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随幼儿的脚步中助力幼小衔接
2023-07-21王慧芳
王慧芳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全新的小学生活,他们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因为不了解小学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帮助幼儿更快、更自主地适应小学生活?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在班里组织开展了“走近小学”的主题活动,旨在站在幼儿的角度,倾听幼儿内心的想法与感受,在追随幼儿的脚步中助力幼小衔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一、以幼儿的困惑为起点,解读幼儿的心声
在大班下学期,幼儿普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对入小学既向往又忐忑。他们好学好问,求知欲极强,有了自己的想法与主见,但同时面临着对上小学从外部环境到内在心理的转变与适应。对于上小学,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担忧。于是,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一次“走进小学的小问号”谈话活动,让幼儿大胆说出心中的疑惑,教师及时予以回应和支持。
师:关于小学,你们有哪些问题想了解?
幼:小学的老师会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温柔吗?是不是都很凶、很严格?
幼:小学里会像在幼儿园一样吃中饭、吃点心吗?
幼:小学里除了有每个班的教室,还有什么活动室吗?
幼:小学里的操场是不是比我们幼儿园的大?
幼:在小学除了上课,什么时间可以休息?如果上课时想上厕所怎么办?
……
对于幼儿而言,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通过谈话,我们发现幼儿的疑惑很多,他们提出“我们应该给问题分类,分开去解决”。涵涵说:“我们应该把重复的问题去掉,其他问题分成两类,分别由男孩子队和女孩子队去解答。”朵朵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小学与幼儿园的相同和不同来分类?”点点说:“有些问题我们问一下哥哥姐姐便知道了,有些问题我们自己去小学看一看就知道了,还有一些问题我们跟着哥哥姐姐一起学一学就可以解决了。”大家对点点的主意表示很赞同。于是,我们将幼儿的想法分成了三类,分别是看一看,亲眼观察小学的样子;问一问,亲耳聆听哥哥姐姐和小学教师对已梳理出的问题的解答;学一学,亲身体验与哥哥姐姐一起上课。在對想法进行分类后,幼儿经过自荐和他人推荐的形式,选出了三个小组长,分别为参观团、记者团、体验团的组长。其他幼儿可以根据组长选队友或组员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小组,进行双向选择分组,然后由小组长带领大家有目的地参观小学,解答心中的疑惑。
幼儿是幼小衔接的主体,他们有参与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和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解读他们的心声。通过汇总和梳理,教师了解到幼儿对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比较感兴趣,对小学要认真学习的认知较明确并存在一定的担忧。为此,我们组织幼儿近距离接触小学,让他们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以此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
二、以小组合作为媒介,提高幼儿的学习探究能力
大班幼儿已经渐渐懂得从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并参与实践,基于让幼儿走进小学的计划,结合活动“看看小学怎么样”,我们根据幼儿已有的分组情况,将活动自主权交给幼儿,让幼儿以小组合作为媒介,展开一场有意义的探究行动。
师:小朋友们,下周我们有一个活动是“看看小学怎么样”,你们小组想用怎样的形式来认识小学?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体验团代表:我想体验一下小学的课桌跟幼儿园的有什么不同,小学老师上课是怎样的。
体验团代表:我喜欢运动,我想体验一下小学的体育老师是怎么上课的,是不是男老师。
参观团代表:我们有自己的儿童相机,我们组想把我们看到的小学拍下来,然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参观团代表:我们可以带些纸和笔,画下我们眼中的小学。
记者团代表:我们组可以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优秀的小记者来采访哥哥姐姐和小学老师。
记者团代表:我们需要准备好采访的问题,还需要将他们回答的内容记录下来,需要准备纸、笔、录音笔。
……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经验、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此,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小学,以看一看、问一问、学一学的方式,鼓励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感知和了解小学,获得新的经验。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引导幼儿商讨每一组想参观小学的哪些地方,想用哪种方式来呈现自己在参观时获得的信息等。基于幼儿的需求,我们与小学教师事先沟通,根据幼儿事先制定的可行性方案开展活动。幼儿不仅能自主掌控参观的路线,而且能根据需求,在小学参观活动中分组进行记录、采访、体验。这样有目的的参观,有利于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体验与探究,获得对小学的新认知。
在活动过程中,参观团的幼儿手拿儿童相机,对小学的每一处场景、感兴趣的人物自主进行拍摄。在拍摄结束后,小组内幼儿共同挑选出最满意的照片,并用图画、文字、符号等表达自己的感受,共同制作了作品集《小学印记》。体验团的幼儿和哥哥姐姐一起体验上体育课,他们感受到小学操场在他们眼中的“超级之大”,体会到男教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肃,他们用绘画、日记等与大家做了分享与交流。记者团的幼儿对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进行整理,在参观小学时,组里的每个幼儿根据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与小学的哥哥姐姐、教师一对一地进行采访,并在事后及时进行表征记录。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此时,教师更应该站在幼儿的视角,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团的幼儿通过感受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获得对小学的直接经验;参观团的幼儿用拍摄的照片和绘画来表征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小学的探究之旅;记者团的幼儿事先收集重点问题,做足前期准备,刨根问底,解答心中的疑惑。教师则在活动中适时地为幼儿提供帮助,引导幼儿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做选择、做决定。在儿童会议与小组实践中,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各方面经验获得进一步提升。
三、以体验时间为途径,帮助幼儿建立時间观念
在参观小学返园后,各组幼儿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并以小组代表的形式向大家做了参观后的分享与交流,还在最后的介绍环节提出了每组存在的疑惑。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一组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小学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大家各自分享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情。现在,请大家说一说你们还有什么疑惑。
参观团代表:我在小学的教室里拍摄到了课程表,里面有很多活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模拟小学”中安排类似小学的活动?
班里的其他幼儿纷纷表示认同。
参观团代表:我想知道小学课程表里的每节课上课时间都一样长吗?
记者团代表:小学老师告诉我们,哥哥姐姐上课的时间是45分钟,比我们幼儿园活动的时间还要长。
体验团代表:我们和哥哥姐姐一起上体育课,我感觉上课时间好长,我们都累坏了。
参观团代表:还好他们有课间10分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休息。
记者团代表:小学老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要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1分钟到底有多长?1分钟需要跳几下才算合格?
听了幼儿的交流讨论,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里什么表示1分钟,什么表示10分钟,什么表示45分钟吗?”
听完教师的提问,班里大部分幼儿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幼儿的疑惑由参观团代表对小学课程表的观察引出,这个与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并且有幼儿提出在班级里开设的“模拟小学”中也可以安排小学相关活动的想法。在大多数幼儿赞同的情况下,教师支持并引导幼儿创设了新的主题区域,模拟小学真实的环境和活动,从而让幼儿有机会充分认识自己即将扮演的小学生角色,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在后面的谈话活动中,幼儿围绕时间的话题,对1分钟、5分钟、10分钟、45分钟的时长表示疑惑。大班幼儿对时间的认识能力虽已开始发展,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认识时钟上1—12的数字,但难以与对应的5分钟、10分钟等匹配起来。于是,我们在思考如何帮助幼儿将已有的零散经验进行梳理、整合,将日常活动与时间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我们通过游戏,带领幼儿体验时间,感受时间的长短。针对幼儿不清楚1分钟、10分钟、45分钟时长的问题,我们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帮助幼儿获得关于时长的体验。在“魔力1分钟”游戏中,我们让幼儿挑战在1分钟里自主选择活动。1分钟结束后,有幼儿说:“1分钟很长。”在指定1分钟的挑战中,我们让每一个幼儿蹲马步,有的幼儿在中途就放弃挑战,等挑战结束后,幼儿纷纷表示蹲1分钟马步感觉时间过得很慢。通过“魔力1分钟”游戏,幼儿感受到1分钟在不同情况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这深化了幼儿对时间的感知与体验。关于10分钟的体验,我们在“模拟小学”区域中投放了沙漏,让幼儿体验“课间10分钟”,通过沙漏的流动,让幼儿感受肉眼可见的时光流逝。关于45分钟的体验,我们通过在班级里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摆放计时器,让每一个参与区域活动的幼儿都能感受到45分钟的区域活动时间有多长,让时间可视化,从而让幼儿从中感受时间的无声流逝。
四、以制定计划为助推,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模拟小学”活动后,幼儿能根据投放的计时工具,如沙漏、计时器等,感知时间的流逝,初步建立起时间观念。但在“模拟小学”的活动中,幼儿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幼:老师,在今天的“模拟小学”活动中,小老师一直叫我们跳绳,我都累坏了!
幼:今天小老师说上课的时候,点点迟迟不过来,而且总是在上课中间去厕所,上厕所应该是在课间10分钟内完成的。
师:小朋友们,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模拟小学”活动更加有序呢?
幼:上次参观小学时,我们看到每个教室里都有课程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制作一个课程表?每节课都有固定的时间,这样就不用一直做一件事情了。
幼:我们可以看一看小学的课程表里有什么内容,然后我们商量一下可以排哪些课。
幼:对,我们可以把上课的内容提前定下来,把课程表提前贴出来,这样就不会乱了。
幼:我们可以商量一下课间10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哪些事应该先完成,哪些事可以后完成,这样就不会像点点一样上课中间去厕所了。
于是,幼儿开始分组讨论计划,有的商量课间10分钟怎样安排才有效,有的商量“模拟小学”活动中可以上什么课,一共45分钟,上课时间多长比较合适呢?怎么安排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比较合理呢?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幼儿感受到因为上课内容没有合理地安排好,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到了大班下学期,幼儿已初步具备自我服务和自主安排事务的意识,但对于时间的管理经验还较少。可见,只是让幼儿认识时间和体验时间远远不够,还需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尝试自己管理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也将“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性,逐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作为幼儿入学适应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于是,基于幼儿的问题,我们鼓励幼儿用图画、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定计划表或任务清单,鼓励幼儿按时完成计划,体会有计划做事的重要性,做自己时间的主人,并将“模拟小学”活动与学会时间管理有机整合,帮助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准备。
在了解了参观时拍摄到的小学课程表后,幼儿对小学的课程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幼儿将课程内容用图片的形式表征出来,并投票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在师幼共同商定后确定课程表内容: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升旗仪式、课间10分钟。涵涵认为,每天上课的内容可以不一样,由前一天选该区域的“小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商定,并将内容张贴在课程表中,但升旗仪式的5分钟和课间10分钟的安排可以固定。幼儿通过协商制定了初步计划,并在每一项活动后面写上活动时长。从幼儿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幼儿有了基本的时间概念,了解了自己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这为后续的活动作了铺垫。
有了课程表,“小老師”前一天就知道准备上什么课,并在前一天晚上提前做好准备;“小学生们”也会提前将第二天上课要用到的相关书籍或工具准备好并放入书包内。针对之前有幼儿出现课间10分钟不知所措的现象,幼儿经过讨论后,知道了重要的事情(上厕所、准备材料)应该先做,其他事情(玩)选择做。有了计划后,幼儿的时间执行力更强了,整个活动过程显得更加有序了。在每一次的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会进行活动的分享交流,邀请当日的“小老师”来分享计划,最后由组内其他成员做补充,分享他们在计划前的所思所想,幼儿可以将照片、绘画等进行整理,并在实施后分享心得或提出有待改进或调整的地方,为下一次的活动提供参考。在计划分享之后,第二天开展此活动的幼儿可以根据之前的经验,在时间安排和内容选择上重新进行调整与安排,根据可行性,在下一次的计划中再做调整。
在持续的时间计划与实施中,幼儿对时间的体验和感知更深刻了,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模拟小学”活动中的时间计划与实施更趋合理,幼儿渐渐形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成了自己时间的主人,自我管理能力更强了,这为之后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五、反思
儿童视角下的幼小街接,凸显以幼儿为主体,在“走近小学”主题活动中,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倾听儿童的心声,了解儿童的想法,在追随儿童的脚步中反思前行,获得了一些启示。
1.转变视角,从教师视角到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是回归儿童立场,教师只有立足儿童的视角,倾听儿童的声音,才能真正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例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倾听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疑惑后,没有直接告知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聆听幼儿内心的感受与想法,并通过交流分享帮助幼儿梳理问题。在参观小学的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合作,坚持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的发展可能,并提供适宜的支架让幼儿自主解决心中的疑惑,在体验与探究中减少对入小学的焦虑,从而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
2.转变观念,从零星经验到链式经验
情感、认知、能力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利于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在“走近小学”主题活动中,教师不再注重对幼儿灌输单一的零星经验,而是注重让幼儿获得有助于其全面发展的链式经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小学的相关经验。例如,在“模拟小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模拟、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通过深度学习将以往对小学的零星经验转化为链式经验,从而帮助幼儿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成长的新阶段,逐步做好入小学的准备。
3.转变做法,从单一体验到多元融合
在参观小学的活动中,教师改变了原来统一行动的方案,融入马赛克方法,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例如,在参观小学前,参观团、体验团、记者团分别进行了儿童会议,在参观中运用儿童之旅、摄影抓拍、记者采访、儿童绘画、口述日记等方法进行了深度学习,这有助于幼儿通过分享对单一的体验进行整合,从而丰富对小学的认识,为入小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