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民族历史的特点与民族文化的特性简述

2023-07-21朝霞

群文天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青海地区青海民族

朝霞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从古至今都是多民族、多宗教与多元文化汇集的地区。青海民族历史可将元代作为时间分界线,在此之前的几个历史时期,属于世居民族史,而在此之后则是民族迁移定居史。

一、青海民族历史的推演特点

(一)发展时间较晚

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青海几乎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处于发展较为落后的位置。追溯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已经进入文明社会,但青海仍处于原始社会。结合《后汉书》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无弋爰剑由陕西引入农耕技术,但此时青海才进入父系氏族阶段。另外,青海地区的上古时期文化发展高潮就是“马家窑文化”,可追根到仰韶文化(中原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此外,中原还有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对比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燕山拥有红山文化。四川则是三星堆遗址等。马家窑文化应当是仰韶文化顺着渭水路线朝西延展的结果。而后发现的齐家文化,说明该地在距今3600-4000年前开始父系氏族的社会形式。在距今2700-3560年左右的卡约文化中,发现了农业与牧业的踪迹,并在相关墓葬中发现猪狗的骸骨。卡约文化在进一步向西延伸中,形成诺木洪文化,其能延至汉代。总体而言,在中原地区已经有1800年左右的政权时,青海还在原始社会晚期。在秦灭六国后,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按照秦朝疆域或边界,青海地区在和平中实现缓慢发展,但也被文明社会“排除”在外。

在西汉初年,汉族与匈奴为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进行激烈的争斗,但汉朝始终处于被侵扰的状态。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进入强盛阶段,把北上抗击匈奴提上“历史日程”。直至公元前121年,经过河西之战后,汉军进入河西走廊,断开羌胡沟通的路线。同时为将河西走廊牢牢把握在手中,汉军进一步向青海东部扩充土地,也因此使该地进入农业文明,进入封建社会。通过西汉魏晋时期400年左右在河湟区域的拓展开发,使汉文化得以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开始崛起,已经被“鲜卑化”的汉族王朝经历百余年时间,迎来民族大融合。而安史之乱以后,唐军向东移动,此时河陇等地被吐蕃占据。北宋时期对于河湟地区统治多年,但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不过是“昙花一现”。

在此之后,该区域由金、夏统领接近百年,直到公元1227年,由蒙古军队统一。在元代时期,该地区以蒙古族为主,其次是藏族,同时还有大量穆斯林涌来,构成新型的民族格局。例如蒙元时期,河套蒙古部落来到青海找寻新的牧场。随着蒙古军队的进入,伊斯兰文化在河湟地区也得到广泛传播。明朝建立后,始终和北迁的蒙古处于对峙状态,江淮籍的军队被派遣戍边,对青海历史演化造成巨大影响。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青海民族格局再次发生变化,农牧经济实现了持续发展。而在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这段历史时期,青海的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封建地主制以及封建领主制状态下,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区相比,社会发展速度还是偏慢。

(二)民族变迁复杂

从青海地区的历史发展来说,主要依靠民族迁徙带来相对先进的文明。而引发变迁的诱因体现在青海属于农牧业交叉的区域。从黄土高原的农耕区,向西延伸至青海,该区域全年温度偏低、降水丰富,适合发展农牧业。另外,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形成高原牧业区,同西部、北部构成整体的牧业区。其范围由东北往西至内蒙古、新疆,再向南直至青海。其中,河西走廊最初发展牧业,在汉代后,转为农业。青海地区借助游牧民族的交流,实现文化碰撞,不断融合演化。

在青海地区内,先秦时期的土著居民是古羌人;西汉时称之为西羌;汉代后,涌入大量汉族军民,同时还包含一些其他少数民族,如卢水胡与小月氏等;到了东汉,羌人与汉族的斗争愈发激烈,残余羌人已通过西迁到了目前的新疆,南迁则到达川西和云南;东汉及其之后,青海地区的汉族与西羌势力都明显减弱,出现政治“真空”的局面,导致十六国时期,许多鲜卑人進入青海。南北朝100多年的时间里,青海地区几乎看不到汉族人。隋唐虽然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但隋唐两代对青海地区的统治时间较短,还未培养出“根系”便终止了。根据有关记载,隋唐时期的河湟区域,绝大部分居民不属于原住民,特别在安史之乱后,该地被吐蕃势力占据,整个青海地区处于被军事占领的状态中,缺少行政以及文教方面的引导,农业经济逐渐衰败,地方社会不但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情况。

北宋时期的青海由唃厮啰政权全面统治,有一个世纪之久。此政权属于藏族地方政权,有着明显的部落联盟特点,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到了北宋末期,对河湟统治了20多年,建立西宁州。公元1131年以后,由金、西夏直接瓜分,以黄河为分界线,北面为西夏,南边则是金国的领土,这种状态保持了90年左右。在公元1227年,西夏与金被蒙古灭国,在20年后实现青藏高原的统一。在元代时期,西北地区涌入波斯、阿拉伯以及中亚等地的多个民族,大约有百万人,在军事活动的影响下,蔓延到全国各地,青海东部出现了新的民族,残余的吐谷浑开始发展,以本土人的身份生活在河湟地区。整个元代时期,蒙古族为统治民族,其余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均变成世居民族。元朝被灭后,蒙古人北迁。在明代初期,河湟又一次出现大批汉族人,占领了关键交通路线与军事要塞,原有土族人撤至交通路线两旁,藏族则分布在西宁的西面,此时汉族人比重更大。明朝社会经济层面上,推行“茶马互市”的模式,到了明朝中叶,东蒙古人入居青海,和平与战争交替进行,大约80年后,明朝末期西蒙古的和硕特部来到青海。

清朝的官员以满蒙汉为主,在军事上除了满洲八旗,就是绿营兵。在明朝时期的卫所军兵沦为平民,投入到农业活动中,该阶段的民族结构无明显调整。雍正时期设府置县,派遣专门的办事大臣,负责青海地区蒙藏事务,在此之后青海社会经济文化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在公元1929年设置青海省,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地方势力演化,该地被回族军阀掌控,使得回族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但民族分布形式已经基本固定。附近地区已经由封建农业慢慢走向工业化,但青海社会几乎是原地踏步,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

二、青海民族文化“共聚共生”的历史形态

青海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演化形成的,在历史长河中民族内部以及各民族之间,形成政治依存以及经济文化交互,由此构成特别的历史文化形态。在自然灾害朝着人们袭来时,各民族都要团结起来,而在共同生活的空间中,必然会形成接近或是相同的文化。比如,回族中普遍流传的“花儿”,在藏族、土族、撒拉族中也多有传唱。并且从很多建筑艺术与文学作品中,均能找到历史的印记。

(一)共生空间环境

自从青海迈入近代文明社会后,自然地理、人文条件为民族文化提供了演变与发展的环境。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西藏、四川、甘肃及新疆毗邻,是内地连通这些地区的“桥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从文化共生环境来讲,基本上能分出两个区域:一是南部与西部牧区,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氧气稀薄,全年温度偏低,但拥有非常丰富的牧草,孕育出游牧文化;二是东部河湟地区,属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间的过渡区域,聚集着牧业与中原的农业文化。地区海拔处于1000-2500米,拥有充沛的水源,相较于青海其他区域,气候比较温润,以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交流于此。在青海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文化生态也因此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一是畜牧业形成的草原文化,主要包含藏族与蒙古族的藏传佛教,可直接称为“藏文化”;二是农业文化,包含汉族儒道,以及撒拉族、回族的伊斯兰文化;三是处于以上两种文化间,形成一种以伊斯兰商业为主的文化形式,和青海地区内的其他民族文化生态共生发展。在河湟地区,粮食种植以小麦为主,油料作物则为油菜,另外还会种植一些小麦与青稞等。大部分农牧民均喜爱旱烟,这主要是和当地气候相关,同时在农区与牧区,衣服材料都以羊皮为主,其中汉、回等民族主要是羊皮短袄,而藏、蒙古等民族则是羊皮长袍。

从青海地区以上的3个文化生态体系中,可体现出各自地理空间条件的差别与相对独立特性,而整体上还保持互动、融合的状态。尤其是汉族、藏族,由于习俗以及信仰有相同点,所以互动比较频繁。而商业文化体系拥有明显兼容性,与其他文化始终维持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海西蒙古族中流传《七兄弟民族的传说》,其并非是民族产生的事实依据,虽然无法将其当成分析族源的依据,但也由此反映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就是青海各民族从古至今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依存与共同创造的历史事实。

(二)政治共生形态

在历史地理方位中,青海连接河陇与西藏,始终是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抢夺的焦点。汉朝为抵御匈奴威胁,在西宁建立西平亭,起到军事与邮驿的作用,而后还增设护羌校尉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分裂与融合的局面,彼时的青海地区,前秦、后秦与后凉等先后建立政权,并有不同民族与文化渗透到土著民族,民族文化总体上具有多样性。到了唐代,吐蕃将吐谷浑“收入囊中”,和李氏王朝对峙。唐朝在陇右地区设置陇右节度使,促使唐军以及汉族民众来到青海。但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借势向东推进,征服兼并了青藏高原上的各民族,传统部落联盟与宗教文化得到发展,成为多民族紧密联系的精神媒介。在宋朝时期,随着唃厮啰成功建立政权,青海民族文化体系中引入大量藏族文化元素。而在经历过动荡以后,元明时期的青海地区,民族格局再次发生巨大变化,构成如今5个世居少数民族为主,多民族杂居的局势。尤其到了清朝,对于青海地区,选择“以俗管理”的统治思路。比如,藏族按照千百户制度管理;撒拉族与土族实行土司制度;蒙古族实行蒙旗制度;汉族及回族采用府县制。

面对多民族杂居的地区,采用不同的管理制度,目的在于利用“分而治之”,避免对中央统治造成威胁。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促进了各民族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多民族文化也因此实现共聚共生。

(三)经济共生表现

在任何历史时期,经济都是基础与核心。青海地区多民族在各自演化发展中,依托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因为青海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差异明显,所以在历史上,经济社会与文化等诸多层面都有不同特性,逐渐演化成3个区域。首先是河湟地区,以黄河、湟水冲击产生的河谷地带构成。该地域土壤肥沃,便于农业灌溉,为先民开展农耕活动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汉朝之前,羌族就已经在青海进行垦殖,而西汉赵充国提出“屯田戍边”,从湟水两岸延伸到黄河沿岸,使青海东部农耕得到开发,此后历代王朝均按照该方案稳固边陲,中原汉族则把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青海,同时把儒道文化也一起带到河湟。

其次,青南地区地处昆仑山南边,广泛分布高原草原,游牧民族在此处繁衍生息。另外,因其在高原腹地,所以外部文化不易传入,藏族与蒙古族各自聚集,形成封闭式的宗教文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以及内聚化特点。

最后,环湖地区,即日月山西面,包括柴达木与青海湖盆地,主要是藏族和蒙古族交替聚居。但在近代后,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纷纷迁入,逐渐构成多民族杂居以及藏、蒙古、回族分别聚集的民族分布形式。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与大通河流域拥有大量农田,此地区随之形成半牧半农的经济格局。

结合青海地区的3个分区来看,生产方式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生产方式会对地区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青海多民族文化包容共生,和經济形态相伴而行。

(四)人文互动共生

在青海地区的民族文化可从古羌与西羌开始讲述。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在史前文明阶段,青海就拥有了已经形成体系的畜牧与农耕两类经济文化,二者均是先民在适应生存环境中“碰撞”出来的。据有关文献记载,古羌人是最早生活在青海地区的土著居民,后期逐步南迁与东迁。而后汉族军民的迁入,促使原始羌文化和汉文化接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海,成为多个民族政权相争的地方,多民族文化初步形成。后期鲜卑文化凭借政权实力,拥有较高的文化地位。经过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使原始民族文化形成兼容并蓄的特征。隋唐后,甘宁青地区范围内,吐蕃与突厥族系活动更加频繁,前者于唐朝时期迅速在高原兴起,逐渐向东扩张,甚至在安史之乱后,攻陷了陇右地区。吐蕃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后期唃厮啰建政,在信仰本民族宗教的同时,推崇佛教。在唃厮啰政权期间,藏传佛教在青海东部逐渐盛行,该地区神话和鲜卑萨满、羌藏本教相互融合,形成独特高原宗教文化,促使长期居住在高寒之地的人们,在思想上建立“人神两界”的精神境界,这种状态保持到民国时期。以青海民族文化孕育的历史过程来讲,应当有三个文化圈:

一是“藏传佛教文化圈”,以藏族、蒙古族、土族为主,从青海东部逐渐向四周扩展,其中包含了游牧民族文化。二是“伊斯兰教文化圈”,有回族与撒拉族,应当是国外伊斯兰民族向东迁移的结果。该文化圈核心地区为河湟地区,向南、北及西面传播,形成小聚居的格局。伊斯兰教进入并进行本土化中,尝试过以儒释经,吸纳农耕与商业文化,使自身拥有强大的包容性与吸附性。所以,不同文化圈能够共聚共生和民族间的相互依存有紧密联系。三是“汉文化圈”,其由中原传来,在保留儒道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居民族文化元素,促使汉文化在该地得到融合发展。在历史中,汉文化在青海有3个兴盛时期,分别是两汉、隋初到唐朝天宝末期以及明朝。而汉文化为适应青海这片土地,主动和其他民族互动,引入世居民族文化,所以青海和中原的汉文化有所不同。在民族间的互动逐渐频繁、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中,三者也有了更多融合的部分。

三、青海民族文化的整体特性

任何地区的民族文化特性,均要结合其历史特点及形态进行分析,在历史时期,青海民族文化整体上呈现出下述几种特性:

(一)边陲特征

青海始终是历朝历代政权统治的边陲区域,例如在明代,西宁三面还是牧荒,只有一条连接东边的通道。由于其边陲性的特征,历史上该地战争不断,而民族文化也因此具有边陲特点。一方面,重武轻文。在封建政权中,军士武将处于重要的社会地位,从汉代开边到明清都是如此。在青海地区,直到明代晚期才有较出名的文人,这反映了青海文化教育始终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中;另一方面,战争多且酒文化发展较快。边陲地区历来都是战争频发,酒文化也在此过程中慢慢形成。而边民同样需要保卫家园,和边军在精神层面产生互通之感。加之天寒地冻的气候条件,饮酒能保持体温、壮胆、解闷,逐渐成为一种民俗。

(二)多民族融合

历史上许多民族来到青海,虽然争斗不断,但各民族文化并未消亡、吞并,而是形成多元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拥有来自中原汉族在此培育出的汉文化圈,还有藏族文化向东传播的文化圈,多种文化圈汇集在此,在历史沉淀中慢慢稳定下来。另外,青海民族文化还具有交汇的特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单一文化,而是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某个风俗可能和多个民族都有联系,这和多民族共聚共生的历史形态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今,在青海地区的各民族形成了和睦共处、和谐相成的观念。例如,撒拉族中的“地震”神话,讲述的是由于人们的某些行为引发地震,属于一种“惩罚”,用于劝导人们不要做出伤害环境的行为。又如,流传在蒙古族中的《青海湖畔的传说》,也明确说明要愛护自然。而在民族关系上,青海各民族也注重和谐。比如,藏族的《国王修身论》《萨家格言》及《候鸟的故事》等一些民间故事;蒙古族中流传的一些谚语,如“团结之门被毁,福气之墙必倒”等。蒙古族饮食文化中的“须木尔”则体现出对人与自然、人和人之间和谐共处的追求。

(三)文化晚熟

青海民族文化存在晚熟的特征。一是河湟地区的汉文化,发展进度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在魏晋与东汉时期出现了诸多人才,促使汉文化兴盛,但北朝又开始衰落,隋唐更是还未崛起便开始走下坡路。如科举带动诗文发展,但河湟地区却与之不同,直到明朝宣德年间,才有“教育单位”(西宁卫儒学)。经过半世纪左右,成化年间有土族人考中进士,直至70多年后,嘉靖年间一位西宁汉人中举。在清朝共有15位来自河湟地区的进士,由此来看,河湟汉文化比较晚熟。二是回族文化,其“重武轻文”特征明显,在清初立下赫赫战功,而文化方面却鲜有名人。伊斯兰教中的门宦太爷、掌教阿訇很多,一般只念经布道,知识结构不宽。三是土族文化,具有显著的综合特征,世俗文化中包含道教与萨满,但宗教文化却以藏族文化为主,汉文化在该民族中有着官方政治色彩,三类文化共生共存,这体现出土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文化结构复杂的特征。四是藏族文化,其核心地区位于拉萨,从吐蕃创造藏文字开始,在数个世纪的演化下得以成熟。在元末明初,宗喀巴可以称之为该地区的藏族文化精英。但他在17岁前往拉萨,个人贡献也都在西藏,青海地区没有得到发展。直至清朝,才出现多位藏文化精英,但均在清朝初期,因此青海藏族文化成熟也很晚。

四、结语

对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分析,无非是寻找“同”和“异”,在整体性常态中发现变化,并在演变中探索规律,这样才能找到其特点及特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民族在此融合发展,共同创造了青海璀璨的文化,而今站在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起点上,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卓玛.青海民族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03):200-218.

[2]何志芳,史儒林,李强.青海世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历史考察[J].武术研究,2022,(02):88-93.

[3]何志芳,史儒林,李强.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J].当代体育科技,2021,(35):4-8.

[4]苏小洋.精准扶贫视阈下青海省海东市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扶贫实践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1.

[5]苏文俐.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21,(03):51

-53.

[6]鄂崇荣.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现状述略[J].青藏高原论坛,2020,(03):1-7.

[7]赵悦波.青海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国际公关,2020,(01):288.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青海地区青海民族
我们的民族
大美青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林木修枝抚育的技术探讨
青海地区节能日光温室油桃栽培技术
青海行七首(录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