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森林防火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实践途径探究
2023-07-20杨光孙龙胡同欣于宏洲刘菲蔡慧颖李晓英
杨光 孙龙 胡同欣 于宏洲 刘菲 蔡慧颖 李晓英
摘 要:“课程思政”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是重中之重。该文从育人目标、教学方法及实践内容等方面出发,介绍森林防火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将思政教育贯彻落实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各方面,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以专业知识为根,以思政精神为魂,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为实践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森林防火;实践途径;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9-0019-04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s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ideological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the postgraduate course Forest Fire Preven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contents. We should implement ideological politics education in all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We tak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the root and ideological politics spirit as the soul, realize the organic un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nd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practicing the ideological politics reform of graduate cours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Forest Fire Prevention; practical approach; graduate student
思想政治工作要緊随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以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中怎么培养人才、能够培养怎样的人才,以及为什么培养人才是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必须关注的基本问题。将思想政治教学融入学科教育中,要破除二者长期以来相互隔离的局面,改变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思维模式,构建全方位“大思政”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高校需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构筑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的形势下,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体系,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想教育落实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视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更高层次,其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教育思政工作教学改革仍然以研究生的教学阶段为实践主体,但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阶段和期望标准之间尚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深入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改革在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探索。研究生专业课程教育可结合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进一步发挥专业课育人优势,在遵循思想道德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一套可行性强、实效性高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体系[2]。
森林防火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3],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世界森林火灾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森林防火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更为迫切。东北林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森林火灾研究的单位,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森林防火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全面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道德教学为重要核心,以森林防火教育为主体,将思政和专业教学结合,将森林防火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要素,如“敢于赴汤蹈火,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绿水青山,严防森林火灾”及“深入学习林火知识,用心反哺回馈社会”等,在润物细无声中将其融入授课全过程,在专业技能培养和知识体系传授中塑造研究生的意识形态。
一 课程育人目标
我国森林防火课程最早由东北林业大学于20世纪50年代开设,经过数十载砥砺前行,今已成为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林业专业人才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自然保护区专业的选修课程,是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岗位延伸课程,也是林业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森林防火工作应掌握的知识范本[4]。该课程培养定位主要为:使研究生掌握森林火灾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林火对全球碳循环影响、火后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含碳汇)等林火生态学知识,林火预测预报、林火行为预报模型、森林可燃物信息获取和调控技术、森林火灾扑救决策技术和阻燃技术等林火管理知识,以及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预防与扑救、应急处突等实践能力。
基于该课程人才培养定位及授课内容,确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本次课程思政改革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通过重新建设和规划课程任务,着重从“生态文明”“绿水青山”“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等思政要点出发寻找与专业知识体系的契合点,提炼了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及其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学功能,使之生动具体地渗透到所有思政教育中。通过课题的教学改革研发和实施,培育研究生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开展科研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其进一步了解到森林防火在林业生产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并依托森林防火学科研究生教学建设,逐渐形成科学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5],激发研究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苦读的责任感,同时守住维护国家“绿水青山”不懈奋斗的初心。
二 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 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培养研究生生态文明思想意识
林火生态是林火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發展史及其发展理念是林火生态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从十个方面绘制生态文明建设蓝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等各方面内容均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做了重要论述,进而完整提出了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蓝图。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首次以一个章节的形式进行阐述,首次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响亮号召,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备受关注[5]。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五年发展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得以创新,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5]。森林火灾从对自然资源环境破坏到逐步威胁到森林-城镇交接域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在减轻森林火灾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生通过课程思政学习可以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指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一方面研究生生态文明观念得以树立,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二) 以典型案例教学,积极塑造研究生“爱国爱家、实干奉献”的优良品格
在讲授“爆燃火”“飞火”“雷击火”等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多媒体全景展示向研究生介绍其中典型的扑火案例,如2019年四川凉山木里县“3·30”灭火行动中,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消防队员们在向山谷2个起火点接近扑火时,突遇极端火行为,林火爆燃致使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地方扑火人员壮烈牺牲,以及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6·2”雷击火、201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6·19”雷击火的扑救过程,铭记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幸因公牺牲的无名英雄们。
通过森林火灾灾害过程推演,使研究生直面森林火灾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及消防救援人员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塑造逆行英雄们“坚守初心,视死如归,肩负使命,一往无前”的高大形象,让研究生深刻认识到他们是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护者。正是因为有了前赴后继的消防救援人员,才使我们的森林资源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自然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9日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时提出的四点要求“始终对党忠诚,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做到纪律严明,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敢于赴汤蹈火,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永远竭诚为民,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研究生悄然植入政治自觉性和使命担当意识,引导研究生树立爱国奉献精神及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意识。
(三) 通过实践式教学,塑造研究生的大林业精神和工匠品格
由于森林防火课程在实际应用上的重要性,为打破既往理论教学“纸上谈兵”的困局,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增加森林燃烧实验和森林燃烧蔓延模拟及灭火机具仿真沉浸式互动环节。通过亲手操作小型飞火实验装置,使其能够参与“点燃—飞迁—落地引燃”的全过程,增强研究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兴趣,通过合作学习、专题报告等形式,共同探讨火灾各阶段的基本原理,培养研究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森林燃烧蔓延模拟及灭火机具仿真沉浸式互动环节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辅助操控,研究生在系统中自设气象、地形等参数,“穿”好防护服,“带”好打火工具,沉浸在“真实”的森林火灾现场,将研究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落实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教师带领研究生了解前线指挥部的指挥工作、体验救援队伍的工作生活实景,让研究生深刻认识到“不进深山学不好林学”,传承前辈林业人“乐于吃苦,扎根林海”的大林业精神,塑造防火人的工匠品格。锁定森林防火研究的重点、难点,保护每一寸绿水青山,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四) 深入学习林火知识,用专业知识反哺回馈社会
为增强研究生对森林防火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组织研究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森林防火公益宣讲。目前,已与多所小学完成对接,发起“森林防火公益课堂”活动,由研究生小组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环节,专业教师带队把关,定期开展森林防火互动式公益课堂。在该课堂中,研究生的角色由“专业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科普知识的传播者”,小学生们成为新的“知识受众”。在森林防火公益宣讲的过程中,研究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广大群众甚至是小学生都可以理解的普适性知识,真正做到对课程思政“听进去”和“讲出来”,在进行森林防火科普的同时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消防救援队伍是森林火灾的逆行者,是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护者”等思政理念,在小学生心中埋下生态文明的种子,树立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助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三 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教授的核心,也保障着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5]。与本科阶段教育模式不同,研究生阶段的导师负责制,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思政教育模式。研究生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科研发展的“教导者”,也是研究生思想道德、学识学风及为人处世的“引导者”[2]。在现有研究生选拔制度下,导师研究生双向选择的模式,决定了研究生对于自己学术道路引路人的尊崇,对导师产生较大的信任和依赖[6]。导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塑造研究生思想品格、培养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对专业教师团队的政治敏感性与综合执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学能力是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的必须前提,也是思政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鉴于此,在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以下几方面内容解决上述问题: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学习,邀请思政课教师为全体师生做专题讲座,提升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知识水平;采取教师集中备课的教学方法,通过共同研究专业课思政融入方法,集思广益,发现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宝藏,并推动专业课思政教学内涵与表现形式的革新;定期对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评比,将此评比纳入教师综合考评制度,提升教师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使课程思政更加高效。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中的实现途径如图1所示。
(二) 加强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
課程是思政改革主要建设载体,通过整合林火生态与管理、森林草原火灾应急管理与急救逃生、林火应用和森林草原火生态前沿等森林防火核心课程资源,以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联盟等 “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纽带,结合国内一线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森林防火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虚拟教研室以坚持课程思政为首要任务,森林防火作为特殊行业,课程思政以典型案例将行业特点、不同时期防火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通过实践课程、科普宣传等手段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同时,虚拟教研室应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时刻关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关注研究生成长成才,以家人理念育人,并传承防火人的敬业奉献、守正创新精神,发扬防火人的学术精神与育人理念。
(三) 增加最新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专业教师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引入近期国内外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并发掘案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内涵。此外,教学团队以作业的形式引导研究生课下自主搜索其他案例或者国际高水平科研论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学习。在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过程中,该方法为研究生学习国内外先进专业知识提供了更多机会,锻炼了研究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提高研究生设计、分析实验及撰写文章的能力。授课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前沿,在研讨国内外最新案例及先进专业技术的同时,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在激发研究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对研究生进行思政教育,将研究生教学的事实性基础知识、方法论知识、价值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四者有机融合。
(四) 引入虚拟仿真,丰富教学手段
森林防火作为特殊行业,在课程教学中极易受到限制,很难让研究生切身感受到森林火灾的危险程度,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这种先进的沉浸式虚拟现实显示环境和交互手段,可以极高的场景还原表现出接近真实火场的视觉效果,反复修改环境参数模拟不同火场反复练习,有助于提升森林防火课堂教学质量、训练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生与虚拟森林火灾的近距离接触,培养其扑救指挥能力,更易于研究生了解火灾扑救人员所面临的生命危险,以及防火人乐于吃苦、勇于战斗的精神,也可为研究生树立牢固的人生观、价值观。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教学手段,将高危行业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效率。森林火灾扑救虚拟仿真如图2所示。
四 结束语
目前,森林防火研究生课程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果,极大提高了师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课程思政改革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宣传效果。当下,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随着新的研究热点、新的观念不断涌现,专业课程也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始终保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生精品专业课程,让每一位研究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素养,为森林防火专业高端人才的思想水平提升及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教育文化论坛,2016,8(6):144.
[2] 王茜.“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64-68.
[3] 孙龙,刘菲,金森,等.森林防火课程综合实习改革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7-58.
[4] 匡蓉琳,贺春燕,陈兴华,等.森林防火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10):197-198.
[5] 廉梅花,李艳,韩德昌,等.“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生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科技与创新,2020(23):66-68.
[6] 骆莎.论立德树人中导师的教育引导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107-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兴安落叶松林(Larixgmelinii forest)土壤微生物对火干扰的响应机制研究”(31870644);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森林防火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GYYJ2020-16)
第一作者简介:杨光(1980-),女,汉族,辽宁朝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林火生态与管理。
*通信作者:孙龙(1976-),男,汉族,黑龙江五常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林火生态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