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车辋常氏家族“南挑、北挑”自行建坊与“大德常、大德玉”近代谢幕之殇
2023-07-23常忠义
常忠义
清代至民国,山西榆次车辋村常氏家族渐为山右巨贾之一,河北省张家口为常氏家族清代创业的始发地、长期发展的久居之地。清嘉道年间后常氏家族在张家口逐步形成了长门一支的“十大德”与三门一支的“十大玉”商贸业联号,延续百余年之久,成为东口晋商的显要家族商家。
1946年族叔祖父常燕生(十六世乃悳公)在《青年生活》第4期撰写《父亲节追述先父鑑堂公(常运藻)数事》的文章中忆述:
大约在清代乾嘉以后商业才发达,慢慢成为当地的财主,到同光之间是最鼎盛的时期,在东口(张家口)、西口(归绥)及外蒙都有生意。
张家口嘉庆十年(1805年)《重修市台关帝大宇碑记》所记常氏家族字号是“大德常记”,成为目前所发现且确定为常氏经商字号的最早碑刻记录,该字号还在各种历史文献中有着明晰的延续脉络记载,直至民国初年。
“南挑、北挑”与“乐善好施”自行建坊
车辋常氏八世威公创业于张家口,其后长子万玘公与三子万达公分别立户,各门子嗣接续发展自家商贸业,并逐渐在村里筑建群居院落。万玘公后人居于村庄西南、万达公后人居于村子北面,由此形成了南、北两条街区。乃悳公讲:“我们这一支是长房……累代单传,人丁稀少,因居村南,故称南常。”依据村中街区位置的分布,“南常”“北常”之论,亦为当今社科界及常氏后人等惯用。而旧时代自幼生长生活在村里的常氏族人,则是以“南挑”“北挑”自称,笔者自幼便有耳闻。1979年夏,族祖三姑奶常乃慈(曾祖叔公常运藻之女),1980年,我家大姑常绍秀,二位长辈相继来张家口探亲在我家小住,谈起往事皆以“南挑、北挑”而论。另有1964年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的任行健老先生(1930年前后在村中教书)在给先父的信中也以“南北挑角两大家”为惯称。
1996年5月,笔者首次回榆次车辋村,家住榆次南关老街的大爷常崇仪带我回到村中,拜访亲友,观看西南、北街老街巷院。对于“挑角”之说有着两种解读,一是院落门外豪华的装饰“挑角”,二是清末时期代表长门与三门的两座牌坊的高挑檐角。作为家族后人依据考证认为后解更为确切。
对于清末车辋常氏二门受赐“乐善好施”牌匾事,民国版《常氏家乘》记:
(光绪)二十九年助政府善后经费,由巡抚赵公尔巽奏请,五月初三奉旨给“乐善好施”匾,世德堂、世和堂同□。
此记有些不明,疑与清廷赏赐规制不符、时任巡抚不符,且清宫档案无案记录。以清例“乐善好施”褒奖声名赏赐于仕民,须有千两以上善捐,并经各省巡抚奏呈皇帝恩准,其后自行刻匾或立牌坊于自家。对于常氏两门分别何时得到光绪皇帝恩准可自建“乐善好施”牌坊,经笔者考证当以两件清宫档案可做澄清。
其一,《奏为榆次县绅士常恽捐助学堂经费请旨自行建坊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04-01-14-0098-066):
……再查士民捐助地方善举银至千两以上者,例得请旨建坊给予“乐善好施”字样,历经遵办在案。兹据学务处司道转,榆次县该县绅士同知衔常恽捐助该县小学堂经费一千两,请奏前来,臣查该绅同知衔常恽捐银一千两作为学堂经费,洵属急公好义,核与建坊之例相符合无,仰恳天恩俯准该绅常恽在籍自行建坊,给予“乐善好施”字样以示旌奖,除分咨查照外,谨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著照所请礼部知道(皇帝朱笔)
山西巡抚布政使吴廷斌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其二,《奏为山西县绅常运元遵照已故曾祖父遗命捐银办学请准该绅自行建坊旌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04-01-38-0197-001):
再据提学司详据……今榆次县绅士、直隶试用知县常运元,遵已故曾祖三品封职贡生常麒麟遗命,捐助本县学堂经费银一千两,洵属热心教育,核与请将成例相符合无,仰恳天恩准给予“乐善好施”字样,由该绅常运元自行建坊,以示旌奖,除分咨查照外,理合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谨奏。
著照所请该部知道(皇帝朱批)
光绪三十四、七、三 山西巡抚 宝棻
清光绪末期,车辋常氏两门均以“乡绅”声名,先后各自捐助本县学堂费银一千两而获光绪皇帝恩准,可自行建“乐善好施”牌坊。由此车辋村中常氏两座牌坊成为各门标志性建筑物,而牌坊有高挑檐角,由此常氏两门自家与乡间均以“南挑”“北挑”为别而称谓。
“大德常”“大德玉”近代谢幕之殇
清嘉道年间,车辋常氏家族经历了张家口经商活动的迅速成长期,此段时期恰是乾隆朝后期恰克图边贸多次闭市引起的不稳状态之后,久在张家口的山西商家们迎来草原贸易与中俄恰克图边贸的稳定时期。在这个历史机遇期,常氏家族商贸业以“十大德”与“十大玉”为代表迅速成长,其中“大德常记”与“大德玉记”尤为各自联号的首号。
然而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大变革,而山西商人经营的是传统类行业,如银钱业、旅蒙商贸业等,且多为自主而散落的中小经济体,即使是貌似富可敌国的家族自发经济体,甚至是称雄商界“汇通天下”的票庄,均难以承受轰天倒地的变革动荡,以及外部环境恶化的侵扰与竞争,加之自身缺失适应社会进步的动力,山西商人群体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的,是无奈之举。车辋常氏长门代表性字号“大德常记”以专门经营砖茶为业,三门代表性字号“大德玉记”以经营票庄为业,而历史档案为两家字号留下了谢幕之殇记录。
1. “大德常记”
1914年《为转禀巡按使维持张家口市面事致商务总会呈(请议书)》,是笔者查阅到的一件天津档案馆“商会类”档案(401206800-J0128-2-000727-016),由时任张家口票庄董事的“蔚丰厚”梁武臣、“大德恒”掌柜郭霭堂两位共同呈请天津商务总会的“请议书”:
为维持张埠商务而顾全京津大局……窃自改革(清改民国)以还各埠商务损失到处。……以张家口一埠,山西商务最占多数,而西商尤以德字号、玉字号(常氏南挑“德”字、北挑“玉”字)、武字号(注:暂无确认祁县或太谷武氏)三大资本家为最有势力,玉字号、武字号两商业平日调处无方,已属失败无法维持。今张垣商务三大资本家已损其二,所赖以维持市面者幸有德字号连号数十号以资周转,奈年来各埠商务困难以极,金融停滞,致德字连号大德瑞、大德美两钱庄欠内欠外未能清结。即以该财东实力而论,不但不长使号中之款,且存储各号皆巨,统筹数十号全局欠内欠外将近百万,稍稍缓动便足以清偿债务仍旧营业。此等情形,凡在商界无人不知。该号东长正在清理债权债务,筹画全局办法,顾全其数十号信用,即所以维持张埠商务之大局也。然其规画未备之际,忽有信義德号长岳兆旺依仗现充张埠商会总理,出入县署运动万全县知事,突于十一月间竟将大德常之货物查封,管押号长,批交商會变价。且商家习惯各清各债,断无因大德美、瑞债务查封大德常之货物,并管押其号长之理。董事等闻听之下,京津市面与张埠息息相关,张埠破坏势必牵动京津。正在筹思抵制以救市面,适德字号财东常运衡来津,本拟具情禀请贵总商会,转禀维持,董事等以事关商务大局,是以请求贵总商会速转禀巡按使维持,张埠市面幸甚,京津市面幸甚!空不胜迫切,屏营待命之至。右呈商务总会 会长公鉴
中华民国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该件档案陈述中有以下要点。其一,显现了清代票号汇兑庄与当地钱庄银号之间的资金关系,确认西商三家为清末时期“张垣商务三大资本家”,即当地的主要资本集团。其二,“蔚丰厚”与“大德恒”为著名山西票庄,两大票庄在张家口的掌柜先生为“维持张埠商务而顾全京津大局”而发呼声,对于张家口的常氏“德字(十大德)”联号之首的“大德常”字号所遭遇处境,将其利害关系提升到“京津市面与张埠息息相关,张埠破坏势必牵动京津,正在筹思抵制以救市面”。其三,此间的张垣三大资本集团,车辋常氏占其二,是本家族两门在张家口长期辛苦耕耘而形成的局面。其四,“德字”联号中的“大德美”与“大德瑞”由于内外资本流动停滞,但两位票庄经理仍然认为“统筹数十号全局欠内欠外将近百万,稍稍缓动便足以清偿债务仍旧营业。此等情形,凡在商界无人不知”。
然而当梁武臣与郭霭堂两位掌柜先生发给天津总商会“请议书”的三天后,却引来媒体《大公报》对两家票庄无端的“登载失实”,只好向天津警察厅报案:
日前因张家口德字号事呈请商会维持,不料十二月三十一号《大公报》《日日新闻》等,竞载有蔚丰厚、大德恒两票庄因亏倒闭,呈请警厅设法维持云云……理宜呈请贵会转请警厅质问该报等据何登录,追究造谣之人严拿惩办。
清末民初时期,车辋常氏“南挑”一支在张家口的商贸业字号,由应时家族最高辈分的十五世“运”字辈的曾祖叔公所操持,依据其他史料可以看到有运衡、运枢、运文三位,尤以运衡公为主。笔者曾祖公名讳运利,《常氏家乘》记行三。
常氏“德”字联号以及首号“大德常记”字号在张家口的历史性落幕,乃悳公(常燕生)回忆:
辛亥革命,把山西人所有在外的大生意一齐革光,因为当时股东是无限责任的,所以一家倒闭,连累他家整个破产,我家也由首富一降而为破落户,负债百万两……
车辋常氏两门作为西商中的代表,虽然长时期在张家口经商,与本地历史共进退,对于张垣商务有举足轻重之地位,但是财势大并非形成“地头之势”,由此在社会变迁的混乱中遭受非礼。另外,以父辈故言,常氏“德”字一门长期秉持“不事官家”、埋头实业的理念,这或是东口晋商整体在当地商务机构极少抛头露面的一个“软肋”。
2. “大德玉记”
1913年《京师警察厅编存文卷-李安氏禀控大德玉票庄欠债不偿一案卷》,这是笔者查阅到的一件北京档案馆档案(J181-019-01952)。
1913年8月,京师警察厅受理一起诉讼北京“大德玉”票庄案,此案为区区万两之银,经过警察厅介入、聘请律师、限期股东四处清账、在京铺东与伙计受警察问话等等程序,皆因掌柜“逃走”(跑路)引起官司。8月13日李安氏诉讼函:
敬禀者,孀妇李安氏,住东城汪芝麻胡同,有银壹万两,于前清宣统二年秋间,由宁汇存本京大德玉记票庄,按月五厘行息,凭折支取,藉为养命之源。讵去年腊月该票庄顿起不良,假更换民国字样为词,将据抽回任意填写二厘行息,并期至一年停利还本等语,欺骗女辈目不识丁,化日光天黑暗已极。氏嗷嗷八口,进项毫无,该票庄数月以来竟不给分文,行将饿死,屡向理论,均置不闻不问。似此情形,其为居心坑骗无可疑议。氏虽孤儿寡妇,势力薄棉,然北京为首善之区,公理既不至沦亡,债权即无从消灭,用敢据实泣诉,恳乞退赐追讨,以儆刁商之凶焰,而救无告之贫民。感沐鸿慈,不啻生死人而肉白骨。迫切待命,无任叩祷。此禀。
附呈据壹纸、折二扣 民国二年八月十三号李安氏具
李安氏为一孀妇,前清时由南京汇银至“大德玉”京庄银万两,按月吃息供家庭所用,本为票庄与客户正常业务。无奈因政体变革而致票庄汇兑业整体急剧变化,李安氏为己利益受损,急迫之下维护正当权益提出诉讼亦为正常,只是对于详情不明而致讼辞激烈。
8月17日,北京“大德玉”票庄聘律师就详情函呈警察厅,提出解决办法:
敬啟者,大德玉票号开设百余年,各埠分号十余处,东家300余口均不得与闻号事,概由掌柜经理。本年春各号同时歇业,掌柜逃走。各东遂于6月公推常立教來京清理铺事。自7月以来凡该号欠人、人欠各诉讼案件概请本律师办理。查该京号欠人数十万、人欠数万,各分号债权债务尚能相抵,本律师以为非将外号之款移京不足以维经济界之宁。缘命常立教往外清理账目,限一月回京,所有京号账籍即由本律师加封,命铺伙看守,除本律师得查阅外,无论何人不准移动。一俟常立教来京,即移交商会实行破产手续,公平履行债务。昨日,贵厅传该号伙问话,知为李安氏账目。查李安氏存该号银一万两,由前清存放有账,去年换字均有账可查,又来往欠该号银三百零九两四钱四分亦有账可查,一俟常立教携得各号总账来京,即当与他债共筹偿还之法,如此办理,债务者得免终身之累,债权者也有取偿之益。谨代陈下情,申请警察总监公鉴。
中华民国二年八月十七日 律师 邓尔班(粉房琉璃街)
8月20日,警察厅司法处总监收到律师函后,随即传唤“大德玉”铺东常凤阁、伙计柳廷栋问话,问话地点记录“大德玉”地址为打磨厂(前门),并做甘结画押:
具甘结大德玉铺东常凤阁,山西榆次县人,年四十岁,今在案下结得窃。凡我们大德玉实存李安氏款壹万两,嗣后陆续支去叁百零玖两四钱四分。现我来案,情愿具出甘结。现我铺歇业不能支付,俟我铺清算如数支付,所具甘结是实;具甘结人柳廷栋,俱山西文水县人,年三十五岁,于本年四月间,我在大德玉票庄雇工,前因李安氏在我们票庄存银一万两,我不知道,我赶紧令我东家常立教到案,请向他讯问,此结是实。
京师警察厅依据诉讼法律相关程序,传“大德玉记”京庄铺东常凤阁、伙计柳廷栋到厅问话,画押认可了李安氏所存一万两,并且依据账目指出:嗣后陆续支去叁百零玖两四钱四分。
在上面天津档案提到车辋常氏在张家口的“玉”字号“(1914年)已属失败无法维持”的结论。故而这件1913年8月北京“大德玉记”票庄民事诉讼案,确认了“本年春各号同时歇业”的时间点,而诉讼案是由“掌柜逃走”所引发,并非东家为之。在律师函件中同时强调:大德玉票号开设百余年,各埠分号十余处,东家300余口均不得与闻号事,概由掌柜经理……查该京号欠人数十万、人欠数万,各分号债权债务尚能相抵……一俟常立教携得各号总账来京,即当与他债共筹偿还之法,如此办理,债务者得免终身之累,债权者也有取偿之益。
清宣统三年(1911年),车辋常氏所经营的票庄大德玉、大美玉、大德川等字号曾被天津“益兴恒、益兴源”银号倒闭案所牵累。在《山西票号史料·奉天商会档》给出了“大德玉”票号荒闭纠葛时间,从民国3年(1914年)直至民国8年(1919年)间。
然而,由于社会的剧烈变革,山西钱庄票号看似历史悠久、银钱满罐之局面,也难以承受巨大的社会动荡与新的金融业竞争,尤其商家处在落后的“无限责任制”与看似先进的“职业经理(掌柜)负责制”之间,若将其与近代先进的企业体制比较是矛盾的、不合理的,由此山西商家在矛盾重重以致激化的社会变迁大潮中走向衰败成为了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