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研究

2023-07-18姚爱芳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主体社区资源

姚爱芳

【摘  要】

当前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存在着参与主体割裂、教育资源分散、指导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虹梅家长汇”在推进家庭教育创新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结合教育学理论,为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提供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社会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1]家庭是以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作为背景,家庭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育人体系。现代家庭告别了完全封闭的家庭活动模式,开放社会、互联网影响下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家庭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特点日益增强。[2]家庭教育不再独立于一个个家庭之中,而是有更多的社会组织、社会资源融入进来。各级政府、学校、机构、企业、社区等主体都参与了家庭教育,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体验和指导活动。[3]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4]可见,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越来越需要更多力量参与进来。

一、社会资源支持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在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参与主体上,家庭教育支持主体之间尚未形成联动机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會就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5],《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也再次强调了“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6]在组织管理方面,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的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市场化机构等主体在支持家庭教育方面参与程度不同、工作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是,面对家长群体,这些相对分离的组织在动态的活动中难以有效协作,往往各自为政,从整体上降低了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工作效能。

(二)教育资源上,家庭教育社会资源之间缺少整合

家庭教育离不开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准备和供给。例如,教育行政部门在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方面具有优势,高校能够在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方面发挥专长,社区、图书馆等有提供活动场地条件,妇联组织拥有动员家长参与的联络能力,可见,多个部门发挥各自优势,调配资源,积极协作,有利于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但就现状而言,家庭教育社会资源之间仍然缺少有效的整合。

(三)指导形式上,家庭教育支持往往停留在单向的指导层面

在已经开展的许多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家长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信息等,这种以单向指导为主的指导形式,不利于培养激发家长的参与兴趣,更没有发挥家长的主体地位。如果活动组织者为应付工作,强制性要求部分家长参与,可能会诱发他们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此外,这种单向指导大多是普适性的,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每个家庭的环境、父母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家庭生活所处的不同阶段、家庭生活的不同样态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

二、“虹梅家长汇”推进家庭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虹梅街道成立于1990年,是上海徐汇区最年轻的一个行政区域。“虹梅家长汇”是由徐汇区虹梅街道主办,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家专委”)指导,由第三方专业家庭教育机构运行的家庭教育品牌。虹梅街道社区学校在辖区所属园区积极开展终身教育课堂,推广普及科学化家庭教育,面向漕河泾开发区员工和社区居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一)多元主体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虹梅街道从2017年开始打造家长课堂,早期更多依靠辖区所在学校,内容大多以升学教育和衔接教育为主。2019年在家专委的指导下,着手创新“虹梅家长汇”家庭教育品牌,力图在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政府、学校、社区、企业园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打破原来互不链接的家庭教育模式,为家庭教育注入新动力和新元素。

在运行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又加强互动和沟通,不定期进行项目的总结、反思与调整,保证“虹梅家长汇”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发展。具体来说,虹梅街道作为主办方——把握方向,提供人财物的保障,确保组织渠道畅通有效;家专委作为指导方——有效推动,提供专家和资源上的对接,协调主承办方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有序运行;第三方专业机构作为承办方——负责落实方案,及时调整策略,保证项目落地生根;虹梅街道社区学校作为街道的代表——负责过程监督、信息传递和沟通联络,保证项目如期完成,按时结项。多元主体参与,注重顶层设计,形成教育合力,保证了各个具体项目的顺利实施。

图1 虹梅家长汇参与主体

(二)精准对接需求,丰富服务活动

“虹梅家长汇”积极培育家庭教育自治项目——“父母成长营”,通过读书会、观影会、主题沙龙、讲座等多种形式,每月在居委会开展一次家庭教育公益活动,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帮助家长答疑解惑。

每期活动举办之前,工作团队会事先调查家长的需求,挖掘家长的焦虑点、困惑点和空白点。再据此设计选题,从而使得沙龙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例如,五月母亲节和六月父亲节,分别打造针对妈妈和爸爸的专题分享,呼唤爱的觉醒,赋能爱的力量;针对一些热播的影视作品,如《银河补习班》《小欢喜》,紧跟热点话题,组织相应的分享会,引导家长提升爱的智慧,增强爱的能力;结合主题日、节庆假日的特点,分别在植树节开展了生命教育直播《植树季,和孩子一起唤醒春天》、劳动节开展了生活教育直播《和小鬼一起当家》,同时,在学校开学之际推出了健康教育直播《趣说中医》。

(三)创新运行机制,扩大教育影响

“虹梅家长汇”秉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尽可能地为家长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项目实施之初就应街道“扩大影响面”的要求,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教子有方”节目合作。节目创新了“虹梅家长汇”的媒体传播渠道,通过信息技术辐射到更多的家庭。

“虹梅家长汇”现已基本形成了线上发布活动预告、开辟网上报名通道,线下讲座互动分享、线上建群深度咨询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大大便捷了家长的参与路径,提升了家长的参与热情。

三、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涉及家长、社区、学校、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多个主体。这一关系网络里的多元主体汇聚着大量的社会资源,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一)坚持政府引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家庭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主要责任。我国出台的关于家庭教育相关的文件、政策,为家庭教育工作的落实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绝大多数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是在政府推动下,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等构建起来的,有利于整合社会各方人力、物力资源。政府应调动相关资源,积极支持家庭教育,促进家长学校的良好运行,保证社区家庭教育计划的有效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虹梅家长汇由虹梅街道牵头,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为一项具有终身教育特性的社区教育品牌,并在街道、专家委员会的指导支持下,进一步探索模式化、可复制的系统。

(二)调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的支持作用

社区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的支持主要包括人员支持、物质支持和财力支持三个方面,具体包括:可以配备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专门人员来指导社区的家庭教育工作,也可以吸纳优秀志愿者参与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提供物质资源,办好社区家长学校,为社区家庭教育开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和帮助。

虹梅街道社区学校作为“虹梅家长汇”各项教育活动的承办方,提供了必要的场地、物料资源,将传统的社区治理中家庭教育范畴的内容,将学习内容系列化,建立起多维合作伙伴集群,形成社区群众欢迎、教育部门认同的社区家庭教育生态链。

(三)聚集专家队伍,发挥高校的智力支持作用

高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学术性强,具有较强的指导力量与知识系统性,高校通常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实践指导、导师咨询观摩、协助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平台建设等形式具体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虹梅家长汇”积极吸纳高校力量,引进了一批来自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在内的专家教师,与广大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话题,为家长们答疑解惑、传道授业。这些专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保障了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使虹梅家长汇的品牌得到更为科学的深化和改造,成为更具前瞻性和系列化的社区教育新模式。

(四)吸引第三方参与,发挥社会机构的能动作用

社会机构主导的家庭教育指导健全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现了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心和重视,社會机构或团体具有自身优势和特点,举行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贴近实际。目前在支持家庭教育方面,一些非营利组织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与影响,可以在专业的活动中发挥能力、形成品牌,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中发挥引领、服务、救助功能。民间社会组织虽然比较松散,但具有组织灵活机动、服务理念明确的优势,适合开展面对面家庭教育指导、特殊家庭教育救助、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以家庭教育志愿者为主力,满足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个体化和个性化需求。

(五)借助媒体平台,发挥大众媒体的推广作用

在信息多元时代,媒体效应叠加,特别是网络媒体支持的家长学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影响面广、互动性强、服务个性化的特点。媒体的类型日益增多,其介入家庭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组织与个人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日益频繁,使家庭教育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家长获取支持的路径更加便捷。例如,“虹梅家长汇”项目组为了及时掌握家长的需求,跟踪每次课程的效果反馈,组建了“虹梅家长汇”微信群,目前有固定的家长会员几百人,平时大家也可以在群里分享交流,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形成家长“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氛围。

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统筹,也有赖于各类资源的协调、落实。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引导政府、社区、高校、社会机构等主体参与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服务,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单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从而逐步构建起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保障家庭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2023-3-15.

[2]张东燕,高书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功能演进与价值提升——兼论家庭教育现代化[J].中国教育学刊,2020(01):66-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021-4-20.

[4]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EB/OL].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110/t20211024_630393.html,2021-10-25.

[5]人民网.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EB/OL]. http://edu.people.com.cn/n1/2019/1125/c1053-31472511.html,2023-3-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qtxgfl/202110/t20211025_574749.html,2023-3-15.

猜你喜欢

主体社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社区大作战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