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外交”与屯留的一段渊源

2023-07-23王寒星

文史月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乒乓外交干校家庄

王寒星

“乒乓外交”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相访问、友好往来并切磋技艺的一系列事件,这不仅大大推动了两国关系从冰冻期向正常化发展的进程,也加快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可以说它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很重大。所以提起那时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起到“破冰之旅”重要作用的“乒乓外交”,大家可能都不太陌生,毕竟那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起外交事件。但是,它和地处黄土高原、上党盆地的北方小城屯留还有一段极深的渊源,这段鲜为人知的过往,与当时国家体委设立在屯留县(今长治市屯留区)沙家庄、西魏村一带的一所“五七干校”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那个年代的“五七干校”很普遍,全国各地到处都有。那是“文革”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将大批党政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各地农村进行劳动学习的一种场所。干校,也即是“干部学校”。女作家杨绛的《干校六记》记述的便是“五七干校”中的一些故事。当时中苏交恶发展到了顶峰,苏联方面撤走了大批专家,当时的中国经济形势比较困难,粮食供应也很紧张,把这些人下放甚至遣散到各地进行自食其力的耕作劳动,也可能算是中央的一个初衷,“五七干校”正是在“反修路线”这样的大形势下搞起来的。就在这个时期,山西晋东南地区的屯留县,迎来了这样一批特殊的客人——国家体委下属的大量运动员及其随行家属。

从1969年11月开始,陆续被下放屯留从事集体生产劳动实现“自给自足”的前后共计约有两千人,包括行政干部、运动员、教练员、家属子弟等,全都是体育系统的人。而在这之前,国家体委将县城南边不远的沙家庄航校(原名滑翔学校)改建为位于屯留的“五七干校”,而相距不远的西贾乡西魏村也有校区(现为屯留一中的南校区),校内当年的几个大教室、大餐厅、大操场等主要场所,现在好多人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在这里进行集体学习的人,包括从教的老师和在校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体育从业者,都是一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运动员,当然不会是现在我们通常认为的青少年学生,而这些人的主要生活居住范围就在沙家庄、西魏村一带。在这里,他们的特点是“既劳动又学习”“边劳动边学习”,生产劳动占大多数时间,学习内容主要还是体育方面的,也涉及一些文化課,当然由于那个年代的特殊性,政治学习也肯定必不可少。而他们的儿女等学龄期孩子,则是在县城的城关小学接受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的正常教育。这其中有不少后来担任国家体委主任、副主任或成为非常出名的运动员。通晓法、英、俄三种外语、为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立下汗马功劳的何振梁就是当年的屯留干校学员之一,他当时带着儿子在这里,住的是八人一间的大屋,成华在干校主要工作是喂猪,另一位副主任黄中被指派去养牛。李梦华的秘书、后任中国女排领队的张一沛那个时候在干校也很能干,后来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的张彩珍也在这里学习劳动生活了一年半的时间。

当时五七干校的师生在沙家庄附近种有二三百亩的土地,而且这些都是成片成片的水浇地,在那个年代是很令屯留人“大开眼界”的。我们这些身处北方传统旱耕农业区的老百姓,哪见过种植水稻这种稀罕作物?这也和当时干校内好多人都是南方人、爱吃大米有关。先于此前十余年修建完工的屯绛水库,经罗庄村地界向东通至沙家庄,正是这股源源不断的西来活水,成就了屯留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水稻种植。这其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花絮。当时为了给水稻上粪,这所“五七干校”发动教员、学员及师生家属等全体出动,去路上“拾粪”。他们不同于屯留的当地人,拾粪不用简陋的粪叉和藤条箩头,而是手拿长笊篱、身背大提包。笊篱、提包这两样东西,当时屯留县城几乎被他们买光了。这异乎寻常的举动,当时曾经是沙家庄、西魏村乃至整个屯留县城周边的一道令人称奇的风景。当地人们很吃惊,捞面条的东西用来盛干粪,逢年过节走亲戚时装馒头黄蒸的提包成了装粪工具!人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互相说笑,总之,这帮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专业运动员及其家属们,成了那几年屯留人眼中十足的“异类”。这确实很特殊,至今说起来还有很多人不相信拾粪的工具会是笊篱和提包。但这确实是当时的真实情况。而且,因为南方人爱吃鱼,煎炒烹炸等各种做鱼的方法也都很全,“五七干校”这帮在各种赛场上生龙活虎惯了的运动员们,不知道在哪想方设法弄了两三个小汽船,安排几个专门人员在屯绛水库西边一带的水面上打鱼供应,这也成为当时屯留本地人眼中的一景,而且好多本地人开始有事没事地跟着这帮干校学员学着做鱼。

在屯留的几年内,除了上述的何振梁、李梦华、黄中、张彩珍、张一沛等之外,不得不着重提到另外两个人,也就是后来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很有名的乒乓球健将庄则栋和李富荣。庄则栋后来担任了国家体委主任,李富荣则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副局长及亚乒联主席。那时候庄则栋不经常住在这里,但他时常会来,曾经在现屯留旧城坡下修建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大礼堂里打过友谊赛,当时屯留的一位王姓体育老师参加过比赛,就和庄则栋对打过,这些情况,原县文化馆的尚和中也很了解。后来,周总理从中央把电话打到了屯留或长治(这一点难以确定),主要叫庄则栋和李富荣,而且说“你们不要在那里‘又屯又留”。也不说具体原因,只是让他们赶快回京。“不要在那里‘又屯又留”,这是周总理的原话,后来某一期的《山西日报》上曾刊登过这句话。当时让他们回北京的原因,少数的中央领导肯定知道,但秘而不宣。庄则栋、李富荣等运动员们哪里会知道,因朝鲜战争而断交了多年的中美关系,将因他们这些打乒乓球的人而庄重地续接起来。他们只清楚这次回京是要去外边参加乒乓球国际比赛,其他意图确实不可能知道。据说周总理在一个场合上跟庄则栋他们说:“只能输,不能赢。”运动员们不理解,又不敢问,后来不知道是谁在其他小场合上委婉地询问周总理:“为什么要输?”一向慈眉善目的周总理严肃地答了一句:“你们不懂政治!”

1971年3月到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中断了两届后,中国乒乓球队在這次世乒赛上再次回归。赛前周总理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时要求这次参赛要多“接触许多国家的代表队”,“我们也可以请他们来比赛”,同时他要在座的人“动动脑筋”。比赛期间美国选手科恩向不远处的中国选手打招呼,由于当时两国关系不明朗,中国选手们只得含糊应承着。后来科恩恰好遇上从屯留奉调出去的庄则栋,庄则栋主动上前和他握手、寒暄,并送他一块印有黄山图案的杭州织锦作纪念。第二天科恩准备了一件印有和平标记与“Let It Be”(1970年3月发行的一首英国摇滚歌曲的歌名)字样的运动衫,专门回赠庄则栋并与他拥抱,这句英文的翻译是“顺其自然”。后来毛泽东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还回忆,当她为毛主席念《参考消息》有关此事的报道时,毛主席眼睛一亮,不但让她把这则花絮再念一遍,还说了一句:“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庄则栋后来一直在干他的老本行体育,并未涉足外交,但这位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对于中美接触所作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后来毛、周等几位领导人再三酝酿,最终决定邀请还在日本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包括这位和庄则栋交流拥抱的科恩在内的一小批美国运动员经香港抵达北京。其间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了几场比赛,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作为回报,美国方面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进行回访,一年之后的1972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员们参观了底特律的工业基地,还游览了迪士尼乐园。

回顾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国很希望恢复对美外交,以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形象及争取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来担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也曾说“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后,非常关心中国的发展,但却苦于找不到打通两国关系的渠道,无法跟中国联系”。可以这样认为,当时的中国和美国其实已经彼此“有了好感”,但因为多年的政治意识形态的隔阂,使两国缺乏一个合理的接触契机。而中美之间的乒乓球交往成了两国间互相抛出的橄榄枝,对后来的两国领导人接触、中美正式建交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乒乓球交往后,两国打破多年来的僵局,开始逐步郑重考虑建交的问题,美国先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转飞北京,这个时间是1971年7月9日。他戴着大檐帽在西苑宾馆住下后才通知周总理,毛泽东主席说:“我也想和他谈,谈成也好,谈不成也好,吵架也好。”事实证明这次见面是取得了积极成果的,曾说自己“貌不惊人,却受到中国五代领导人的赏识和接待”的基辛格到访之后的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两国关系走向了正常化发展的道路,并为后来新中国的国际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前后在屯留的“五七干校”共呆了大约三年,大大小小干部职工约两千人的这支体育队伍,所有的师生及家属子弟走的时候是1972年的春天。当时是体育专业人员先走,其余家属及子弟后来也陆续走了。他们便将几年来“五七干校”的校产留给了屯留县。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正是周总理“你们不要在那里‘又屯又留”的那句话,使得从屯留奉调入京的庄则栋、李富荣等乒乓球运动员们功不可没。明白了早已尘封几乎半个世纪的这段往事,我们才对县城南边嶷山体育产业园的那个“屯留是中国体育人的第二故乡”的宣传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理解。中国顶尖的体育运动员们离开了屯留,但是他们在屯留的那段经历依然鲜活如初,他们留下的体育精神依然激励着这方水土上的体育健儿和各行各业的百姓群众。如今,全区体育系统各种精彩赛事中彰显的热烈的群众体育氛围,和紧邻西魏村的张贤村少年儿童浓厚的乒乓球风气等,也正是对国家体委在这里建设的“五七干校”体育精神的有力传承。

猜你喜欢

乒乓外交干校家庄
“乒乓外交”
乡村振兴视野下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与发展
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闻喜县郭家庄:山楂喜获丰收 助家致富脱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小球推动大球:“乒乓外交”亲历
难忘老父亲的干校逸事
支家庄村急盼解决吃水问题
PIGSKIN IN PE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