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志愿服务模式,为百姓幸福“注力加码”
2023-07-22向煜严未
向煜 严未
在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志愿者服务永远是一道红色亮丽的风景线。
在这个占地面积六万平方米不到的社区里,志愿者们在基层服务中扮演着各种居民群众需要的角色:在孤寡老人家中,他们是孝顺的儿女,定期关怀慰问;在患重病的居民家中,他们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鼓励他们重获生命希望;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他们还是环保使者、安全卫士……
而这背后,离不开宝邻社区的努力。记者了解到,宝邻社区党支部通过搭建志愿平台、创建志愿品牌,吸引了千余名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并充分把“互帮互助,亲情邻里”的服务精神融入环保公益、爱心帮扶等行动,发挥每一位志愿者的余热和专长。
搭平台,奠定志愿服务阵地基础
近年来,宝邻社区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了一批集党建和志愿服务为一体的红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满足辖区不同群体服务需求。社区依托这些平台,凝聚志愿者力量,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整合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不断完善和丰富阵地的功能设置,构建多功能、多方位志愿服务平台。
此前,宝邻社区开展的“洗脸”活动就吸引了轄区众多志愿者的参与。现场,他们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重点清理垃圾死角、捡拾花坛垃圾、疏通辖区下水通道等,为小区的环境整洁贡献一份力量。
近日,居住于此的居民发现,身边还多了几处睦邻驿站。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履芳介绍,这些睦邻驿站结合“图书共享”“环保空间”“爱心传递”三大主题。其中,“阅读共享站”里摆放的各类书籍,部分来自居民的志愿捐赠;“环保空间站”整齐陈列一件件变废为宝的手工作品,也是出自辖区环保志愿者之手;“爱心传递站”则是服务于辖区老年群体和户外工作者的重要场所,志愿者在此定期开展送温暖、便民服务等活动。
“雷锋月期间,我们社区党支部携手苏州市医保局第二党支部、苏大附一院门急诊医技党总支开展医保政策咨询及内外科专家义诊活动,为居民进行一对一面诊和医保政策解答。”曹履芳介绍,依托社区“爱心传递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打通党组织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他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塑品牌,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水平
“为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加码,就是我们基层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的目标。”曹履芳告诉记者,宝邻社区的“花式”志愿品牌大部分都“诞生”于居民需求。
比如,在一次老党员“送学上门”活动中,党员志愿者戴元财听说葛龙英年事已高,又因身体不适,报箱里订的报纸已多日没有去拿回来。于是,他主动帮忙每日取报纸,“我自己也订报纸,顺便多拿一份而已。”随后的日子里,他不仅每日送报上门,空闲之余还陪着葛龙英一起读报,念一念时政,聊一聊地方新闻、民生趣事。这看上去非常“顺便”的事情,他一做就是两年多。
值得高兴的是,在戴元财的带领下,辖区“95后”党员小徐、团支部成员小袁等年轻人也经常带上书籍、报纸等,为辖区腿脚不便、身体不适的老党员送学上门,或是陪着老党员一起重温老电影。社区“老中青”读报团的志愿品牌也应运而生。
此外,宝邻社区还凝聚共建单位、小区物业等多方志愿合力,针对辖区独居、孤寡老人以及特殊困难人群,利用“熟人圈”优势打造了“爱心门铃”“移动理发厅”“环境责任管家”等志愿品牌,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关怀,让志愿服务不仅仅停留在固定的场所里,更是将服务“送上门”。
针对节假日,社区组织志愿者,成立“紧急抢修小组”,由有水电维修经验的志愿者师傅组成团队,谁家水电维修上有了麻烦,群里一呼或者打社区电话求助,志愿者便会在第一时间上门抢修,保证大家能度过安心的假期。“移动理发厅”也是被居民津津乐道的志愿服务品牌。据了解,作为常态化便民服务的移动“分支”,“移动理发厅”的志愿者定期为辖区腿脚不便的老人以及残疾人上门理发,八年多来,已免费理发500多人次。
拓领域,多方位开展特色志愿服务
曹履芳告诉记者,宝邻社区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近百次,社区注册志愿者1191人,定期组织开展义剪、免费健康监测、社区大扫除、文明宣传等志愿活动,还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群众的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文化活动、健康讲座、教育服务等各类主题活动。
宝邻社区还挖掘社区“草根领袖”、民间艺人等志愿者,为社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添砖加瓦”,也为传承传统文化提供宝邻力量。
编织达人陈巧娥利用白洋湾当地种植的麦穗,在“同心空间”开展户外教学志愿服务,给青少年科普麦秸秆文化,并现场教授大家如何用麦秸秆编制扇子、枕头和升箩等手工艺品,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身残志坚且乐观生活的老人徐银妹,则成为邻里间的“精神加油站”,持续为那些找她诉说烦心事的人输送正能量,同样也作为社区“特邀志愿者”,通过直播平台“红韵宝邻”开展线上道德讲座,传递优良家风和积极生活的乐观精神。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深化拓展社区基层志愿服务,增强社区邻里互助的友善氛围,宝邻社区党支部通过“海棠先锋”微网群,召集辖区会水电维修、理发、开锁等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能人”,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海棠连心服务召集处,将社工和网格员日常走访群众收集到的“微心愿”归类,再通过“召集处”发布服务项目,由“能人”志愿者认领,形成“能人”召集、服务发布、志愿认领、完成签到闭环管理机制,推进各类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