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2023-07-18田雨汀
田雨汀
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对健康而言也是如此。中医认为,“心神安则身体健”。心主血脉,它就好比人体的“发动机”,能够推动人体血液正常运行。所谓“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养生的关键在养心,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脉畅,气顺血畅则百病不生。
中医治疗重在”畅通血脉”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广泛概念,囊括了所有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脑血管、周围血管。
冠心病。现代医学强调抗血小板治疗和调节脂质代谢,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中醫治疗冠心病,要点是“使血脉通畅”,针对血脉瘀滞的病因病机,应根据个体体质、症状遣方用药。如果患者劳累后出现疼痛、气短、乏力,应用益气活血(黄芪、红景天、黄精、丹参、赤芍、川芎等)的方法;如果患者疼痛和劳累关系不明显,无明显气短乏力,用活血化瘀(丹参、川芎、红花、降香、三七等)的方法;若除心绞痛外,感困倦、体重等,可用祛湿化浊(丹参、川芎、赤芍、陈皮、藿香、半夏等)的方法。
心衰。心衰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脏功能下降,表现为动则加重。中医认为,“动则气耗”,心衰的基本病机是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脉瘀滞、水液滞留。采用益气活血利水(黄芪、丹参、川芎、益母草、茯苓、车前子等)的方法,往往可收到较好效果。
心律失常。《黄帝内经》云:“风者,善行而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行无定处、来去无形的特性。中医认为,阵发性心律失常为风邪致病,来去不定,时发时止。采用平肝息风、安神和脉(天麻、杜仲、远志、菖蒲、当归、川芎、丹参等)的方法,可减少阵发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夏季养心要避免大量出汗
中医五行学说将夏季归属于火,而人体的心在五脏中也属“火”,因此“心通于夏气”。夏季炎热,人体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耗伤心液,可导致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另外,夏季湿气重,容易阻遏气机,导致气机不畅、血脉运行受阻,发生心脏疾病。
夏季养心,重在使心脏阳气升发而不外泄,使气机畅通、心脏气血运行。因此,夏季养心需注意以下几点:炎热时尽量避免大量出汗,避免从炎热的室外突然到气温较低的空调房间。忌贪凉,大量饮用冰水或进食冰冷食品,不仅损伤脾胃,还会耗伤心阳。天气潮湿时,饮食应清淡。
【 小贴士 】
养心食疗方
1.绿豆汤。平时多喝点绿豆汤,也可加适量荷梗、生薏米、莲子等一起熬汤。
2.山楂水。取两三个山楂,放5~10颗绿豆,熬水代茶,每天饮用。
3.西洋参水。如平时出汗多、口干口渴,可取三片西洋参每日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