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DDIE地理高考专题复习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2023-07-22李继文张蓓朱雪梅

地理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题复习

李继文 张蓓 朱雪梅

摘 要:专题复习是二轮复习的重要方式,有别于新授课与一轮复习教学。以“城市与地理环境”专题复习为例,基于ADDIE教学模式,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五个方面构建地理高考专题复习新策略。从实践效果看,ADDIE教学模式体现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整合知识、提升能力、强化地理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ADDIE教学模式;专题复习;城市与地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6-0033-05

所谓专题复习,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考试复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而组织的有计划、有主题、有目标、有内容的学习模块,是高考复习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教学组成部分[1]。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内容与一轮复习相似、重难点不突出、思维能力提升不显著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基于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理念进行知识重组,采用ADDIE教学模式,构建地理高考专题复习新策略,能够有效提升专题复习的质量。

一、ADDIE地理高考专题复习模式的建构

ADDIE教学模式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创立,主要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估(Evaluation)五个阶段。该模式提出后,不仅在国内外组织培训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作为一种“通用教学设计模型”,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借鉴性。

以ADDIE教学模式为蓝本,结合地理高考专题复习的需求,从顶层设计上建构地理高考专题复习的流程,可以增强高考复习设计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可操作性,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指教师在厘清地理专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结构与其他专题关联性的基础上,对学习者知识基础、考点要求及命题走向、学习目标等进行分析。

“设计”是以分析为前提,针对学习目标设计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学习质量评价方案等,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

“开发”是指基于分析与设计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教学素材,开发评价量表构建课程内容与资源。

“实施”是指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大致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大步骤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

“评估”是指对设计资源开发的内容、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进行评估,调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并进行改进,“评估”应渗透在实施的全过程中。

以上五个教学设计环节不是一个线性模型,而是一个可以循环改进的过程:“分析”与“设计”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开发”与“实施”是教学的核心,“评估”是整个教学模式的保障[2]。

二、基于ADDIE模式的地理高考专题复习实施案例

ADDIE模式是课程设计中一套科学的系统开发模型,也是常见的课程实施方案[3]。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对专题知识的整合、连接与深化意义重大。基于ADDIE模式,以“城市与地理环境”的专题复习为例,阐述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五个阶段的具体要义。

1.分析学情与考情,确定学习目标

最佳的教学设计取决于前期的分析,教师在厘清专题内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结构及其与其他专题关联性的基础上,需要对学习者知识基础、考点及命题走向、学习目标进行分析,这是地理高考专题分析阶段的重点,也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1)学习者知识基础分析

一般而言,在开展二轮专题复习前,已经进行过系统的一轮复习,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已完成全面梳理,但有关城市地理的相关概念与原理的内在逻辑体系尚不清晰,需要在专题复习中强化凝練并加以应用。

针对个体差异,课前学生通过自主翻阅教材,绘制专题思维导图并罗列本专题中疑点内容,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教师通过批阅学生课前复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汇总学生疑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诉求。

整体而言,学生存在以下问题:专题知识结构分散,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文理解能力亟需加强,城市与地理的原理应用能力较弱。

(2)考点及命题走向分析

“城市与地理环境”专题作为单元整体性建构,其核心概念是“城市”,围绕这一核心概念,涉及以下考点: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城镇化过程和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分区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地域文化。凝练考点中的主要概念,可形成概念图(图2)。

梳理近三年高考试题,从考查形式上看,试题多为选择题,注重地理图像、统计图表、文字材料的解读。从概念题型上看,主要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城镇化规律的地理原理类试题;城镇空间结构、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差异的地理特征类试题;城镇空间结构变化的地理过程类试题。因此,可将城镇化特征、空间结构分区、城市环境问题确立为专题复习重点。

(3)学习目标分析

学习目标的设立需要基于考点要求与命题走向,因此,立足于地理核心素养,本专题将预期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三方面。①运用实例或资料,分析不同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并从城市空间发展角度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分区及成因;②理解城市体系,能够辨析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③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特点及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阐明城乡空间的合理规划对人地协调发展的意义。

2.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设计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资源等进行选择。“城市与地理环境”专题相关考点较多,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将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地理成因进行系统梳理,针对一轮复习后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复习策略。

(1)自主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在复习本专题之前,提前让学生自主绘制“城市与地理环境”专题思维导图,构建专题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标注本专题知识疑点,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案例探究

教师收集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后进行教学设计,从学生反映的问题入手,以“京津冀城市群”“雄安新区”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采用案例分析法剖析真实世界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等问题。

(3)聚焦疑点难点,促进知识迁移

城市空間结构分区是本专题疑难点,教师在学生进行案例探究后,呈现其他城市规划案例,引导学生提出高阶思维问题并解答,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4)重温经典试题,提高解题技能

经典试题是试题材料中的精品,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指引性。学生通过分析、解答经典试题能有效提升地理图文阅读能力,对于深化理解专题知识、提升解题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发高度整合的专题课程资源

开发是指教学材料的加工与重组,包括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学情、地理教材、教辅资料、各省市模拟试卷、历年地理高考真题、优质地理公众号及与地理相关的时事新闻等都可以作为专题课程资源开发素材。

本专题基于以上课程资源开发素材,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城市群”“雄安新区”的设立创设教学资源,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雄安新区”产生的地理背景、区域位置及区位条件、区域功能、发展方向,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课后从各省市模拟试卷、高考真题中精选与本专题相关的高质量试题,进行学业质量检测。

专题复习过程中需要基于专题评价目标,精选有关城市发展的情景素材,如向学生呈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图文材料,师生以此为背景共同开发评价测试题,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城市定位及发展方向等,以检验预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4.基于预设方案开展教学过程

在做好前期分析、设计及开发后,就可以进入实施环节。本专题复习课时数为两课时,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实施过程大致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大环节。

(1)课前——绘制思维导图,提出疑点

进行专题复习讲解前,教师提前布置自主探究任务——绘制专题思维导图,并标注出疑点。教师通过归纳学生思维导图中出现的问题与疑点,选择教学资源。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本专题知识容易理解。但也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题知识结构分散,有关城市地理的相关概念与原理的内在逻辑体系尚不太清晰;二是图文理解能力亟待加强,城市与地理的原理应用能力较弱。

(2)课堂——师生互动探究,答疑解惑

在课堂教学中,第一课时主要围绕学生疑惑点、教学重难点展开,第二课时主要针对学生课后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提升,具体教学环节如表1、表2所示。

(3)课后——测评素养水平,提升能力

课后训练需要具有拓展性与创新性,依据水平层级3、4素养要求,通过教师精选试题、学生命题解题的方式针对学生易错点进一步训练提升。

5.基于标准开展过程性评估

评估旨在调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原理,突出学习目标的可测量性,在课前,向学生发布本专题“基于学习任务的地理核心素养评价表”,评价水平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业质量而确定,由于专题复习内容面向高考,因此将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确定为水平3与水平4两个层级,如表3所示,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评活动清晰地认识学业表现状况。

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材料、布置任务,学生基于案例开展合作探究,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

课时学习结束后,主要通过课后练习、学生自主命题、互评的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专题复习完成后,再次呈现“基于学习任务的地理核心素养评价表”,判断预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三、结语

本文基于ADDIE教学模式对“城市与地理环境”专题复习进行系统规划,以分析和设计为起点,开发和实施为核心,评估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保障,使专题复习形成完整的教学链。

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学评估发现基于ADDIE模式,学生在课前进行专题知识建构与自我评估,有效提升学习自主性;课中学生体验感强,课堂气氛活跃,在案例探究中学生不仅思维得到锻炼,也暴露了理解的偏差点与易错点,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依据;课后,结合学生的练习,发现学生能够结合课堂构建的思维模型进行案例分析,图表、文字材料解读也更为精准,评价结果良好。总体看,ADDIE模式实际性、调整性强[4],在地理高考专题复习中能够有效整合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更有逻辑地认识地理原理,有利于提升运用地理原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达到专题复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宗录.核心素养指向的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设计[J].地理教学,2018(10):43-47.

[2] 张剑锋.基于ADDIE模式的大学英语在线学习共同体构建[J].高教学刊,2020(31):96-99.

[3] 崔裕静,马宗兵,马凡.网络直播作为慕课学习支持服务的模式及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9(12):110-115.

[4] 叶茂,王倩,朱艳芬.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模式的比较分析与有效性评价[J].地理教育,2022(5):64-66.

猜你喜欢

专题复习
巧用微课,深度激活高中物理课堂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教学探微
谈中考专题复习之动态型问题的教学
谈中考专题复习之动态型问题的教学
谈中考专题复习之动态型问题的教学
谈中考专题复习之动态型问题的教学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开展高中立体几何专题复习的三种策略
百分数的应用专项复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