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小陇山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研究
2023-07-19王林梅
王林梅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甘肃省小陇山病虫害问题有上升趋势,为了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当地果农应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源头出发,找到问题本质,用科学的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文章简述了甘肃省小陇山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对果树产量的影响,针对果病树虫害的防治现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甘肃省;病虫害防治;果树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1-010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S436.6 文献标志码:B
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点,不断改进林果种植技术,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坚持绿色生态建设不动摇,将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专业技术人员要与果农密切合作,将林果生产水平保持在高位。
1 小陇山果树病虫害的防治特点
1.1 果树病虫害的种类分析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小陇山果树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气候多变无常、农药使用不当、不及时更新种植技术,部分地区的虫害面积呈扩大趋势,个别地区还发现了新的虫害。
1.2 非细菌侵染的虫害防治
果树是多年生植物,生长周期较长,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兑换市场的经济价值。生长阶段的果树需要大量肥料,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定期养护、灌溉,确保其生长质量。
种植人员需为果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白粉病、落叶病等影响果树的商业价值。种植过程中,要防止出现土壤缺失微生物的情况,从根本上杜绝水心病、小叶病和缩果病的发生,切实保护果农的利益[1]。
1.3 不同病虫害相互作用的影响
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所产生的果树病虫害类型也不同。通常情况下,果树会面临多种病虫害的侵害,病蟲害宿主种类繁多,极大地增加了防治难度。病虫害会影响植物根系功能,减少果树的营养供应,造成果树营养不良,降低果树产量和质量。
2 小陇山果树种植技术
2.1 合理选种
考虑到小陇山的果树类型,需针对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区域类型选择适宜的树种,结合土壤环境和气候特点挑选苗种类型。甘肃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干冷,适合种植耐贫瘠、耐寒、耐干旱的果树品种,例如葡萄、苹果以及山楂等。
为了确保种子符合种植标准,需挑选饱满、完整、光滑的种子,邀请专家评定并提供检测报告。技术的进步推动我国林业进一步发展,当前研发出许多抗寒耐旱的新品种,小陇山果农要依托技术发展成果,合理选择新品种,从整体上提升种植水平[2]。
2.2 科学挑选种植位置
适宜的环境能够保证果树的成活率,挑选园区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小陇山气候类型、周边环境等重要影响因素,实地调查山体周边的土壤,远离造纸厂、电厂、化工厂等污染源,创造良好的种植条件。
2.3 套袋技术
有害生物会对果树生长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果树产量和质量,使果农蒙受经济损失。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可以在果树成熟前采用套袋技术保护果实,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套袋技术有利于优化果实色泽、减少风力影响,保护果实不被树枝划伤,提高果实产量和质量。如今,套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是果农常用的种植技术手段之一,也是小陇山防治虫害的利器[3]。
2.4 施加肥料
春季土壤适宜性较好,对果树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果农要利用好这一阶段,适量撒施肥料、改良土壤,为后续的种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春季降水量增多,果树容易出现烂根的现象,果农需关注土壤的水分状况,及时调整灌水量,把握浇水时机,确保果树根系与土壤的良性作用,保证果树根系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进而提升果树的质量与产量。
对于小陇山的苹果种植户而言,培育苗木时需要控制用水,预防烂根。果树生长期间需大量施肥。施肥前需确定果园的种植面积,确保果树可以充分吸收肥料。同时,要及时清理杂草,防止杂草与果树抢夺养分。
3 影响小陇山果树种植质量的客观因素
3.1 种植园区
果树健康生长离不开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土壤供应养分。气候、土壤、降水量以及日照区域的变化都会对果树造成一定影响。不同果树的种植要求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为特定的果树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分析发现,在众多影响果树生长的因素中,种植地选择不恰当是造成果树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选择适宜的园区能为果树提供充足的养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光照可提高果树的生长质量。
3.2 施肥方式
除园区土地质量外,施肥也是影响果树生长的关键要素之一,选择科学的施肥方式能够促进果树生长。就目前小陇山的果树种植情况来看,由于没有采用科学的施肥手段,造成了农业资源浪费,破坏了土壤的酸碱性质,影响了果树的种植效果。
4 小陇山果树病虫害防治遇到的问题
4.1 没有选用与果树类型匹配的化学农药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果树生长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常用方法,其类型、用量、使用时间至关重要。研究发现,种植者没有正确使用化学农药,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果树的种植效果,甚至出现小范围果树死亡的情况。化学农药种类繁多,使用不当会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降低果树产量。
4.2 没有引入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小陇山果树种植技术有待改进,管理理念有待更新,需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种植模式,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小陇山果树栽培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不高,制约了小陇山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由于缺乏先进的硬件设备,即使更新了管理理念和种植手段,也无法对果树产业的现状产生实质性影响。
4.3 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很多小陇山果农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认清生态环境与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在果树栽培过程中过度开发生态资源,打破了生态平衡,削弱了生态环境对果树病虫害的保护作用,增加了果树病虫害防治难度,限制了林果业发展。
除此之外,生态环境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关联。如果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园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就会减弱,致使土地沙化、酸雨、极端气候频现,进而对果树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增加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4.4 施肥、灌溉不合理
目前,小陇山栽培果树常用的肥料是氮肥。氮肥可以促进果树健康生长,是重要的果树营养剂。氮肥施加过少,果树生长缓慢;氮肥施加过多,果树会因早熟而缩短生长期,提高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增加种植成本。
4.5 农药喷洒效果不明显
小陇山农药品类单一,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另外,农药喷洒不均匀,药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幼苗没有受到药物保护,易遭病虫害侵袭,另一些幼苗农药喷洒量过多,果实叶片被农药侵害,叶色枯黄,生长极为缓慢。由于农药喷洒效率较低,难以对病虫害产生有效防治作用,无法为小陇山果树病虫害防治筑牢安全防线。
4.6 缺乏造林意识,造林技术落后
小陇山果农的果树种植观念相对传统,没有意识到造林护林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果农没有对小陇山的生态环境开展综合全面的调查,不了解病虫害的发展规律,缺乏技术预测手段,没有更新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造林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相应调整,例如考虑土壤、气候、果树等不同因素,充分发挥造林优势,将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5 小陇山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5.1 选择合适的果树品种
果树品种差异较大,不同的种类产量不同。农户需挑选优质的果树品种,以此抵御病虫害。为了提高产量,小陇山果农需选择合适的果树品种,有针对性地对果树进行分类,制订科学的栽培计划,预防病虫害交叉感染。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果树病虫害防治效果,需定期清理种植园区的残根病枝,及时扫除园区垃圾,破坏滋养病虫害的环境,从源头上防治病虫害。
5.2 选购适宜的防虫药剂
果农需定期向果树喷洒杀虫剂。使用杀虫剂之前,要先确定药物喷洒范围,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喷洒药物除了要注意范围外,还要注意强度和洒药频率。药物喷洒过多会影响果树生长,喷洒不足起不到防治效果。要定期养护农药喷洒工具,以免影响农药喷洒效果。除此之外,需定期更换防虫药剂,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巩固病虫害防治成果。害虫会在农作物上留下痕迹,果农要特别留意有孔洞的地方,这些是虫害高发地段,需要重点防治。
政府部门应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农户资金支持,加强对果农的病虫害防治技能培训,促使农民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防治病虫害。果农在挑选杀虫剂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剂,不能贪图便宜,因小失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购买质量好的杀虫喷雾剂,保证农药的安全性和相容性。农户还需认真阅读药剂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药剂的化学特性,储备充足的杀虫剂知识,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5.3 向果农普及先进的种植方法
果农是防治病虫害的一线基层人员,需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深刻认识。如果能够充分调动果农的防治病虫害积极性,并对果农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果农要学习先进的果树栽培技术和前沿的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将其运用于小陇山病虫害防治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提高当地农林作物的产量贡献力量。
相关部门可以邀请病虫害防治的专家学者到小陇山与当地农民交流,实地勘察当地病虫害防治现状,给予农民建设性意见,现场指导果农工作,传授工作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果农的病虫害防治能力,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
5.4 保护生态系统
小陇山的果农要充分掌握果树的生长规律,构建稳定和谐的生态环境,让生物互相制衡,对害虫形成有效制约。将害虫的天敌以及其他制约害虫繁殖的生物引入小陇山,形成多样的生物圈并发挥其防治害虫的作用,为果树生长提供安全的环境,进而增加产量。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外来生物具有风险,需将害虫天敌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持果园生态圈稳定,为果园稳定持续的生产力提供基础保障。
5.5 重视植物检疫
果树检疫是非常重要的病虫害防治环节,果农要严格筛选新引进的果树种子和幼苗,从源头上杜绝病虫害,限制病虫害传播。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的预测工作对果农的防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农要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小陇山政府组织的培训,不断提高病虫害监测水平,准确预测虫害发展趋势,将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5.6 尝试新的防治技术
针对病虫害可以采用“鸡尾酒”的防治思路,通过多种途径综合防治。种植人员可以尝试信息素防治,减弱害虫的生殖能力,有效减缓病虫害蔓延速度,但此方法成本高、见效慢;也可以尝试松毛虫或者苏云金杆菌等细菌生物防治手段。物理防治也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之一。部分昆虫有趋光性,种植人员可以在害虫趋光性最强的阶段利用紫光灯、黑光灯等工具诱导杀虫。除了“光驱防虫”,也可以用毒物(油漆、毒环、毒饵)作诱饵,以人工的方式清除害虫。
6 结束语
果树是保证小陇山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资源。果农要不断完善果树种植技术,将“优生学”运用于果树栽培实践中,谨慎使用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有针对性地采取形式多样的防治手段解决病虫害难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与当地实际生态环境相适应,种植人员应制订合理的病虫害防治预案,将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苏清海,杨学成.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家参谋,2021(9):178-179.
[2]李桂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0):55-57.
[3]张彩红.果树病虫害防治中農药使用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