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万年轻人,漂在景德镇

2023-07-20莫江南

女友 2023年7期
关键词:泥坯宋庄景德镇

莫江南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有三万多青年艺术家前往景德镇,在那里进行或长期或短期的艺术创作,相当数量的人在深入了解景德镇后选择定居,成为一名“景漂”。

景德镇,正在渐渐成为文艺青年新的聚集地,它较低的生活成本,包容、自由的创作氛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希望在这里找到创作灵感的艺术家。甚至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大量年轻人被这股风潮席卷,放下工作,“裸辞”来到景德镇。這些人的足迹遍布景德镇的创意市集、陶瓷工作室和陶瓷厂,他们在这里寻找生活的新的可能,青年女画家张瀪木便是其中之一。

创作背后的琐碎和生存问题,是职业画家不为人知的日常

37岁的张瀪木是一名职业画家,擅长仕女画,在去景德镇之前,她长期生活在北京宋庄。身为一名画家,最主要的就是能卖掉自己的画,或者在当代艺术史上留下一笔,但遗憾的是,瀪木这两点做得尚不到位。

虽然参加过一些国内的展览,也有不少藏家青睐她的作品,但是这一点关注带来的收入根本不能和市场化特别高的艺术家相提并论。瀪木每年大概能出售10~15幅作品,这对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仅仅能够维持生活。

画家出售自己的作品,大多要有靠谱的艺术经纪人,或者签约画廊代理,不是特别“出圈”的艺术家,作品一般在相对小一些的圈子里流通。瀪木的多数作品是通过熟人引荐的方式卖出,也有画廊看到她的作品觉得好,尝试着标价放在画廊,看看受众反应。瀪木极少主动地去和陌生人沟通,她内向寡言,平时埋头作画,在工作室一待就是几天,“推销自己”是她的短板。

维持日常生活、艺术上精进求学,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在没有作品收入的时候,瀪木也尝试过一些和艺术相关的其他工作,比如做艺术访谈的主持人、艺术教育的老师等,但这样的工作不多,因为她想尽量减少和外界交流带来的消耗,全部精力用于创作,这就注定了她暂时只能做个清贫的女画家。

瀪木艺术圈朋友里,也有非常成功的艺术家,一幅作品可以卖到几十万,但更多的人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出头机会,最终离开宋庄回老家做一个和艺术不再相关的工作。每年都有人来,也有更多的人走,像瀪木这样在宋庄坚持七年多的人,算是接近成功的极少数了。

从宋庄到景德镇,寻找新灵感和新生活

过去几年,瀪木走遍全国采风,在繁华的大城市和质朴的小山村都有停留,她把在采风中获得的灵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里,让笔下的仕女图有着与传统画作不一样的韵味。当她在景德镇看到那些经过高温火淬变得温润的瓷器时,忽然萌生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向。

2022年8月,瀪木和丈夫开车从北京出发,前往景德镇,在那里待了一个月。他们深入考察了各种窑口,和在当地创作的艺术家们交流,逛各种艺术品商店,仔细研究一件瓷器从泥坯到艺术品的过程……了解得越深入,瀪木心中的创作方向越清晰,她决定把自己擅长的仕女画,呈现在器形典雅的瓷器上。

瀪木夫妇把家搬到了景德镇,这里两室一厅的房子每月租金仅1500元。较低的生活消费以及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让瀪木一下轻松起来,有了跟在北京宋庄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在瓷器上作画,并不是在烧制好的光滑的器具表面上动笔,而是在粗糙的泥坯上进行创作,这和在宣纸或其他材料上作画的感觉完全不同,甚至使用的颜料也是经过特制的,为的是避免在烧制过程中变色或褪色。

瀪木一开始总把握不好。在泥坯上作画,首先要把已经干透的泥坯用水再次浸湿,为的是随后的颜料涂上去可以很好地附着,但是湿到什么程度,全凭手感和经验,不能在水里泡,否则化成一滩泥水;也不能浅尝即止地在表面洒一层水,否则起不到湿润的作用。仅在这一步,瀪木就反复实践了几十次,才在失败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等到毛笔蘸了颜料开始作画,在纸上非常顺滑的转笔和线条完全不能同样呈现在粗糙的泥坯上。经常一笔下去,不是因为笔拖不动导致颜色太深,就是为了追求轻盈飞掠画过而留下的痕迹太浅导致烧出来根本看不到颜色。瀪木找到瓷器厂的老师傅请教,才逐渐掌握了下笔的力度,也学会了如何用小刀刮去泥坯表面的落笔瑕疵。

中国画里常见的泼墨写意,不是很适合在瓷器上创作,因为做不出在纸上那般氤氲水墨的效果。但是瀪木的仕女图,很适合瓷器,无论是以线条为主的绘画手法,还是仕女形象与瓷器器形的完美融合,都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品。曾经走过千山万水找寻的灵感,在这里化成了喷薄的创作源泉,让她在新的艺术形式面前考虑得更加多元和全面。

与在宋庄时大家追逐梦想的氛围不同,在景德镇,瀪木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作为正当年的艺术家,不仅远离北京,更远离展览和拍卖会,很多人想不通她的选择,但瀪木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艺术创作者,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小城市,对于创作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要认识到自己需要吸取什么样的养分来滋养自己的创作力,换一个城市,也许会获得全新的艺术视角。

在浮躁中把握本心,才是坚持下去的根本

直播大潮轰轰烈烈,很多艺术家都投身试水该赛道,在直播间或写字或作画,但此类直播最终都会变成带货。比如有人为博眼球,偏不在宣纸上写字,而是在玻璃或镜子上挥毫;有身着修身旗袍的女书法家,屏幕上堆砌自己在书法界的名号,一边挥笔写下“宁静致远”之类的大字,一边告诉观众,仅需298元,这幅字就可以带回家,同时还送一盒一斤装的茶叶……

瀪木也没有错过直播的风口,但并没有持续太久。她只是单纯地分享传统文化,不出镜,也不发声,点一炉香,放一支古琴曲,就静静地开始临帖创作,镜头对着纸端,一行行字就这么写下去。每天晚上八点到十二点,既完成了自己的每日练习,又与网友进行了“云”沟通,慢慢地,观众从个位数涨到近万。直播期间,她也会回答一些观众提出的问题,渐渐就有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会准时打开直播,瀪木也效仿其他主播,为直播间里的观众发起抽奖,送出自己的字画作品。

但坚持四百多天后,瀪木还是决定关闭直播。碎片化和娱乐化才是当下最能击中人心的方式,她直播的这种缓慢的传统文化艺术,对当下的观众来说,吸引力还是太小了,而且直播过程中,除了大部分观众的溢美之词,也有一些别的声音,在交流拉扯中,对她自己也是一种很大的内耗。

在北京时,艺术家除了自己创作,更多的是要和同行进行一些社交,以便获得最新的圈内动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身处其中,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这样的生活理所应当。当瀪木来到景德镇后,发现以往的这一切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重要。

创作者和传统上班族最大的不一样就是,需要不停地采风、写生、做案头工作,才能保持创作激情,更加强化艺术灵感,其间获得的人生阅历,也终会在作品中有所体现。

瀪木一直秉持一种信念,“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你只要认真把这件事做好,就一定会有欣赏你的人。”为此,她可以降低需求,过低物欲的生活,她坚信,对生活的新认识、新思考最后是会反哺到作品之上的。

她接下来准备潜心画瓷,丈夫也全力支持,但在她的作品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前,为了维持两人生活,丈夫准备做一些瓷器的通货,比如在网店销售马克杯之类的瓷器。

这样重归简朴的生活有意义吗?瀪木此刻并不清楚,但是她知道,如果要从事这条艺术创作的路,肯定不能像做其他工作的人那样有不错的物质生活,一旦下了这个决心,那就要有降低物欲的意识,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生活选择。

景德镇的新生活已经展开,这是一种既新鲜又枯燥的新生活。瀪木日复一日地在泥坯上描画着她的理想,孤独又专注,在泥坯送入窑口之前,在瓷器没有最后出炉光彩照人之前,所有的工作都是寂寞的,并没有人陪伴。

数万个无人陪伴的“景漂”,像瀪木一样,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用手里的泥巴与画笔,一笔一筆描绘着自己的未来。

出镜:张瀪木

青年女画家,师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文人画”代表性画家王孟奇,从北京宋庄来到景德镇,成为一名“景漂”艺术家。

猜你喜欢

泥坯宋庄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北京宋庄(诗歌)
宋庄的宿命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转体与重建”
宋庄:商业下的艺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