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援疆干部张华:在伊宁县的十年

2023-07-22周桐淦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3年7期
关键词:伊宁县伊宁新平

周桐淦

内地干部援疆,一届3年。2016年底,海门市原副市长张华,在担任了3年的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前方工作组副组长兼伊宁县委常委、副县长之后,行李已经托运,准备踏上归程,突然接到通知,继续留疆,担任前方工作组组长,兼任伊宁县委副书记。

有种说法是,张华已经登上伊宁飞上海的航班,伊宁县委书记杨新平硬是把他从机舱里拽了下来。

杨新平说,他是2016年8月从邻县调来伊宁担任书记的,履新的必修课中,当然优先安排会见援疆干部,他知道,张华他们这一批援疆干部,还有3个月就到期了。杨新平形象地笑称,“援疆干部是舅舅家的兄弟,只知道干事,不需要回报。伊宁人非常敬重他们!”特别是张华他们这一届,伊宁县的干部群众反映更是好。他们不但种草,还种树,在树木难以生长的伊犁河谷,栽下了一棵棵希望的“大树”——譬如硬件可以与国内一流校舍媲美的“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座县级三甲医院、以北欧康养中心为模本的伊宁县社会福利中心……杨新平“异想天开”,这样的“亲戚”可不可以多留些时日呢?

为了与“舅舅家的兄弟”套近乎,杨新平认真理了理“舅舅家”的社会关系,县委办为他准备了一本书——《张謇,一个伟大的背影》。书是张华写的,张华在张謇的家乡海门常乐镇当过一任镇长,在镇长任上,他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建起了张謇纪念馆,这个馆现在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另一件大事是完成了这本独具特色的人物传记。

周末两天,杨新平把书认真看完,也顿悟,眼前的这个张华有点张謇精神,而且也踏着张謇经世修身的节拍,在伊宁干了几件可圈可点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杨新平与张华见面的深谈,从张华《张謇,一个伟大的背影》开始了。

张华感慨,张謇一生始终秉持着一种追求卓越、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杨新平对张华说,张謇倡导的“父教育而母实业”的理性救国理念,如今由你们在伊宁的土地上书写了精彩篇章。杨新平还与张华探讨,“父教育而母实业”有哪几种不同的解读,哪种释义更接近本意?

张华认为,“父教育”与“母实业”不是先后关系,不是递进关系,而是父母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至亲至密关系,教育可以改良实业,实业可以辅助教育。用张謇先生的话说,“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通过实业壮大国力,又通过教育为国家培育人才。

谈话越来越投机,杨新平向张华征询伊宁的发展良策,张华说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的方略也要求我们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以后,就要在“实业”发展上做文章。“要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引导各族群众有序进城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张华向杨新平献策,伊宁各族群众的就业不能坐在田头看山头、坐在山头看田头,而应跳出“山界”外,在更宽广的视野中找出路,找适合边疆农牧民转型就业、增收致富的产业。譬如南通作为全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现在每年的销售已近3000亿元,但受土地成本、用工成本、资源成本、电力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南通纺织产业面临的这种困境和矛盾,就是伊宁承接产业转移最大、最好的机会。

杨新平说,这不是真正的东部向西部转移、让东部深度融入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吗?“父教育,母实业”,你才干了一半,把学校建了就想走,甘心吗?好文章、大文章在后头呢!

就这样,张华留下来了。《群众》杂志2017年7月刊上,张华在《老百姓就爱实干型干部》的文章中,公布了二度援疆的“谜底”:舍不得,放不下,离不开!

杨新平和张华一道为伊宁的明天把脉,从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考虑,作为北疆第一县,伊宁应该在发展上多做点开拓性的试验。张华认为,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船一样,对付风浪,最好的办法是保持适当的速度前进。静态的稳定是不长久的,动态的稳定,才是真正的、长遠的稳定。所以,发展中的稳定,才是根本的稳定。或者说,只有发展,才能稳定。

经过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充分论证和规划,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在县城郊区启动了。产业园按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建设,两园,即家纺服装产业园和织造产业园。两园整体规划4平方公里,根据保守预计,一区两园建成后将带来3.5万吨纱线、10亿米坯布、1亿件服装服饰、1000万套家纺的生产规模,年产值150亿元,年实现税收7.5亿元,新增就业3.5万人,辐射带动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就业1万人,产业园建设带动周边房地产、服务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在产业集聚、促进就业的同时,伊宁县的社会形态转型和城镇化的推进,将取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张华大致盘算了一下,南通和伊宁相比,南通的土地价格是伊宁的5至10倍;新疆棉花的产量占全国的87%,原料获取极其便利;电费占纺织企业成本的1/3,南通工业用电每度0.8元以上,伊宁纺织产业用电仅为0.35元/度;南通工业成品物流转运复杂,伊宁是亚欧铁路的中转站,离霍尔果斯口岸只有90多公里,物流可直达中亚五国;南通用工主要依靠外来人员,月薪4000-5000元/人,伊宁本地有10万以上富余劳动力,人均月薪2500元上下,远低于南通地区。至于产业政策上的优势就更多了,新疆有培训补贴、用工补贴、物流补贴、厂房租金补贴等等,可以说,内地发展的一系列“痛点”,几乎都是伊宁看得见的“亮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南通和伊宁的关系,就不是原来单向的“产业援疆”了,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利互惠的“产业合作”。

从农牧业为主,一步跨入4.0时代的工业社会,从农民、牧民一步转换为产业工人,中间越过了农耕、手工、蒸汽、机械、电子时代的社会嬗变,这样的改变,对伊宁来说,是不是可以称得上创造性的弯道超车?

然而,理想极为斑斓,现实却是杂色。

先期建成的是家纺服装产业园,1.5平方公里,2017年8月15日开园,9家企业开工,吸引了本地1805人就业,其中,99%是伊宁县的各族农牧民,女性占95%以上。这么多女工集中在一个园区,又基本上是农牧民进城,会是一种怎样的工作场景?

在后来的一次招工动员会上,一位名叫麦孜然木·赛甫丁的乡镇女干部的大会发言,能让我们见到当时的一些端倪。家纺服装产业园首期投用后,从田头、山头来到工厂的各族女工多数不能适应,语言沟通、规章执行、人际交往、技术培训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园区建设指挥部立即决定,每50名员工配备一名专职协调员,作为员工与厂方之间的桥梁,协调员从在职乡镇干部中抽调,英塔木镇首批招工52人,麦孜然木以协调员的身份跟着进了园区。麦孜然木新疆师大本科毕业,原来的工作岗位是英塔木镇团委书记,凭着共青团干部的活力和阳光、知识女性的体贴和温柔,协调员工作本应得心应手,然而,她的发言却道出了另外的心酸和万般苦楚。

家纺服装产业园首批1800多名员工来自全县20个乡镇,其中英塔木镇52名,女工为主。她们绝大部分都是很少走出家门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缝纫技术是零,不能用普通话交流,组织纪律、学习意识都很差。

从进园的第一天起,麦孜然木就和她们同吃同住同行,无论是在车上、宿舍、车间、餐厅,她们在哪儿,她就在哪儿。在车间,她要给指导的师傅当翻译,鼓励员工认真学习生产技能。下班了,她要送她们回到村里,有时还要家访,深入家庭解决问题。

张华说,想起这段经历就心潮激荡,内心深深地为这些少数民族农牧民兄弟姐妹的华丽转身而高兴。他们有的本来是零技术、零经验,他们是在青年的年纪、有的甚至在壮年的年纪,由政府提供培训经费和生活保障,学会了本应在青少年时期就掌握的生活和工作技能。如同见着超龄儿童终于学会了走路和说话一样,尽管还有点跌跌撞撞和懵懵懂懂,让人心疼得流泪,但骨子里全是高兴!

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已今非昔比,园区规划总面积已调整至20平方公里,依托全球最大的家纺产业集散地——江苏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实现东西协作,同步发展。目前已启动10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其中建成投入生产的已达45万平方米,在建62万平方米。這里现在同时挂牌伊犁(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园、江苏援疆(南通)产业园,这意味着南通的市级援疆项目已经升格为江苏省的省级援疆项目,将成为伊犁州继霍尔果斯口岸、清水河工业园区之后,第三个千亿级产业园区。

现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已正式命名新疆伊宁县纺织产业区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考核后认定,伊宁县纺织产业区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在伊犁读到一份根据录音整理的材料,2017年9月6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考察江苏援疆工作后,与新疆的领导和江苏的援疆干部座谈,讲到当时还处于雏形的伊宁县纺织产业园时,李强动情了,他高度肯定这种带有创新精神的援疆模式,也点赞张华:“今天在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区,接触了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张华,他是第二轮(援疆)的、第一轮三年结束后留下来的。他的4个大的园区建设思路(打造大平台、发展大产业、推进大就业、实现大稳定),我认为非常好,把新疆的优势、伊犁的优势分析得很到位,再把江苏现有的优势融进去,我相信一定会更加卓有成效。因为科学规划,精准发力,落小落细,所以才扎实有效。”李强在另一处又说,“刚才给我们做介绍性发言的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张华同志,很有思路,很有干劲。尤为重要的是,他特别热爱伊犁这个地方,特别热爱园区建设这项工作,这个园区就像他的亲生儿子一样,所以他愿意继续援疆,奉献青春,我很感动。如果没有这种激情,对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再怎么干也干不好。”

李强45分钟的讲话中,有4处讲到了张华和南通,从讲话语气中听得出来,这些都是他现场视察后的即兴感慨。所以,我特意在伊犁调看了根据录音整理的全部文字实录。

我后来问张华,李强书记讲话中对他把园区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很感动,他在现场的感受如何?张华说,李强书记像点穴一样,点中了他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因为他有一个亲生儿子,人生至今,他感到有件事特别对不起儿子。孩子读五年级时,张华踏上了援疆之路,2014年4月,张华援疆的第一个任期,担任副县长,正从教育入手切入正题。有一天在一所毡房小学听课调研,妻子来电话了,哭着讲不出话来。断断续续听清楚后得知,儿子上体育课时胳膊摔断了,为了保证手术质量,决定不用麻醉接骨。妻子本来打算暂不告诉张华,但在手术室门口,听着儿子在手术床上撕心裂肺的呼救,妻子实在忍受不了,才含泪打来电话。张华说,那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骨肉相连,什么叫五内俱焚,什么叫鞭长莫及……

所以,当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赞扬张华,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伊宁县纺织产业园时,张华怎能不百感交集?

其实,张华除了亲生儿子外,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张华2013年冬天首次援疆,担任县委常委、伊宁县副县长的同时,还兼任了一届茶依其温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6年之后,“老书记”张华在肉孜节那天,回到了村里,回到了乡亲们中间,乡亲们当然兴奋,欢迎他“回家看看”。

新年大餐是在张华亲戚艾依沙木·艾克热木家吃的。艾依沙木是个泥瓦匠,在昭苏打工,两天前赶回来的,他家的小院打扫一新,一排生活用房,一排附属用房。走进小院,我们便被迎进客厅的炕上,因为过节来客较多,餐桌布置成L形。盘腿坐下后,馓子、油果、瓜子、水果和冰糖茶是餐前小点,凉粉、烩菜、大盘鸡、手抓肉和白酒上来,才是肉孜节大餐的开始。维吾尔族人喝酒是不需要理由的,高兴时,喝酒;悲伤时,喝酒;送别时,喝酒;相聚时,喝酒。更何况是新年呢!但维吾尔族人喝酒又很讲究程式感。譬如,喝酒时女性是不上桌的,但女主人中途要来致词敬酒。

那天,女主人布沙热木·阿布都热木的祝酒词是一段款款情深的演讲,她说:“张华兄弟进门就悄悄问我们,家里房子建了,还有多少债务、还有什么困难,我和老公都很感动。我们现在生活很好,你们都看到了。建房还有一万多块钱债务,今年肯定能还掉。请大家放心!昨天,女儿从学校打来电话,说张华叔叔在南通的朋友又去学校看她了,还请她在山东临沂师院同宿舍的同学吃饭,她要我告诉张叔叔,她会珍惜机会,好好学习,也希望两家永远是亲戚!”至此,我才完全明白,张华的这家维吾尔族亲戚,是在他援疆以后、担任茶依其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时的结对帮扶对象,主人一家四口,两个孩子读书,生活负担重,女儿去年考取了山东临沂师院,张华和他在南通的朋友,爱心接力,全额资助。难怪女主人祝酒几番哽咽,如此动容。

2013年11月至2023年4月,十年,江海之子张华,把39岁至48岁的人生黄金年华,献给了新疆伊宁哈萨克自治县。

扬子江—伊犁河,伊犁河—扬子江,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不,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更加激情澎湃地融汇到了一体。

(摘自2023年5月5日《新华日报》)

猜你喜欢

伊宁县伊宁新平
人海救生衣
幼儿园里欢乐多
小蚂蚁去游玩
高原的太阳
老腔唱新歌
让蘑菇
许你一个爱情保质期
新疆伊宁凹陷三叠纪地层研究新进展
良心秤
塞外杏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