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航天员桂海潮
2023-07-18阿春
阿春
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此次进入太空的三名航天员中,桂海潮戴着眼镜的“书生形象”引发网友关注。他是我国进入太空的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也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还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
“小镇学霸”的航天梦
1986年11月,桂海潮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最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了解到很多航天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事迹后,桂海潮仰慕不已,一颗航天的种子深深埋进心中。
从小学到高中,桂海潮都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数理化成绩都接近满分,是学校“学霸级”的存在。为节约时间,他常常会和其他同学错开打饭时间,并利用这短暂时间来背书。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晚返回宿舍,即使宿舍熄灯,也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刷题、做题和研究数学、物理上。桂海潮不但学习好,体育锻炼也没有落下,打篮球、游泳、跑步,尤其在中长跑上成绩突出,每年都会积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
高二那年,校园广播中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高考时,桂海潮是施甸县理科第一名,他的成绩本可以报北京大学,但最终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年,桂海潮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学习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他的成绩一直出类拔萃,被保送读研并提前攻读博士,2014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随后,桂海潮赴海外做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二十篇SCI学术论文,成绩斐然。三年后,桂海潮入选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进计划。时年31岁的他,已是所在领域的顶尖专家。他带着丰硕的学术成果学成归来,国内多个名校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最终,他选择回到母校,成为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博导变身航天员
2018年,桂海潮担任博士生导师,在教学领域大展拳脚。一天,全院召开大会,院长宣布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这次选拔的航天员分三种类型,即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其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听到这一消息,桂海潮的心弦再次被拨动。“如果有一天能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上,那就太有意义了。我一定要试一试,将我这么多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桂海潮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得益于平时坚持运动练就的良好体能基础,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重重筛选,桂海潮从两千五百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顺利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
作为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桂海潮的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底子相对薄弱些,但他毫不在意地说:“干就完了。”在离心机训练中,载荷专家选拔标准是6G的过载,比航天驾驶员标准低。但入队后所有训练标准都要达到8G的过载,这2G的差距对桂海潮来说,是一段艰辛的跋涉。第一次训练时,桂海潮胸腹部有被牢牢压住的感觉,每一次呼吸都有撕扯的感觉,心率也偏高。训练结束,他便找有经验的师兄请教。爱琢磨的他还找出了自己成绩不佳的症结所在——心理紧张、技巧不足,导致呼吸对抗动作不到位。为此,他在之后的练习中不断修正,不但克服了2G的差距,训练成绩也从二级提高到一级。转椅训练中,他一开始有些不适反应,冒虚汗,恶心,头晕。不服输的他选择加练、多练、用心练——每天练习20分钟“打地转”,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就这样,训练一两个月后,成绩也达到了一级。
2022年6月,桂海潮被确定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承担了较多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领域跨度大,舱内外载荷数量、实验项目多,实验设备、实验机柜精密,维护维修操作要求高,要做到细致精准。在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中,桂海潮经历了八大类、两百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他的信心越来越足,从身体、心理、思想上,为“上天”做好了充分准备。
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以来,桂海潮在教学方面承担《深空探测导论》《非线性控制理论》等本研课程教学任务。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器动力学、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
桂海潮自入选航天员后,从未放松对学生们的关心和指导。“训练任务不太重时,桂老师还在看论文,也会把我研究方向的一些论文发给我学习。桂老师思维特别活跃,总能一语中的,在细节上总是能给我们特别精准的指导。”学生苏文杰说。封闭训练期间,桂海潮仍尽量挤出时间指导学生科研,帮忙推导关键的理论公式。博士生夏新会说:“一次,桂老师趁着晚饭时间给我打电话,指导我怎么修改论文。”在学生眼中,桂海潮是一位基础功底深厚、说话诙谐风趣的“邻家哥哥”。
得知桂海潮出征神舟十六号后,他的老家姚关镇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无比自豪。一大早,桂海潮的家人、亲友及乡亲邻居齐聚桂海潮的二姨家,观看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我的老师去太空了是什么体验”等话题瞬间冲上热搜,大家一起给桂海潮的朋友圈点赞加油。
从大学教授到出征太空的宇航员,桂海潮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他说:“能够有机会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我感到很幸运、很幸福,正是有了中国空间站这个新舞台,才能有飞行任务的新角色,才能有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新机遇。此时此刻,我对一代代接续奋斗的航天人更加崇敬,对于新时代更加感恩。”在桂海潮看来,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