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温高湿储粮区的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集成工艺储藏实践*

2023-07-22

粮食储藏 2023年1期
关键词:粮温储粮储藏

戚 浩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350008)

我国大豆常年消费量超过1亿吨[1],2019年进口大豆约占全国大豆消费总量的90%[2]。自1996以来,我国成为了大豆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已超过80%[3],近年来,保持稳定大豆进口来源国是加拿大、美国和乌拉圭,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量有所提高,阿根廷、巴拉圭的进口量下降[4]。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长,在2000至2020年间,年平均增长12%[5],2021年大豆进口量达9652万吨[1]。一般大豆脂肪含量大约在20%左右,蛋白质含量在40%左右,易发生油脂氧化、易吸湿,导致大豆本身具有较差的储藏稳定性,不耐高温,易出现吸湿生霉、浸油赤变、发芽力丧失等现象。由于进口大豆脂肪含量远高于国产大豆,加之进口大豆杂质含量高、入境前储藏环境较差等原因,导致其储藏期间更易脂肪氧化、吸湿,常常出现走油赤变、发热、发霉、生虫和结露等问题,给进口大豆的安全储藏带来了严重挑战。针对进口大豆储藏技术目前还缺乏成熟的、可推广的通用技术,多为基层单位在实践中个性化的探索性研究,如浅圆仓存储异常粮情的处置技术[6]、南方地区高大平房仓的存储技术[2]、空调控温技术[7,8]、进口大豆浅圆仓智能通风技术[9]及存储期间进口大豆品质变化[10]等。在东南沿海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进口大豆安全储藏不利客观因素,亟需寻找系统性、符合区域特点的进口大豆绿色安全储藏技术。

本文结合东南沿海地区气候特点,在中温高湿储粮区——第五区,针对浅圆仓控温绿色储粮技术,从控温工艺、设备运行时机、安全储藏效果等方面,集成机械通风技术、富氮气调技术、内环流均温技术和空调控温技术等绿色储粮措施,开展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安全存储工程实践探索,以期为进口大豆的绿色安全储藏提供实践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仓房

中央储备粮厦门直属库有限公司的浅圆仓XM102仓,内径为24 m,装粮线高25.82 m,设计仓容为8330 t;仓墙为钢筋砼结构,厚度28 cm。正压500 Pa降至250 Pa的气密性645 s。

浅圆仓XM205仓,内径为24 m,装粮线高25.82 m,设计仓容为8330 t;仓墙为钢筋砼结构,厚度28 cm。正压500 Pa降至250 Pa气密性为695 s。

1.2 储粮情况

试验储藏进口大豆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储藏进口大豆基本情况

1.3 仪器与设备

两仓均配套了相同的智能充氮系统、内环流均温系统、专用空调控温系统、数字测温系统及阀控式防分级装置等储粮设备。

1.3.1 控温配套系统 智能充氮系统:变压吸附式制氮机,产气量400 Nm3/h,出口浓度为99.7%。内环流均温系统:内环流风机型号HF-250PE,额定功率255 W。专用空调控温系统:上海生产,型号YGLA-022DA/A,制冷量22.8 kW,功率9.1 kW。数字测温系统:北京生产,型号VER 9.4-20140815。

1.3.2 辅助设备 氧气浓度检测仪,德国生产,型号X-am5000。谷物冷却机,上海生产,型号YGLA-130DA/A,制冷量137 kW,功率61.9 kW。

1.4 试验方法

1.4.1 富氮气调工艺 氮气通过浅圆仓底部地槽口,经铺设通风管道进入大豆粮堆,从下向上进行充气,粮仓内气体经由上端管道输送至仓外。

1.4.2 内环流均温工艺 在XM102仓和XM205仓均安装内环流均温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在靠近仓内壁20 cm~40 cm处,垂直将Φ110 mm PVC管插入粮堆1 m,再采用同口径的PVC管和三通连接管将每根间隔约1 m的垂直PVC管连接组合成半圆形通风管道,覆盖整仓四周粮面。在通风管道中间放置内环流吸出式风机,接通电源。

1.4.3 空调控温工艺 粮仓专用空调对仓内空间气体进行循环制冷,用以延缓气调期间仓温及表层粮温的升高,如图1。

图1 空调控温工艺空调安装示意图

1.4.3 绿色储粮集成工艺 首先利用冬季冷源,开展冬季机械通风作业,机械通风结束后,立即开展目标浓度为95%的富氮气调储粮作业,若发现有储粮害虫发生,将在4月份,将氮气目标浓度升至98%,开展气调杀虫作业。储存时间至5月,进行空调控温作业,空调在0:00~6:00夜间运行,若仓外圈表层粮温高于26℃时,开启内环流风机作业,外圈表层粮温低于23℃时,停止环流均温,保持空调控温作业。

1.4.4 试验过程 XM205仓,2021年1月28日开始充氮作业至9月30日散气,5月20日根据表层粮温,开展空调控温作业和内环流均温作业。

XM102仓,于2021年4月22日,开始充氮作业至8月12日散气,同样是5月20日根据表层粮温开展间断式空调控温作业和内环流均温作业,8月19日开始谷冷通风降温作业。

1.4.5 数据统计与处理 每周检测平均粮温和氮气浓度,粮温数值为平均粮温,由粮情测温系统给出,数据均使用Graphpad Prism 7.0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粮温控制效果分析

由于XM102与XM205冬季通风后的平均粮温相差较小,且均采用绿色储粮集成工艺,进口大豆粮温控制效果如图2所示,试验期间1月28日至9月30日,XM102仓平均粮温低于20℃,维持时间为203 d,日均上升速度为0.044℃/d,平均粮温稳步上升且上升速度较慢。8月19日后,平均粮温即将突破20℃,进行谷冷降温作业,粮温降低后开始正常静态保管。XM205仓平均粮温低于20℃,维持时间为245 d与XM102相比延长了42 d,日均上升速度为0.038℃/d与XM102相比降低0.006℃/d。整个试验期间XM205仓采取了控温气调工艺,平均粮温上升平稳,而XM102仓前期未采取控温气调工艺,导致2021年3月18日~4月22日平均粮温上升较快。

图2 试验过程中XM102仓和XM205仓粮温情况

2.2 粮堆氮气浓度维持效果分析

粮堆氮气浓度维持效果如图3所示,2021年1月28日,XM205仓充氮浓度至95.4%,后经过自身耗氧将浓度提升到5月20日最大峰值99.5%,同时5月20日已开启空调控温作业和内环流均温作业,开始逐步下降直到9月30日结束试验,粮温接近20℃。期间氮气浓度98%以上的维持天数达98 d,氮气浓度95%以上的维持天数245 d。

图3 试验过程中XM102仓和XM205仓氮气浓度情况

2021年4月22日,XM102仓充氮浓度至98.7%,后经过自身耗氧将浓度提升到5月20日最大峰值99.8%,同时5月20日已开启空调控温作业和内环流均温作业,开始逐步下降直到8月12日温度即将突破20℃开始谷冷降温作业。期间氮气浓度98%以上的维持天数达98 d,氮气浓度95%以上的维持天数112 d。

2.3 储粮害虫治理效果分析

采用绿色储粮集成工艺,进口大豆存储期间害虫治理效果如表2,试验结束后,各仓均未发现活虫。

表2 试验前后进口大豆储藏期间储粮害虫密检测情况

2.4 集成工艺经济效益分析

储藏期内XM102仓制氮系统运行48.5 h,能耗5596.8 kW·h,空调控温系统累计运行1222.5 h,耗能11126 kW·h,内环流均温系统累计运行113.5 h,耗能58.0 kW·h,两台谷冷机均运行70.5 h,累计耗能8000 kW·h,总能耗为24780.8 kW·h。XM205仓制氮系统运行38 h,耗能4377.9 kW·h,空调控温系统累计运行1252.5 h,耗能11400 kW·h,内环流均温系统累计运行146 h,耗能74.6 kW·h,总能耗为15852.5 kW·h,相比XM102仓节省了8928.3 W·h。

2021年1月28日至9月30日的储粮能耗见表3。XM102仓与XM205仓的氮气气调和空调控温,内环流均温的吨粮能耗差别并不是很大,只是这三项的吨粮总能耗XM205仓少0.113 kW·h/t。加上谷冷的能耗后,XM205仓总单位能耗比XM102仓能耗少0.595 kW·h/t,XM205仓吨粮成本比XM102仓能耗少0.357元/t。

表3 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集成工艺储粮能耗情况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集成优化机械通风技术、富氮气调技术、内环流均温技术和空调控温技术等绿色储粮措施,开展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安全存储实践探索,结果表明结合储粮区气候条件,利用冬季通风后,立即开展气调、控温等储粮技术,可进行中温高湿储粮区浅圆仓进口大豆长期安全储藏,同时有利于节能降耗。

3.1 中温高湿储粮区浅圆仓储藏的进口大豆在冬季通风后,立即开展控温气调工作既可以有效降低保管难度,又可有效降低0.595 kW·h/t的吨粮保管能耗。

3.2 中温高湿储粮区浅圆仓储藏的进口大豆在冬季通风后,立即开展控温气调工作,可减少谷冷机的使用频率。

3.3 中温高湿储粮区浅圆仓储藏的进口大豆在冬季通风后,立即开展控温气调工作,可大大延长平均粮温(<20℃)保持时间,并维持氮气浓度在95%以上。

猜你喜欢

粮温储粮储藏
不同装粮高度和跨度的高大平房仓粮温分布规律研究*
浅圆仓不同通风方式降温效果和耗能对比*
浅圆仓东西面靠墙粮温变化研究*
西药药品的储藏探讨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高温高湿区大直径浅圆仓不同风机组负压通风试验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便于储藏的美味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