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未必是你想的那样
2023-07-22刘浩赵亮
刘浩 赵亮
近年来,极端强降水事件在世界各地呈现趋多、趋强的态势。在我国,夏季(公历6-8月)是降水最多的季节,尤其是7月,降水最多,至8月下旬,全国多地仍处于主汛期。这期间,全国暴雨天气频频出现,常常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公众理解的“暴雨”,跟气象部门所提的“暴雨”并不完全一致,这不仅给公众带来困扰,也给暴雨灾害防御造成了不少困难。因此,对“暴雨”一词的含义进行考辨,让公众准确把握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中的“暴雨”到底指什么,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定义“暴雨”
在公众的认知中,“暴雨”常指短暂、急促而猛烈的雨,这其实也是该词的本意。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著作《水经注》中说:“山之东有滥泉……阴雨无时,以秽物投之,辄能暴雨。”此处的“暴雨”是突然下雨之意。当代作家魏巍所著的小说《东方》中也有这样的语句:“天色不知什么时候阴沉起来,一阵狂风过后,跟着来了一阵暴雨。”此处的“暴雨”更接近气象学中“短时强降水”的概念。在夏季强对流多发之际,经常是硕大的雨点突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此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暴雨来啦!快跑!”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把短时间内下得特别急的雨称为暴雨。
在古代,人们观云相雨主要靠经验,沿用至今的众多气象谚语就是很好的证明。不过,天气现象的發生规律很难摸透,仅依靠经验不仅判断不准确,甚至还会误判。17世纪以后,随着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气象学家们终于抓住了天气预报的“牛鼻子”,即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等气象要素。因此,对这些气象要素的精准观测就成了做好天气预报的先决条件。
测量降水(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本文只讨论对液态降水——雨的观测)通常使用的工具是雨量计。人们通过雨量计来计算降雨量,从而对雨的大小进行等级划分。降雨量指一段时间内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在不蒸发、不渗透、不流失的情况下——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其单位用毫米表示。气象学家借鉴了民间对雨的大小的描述,形成了气象业务中的雨量等级划分。
“暴雨”引发的误解
很显然,与公众认知相比,气象学中对雨量的定义要严格得多。下面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来进行对比说明。
2022年7月某日中午前后,某市市区西部短时间内(不到30分钟)发生了一场急促的降雨(降雨量为15.0毫米)。市政排水管网压力陡增,许多路面积水严重,甚至出现了地道桥下积水过深而阻断交通的情形。
按照公众的认知,这场雨来得急、下得大,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积水和出行不便,那肯定是暴雨无疑。但如果对照表中的数据,按降雨量的多少进行判定,就会发现,这场雨完全达不到暴雨量级,仅为中雨或大雨。
假如气象预报员提前对这次降雨进行预报,他应该会这样发布:“今天,某市区阴有阵雨或雷阵雨,局地有中到大雨。”气象预报报的是中到大雨,但是公众感受到的是雨下得又大又急,仅仅半小时地道桥下就全是水,这简直就是暴雨,天气预报也太不靠谱了!其实,公众这样的抱怨,就是由于对气象学中定义的“暴雨”理解不到位而造成的误解。
再举一例。比如,在夏季的某日,某市公众收到了这样一条预警信号:
某市气象台某日某时某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市中西部地区已出现雷阵雨天气,预计未来6小时降水仍将持续,市中西部有强降雨天气,部分站点雨量将超过50毫米,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如果大家把这条预警信号中的“暴雨”理解成下一会儿就停的急雨,那就大错特错了。该条预警信号包含了以下几个含义:
实况:目前该市中西部已经出现降雨;
持续时间:降雨非但不会停止,反而会持续一段时间;
降雨强度:中西部会有强降雨天气;
降雨量:部分地区会超过50毫米。
上文说过,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就是暴雨,而这条预警信号显示,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6小时左右就可能超过50毫米,这说明雨不仅下得大,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因此,当大家收到这条暴雨预警信号时,务必做好防范,以免因信息误判或估计不足而错失防御良机。
“雨强”更利于暴雨预警
对于暴雨,气象预报业务中有没有与民间定义比较接近的指标呢?有。那就是降雨强度,简称雨强。雨强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单位是毫米每分或毫米每时,表征降雨的缓急程度。公众对雨的直观感受,比如雨滴的大小、雨滴下落的快慢、降雨的急促程度、雨造成的灾害等,与气象预报业务中雨强的概念关系更紧密。
暴雨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暴雨的形成多与中尺度天气系统有关,一般发生在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范围内。所以,除了运用集合预报方法,小时雨强也成为预报的重点。因为,在小时雨强很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局地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
2022年4月7日,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号优化调整工作,建立暴雨预警信号新标准。调整后,各级气象部门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雷雨(暴)大风预警信号,将1小时雨强纳入暴雨预警信号标准。预警信号发布内容将遵循“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原则,使社会公众能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识预警、辨风险,让防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我国现行的降雨量标准基于12小时或24小时内的累计降雨量。随着数值预报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天气预报的时间分辨率可以缩小到3小时、1小时、0.5小时;空间分辨率可以提升到5千米、2千米、1千米;准确率也会精细到乡(镇、街道)。到那时,具体到每个小时的天气预报会成为主流,雨强与中雨、大雨、暴雨等名词的对应关系也会让公众感觉更直观、更贴近。
(摘自维普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