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火点燃三川大地
2023-07-20陈红光曹倍嘉魏树林
文/图_魏 可 陈红光 韩 迪 曹倍嘉 魏树林
周口古时为陈国、陈州,是伏羲故都、老子故里。600年前,沙颍河南岸周姓船户往返摆渡,形成两岸第一个渡口——周家渡口,人称“周家口”,后简称“周口”。明清时期,沙颍河漕运兴盛,商贸繁荣,曾是中原一大商埠。
清末民初,随着京汉铁路修建,大量航运订单被铁运取代,加上贾鲁河淤塞,依赖航运的周家口日渐冷清,经济发展缓慢。周口的第一盏灯,正是在此时进入人们的视野。
萤火初现 点燃希望之光
清末民初,淮阳地区工业稀缺,1910年之后的7年间,淮阳、项城办起两个棉纺染织厂,近代工业逐步在周口起步,电力也在此时引起了淮阳地区民众的注意。
1917年10月21日《河声日报》载称“……萧君源汲同李君子悟等在周家口组织电灯公司,前情已志报名曰‘普昶电灯公司’”。当时,日本某财团驻上海的代表与李子悟等人联系,拟在周家口合办电灯公司,但被地方商务会长以抵制日货、反对日本人进入周家口为名提出反对意见,办电计划也因此夭折。
直到1920年,周家口富商李国瑗派人从北京购回一台小型内燃机,在院内安装发电。然而好景不长,次年,百余名土匪攻陷周家口,劫走李国瑷,其家中电灯不复照明,发电机也不知去向。
1932年,扶沟县吕潭人吉加昌创办针织厂,并自备小型发电机发电,用于厂内照明。可惜琉璃易碎,在复杂艰难的发展环境中,针织厂于3年后倒闭,发电机组也随之变卖流失。此后至1949年长达17年间,淮阳地区再也无法见到电力之光。
奋起拓荒 铺设追光之路
1947年,淮阳地区解放,百废待兴。淮阳相继建立了铁工厂、酒厂等,工厂的兴办带来了对电力的需求,淮阳地区第一家电力企业也应运而生。
1949年年初,为给工业发展提供照明动力,淮阳县成立淮阳电力有限公司。淮阳专署压缩各项开支,筹得6万元的办电资金。1950年9月,发电设备经安装、试车后投入使用。从此,淮阳城区各政府单位用上了电灯。当时发电只用来照明,每天17时开机送电,深夜24时停,就这样一直持续到1958年。
与此同时,一座管理更专业的电厂也在周口市诞生。
1958年的周口电厂大门。
1950年5月,为解决市内夜晚照明问题,周口市与开封市洽商,将开封普临电厂一部80千瓦的煤气机拆运至周口,筹建真光电灯公司。同年10月1日,工程竣工发电,用于市区照明。
磨盘街是周口市区用电最早的一条街。当路灯点亮时,市民一片欢腾,成群结队涌到大街上一边欣赏路灯,一边听着街上连着电线的大喇叭传出声音,无不啧啧称奇。
几经蝶变 奏响崛起之歌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周口工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迫切,新的电厂项目加快推进。
1956年1月12日,项城县县委向省委提交报告,申请在水寨镇、城关分别建一座180匹马力、100匹马力高压发电厂。
当时的项城县委县政府考虑通过建设电厂,一方面保证城关、水寨两地用电,另一方面,在吴营村、石桥口村等处设电动抽水机,解决项城6个区的干旱问题。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同年5月4日,水寨镇建成火王庙发电厂,由一台25千瓦柴油发电机发电。然而受当时经济条件以及发电能力的限制,以电力推动农业生产的谋划未能实现,电厂主要用于县直机关照明。
为进一步发展生产、振兴经济,1958年2月,周口成立电厂筹建委员会,选址建新电厂。周口电厂计划安装一部来自洛阳西工电厂的500千瓦发电机组。
1958年2月28日,周口镇派出工作人员到达洛阳西工电厂实施拆机,随即将机组运至周口安装。
2009年9月12日,周口地区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在周口市淮阳区王店乡肖桥村建成投运。
当时的建筑和安装材料奇缺,工作一度难以开展,建设者先后跑了20多个大中城市筹集材料。同年7月25日安装完毕,开始试运行,8月1日正式对外输电。
周口电厂建成后,淮阳地区的化工、建筑、造纸等工厂都逐步用上了电,周口镇也有466户居民用上了电灯。
与此同时,扶沟县也开始尝试水力发电。1958年6月,扶沟县在贾鲁河上兴建水力发电站。然而构想与实际并不相符,设计的水流落差3米,实际却只有1.5米,马力达不到要求,机组时开时停。1962年,因河沙淤积,水电站被迫停产。
正是在这一路坎坷中,周口电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接下来电力事业的科学快速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扬帆远航 日渐行稳致远
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周口镇用电量猛增。同年,周口电厂获批扩建1台750千瓦机组。
1965年,周口专区成立,周口架设了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安徽亳县至鹿邑35千伏输电线路,这是周口专区最早吸收外省电源的一条线路,同时也是区内最早投入运行的35千伏输电线路,从此周口电网开启由点成线的网架建设。
1970年,平顶山到淮阳的高压输电线路建成,周口地区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淮阳变电站投入使用。网电正式进入周口,周口电源得到有力保障。
1972年,国网周口供电公司的前身——周口地区电业局组建,周口电网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周口电厂扩建了1台1500千瓦凝汽式发电机组。后来,因供电来源逐渐转向网电,周口地区对电厂依赖性逐年降低,直到1990年,1500千瓦凝汽式机组停产,周口电厂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1986年,周口地区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淮阳变电站在110千伏淮阳变电站基础上升压扩建投运。
2009年,周口市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周口变电站建成投运,周口电网实现了从220千伏到500千伏的大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