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里有座杨家城

2023-07-20紫陌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杨家将杨家英雄

紫陌

夏日的风,轻轻地吹着。我站在麟州杨家城杨业手植五指柏下,望着郁郁葱葱亭亭华盖的树冠,铁一般健壮的躯体与枝干,心潮澎湃。杨业手植五指柏分五杈而长,状如手掌,相传是少年杨业离开麟州时亲手而植,寓“根留麟州,树在人安”之意。历经千年风雨与战火硝烟,青灰色的树皮褶皱起伏,呈现着一种力的造型。我似乎看见了杨业,看见了铁骨铮铮,飒爽英姿杨家将,日夜守护着黎民百姓……

将门故里一座城,满门忠烈一群人。杨家城,以杨家将而得名。记得在幼小的时候,经常听杨家将迷的父亲给我们讲关于杨家将的神奇故事。父亲讲杨业的四个儿子为在金沙滩遭宋朝潘仁美陷害,战死沙场,两个儿子被俘,他自己也因缺衣少食寡不敌众突围无望被俘后撞死在李陵碑上。杨家一门忠烈只剩下杨六郎一人返回家中。六郎杨延昭在山西河北守边二十年屡克强敌,契丹人亦畏惧,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其后杨文光从山西到广西,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保江山为黎民,洒赤血染黄沙。”小小的我被杨家将英雄群体前赴后继、英勇杀敌、忠勇报国的精神深深感动,甚至为他们的种种境遇摩拳擦掌义愤填膺。能认字后就看连环画,有时把玉米须当胡须,柳棍肖尖当长枪,拌杨家将玩。长大了看晋剧、听评书,晋剧《塞北有个佘赛花》至今记忆犹新。戏曲中,佘赛花面对丈夫杨业撞死李陵碑,几个儿子战死沙场的人间悲剧,勇敢地扛起杨家大旗挂帅出征,威震燕雪。天波府乃藏龙卧虎之地。杨宗保之妻穆桂英亦是女中豪杰,她不仅才貌双全且英勇善战,多次挂帅出征,令辽军心惊胆战,谈桂英色变。还有柴郡主,杨八姐,杨九妹,杨金花,连烧火丫头杨排风都是顶级高手,个个武艺高强,出生入死,征战沙场。他们“捐躯为国难,视死忽如归”。我对杨家将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刻骨铭心。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亦成了我崇拜的偶像。

来杨家城之前,我查阅了大量历史记载,始知麟州城,为军事而生。五代时杨弘信拥兵自重,保家戍边,选中在这一石山上筑城,主要为军事计。为保一方平安,杨弘信自为刺史。杨弘信及其次子杨重勋和其孙杨光扆,世代守卫着麟州,抵御契丹、西夏守卫国土,为保障边城麟州军民的生命财产,屡建功绩。而杨弘信的长子杨业(杨继业)更是智勇双全,骁勇善战。在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的雁门大捷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数百骑战胜十万辽兵“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自此,杨业声威大震,号称“杨无敌”。名震北方,“契丹畏之,望見业旌旗即引去”。随即而来的则是杨家一门雄震边陲,成就了一代将业。公元1126年杨宗闵之子、杨业的重孙杨震所守建宁寨被西辽攻破,杨震及全城军民壮烈战死。杨家将雄起200年历史虽然和演绎相差甚远,但依然熄灭不了我心中崇拜的火焰。

几年前,荒草在黄沙中起伏翻滚。我登上了高高的土城墙。坚硬的黄沙粒划过边墙上的柠条,仿佛万千呐喊金戈齐鸣。环顾四侧,峰峦如聚,峰台蜿蜒,延伸无际,前史的烟云一幕幕在脑海翻腾,不由使人自有一股英雄气在心中驰骋纵横。“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杨家将气吞山河的故事从宋代起就被演绎出戏剧、小说等众多文艺作品,誉满天下。杨家将忠勇爱国的精神经民间代代传颂,如同日月一般光耀千古,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而这所有的一切,皆根出于杨家城。厚重的黄土地,蕴藏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厚重的历史,蕴藏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杨家城存在了700余年,正是出于对抗敌卫国戍边保民的杨家将无比热爱和崇敬,千百年来,无论朝代更迭、州县数易,老百姓固执地把这座原本叫作麟州的城池称为杨家城。杨家城是神木最为耀眼的荣光,并深刻地影响了陕北的民风,故麟州大地多出忠烈将帅之才。

慨叹历史之余,我看见了城东南四十步外的三株大松树。近前,粗俩三人合抱。树龄几何,无人知道,只见长的郁郁葱葱,冬夏荫绿,匝枝密布,恣意纵横。每每看到这样的古树,我都充满无限的敬畏,那是我们人类无法达到的生命极限,甚至一座杨家城也无法与它相比,繁华的杨家城在时间的长河里变成了一个遗址,而他依然根深叶茂,老当益壮,见证着杨家城的兴衰。蹦跑的风儿夹杂着黄沙,拍打在树干树枝树叶上,三棵松根连着根叶牵着叶心连着心,挺立在高山之巅,发出波涛似的怒吼,那是千年之大音,倾诉着历史之沧桑,一遍又一遍地传送着杨家英雄们的忠贞爱国、坚强不屈与伟大不朽之精神。

历史已经悄然远去,我游离的眼神,探寻遍杨家城每一个角落,漫长的陡坡和悬崖峭壁,横七竖八的断壁残垣如饱经风霜的老人,仿佛又响起了鼓角争鸣。七高八低的台塬和洼地里,荒草与庄稼仿佛在争抢着生存空间,弥漫得遍地都是。偌大的一座古城,除了散落在东南城外的村庄和矗立在东北山岗上的将军祠还能显示出一点人迹外,满是寂静与苍凉。曾经的红楼和刺史府已荡然无存,只有野草与荒禾在瑟瑟中随风摆动,仿佛在向远去的英灵挥手告别。我知道,杨家城作为黄河文明与黄土文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融碰撞区域的一个重要军事堡垒和文化交流重镇,为社会安宁、国家安定作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它不仅是神木人民忠勇爱国无私奉献精神的有力载体,更是神木人民包容厚德勤劳勇敢的精神原点。这种文化的熏陶、滋养与延续,才让这片土地上才英雄辈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岁月如此的无情杨家城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远去。这难道就是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杨家将的故乡吗?我怅然若失在越来越大的

风中……偶一回头,我看见了“城下羌山隔一流”的窟野河西,滨河新区靓丽的身姿、时尚的个性。那青春的活力与财富的神气,何尝不是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新的“杨家将”,继承着杨家城的英雄风骨,发续写着神木城新的篇章……

现在,我行走在杨家城的栈道上。观赏视野极佳,古建凉亭,苍崖古柏,尽收眼底。是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杨家城造就了神奇神木的千年文脉。当年是狼烟遍地的烽火边城,今时的繁华盛世,怎么能离开杨家城的文化脊髓?怎么能离开杨家将的精神原点?杨家将故里城池渐渐“浮出土面”,已成为对外展示神木新形象的文化名片。此刻登顶雄关的我,看到了“烽火连天”四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亮晃晃地镶砌在修复好的烽火台上;看到了巍峨壮观的仿宋真武门,屹立在入口处;看到了一面红底黄边中间绣着一个斗大杨字的大旗迎风招展;看到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杨家将校练场上旌旗翻转雄姿浩荡,演练战鼓轰然雷响;看到了杨家将人物石雕英雄广场上,千尊杨家人物石雕栩栩如生地展现着杨家将雄踞边关的浩大场面,讲述着英雄们的戍边故事……心里充满骄傲自豪与崇拜的我,在杨令公祠堂前,焚上一炷敬仰的香,从老令公那腰横五虎断门刀大义凛然地面容中,我读到的是一股披荆斩棘意气风发的英雄豪气,仿佛有一股浩然正气直抵心房,在灵魂深处充盈滋养漫延,壮怀激烈:龙旗卷,马长啸,剑气如霜。千百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我愿守土复开疆,长刀所向,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一白衣少年在杨家城头用胡琴奏响了一曲《精忠报国》,在铿锵的乐曲与激昂的歌词里,我仿佛看到战马奔腾,听到了震天的号角……

已是黄昏,落日余晖中,村里人家已是炊烟袅袅。此刻我独自站在杨家城红楼遗址边,激动不已地读着范仲淹、文彦博等一代文豪们创作的辞赋。是啊,登临城高处,四顾环望,极目远眺,真如千山簇拥,万众来朝。假如天边正有一行大雁飘向远方,刹那间,谁人又不会想起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面对古麟州的落日与烽火,谁人又不会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和千古的惆怅?据史料记载,诸多文人墨客、文臣武将都曾纷至沓来留下诸多著名诗句,或作于麟州或题于“红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座曾经狼烟遍地满目疮痍的烽火边城群英辈出,他们或仗剑踏明月鳞甲血沙场,或酣酒高狂歌一身侠气纵……在杨家城这块史诗一样厚重的边塞,从来不缺诗歌的意象,不缺护国安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中华英雄儿女的雄心。我知道那不仅是他们最柔软的心灵的告白,亦寄托着他们的人生追求,泼洒着他们的豪情壮志。

杨家古城处处镶着夕照之金边,金光闪闪一片辉煌……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我想起了自己曾写的一首缅怀着杨门忠烈的诗《杨城青恋》:

麟州青峦叠/古道炊烟袅/双燕飞云间/杏开半山/杨城直上九云端

风抚烽火台/残垣默无声/碎片似有言/杨门忠烈/巾帼英雄摧敌胆

山高路盘旋/群峰巨浪卷/乡道一线牵/古松擎天/杨家古城生紫烟

多情应笑我/焚香杨令公/遥想边关笛/多少豪杰/一只纸鸢落天边

云翻雷声沉/雨径泥泞转/人生也如是/电闪天边/留待热血昂头越

暮色残阳中,我仿佛化为杨家将战场上的一匹脱缰的铁(战)马,一路狂奔追寻着金戈英雄……

猜你喜欢

杨家将杨家英雄
登雁门关
英雄犬
《上下阳古村落》《杨家堂村口》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以契丹射鬼箭仪式与杂剧《昊天塔》为中心
杨家有只羊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杨家军:坚信e代驾今后一路向前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杨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