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稻稻小潜叶蝇发生特点与化学防控技术研究
2023-07-21杨蕾邵凌云
杨蕾 邵凌云
摘 要:稻小潜叶蝇在辽宁省各地稻田均见发生。田块低洼,周围为荒地、沼泽,禾本科杂草丰度较大的稻田发生较重;弯穗型品种较直立穗品种受害重。稻小潜叶蝇年发生4~5代,以第2代于水稻返青分蘖期发生为害水稻为主。登记药剂匮乏,以潜叶蝇、斑潜蝇登记药和防治返青分蘖期其他害虫的稻田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采用育秧播种前拌种、移栽前苗床施药带药移栽和本田返青期全田施药3种处理方式施药,其中,苗床施药带药移栽方式最为经济有效。考虑到兼治其他害虫,农药品种以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最优,防治效果为87.12%~91.76%,对稻水象甲等害虫的兼治效果较好。
关键词:稻小潜叶蝇;发生特点;化学防控技术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 of Rice Leaf Miner, Hydrellia Sinica and Its Chemical Control Technique in Liaoning Province
YANG Lei , SHAO Ling-yun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Hydrellia sinica was found in rice field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field is low, surrounded by wasteland or swamp, and the rice field with higher grass weed abundance is heavier. The bent panicle varieties suffered more than the upright panicle varieties. Rice leaf miner occurs in 4 to 5 generations,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mainly occurs at the tillering stage of rice. Due to the shortage of registered agents, the field efficacy test was carried out with registered agents of leaf miner and Maculata fly and other common agents used to control other pests at tillering stage. Three treatment methods were applied: seed dressing before seeding, bed with medicine transplanting before transplanting, and the whole field with medicine at replanting stage. Among them, bed with medicine transplanting was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Considering other pests, the best pesticide varieties were dinotefuran and chlorobenzamide, the control effect was 87.12%~91.76%, and the control effect was better on rice water weevil and other pests.
Key words: Rice leaf miner;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control technology
稻小潛叶蝇Hydrelliaspp.是水稻常见次要害虫,全国各地稻田均见发生,在辽宁省局部地区的部分稻田一些年份造成较大危害[1,2]。不同稻区稻小潜叶蝇的种类与生物学有见报道[2~8],以化学防控为主的防控技术亦见报道[2,4,5,7~9]。但查阅中国农药信息网,其登记防控农药匮乏。本研究通过在辽宁多地多年观测,确认了种类,总结了稻小潜叶蝇在本省的发生特点;通过2 a田间试验,规范出较为科学的化学防控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类确认
2018年~2019年6月上中旬自辽宁多地田间采集带有潜叶蝇的幼虫或蛹的被害稻叶,带回室内,置于大烧杯中,棉球浸水挤水部分保湿,羽化出成虫后镜检鉴定种类。
1.2 发生特点调查
2018年~2021年5月下旬~6月下旬在辽宁多地调查。针对发生为害较重的田块对比邻近的其他田块,分析总结稻小潜叶蝇的发生为害特点。
1.3 化学防控技术试验
试验于2020年5~6月和2021年4~6月在东港市示范农场进行。该地有一片面积约10 hm2的低洼稻田,稻潜叶蝇发生历年较重,且均进行化学防治。
1.3.1 试验药剂与剂量 试验药剂选用原则:登记为防治水稻害虫的常用杀虫剂和登记为防治潜叶蝇或斑潜蝇的且适合水田施用的杀虫剂。试验剂量:基础用量,按商品农药说明书喷雾或拌种的常规用量;苗床施用带药移栽剂量,为本田全田喷雾基础用量浓度的3倍。
#1,18%杀虫双水剂(60×;20×;-。分别为本田全田施药剂量;苗床施药剂量;药剂拌种剂量。-表示无对应项试验处理。下同)。
#2,90%杀虫单可溶粉(250×;83×;-);
#3,5%阿维菌素微乳剂(3000×;1000×;-);
#4,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1500×;500×;-);
#5,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1000×;-);
#6,50%灭蝇胺可湿粉(1500×;500×;50 g/100 kg干种);
#7,20%呋虫胺可溶颗粒剂(1500×;500×;175 g/100 kg干种);
#8,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500×;100 mL/100 kg干种);
#9,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0×;167×;150 mL/100 kg干种)。
1.3.2 药剂处理方式方法 苗床施药和本田全田施药均采用喷雾方式。By-D-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药液量为:本田全田喷雾,15 L/667 m2;苗床施药,100 mL/m2。拌种,预先称重好的干种装网袋浸种5~7 d露芽尖后,滤水,倒在铺塑料布的地面堆放,称量好农药,少量清水稀釋或直接使用液态药液,倒在种子堆中拌匀,散开晾2 h播种。
1.3.3 试验过程与处理区安排 2020年进行9种药剂的苗床施药处理及本田全田施药处理。2021年进行灭蝇胺、呋虫胺、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4种药剂的拌种处理、苗床施药处理及本田全田施药处理,以杀虫双本田全田施药处理为对比。
水稻品种均为当地主栽品种港优1号。4月中旬浸种,4月20日前后于稻田田边地头育苗。以育苗基质、标准育秧盘播种,小拱棚育苗。5月下旬移栽。插秧机按行丛距30 cm×18 cm,插3~4株/丛。
3种处理最终均在本田考察处理对稻潜叶蝇的防治效果。采用大区、无重复试验。处理区本田面积为240 m2。对应种子处理的干种子量1.5 kg,苗床施药面积2.16 m2(0.6 m×0.3 m的标准育秧盘12盘)。拌种施药于育秧播种前进行;苗秧施药为移栽前1~3 d进行;本田全田施药于移栽后6~8 d进行。空白对照6月20日前不施任何杀虫剂。
1.3.4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本田移栽后13~16 d即本田施药后5~10 d调查稻潜叶蝇的为害量。
调查方法:每处理大区划分为4个区域视为4次重复。平行线跳跃取样法,每重复取6个样点,每样点沿行连续取5个样丛,调查样丛每株的叶片总数及受害叶片数量。
1.3.5 药效评价与化学防控技术优化方法 计算叶片受害率及各处理的防治效果。
叶片受害率(%)=(受害叶片数量/叶片总数) ×100%
防治效果(%)=[(对照平均叶片受害率-处理平均叶片受害率)/对照平均叶片受害率]×100%
根据处理对稻潜蝇的保苗防治效果及与当地常规药剂处理方式的比较评价不同处理的优劣。
技术人员目测评估处理对同期发生的稻水象甲等害虫的兼治效果。
根据处理对稻潜蝇的防治效果、对其他害虫的兼治效果、施药方式的经济性和方便性等综合因素,优化稻潜叶蝇的化学防控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宁省稻潜叶蝇的种类确认
2 a采自辽宁省东港、新宾、浑南、新民、盘山、大洼等6地的稻潜蝇经镜检鉴定均为稻叶毛眼水蝇Hydrelliasinica而非同属的两个近似种小灰毛眼水蝇H. griseola和东方毛眼水蝇H. orientalis。外观鉴别特征:中、后足仅第1跗节基部黄色,余均暗色;后二者有更多处的黄色;雄第5腹板基部有2乳状突起,后二者无或突起不明显。
2.2 辽宁省稻潜蝇的发生特点
多年调查表明,辽宁省稻潜蝇具有在局部特殊环境稻田常年发生较重的特点。其特殊环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稻田低洼易积水。河流或水渠两侧稻田,例如东港示范农场、辽中城郊街道、新宾河谷等地的河道边部分稻田;再如,大洼二界沟镇和红海滩风景区、东港长三镇和北井子镇、凌海阎家镇等地的部分滨海稻田。二是稻田周围为沼泽或荒地,禾本科杂草丰度较大。
在同样有利于稻潜蝇发生的环境下,弯穗型叶片披散型品种(如越光、稻花香-龙稻系列、吉粳系列、通禾系列等品种)较直穗型叶片直立型品种(如辽粳、盐粳、沈农、北粳系列品种)受害重。另一方面,返青分蘖期稻田水位深,阴雨天气多,受害也重。
观察表明,稻潜叶蝇在辽宁南部(沈阳及其以南)和西部每年发生5代,北部及东部山区每年发生4代。5代区以第2代为主为害水稻,其他代均有少量在稻田发生;而4代区以第1代为主为害水稻,部分年份第2代也大量为害水稻,其他代稻田也常见。其危害性表现了影响移栽初期稻苗生长,导致返青分蘖迟缓,严重时分蘖减少。
稻潜叶蝇以冻僵状态的成虫在稻田田埂、周边的沟渠坎、附近的荒地等场所的土表越冬。在发生较重的稻田附近,很容易调查到越冬成虫。
2.3 化学防治技术试验结果
2020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如表1。
结果表明,供试验的9种杀虫剂对稻潜叶蝇的防控效果均较好。同一种药剂,苗床施药处理的防控效果大多较本田全田施药处理的效果稍高。部分药剂对稻水象甲的兼治效果较好。
2021年,4种残效期长达50 d以上的药剂分别以拌种、苗床施药和本田全田施药3种方式处理,对稻潜叶蝇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表2)。与2020年结果类似,同一药剂苗床施药处理的效果比本田全田施药处理的效果稍高;而拌种处理的效果一般低于本田全田施药处理。在对稻水象甲成虫的兼治效果方面,苗床施药处理与本田全田施药处理的结果同2020年;药剂拌种处理,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有较好的效果。
2 a的化学防治试验表明,供试药剂移栽前苗床施药带药移栽的效果大多稍好于移栽后1周左右本田全田施药的效果,而苗床施药其剂量虽然为本田施药的3倍,但秧田面积小,施药作业费用低,总体较本田全田施药减用农药80%~90%,还大量降低了作业成本。药剂拌种也具有苗床施药用药量少、作业成本低的特点,但只有部分残效期长的农药有效,且其防治效果有所降低。一些药剂对同期发生的稻水象甲兼治作用效果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明确了辽宁省发生的稻小潜叶蝇种类为稻叶毛眼水蝇Hydrelliasinica。前人的报道模糊或笼统,甚至有的还误认为小灰毛眼水蝇H. griseola。
本地稻小潜叶蝇的生物学与发生特点报道较为零散。本研究则较系统地总结了稻小潜叶蝇的发生特点。辽宁省稻小潜叶蝇在局部特异环境稻田于水稻返青分蘖期常年发生为害。特异环境为低洼稻田,周围为荒地或沼泽且禾本科杂草丰度较大。弯穗型、叶片披散型品种受害时间长,受害较重。
2 a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移栽前1~3 d苗床施藥是最佳施药方式,用药量小,施药作业方便,效果更佳。部分农药对同期发生的稻水象甲等害虫具有较好兼治效果。考虑防治效果、防治成本、作业方便性、兼治作用等方面,以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最优药剂,按本田全田施药浓度的3倍进行苗床施药处理,较辽宁最常用防治稻小潜叶蝇的药剂杀虫双本田全田施药效果好,用药量小,作业方便、成本低。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 江宏伟,马晓慧.盘锦稻区稻小潜叶蝇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北方水稻,2015,45(4): 54~55.
[3] 夏褩,纪淑仁,夏桂平,等.安徽省毛眼水蝇属(双翅目:水蝇科)初步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101~105, 159.
[4] 姚守礼,王芳,潘春彦,等.水稻潜叶蝇的发生及防治研究[J].现代化农业,2003,(10): 9~10.
[5] 周彦武,李洪波.稻小潜叶蝇发生及其防治[J].农业与技术,2003,23(2):40~41.
[6] 王勤英,张玉江.冀东滨海稻区水稻毛眼水蝇的生物学初报[J].昆虫知识,2006,43(6):844~846.
[7] 迟军,苑克凡,沈迪山,等.水稻潜叶蝇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9(3): 160.
[8] 褚孝渭,朱荣国,张伟.北方稻田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J].北方水稻,2011,41(2):56.
[9] 卢颖,姜龙,毛军旗,等.48%毒死蜱EC防治水稻潜叶蝇的药效试验[J].农药,2008,47(4):300~301.
收稿日期:2022-11-15
作者简介:杨蕾(1970-),女,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