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黄沙
2023-07-21陈宏
陈宏
2009年的美军联合作战准则将非常规作战定义为“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为争取合法性和对相关人群的影响力而进行的暴力斗争”。相关或类似的概念则比这个定义古老得多。对美国海军陆战队而言,非常规作战早就不是什么新名词了。由于历史原因及其自身特点,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大多是非常规作战,本文根据海军陆战队官修资料,为您呈现美国海军陆战队非常规作战历史和其间涌现的一些著名人物。
美国海军陆战队徽章
油画:德尔纳战役
与柏柏尔海盗的战争
在美国独立战争和1812年战争之间,美国卷入了与柏柏尔海盗旷日持久的小规模冲突。这些海盗嗜血成性,他们抢劫船只,绑架船员,勒索商人,是地中海地区商船队的心腹大患。托马斯·杰斐逊总统对这些海盗的变本加厉忍无可忍,决定不再支付任何贖金和贡品,而是以武力回应。经过一番交战,虽然美国并没有根除海盗在这些水域的活动,但海军陆战队仍然向世人证明了美国为维护其荣誉而战的决心。与柏柏尔海盗的战争开创了美国海军陆战队非常规作战的先例。
1805年3月8日,普雷斯利·N.奥班农中尉带着1名中士和6名士兵,指挥一支由阿拉伯人、欧洲人和希腊雇佣军组成的“多国部队”离开埃及亚历山大港,长途跋涉45天穿越沙海进军昔兰尼加(今利比亚东部地区)的德尔纳,那里是柏柏尔海盗的主要据点。
这次袭击其实是美国和的黎波里总督的兄弟哈米特·卡拉曼利事先约定的里应外合。一旦成功,美国将支持哈米特成为的黎波里的新总督,哈米特则会释放被扣押的美国水手、支付一笔现金作为报酬,并和美国进行自由贸易。哈米特率领马穆鲁克骑兵攻击总督的城堡,而奥班农中尉负责袭击德尔纳港口的碉堡。奥班农的部队对碉堡发动正面攻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将守军赶出碉堡。
战斗结束后,奥班农中尉在德尔纳的碉堡上升起美国国旗,这是星条旗第一次飘扬在外国土地上,也是美国军队在海外取得的首次胜利。据说后来哈米特将自己的马穆鲁克长剑赠送给奥班农中尉,以表彰他在作战中的勇气。
1825年,当时的海军陆战队司令官阿奇博尔德·亨德森在马穆鲁克长剑风格的基础上设计出带象牙剑柄和金鹰头的指挥刀,供海军陆战队军官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海军陆战队军官指挥刀
查尔斯·迈考利上校使美国海军陆战队走出困境
油画:美西战争局部战场
1898年美西战争和1900年菲律宾起义
1865年5月,美国内战结束。在之后的30年间,海军陆战队在大规模裁军中元气大伤,整个部队只剩下2000人的规模,甚至还有舆论要求将其完全撤编。1876年11月,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总统任命查尔斯·麦考利上校为海军陆战队司令官。后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招募新人。他引入新的新兵培训方案以提高团队精神,并为专业军官们启动新的晋升计划。麦考利时代的年轻军官都是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学院的毕业生。他们将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指挥美国海军陆战队。
1891年1月,麦考利上校因为健康原因被迫退休,他的继任者查尔斯·海伍德上校萧规曹随,继续着眼于改善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效率和公众形象。1898年4~8月的美西战争是这支改革后的军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1890年代,西班牙已经失去了帝国的大部分遗产,但在加勒比地区,其仍然拥有古巴和波多黎各,在太平洋地区,其还保留了菲律宾和关岛。美西战争起因是古巴争取自由独立以及席卷美国的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潮。一开始西班牙并不想与美国为敌,甚至还提出停战请求。1898年2月15日,美国海军铁甲巡洋舰“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港因为爆炸沉没后,美国国内情绪高涨,新老列强的战争终于无法避免。面对一个崛起中的工业强国,已经日薄西山的西班牙注定要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败北。
战争一直持续到1898年8月12日才结束。这场为期4个月的战争让美国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并开始迈向超级大国的征途。而美国海军陆战队也通过其在古巴和关岛的胜利向世人宣告,尽管只是一支小规模部队,但其可以快速部署、两栖作战,并配合海军加强和驻守前进基地。
乔治·杜威,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海军五星上将
希拉姆·艾丁斯·比尔斯准将,在镇压菲律宾起义中,帮助当地驻军控制苏比克湾的奥隆阿波
1898年5月1日,美国海军准将乔治·杜威在马尼拉湾摧毁西班牙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引起菲律宾人要求独立的起义。5月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菲律宾登陆并占领甲米地海军基地。西班牙人随后被迫放弃科雷希多和马尼拉。但此时杜威准将的处境并不乐观,由于弹药和补给不足,他无法调动部队进入并控制上述地区。杜威将情况上报华盛顿,要求将菲律宾起义领导人埃米利奥·阿奎纳多送往马尼拉以安抚菲律宾民心。
1900年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团从中国调防菲律宾,该团成为菲律宾总督小亚瑟·麦克阿瑟少将(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父亲)强硬镇压菲律宾起义的重要力量。第1团被派往苏比克湾附近的奥隆阿波,海军陆战队第2团和旅部驻扎在甲米地,负责为美国海军基地提供安全保障并对当地实施军管。
1901年9月28日,450名菲律宾人手持大砍刀袭击了驻守在萨马岛南端的巴兰吉加的美国第9步兵师3连驻地,只有28名美军官兵在袭击中幸存,其中还有13人受伤。菲律宾起义者缴获了美军所有的步枪和28000多发枪弹。美军马上派出利特尔顿·沃勒少校率领的一个由314人组成的海军陆战队营前往镇压。
低烈度战争手册
在尼加拉瓜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沃勒少校的部队坚持每天进行战斗巡逻,并找回一些被缴获的武器,但菲律宾起义者利用原始森林作为保护伞。最终,海军陆战队的不懈坚持得到了回报,起义者被迫退守上游的索霍顿悬崖。悬崖朔河而上,垂直高度达到60m。但这些不利的地理条件并没有吓退沃勒少校,他派出波特上尉和比尔斯上尉指挥两个分队攻击并摧毁了周边所有村庄。
希拉姆·艾丁斯·比尔斯准将1899年11月1日,当时的比尔斯上尉作为派驻海军基地的海军陆战队军官抵达甲米地。他帮助当地驻军控制苏比克湾的奥隆阿波,并通过战斗巡逻逐步清除周邊沿海村庄的起义者和强盗,他本人也因此获得“远足海勒姆”的绰号。
利特尔顿·沃勒少将1898年7月3日美西战争的古巴圣地亚哥战役中,沃勒少校是当时的海军陆战队指挥官,他冒着生命危险从燃烧的西班牙船上救出西班牙囚犯和伤员。他还是海军陆战队史上唯一一个同时获得荣誉勋章和特别功绩服务奖章的人。
普勒中将,照片拍摄于1950 年
1901年9月的巴兰吉加事件之后,沃勒少校和314人的海军陆战队特遣营被派遣到萨马岛上镇压当地的菲律宾起义者。沃勒少校负责巡逻和两栖作战。1901年11月5日,他指挥一支小分队在索霍顿悬崖的一场战斗中击败菲律宾起义者。民事方面,沃勒少校在登记居民和安抚人心等事务上取得了成功。
低烈度战争理论
美国海军陆战队应付低烈度战争经验丰富、不断创新。在20世纪初,海军陆战队被公认为是美国的海外警察和快速反应部队,这一认识也不断因为其作为海上投送力量和随时待命出击而被强化。
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之后的《巴黎和约》承认美国对古巴和波多黎各具有控制权。由此美国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开始一系列占领和干预行动,史称“香蕉战争”,一直到1934年美国从海地撤军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开始实施睦邻政策,战争才宣告结束。
1904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门罗主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声称如果加勒比海沿岸和中美洲国家无力偿还国际债务,美国有权对它们进行干预以稳定这些国家的经济事务。这些干预照例由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有时美国海军和陆军部队也会予以配合。
海军陆战队在海地山区巡逻,图中可见M1903 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和刘易斯机枪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这些作战任务促使海军陆战队开始系统地研讨自身在非大规模战争或“低烈度战争”中的作用和定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和著作。1922年,任教于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学校的塞缪尔·M.哈灵顿少校发表一份名为“低烈度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正式报告。此外,C.J.米勒少校也完成了一份154页的报告,名为“1923年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外交和马刺(意为使用武力)”,记录了海军陆战队第2旅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行动。1935年专著《低烈度战争行动》首次出版,1940年再版时,改为《低烈度战争手册》,该书是海军陆战队的使命宣言,成为当代许多外交及军事思想和学说的基础,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二十世纪初美国对中南美洲国家的一系列干预行动
尼加拉瓜(1912~1933年)
美国对加勒比地区的第一次重大干预始于1912年。当时的尼加拉瓜保守党总统阿道夫·迪亚兹在国内事务中面临反对党自由党的强烈抵制,被迫要求美国对该国进行干预,以保护美国公民的利益。1914年8月14日,在史沫特莱·巴特勒少校指挥下,由354名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第一支特遣队登陆尼加拉瓜,很快进入首都马那瓜。美国对于尼加拉瓜内政的粗暴干涉自然遭到马那瓜市民强烈反对,1924年,当尼加拉瓜完成第一次公开透明的总统选举并成立联合政府之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就撤出了。然而不到一年,尼加拉瓜国内局势再次陷入动荡,时任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再次派遣海军陆战队前往尼加拉瓜保护美国人的生命和财产。
巴特勒少将,海地警察部队的组织者和第一任指挥官
截至1928年,在尼加拉瓜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人数已经达到3300人,他们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2旅。在之后的5年里,他们帮助成立了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并训练其军官和士官。同时,在尼加拉瓜的丛林战也为将来的海军陆战队指挥官提供了许多非常规战争经验。
刘易斯·普勒中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勒少尉被列入预备役人员。为加入现役,他自愿在1919~1923年期间服役于驻海地宪兵队,起初是士官,后提升为军官。在这4年里,他参加了40多次清剿当地叛军的战斗。在海地服役期间,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领导风格: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无所畏惧。
1931~1932年,普勒在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服役,期间获得两枚海军十字勋章。他获得第二枚勋章的原因是连续5次对抗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武装匪徒。普勒在交通线被切断、远离友邻部队100多英里的不利情况下仍然给匪徒造成沉重打击。这是海军陆战队在热带丛林国家的一次标志性胜利,尼加拉瓜之后,普勒被调往中国,指挥美国在北京使馆区的海军陆战队。从1940年开始,他在位于北卡罗莱纳的勒琼营地负责丛林战训练。
唐纳德·L.特鲁斯德尔下士特鲁斯德尔于1924年11月首次加入海军陆战队,成为一名二等兵。他因为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非凡的英雄主义而获得荣誉勋章。1932年4月24日,作为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一支巡逻队的副队长,他在野外主动寻找战机,打击盘踞在尼国北部康斯坦西亚附近的武装匪徒。战斗中,一枚枪榴弹从一名巡逻队员的背包中掉落到岩石地面,撞击触发了枪榴弹引信,威胁到整支巡逻队的安全。特鲁斯德尔毫不犹豫地弯腰抓起枪榴弹想把它扔出去,但还是慢了一拍,枪榴弹在他手中爆炸,他的手臂被炸飞,身体也多处受伤。他因为这一英勇行为被授予荣誉勋章和尼加拉瓜政府英勇十字勋章。虽然失去了一只手臂,但特鲁斯德尔仍然继续在海军陆战队服役,直到1946年5月以准尉军衔退休。
海地(1915年)
美國1915年对于海地的武装干涉充分利用了他们出兵尼加拉瓜时取得的经验。当时的海地政坛分成两派,一派以反对党政客罗萨尔沃·博博为首,他得到海地北部武装集团的支持;另一派的头目则是参议院议长苏德雷·达蒂格纳夫。他们之间的内斗导致海地国内局势动荡不堪,而德国趁着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也企图利用海地为桥头堡在美洲地区插上一脚,这引起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警觉,于是他下令出兵海地。1915年7月1日,美国海军少将威廉·卡珀顿率军占领海地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海地角,随即下令将驻扎在古巴关塔那摩的海军陆战队调往海地。7月31日,由伊莱·科尔上校指挥的海军陆战队第2团的5个连也离开驻地费城在海地角登陆。博博企图阻止达蒂格纳夫当选总统,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议员投票时对议会进行保护,挫败了博博的图谋。达蒂格纳夫在美军刺刀保护之下当选为海地总统,由此付出的代价是与美国签订一项为期10年的条约,将海地海关完全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并规定海地警察必须由美国人指挥。同年8月底,所有在海地的海军陆战队被编入第1旅,规模超过2000人。
然而,盘踞在海地北部的武装集团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在港口城镇戈纳伊夫与海军陆战队爆发冲突,包围了当地的美国驻军。史沫特莱·巴特勒少校决定以最快速度向戈纳伊夫进军,他亲率海军陆战队第7连与叛军作战并将他们赶出城镇,之后更多海军陆战队队员前往增援北部地区。
10月24日,巴特勒少校率领一支长途侦察巡逻队进入海地山区,中途遭到叛军伏击,巡逻队浴血奋战突出重围。在之后的里维埃拉堡战役中,美军消灭了大量叛军,反叛行为几乎完全中止。次年1月5日,大批叛乱分子再次袭击首都太子港的海军陆战队宪兵总部大楼,但守卫大楼的少数海军陆战队仅用警棍就将他们成功驱散。2月1日,卡珀顿少将发布公告,宣布所有军队和警察职能将由海地警察部队承担,驻海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逐渐撤出,最终只保留600人。
随着武装集团头目的先后死亡,海地的反叛活动终于寿终正寝。1915年,海地警察部队成立,史沫特莱·巴特勒晋升为海地警察少将并成为第一任指挥官。美国对海地的这种太上皇式的占领一直持续到1934年8月15日,海军陆战队从海地完全撤出为止。
希金斯登陆艇
厄尔·汉考克·埃利斯中校。他撰写的《712-H 作战计划》堪称美国军事史上最令人惊叹的文件之一
希金斯登陆艇的发明者维克多 ·H. 克鲁拉克中将
史沫特莱·巴特勒少将绰号“战斗贵格会教徒”或“老鹰眼”。早在1903年,他就参加保护洪都拉斯美国领事馆的海军陆战队与当地叛军作战。1909~1912年,他在尼加拉瓜服役,曾经率领一个海军陆战队营救援被叛军包围的格拉纳达市。
1914年,他因在美国占领墨西哥维拉克鲁兹城的勇敢作战而获得第一枚荣誉勋章。巴特勒少将是海地警察部隊的组织者和第一任指挥官。警察部队帮助海地恢复社会秩序,完成许多重要的公共工程项目。1915年11月17日晚上,他指挥一支由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组成的联合部队进攻武装集团最后的据点里维埃拉堡。堡垒的唯一入口是外墙上一个狭窄的隧道,只容一个人通过。罗斯·伊姆斯中士是第一个进入堡垒的海军陆战队员,紧随其后的是巴特勒的勤务兵——二等兵塞缪尔·格罗斯,然后是巴特勒本人。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双方发生了血腥的肉搏战,最后有50多名叛军被打死。这次战斗胜利为巴特勒、伊姆斯和格罗斯都各赢得一枚荣誉勋章。
赫尔曼·亨利·汉内肯少尉1919年10月31日~11月1日,他因为在海地大里维埃拉附近与武装集团的战斗中表现出的英雄主义和无畏精神而获得荣誉勋章。这次战斗发生在夜间,周围是树木茂密的乡村,最后击毙了武装集团头目查理曼·佩拉尔特,他手下大约1200名匪徒被击毙、俘虏和逃散。
当时的宪兵队长汉内肯中士负责实施对查理曼·佩拉尔特的抓捕。他挑选了20名宪兵,利用乔装打扮和虚张声势,成功混入佩拉尔特的营地。在被卫兵识破身份后,汉内肯马上拔出携带的两只转轮手枪向佩拉尔特开火并将其击毙。这次斩首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威廉·R.巴顿下士巴顿下士同样因为在大里维埃拉战斗中的英勇行为获得荣誉勋章。作为小分队的一员,当汉内肯中士向佩拉尔特开火时,巴顿下士马上端起勃朗宁轻机枪向其他土匪开火。巴顿下士以出色的判断力和领导能力而著称。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9–1941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些年对海军陆战队来说极为严峻,由于平民对大规模战争导致的重大伤亡和大萧条的集体恐惧,擅长大刀阔斧削减预算的美国国会在1920~1930年代裁撤了大量海军陆战队员额,因此到1933年大萧条结束时,海军陆战队在编人数只有16000名官兵。
第13任司令官约翰·勒琼少将将海军陆战队带出了危机。他清醒地认识到海军陆战队需要为未来的两栖作战奠定坚实的基础,队伍人数少并不意味着无所事事。这一时期,海军陆战队仍然征战世界各地:1919年登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对刚刚成立的苏联进行干预;1924年,出兵多米尼加;1924~1925年,干预洪都拉斯;1927~1933年,再次驻军尼加拉瓜;1934年,出兵海地。
在相隔一个太平洋的东亚,崛起的日本在侵略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先是在1910年吞并朝鲜,又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强占中国东北。然而国际联盟却采取绥靖政策,不愿得罪这个新兴强国。在这种大背景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全面开战。美国在中国各地的医院、教堂和学校遭到日军的炮击和轰炸,标志性事件是1937年12月12日美国内河炮艇“班乃”号和其他3艘运油船在长江的南京段被日军飞机炸沉,之后日本只是进行了道歉和赔偿。罗斯福总统敦促国际社会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制裁,但应者寥寥。到1941年初,与日本的战争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厄尔·汉考克·埃利斯中校埃利斯于1900年9月3日入伍,一年后升为军官。在美西战争后不久被派往菲律宾。在那里他不顾同僚的冷嘲热讽,一心一意坚持在模拟战争条件下的丛林战训练。他同时还自学日语,对日军占领的关岛和塞班岛进行地形研究。一战中,他是勒琼将军的主要参谋和计划人员。一战结束后他回到圣多明各驻地,很快就因为无所事事和健康状况恶化而申请调动。后来他撰写了长达3万字的《712-H作战计划》,又名《密克罗尼西亚的前进基地行动》,被认为是美国军事史上最令人惊叹的文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20多年就预测了太平洋战区的两栖作战,包括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的战争。他在报告中列出的时间表、对于动员规模和夺取特定目标所需人数的预测都极其准确实用,以至于美国横跨中太平洋的进攻基本遵循了埃利斯报告的各个细节。
维克多·H.克鲁拉克中将克鲁拉克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第4团服役时,用长焦镜头拍摄了日军使用的船艏吊门登陆艇,之后他将这型登陆艇的细节和照片发回华盛顿,但它们却被打入冷宫。几年后,他在日军登陆艇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模型,并与新奥尔良的造船商安德鲁·希金斯讨论了可升降船艏的设计。这就是后来的人员车辆登陆艇(LCVP),又名希金斯登陆艇,总产量超过23300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的两栖攻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