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微调稳中有进,聚焦素养考查能力
2023-07-19张艳
张艳
摘要 对2023年老高考新课标四省联考生物学适应性测试卷试题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为高三生物学教学和优化复习备考策略提供建议。
关键词老高考新课标素养试卷结构备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2023年,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和云南五省高考考生将使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参加老高考,为加强教考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了适应性测试卷(以下简称“适测卷”)。除山西省外的其他四省于2月23日和24日进行了四省联考。教师针对理综试卷中生物学试题的变化进行分析,为高三生物学教学和优化复习备考策略提供建议。
1 试卷结构及分值分布
2023年老高考新课标适测卷生物学试题在理综试卷中占90分。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6道,每题6分,共36分;非选择题5道,均为必做题,内容包括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共54分。与2022年全国乙卷相比,适测卷不含选做题,题量为11道,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总分不变,5道非选择题位于理综卷卷末,各试题的分值相应有所调整,见表1。
2 试题分析
从整体看,适测卷延续了以往高考全国乙卷命题的特色,但稳中有进。试题充分体现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尤其突出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2.1突出主干知识,凸显素养立意
教师通过统计适测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点分布及各模块分值,发现考查内容均为主干知识,见表2与表3。必修模块共53分,占比58.9%,选择性必修模块共37分,占比41.1%。其中,必修1模块分值较多,必修2模块与选择性必修1模块分值相当,选择性必修2模块只有一道选择题,分值较少,选择性必修3模块12分,与2022年全国乙卷选做题的15分相比,这一模块分值略有下降。此外,5道非选择题并未涉及5个模块,缺少对选择性必修2模块的考查。
2.2强化概念理解,夯实学科基础
概念是一门学科的精髓,新课标的三级概念体系凝聚了学科的核心教育价值。适测卷继承了高考命题对基本概念的考查传统,聚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理解。例如,第1题简单直白地考查核糖体结构、功能及分布;第6题创设控制某植物红花/白花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 A/a 的问题情境,多层次考查学生对基因频率的理解程度;第32题展示了动物离体神经纤维不同区域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示意图,考查学生对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产生的原因和传导方向的理解。
2.3深化探究能力考查,彰显学科特质
生物学知识体系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适测卷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学的学科特质。例如,第2题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创设甲、乙、丙三组新的实验情境,考查学生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有关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理解;第31题选取A、B、C三种蛋白样品,给出培养后细胞内三种样品蛋白的含量和X 细胞活力的实验结果,考查学生选取自变量和根据折线图判断实验机理的能力;第34题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 O2来源于 H2O 而不是 CO2,考查学生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对教材科学史中经典实验的掌握程度。
2.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学有所用
试题结合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和知识的价值。例如,第4题以生活中常见的过度紧张导致手足发凉的现象为切入点,考查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的作用与皮肤血管舒张收缩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明确人体生命活动现象背后的生物学基础;第33题以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雄配子育性为问题情境,考查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的基本概念及遗传基本规律在育种中的应用,突出理论联系实践。
2.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渗透责任担当
社会热点问题是激发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良好载体。生态学内容历来是高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第5题以碳循环不平衡导致全球性的厄尔尼诺现象为问题情境,全面考查学生对生物群落中碳的利用、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工业化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光合作用固碳率的理解,引导学生关心碳循环,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此外,第31题以能专一性地抑制人核糖体功能的细胞毒素A为例,分析癌细胞的相关代谢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治疗癌症的新思路,发展学生为民造福的社会责任感。
3 复习备考策略
3.1理性看待成绩,做好心理疏导
2023届高三学生,始于疫情,终于疫情,高中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线上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状态受到较大冲击。高三下学期线下开学不久,一轮复习刚刚结束时,学生就参加了适应性测试。根据黑龙江省部分地级市四省联考的成绩分析报告发现,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可能会产生心理负担,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疏導。
3.2融会贯通,建构模块间知识体系
适测卷生物学试题综合性强,包含同一模块多个章节间及多个模块间的综合内容考查。例如,第1题关于核糖体的叙述中,A、C、D选项涉及必修1内容,B 选项涉及必修2内容,体现了必修模块间的综合考查。第3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A、C选项涉及必修1内容,B、D选项涉及选择性必修1内容,体现了不同模块间的综合考查。由于必修1和选择性必修1的学习时间间隔长,知识跨度大,有较强的干扰性,因而学生得分率不高。教师应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分散在5个模块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围绕一个主题以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形式建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迁移应用。
3.3 重视新增内容,衔接新旧教材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全面对接新课标,继承、合并和优化了原模块的整体框架,除部分生物学术语更为严谨外,知识体系也有调整,各模块内容均有所增加,新增内容如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机制、表观遗传、生物进化的证据、自主神经系统、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等,这些新增内容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适测卷11道题中的第3题、第4题和第33题就分别涉及了光敏色素、交感神经和细胞质遗传等新教材新增内容。教师需要做好对教材新增内容的梳理,通过专题复习强化学生的深度理解。
3.4 统筹规划,做好实验专题突破
实验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学生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或相关的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学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适测卷表现出加大实验考查力度的趋势。选择题第 2 题由以往考查科学史中的相关知识点变为灵活考查实验的科学思维。非选择题有 4 道题直接或渗透隐含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溯因推理能力。教师要优化实验复习策略,深入剖析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等;通过归纳实验中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强化学生在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
3.5 重视规范答题,培养长句表达能力
高考生物学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尤其注重考查学生的长句表达能力,在非选择题中,部分设问要求学生用一句或者多句文字进行描述和分析。长句表达考查学生思維推理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全面性。2022年全国乙卷包含5个长句表达,适测卷5道非选择题中除第 33 题外均含有长句表达的填空题,涉及2个判断依据题、4个分析原因题、1个设计实验思路题及 1 个阐述相关作用题,共 8 个长句表达填空题,占比较高,这也是教师和学生认为此次适测卷难度较高的原因之一。答题过程中,学生暴露了较多短板,如逻辑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跨步答题、词不达意,甚至答错位置等。教师在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设问来提高学生长句表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