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教育导向下的地理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2023-07-22王哲呈
摘 要:面向低碳教育的地理实践活动具有厚植核心素养、响应“双碳”目标、落实课程思政等方面的意义。围绕横林镇大气环境变化从时间尺度设计地理实践活动:调查访谈认识过去大气环境状况;实地考察和感悟工业生产、交通出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通过撰写提案、校内外宣传、践行低碳生活等方式促进学生为大气环境保护做贡献。低碳地理实践活动的教学探索,可为一线地理教师开展低碳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主题实践活动;低碳教育;乡土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6-0017-04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即“双碳”目标。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双碳”目标持续受到高度关注。地理学科指向低碳教育、培养低碳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的教育正在持续推进。面向低碳教育,笔者所在学校也在大力推进低碳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开展低碳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1.厚植核心素养
通过低碳地理实践活动,更好地树立低碳意识,认识到区域发展应走低碳之路,个人生活应遵循低碳理念,树立人地协调观。基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以整体的观点分析横林镇大气环境的变化,培养综合思维。从横林镇整体发展角度发出,研究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意义,落实区域认知。运用观察、调查等地理实践方法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造地理实践力。
2.响应“双碳”目标
“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国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也强调教育活动应与活动实践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部分,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1]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既能在真实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双碳”目标,亲身践行和宣传低碳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响应“双碳”目标。
3.落实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在本次地理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各级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努力,以及家乡在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发展越来越好的实际成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政治认同,落实课程思政。[3]
二、低碳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储备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对我校学生而言,最熟悉的地理环境是横林镇。横林镇为工业重镇,有大量钢铁、冶金产业,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曾经十分突出。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双碳”目标的实施,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大气环境的变化。同时,考虑到当时处于疫情防控期间,不宜离校过远,因此,选择横林镇作为实践活动地点。
时空观念是综合思维的重要表现,要求学生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基于时空观念,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尺度,本次低碳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以下三个活动主题:往昔阴霾——五年前横林镇的大气环境状况?今日蓝天——横林镇大气环境变好了?守护天空——横林镇大气环境怎样才能持续向好?
1.往昔阴霾——五年前横林镇的大气环境状况
调查是人文地理重要的考察方法。第一个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对曾经的横林镇大气环境有初步的感性认知。为此,本活动并没有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而是通过对我校师生及横林镇居民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以了解当地居民心中五年前横林镇大气环境状况及其影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设计制作问卷并进行实践调查(具体问卷内容略)。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560份,其中校内学生为380份,校内教师为80份,横林镇居民为100份。同时,分别选择了10名学生、10名教师、10名居民进行重点访谈,得到初步调查结果(表1)。
结合调查结果,学生继续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分析大气污染的原因,加深对大气污染危害的认识,更深刻理解“双碳”目标的重要性,为进行下一阶段探究任务奠定基础。
2.今日蓝天——横林镇大气环境为什么变好了
对比昔日横林镇大气环境的初步调查结论,学生发现现在横林镇大气环境明显好了许多,横林镇变得更加清新明亮、蓝绿交织。围绕“横林镇大气环境为什么好起来了”这一探究主题,学生走出校园,在横林镇随机进行实践调查,以期从生产、生活等方面对横林镇大气环境好转的原因进行佐证资料收集和探究。
(1)中天钢铁厂区调查
根据第一阶段调查,工业污染是横林镇空气污染最主要的原因。中天钢铁是横林镇重要的重工业企业,从曾经的污染大户到今天的绿色生产示范单位,中天钢铁的转型体现了整个横林镇工业发展对“双碳”目标的重视与落实,因此,选择中天钢铁厂作为实践地点(表2)。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双碳”目标落实的具体措施,体悟“双碳”目标的实际意义。
(2)交通出行调查
《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应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减少因为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量。横林镇作为人口大镇、工业重镇,交通十分发达,近几年来,横林镇交通的低碳化措施(表3)大大助力了横林镇大气环境的改善。为此,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找寻横林镇绿色交通的印迹,领悟绿色交通对横林镇大气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
(3)居民生活方式调查
居民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此次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走访横林镇居民区,考察系列体现低碳生活的生活设施(表4)。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社会即学校”。以低碳的视角,通过一系列真实情境下的调查,学生真切体会到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居民生活的一系列变化,从而理解目前横林镇良好的大气环境来之不易,深切体会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
3.守护天空——横林镇空气质量如何才能持续向好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地理实践力素养要“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4]因此,低碳实践活动不应止步于总结横林镇大气环境改善的原因,更应在已有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持续保护大气环境的建议。
(1)撰写提案,担负社会责任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也发现了一些破坏横林镇大气环境的现象,通过组员讨论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表5)。学生撰写了详细提案提交至横林镇政府,体现了学生践行落实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
(2)积极宣传,推广低碳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基于此,在参加低碳实践活动后,学生组织了一系宣传推广活动,以期让低碳理念得以广泛传播,让更多公眾参与到“双碳”实践中来(表6)。
[表6 宣传推广低碳理念的实践活动][场地 宣传活动 校园内 “及时关闭教室电源,共建节能校园环境”倡议活动 “遵循低碳理念,共建低碳社会”手抄报比赛 “低碳生活”情景剧比赛 校园外 社区居民志愿宣讲活动 植树造林义务劳动活动 ]
(3)以身作则,践行低碳生活
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理解个人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中应担当的责任,这也是人地协调观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参加本次地理实践的学生更能在生活中,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以身作则,成为周围同学、家人的榜样,为“双碳”目标的达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低碳地理实践活动的启示
“横林镇大气环境变化”地理实践活动很好地落实了低碳教育目的,在增进地理学科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双碳”目标的认识,并在实际行动中主动响应“双碳”目标。通过总结地理实践活动得到以下启示。
其一,地理教学应积极渗透低碳教育理念。低碳教育所涉及的绿色低碳、生态优先、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增加新能源比重等内容,与地理学科所倡导的人地协调观等思想高度契合。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双碳”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容易与学科知识贴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积极渗透低碳教育理念是地理教学的应有之义。
其二,依托乡土地理情境进行低碳教育是开展低碳地理实践活动的可行方式。“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是教育学家杜威的著名论述。“双碳”教育既是宏大的国家战略,又和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校所在横林镇从曾经的大气污染严重到现在大气环境明显好转,学生对此变化感同身受,基于此乡土地理情境进行低碳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更容易激发共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三,低碳地理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地理实践力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特别强调要在实践中开展教学活动。而低碳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教育,需要在实践行动中塑造价值观、体现价值观。因此,通过组织一系列调查、分析,尤其是倡导低碳生活的实践活动来落实低碳教育的目的,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强调实践性的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万玉.优化地理学科教学,推进课程思政教育[J].地理教育,2022(2):2.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9):4-11.
[3] 王哲呈,方琦,顾松明.课程思政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以制度自信与地理教学融合为例[J].地理教育,2021(5):51-5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