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革命者,首推小朋友
2023-07-18曹宏萍
曹宏萍
“生来不自由,生来要自由。谁是革命者,首推小朋友。”多年前,晓庄学院的创办人、教育学家陶行知喊出的这句话,如今又回响在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排练场,而雨花英烈袁咨桐的动人故事也伴随着清脆的童声缓缓展开。
少年和“少年的故事”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一张特殊的照片。照片上的少年稚气未脱,眉眼俊秀,但眼神坚定,照片背面写着“长别人世”四字。这是雨花英烈袁咨桐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袁咨桐是贵州赤水人。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袁咨桐随老师黄齐生辗转来到南京,就读于南京晓庄师范小学部。在这里,袁咨桐立下要为天下人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坚定地走上了革命之路。1930年年初,袁咨桐升入晓庄附属劳山中学并担任地下团支部书记。就在这一年,袁咨桐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先后两次被捕。
在狱中,国民党反动当局要求袁咨桐登报公开悔过,被袁咨桐凛然斥绝。敌人见劝降无望,决定对袁咨桐处以极刑。根据当时法律,未满18岁不能判死刑,敌人无耻地把他的年龄由16岁改成18岁。1930年9月,袁咨桐牺牲在雨花台,年仅16岁,是雨花英烈中最年轻的一位。
“了解到袁咨桐烈士的事迹,是在一次参观雨花台的过程中。当时我就决定要把袁咨桐烈士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情景剧《谁是革命者 首推小朋友》的指导老师、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艺体部的徐亚婷介绍说,“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完后,他们就追着我问这问那,好奇烈士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袁咨桐烈士的年龄和孩子们比较接近,所以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大一点的孩子甚至会来跟我说:‘老师,我能不能跟你要下袁咨桐烈士的稿件,我想诵读一下。”
借着江苏省“少年儿童心向党”小红星红色故事展演的契机,徐亚婷拉来陈露、朱莹堃两位老师,决定把袁咨桐烈士的故事,以情景剧的形式搬上舞台,让更多孩子从中感悟到信仰的力量。
穿越时空,感受历史
徐亚婷将袁咨桐烈士的故事编排成六幕情景剧,带孩子们“穿越”回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认识”那位意气风发的翩翩革命少年。
“文本大概磨了十几稿,围读剧本之外,排演时也在不停地调整。”情景剧《谁是革命者 首推小朋友》共有五名小演员参演,四名读三年级,还有一名读二年级,他们在揣摩剧情时不断冒出自己的想法。“第五幕中,晓庄学子上场宣告袁咨桐同学牺牲的消息。开头的那句‘同志们就是饰演的小演员提出的。我说这个挺好的,这是孩子真正进入角色之后想象、梳理出来的。”徐亚婷说。
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排练时他们总是早早到场,在角落里梳理台词,揣摩动作。排练一般都安排在下午6点半,放学后家长们便陪着孩子们过来。扮演晓庄学子的男孩走台调度时总有些紧张畏缩,排练结束后,那位爸爸说:“你留下来慢慢练,仔细感受你扮演的是谁,他应该是什么样的。”在爸爸的坚持下,男孩的表演渐渐有模有样了。
舞台表演是众多细节构成的整体,演员表演之外,灯光、音效、服饰道具都需要做到极致。展演前,负责音效的老师生病了,徐亚婷只能赶鸭子上架自己摸索着制作;负责审核节目的导演团队发现小演员的服装不合身,一番集思广益之后,“扯了”美术老师布展用的白布做成“围巾”……
“当孩子清脆、透亮的声音在舞台上响起,有种回声的感觉。扮演袁咨桐的小学员说:‘我们接受了革命的真理,民族的命运与我们紧紧相连,我们不能忍辱顺受,也不能观望徘徊!定要勇往直前!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的奋斗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吗?那一刻我觉得特别抓心。”回忆起展演时的情景,徐亚婷仍然被感动着,她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来看看演出,听听袁咨桐的故事,感受那段历史。
多姿多彩的校外课堂
“我们希望通过袁咨桐烈士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演绎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烈士有这样崇高的革命气节,理解雨花精神。这是我们宣传党史、向孩子传达党史教育的重要渠道。”徐亚婷介绍说,红色主题活动是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重要活动之一。活动中心最近策划开展的“走读红色南京 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研学活动,借助南京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融入文学赏析、语言朗诵、红歌合唱、美术手工等多种艺术体验,带领孩子唱红色之歌、听红色之事、诵红色之音、写红色之志等,通过实地走访让孩子们近距离观看、了解历史,重温历史故事,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党情怀和生为华夏儿女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我们讲袁咨桐烈士的故事,并不是让孩子只记住这一个故事,而是要通过这个故事去发散,衍生出要去更深挖掘的念頭。比如,一些孩子看完演出后,会向家长提出要去雨花台看看;听完小萝卜头的故事,他们会思考‘小萝卜头为什么被关在渣滓洞里面出不来……这可以让书本和我们的生活进行一个完好的连接。”徐亚婷说。
“双减”政策实施两年来,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普及性培训活动,每年开设少儿德育、美育兴趣课程百余类,招收2000余个班次,组织开展近200场线上线下公益课堂,超过2万人次少年儿童从各类兴趣培养项目中受益。
“当下,学习、工作、生活节奏很快,家长和孩子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作为校外教育机构,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让课堂变得更有意思,让孩子不觉得枯燥乏味。尽可能去丰富教育的边界,把它填充得更有色彩,更加丰富饱满。”徐亚婷有一个毕业的学员,女孩升六年级时转学去了另一所学校,竞争激烈。女孩很要强,埋头苦学的同时也非常焦虑,情绪低落。借着学校举办文艺类比赛的契机,家长鼓励她报名参加,调整自己。因为一直在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学习朗诵,女孩很快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表现一路走进决赛。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获得了成就感,重新建立起自信,也为自己赢得了一种“松弛感”。
像一群智慧善良的播种人,徐亚婷和她的伙伴们弯着腰,在孩子们心中撒下一把种子——一颗爱党爱国的种子、一颗向善向美的种子、一颗探索科学的种子、一颗勤劳付出的种子……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快乐,自由地、健康地向着理想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