像资料,效果会更好。一般情况下,视频影像要好于组照影像,组照影像要好于单张照片。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往往会忽略另一种可以很好表现“过去时”的资料,那就是声音资料。

1877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留声机。这台“会说话的机器”轰动了世界,正式开启了人类录音的历史,此后录音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声音档案。

笔者参与创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百年壮歌》等纪录片中,涉及很多开国将军和新中国发展过程中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经过调研发现,我们能发掘的人物影像资料非常有限,但不经意间却发现了一些非常珍贵的声音资料。比如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第四集中涉及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的庾家河战斗,我们起初能够找到的只有军史文字资料,后来经过进一步调研,意外发现了一位曾经参加过战斗的老红军夏德义的声音资料:“我们这个部队山上站岗的有少数人,还有一部分在做饭吃,结果,国民党蒋介石的部队就采取了突然袭击的办法,开头上来的是一个连的兵力,接着以后就是一个营的兵力,陆陆续续又增加。”“红军战士那是铁打的兵,他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就在那里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一直打。坚持到最后的时候,我们这个排 28 个人,就剩下 3 个人。”这段录音有细节有情绪,于是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真实的录音加意向性空镜头、手绘动画等手法表现这些“过去时”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三)文献、回忆录档案

文献、回忆录档案是纪录片特别是涉及历史内容的纪录片创作中必须依靠的珍贵资料。不仅为导演创作文本提供依托,如果处理得当的话,也为纪录片“过去时”的视觉表达提供影像支持。这种影像支持是多种多样的,第一,可以直接对文献、回忆录档案进行艺术化拍摄,这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第二,对文献、回忆录资料进行动画处理,优化视觉表达;第三,对文献、回忆录中涉及的片段进行角色配音加意向性再现或者动画包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在纪录片《百年壮歌》中,涉及安徽第一个城市党支部的内容。这里能拍摄的只有一个翻新的旧址,缺乏故事细节,枯燥无味。但在调研过程中,一段老房东的回忆文字引起了导演的注意——我还记得党团组织和中央联系的一些暗语,如“大学”指党组织,“中学”指团组织。“总店”指中央,“分店”指地方组织,“民校”指国民党。被捕叫“进医院”,案情不大叫“伤风感冒”,案情较大叫“要動手术”,被杀叫“病故”,要上面派人来叫“请来结账”。这段文字形象地向人们揭示了建党早期从事地下工作的艰难,细节详实,故事性强。于是导演就使用角色配音加信笺动画包装的方式对这段内容进行呈现,提升了片子的“鲜活度”。

(四)寻访

用寻访的方式表现“过去时”,能够体现现实时空和历史时空的交融,相比再现等表现手法更加具有纪录片本真的“纪实味道”。寻访人通过实地走访、采访,用对话或感受的方式从现实走进历史,将过去发生的事情通过现实人物讲述出来,是纪录片“过去时”另一种最具“性价比”的表现方式。

在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中,因为涉及的开国将军的故事都发生在过去,因此各集导演都精心选择了每一集或者是每一个大的故事板块的寻访人。在第四集《北上先锋》中,导演选用了两位寻访者,一位是长征途中牺牲的红军的后代,一位是金寨干部学院的老师。其中一位寻访者在寻访到独树镇战斗遗址后,通过和当地党史专家进行交流,巧妙地展现出红二十五军在这里发生的惊险的战斗故事,同时发出感慨:“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经受住考验,打不垮,冲不散。”这恰恰也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寻访者每到一地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沉浸式地展现革命先辈艰苦的战斗历程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五)资料影像与实景或造景相结合

2009年,周兵导演的纪录片《台北故宫》中使用了历史影像和造景相结合的情景设计,让观众眼前一亮。为了表达故宫文物在抗战时期的艰辛转运,导演以真实影像为背景,以搭建的人造景观和演员搬演再现作为前景,让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叙事。

笔者在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中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其中有这么一段将军回忆:“瓦解敌军,优待俘虏也是我们宣传队的一项工作,在战场上,每当我们对着东北军的阵地唱《流亡三部曲》,他们阵地上就静悄悄的,枪也不打了……”这段内容如果仅仅用将军的回忆录进行包装处理,视觉上未免有些单调,后来,摄制组使用大功率的投影机,将电影《西安事变》中一段符合内容的片段投影到现实中陕北一处与此事相关的革命旧址的窑洞上,形成历史和现实两种时空的融合,作为“过去时”叙事的视觉呈现。

(六)动画展现

动画是一种老少皆宜、观众喜闻乐见的视觉艺术形式。将动画运用到纪录片中参与“过去时”的叙事也由来已久,甚至在欧美还有诸如《与恐龙同行》《宇宙大爆炸》《自闭心灵》等纯动画纪录片。在文化历史类纪录片中,近些年中国的创作者也在大量使用动画参与纪录片“过去时”叙事,比如纪录片《冲天》《刘铭传在台湾》等,动画占比都比较高。由于多数画面使用动画表达,就给导演、撰稿在文本创作上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叙事自由度,让纪录片更加具有观赏性。

(七)数字技术与实景结合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也陆续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这里所说的数字技术与二维、三维动画有明显区别,它是指通过计算机创造的足以以假乱真的特效场景与真实影像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很多无法演绎出的场景,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完成,从而达到完整的情景效果。[2]

2006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总统之死》尽管不是纪录片,但却使用了纪录影像和虚拟现实结合的拍摄手法。影片用电脑技术将布什的头“嫁接”到演员身上,演出了布什被两颗子弹射中脑袋的一幕。在这种技术的加持下,完全可以让已故的人物“复活”,参与到纪录片“过去时”的叙事当中,让过去的人物和事件看得见,让观众对故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过去时”的内容更显得像“进行时”。

二、纪录片“过去时”表达过程中的问题规避

(一)避免细节违和

在纪录片“过去时”的表达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细节违和。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无论是真实再现还是动画表达,细节还原对创作者来说都是必须谨慎对待的。例如,在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过程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解说】洪学智和藏族头人巴登多吉的第一次见面,话题是从一个唱片机开始的。

【洪学智角色配音】我们有个唱片机,放了唱片,他觉得很奇怪,怎么响呢? 我就告诉他是怎么回事儿,他很开心。

这一段导演组选择用动画的方式进行叙事,那么在动画中需要处理几个细节,一是藏区的环境和藏民、军队的着装,这个相对好处理,另一个是提到的唱片机。19世纪90年代唱片机进入中国,在随后的发展中,唱片机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在洪学智的回忆录中提到的唱片机长什么样?回忆录中没有记载。为此笔者专门前往大连旅顺口区的留声机博物馆进行调研,经专家判断,找到了符合20世纪30年代特征的留声机作为样本进行动画创作,尽可能保证动画表达的真实性。

(二)避免资料误用

在纪录片创作中,通常会涉及很多老的影像资料的使用,由于资料繁杂,传播混乱,往往会出现用错资料的情况。比如在涉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内容的纪录片中,常常会看到一组国民党军警枪毙一排人员的镜头,这组镜头通常会被解说成国民党镇压共产党人,但经过考证发现,这组镜头其实是在枪毙土匪。

(三)避免违背纪录片伦理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假乱真成为可能,这就涉及纪录片伦理的讨论。虚拟现实不是虚假事实,虚拟现实只是表现手段,如果使用不当,极易让观众对一些编造的故事信以为真,特别是在短视频快速传播的今天,在视频被断章取义后加以传播,可能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无论是真实再现还是虚拟现实再现,目前最有效的伦理规避方法就是在画面中标注清楚,让观众自己去理解。此外在真实再现拍摄时,巧妙地使用一些手法,产生一些离间感,也是规避纪录片再现“以假乱真”的有效方法。[3]

结语

纪录片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其“过去时”的表现形式也是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不断交流、不断学习、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过程,但事实真实、逻辑真实都是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纪录”的价值。

注释:

[1]刘占国.基于“情景再现”的纪录片创作探析[J].传媒论坛,2020(10):145-146.

[2]李林涛.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创作的情景再现手法探讨[J].传播力研究,2020(13):88-89.

[3]任戌盈,杨梦圆 .真实与间离: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研究[J].新闻世界,2021(10)82-85.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厚重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