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镇惠山行

2023-07-18王长江

清风 2023年4期
关键词:陕州义庄惠山

王长江

20 世纪 20 年代末,地处豫西的陕州大地连年遭受旱灾、蝗灾,加上军阀混战,百姓饥寒交迫,食不果腹,饿殍遍野。江苏无锡溥仁慈善会、红十字会无锡分会、公济会等慈善团体及大慈善家唐滋镇、唐圻镇、华堂、张钟涛等人闻讯后予以高度关注。他们开始筹集善款,委派慈善家施襄臣、何維周、过智修等人,冒着中原大战的炮火,于1929年千里迢迢来到陕州、灵宝、渑池等地设粥厂、放舍饭,赈济灾民。当时,在陕州张村塬人马寨村开设了粥棚,周边四五个村庄的百姓都纷纷前来接受救济,排队最长时多达数百人。这次赈灾救济是近代无锡慈善家跨地区赈灾中规模最大、效果最显著、影响最大的一次,救济的灾民数以十万计。

1931 年,3 家善团再派施襄臣、惠子刚等到陕县调查灾情,发现仍有“迫于饥寒者近 5 万人”需要救济,于是“立募巨万”,开设粥厂 5 处,“就食者 3 万余人”,直到新麦登场,粥厂才停。全县 5万饥民全数得救。为了防治疫病,无锡慈善家还专门派申新三厂(无锡荣氏家族在无锡家乡的旗舰企业)棉花采办张润夫采购防暑药到陕县施放。同时,河南省赈务会也采取了“散急赈、办平粜、移民、移粟”等措施,缓解了灾情。

当时,主持赈灾的施襄臣历受无锡荣氏、唐氏等企业家的信任与委托。赈灾刚启动时,他大病初愈,身体虚弱,但仍然不畏艰险,奔赴灾区。战争时期的灾区,不时发生抢劫物资的事件。为保证赈灾粮食安全,施赈者把粮食集中到当地的土地庙中,并婉言谢绝了村民劝其住进家里的邀请。天寒地冻,大家就在地上铺满谷草,席地而眠。开始,百姓听到赈灾的消息也不敢前来。他们就先挨家挨户赠予食物。后来领粥的饥民越来越多,粥施完时,他们会给一小碗大米,将无锡慈善机构筹备的米面衣物悉数发放给灾民,以保证不饿死一个人。

过智修为申新三厂供应科会计,随队到达陕州后,他不知疲倦地忙碌在救灾第一线。还至函谷关和灵宝开设粥厂,直到“五月熏风大麦黄”,救济队才陆续撤走,留过智修和何维周负责扫尾,晚归一个月。1931 年初夏当他们最后撤出灵宝时,军阀混战又一次阻断了陕州至郑州的铁路。过智修滞留洛阳,因为积劳成疾,灾区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病逝于旅店,年仅37 岁。

2012 年,三门峡甘棠苑在重立“陕州召公甘棠庙碑”时,发现了 20 世纪无锡慈善人士在陕州一带赈灾救人鲜为人知感人往事的线索,并由此开始了三门峡、无锡两市官方与民间频繁交往、重续大爱的故事。2013 年,经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授予唐圻镇、张仲涛、施襄臣、过智修等慈善家的后人唐齐千、张钟仪、施康安、过毓如四人“三门峡市荣誉市民”称号,两地政协结为“友好单位”。因陕州赈灾而结缘的三门峡和无锡合作交流不断迈向深入,两地重续前缘,情谊日益加深。2020 年 10 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应江苏无锡市友人之邀,笔者与三门峡甘棠苑吴启民先生、文史资深人士姚学谋等一行为重续“无锡人陕州赈灾”前缘而走进惠山古镇。

古镇依惠山而得名,依山傍水。山间植被繁茂,有著名的“二泉映月”景观,数处小桥流水,风景秀丽宜人,山与泉环抱在百余座古朴典雅祠堂、牌坊与古树间。这里是无锡保存相对完整的古街。距今4000 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园林文化、名人文化、泉茶文化、民俗文化、祠庙文化、美食文化等在这里交融共生,有着“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的美名。

在这里,古镇千年流淌的时光似乎定格在脚下。一家一个故事,一家一部传奇。惠山古镇的人们通过祠堂了解自己祖先的事迹,了解自己家族曾经有过怎样的贡献,曾经有过怎样的荣光,更会激发自己对家族的责任、对国家的担当。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在无锡市文化馆原馆长汤可可的带领下来到宝善街 18 号,即祠堂文化研究会暨《祠堂博览》编辑部所在地。这里主要陈列近代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无锡祖先及名人的资料、字画。在这里进行的主题座谈中,我们在研究会主要成员的陪同下,了解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参与赈灾陕州的无锡慈善家唐滋镇、唐圻镇,荣德生、张仲涛、华尧辉、施囊臣、过智修等人的感人事迹。

接着,我们到了施家祠堂“施子祠”,这里陈列着《大爱无疆——纪念无锡慈善家来陕州赈灾 86 周年》的史料。交流中,78 岁的张钟锡先生拿出了他们编印的巨幅画册《澳洲梦 无锡情》《端谨朴厚家风淳 从商从善相益彰——纪念祖父张仲涛先生》以及《民国地方绅商与红十字会的互益与协同——以江苏无锡为例》等珍贵资料同我们分享。

从这些珍贵资料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一大批实业家创办溥仁慈善会、红十字分会、公济社等慈善组织,多次向遭受大灾大难、战争霍乱的各地黎民送粮衣、送药品,捐赠物资。

在与作家高仲泰交谈中,我们了解了荣氏家族的过往。据他的考证,20 世纪初,荣氏“兵船牌”面粉,不仅成为欧洲商人争购的牌子,也成了中国当时对外出口的标准粉。1914 年至 1918 年,荣氏面粉事业获得脱胎换骨的飞跃:荣氏经营的面粉厂,由原来的两家增加到八家,并由原来集中在上海、无锡的厂址,发展到汉口、徐州、济南,日产能从 13900 袋提升至 42000袋。虽然如此,产品仍旧供不应求,这一时期,为百年家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荣毅仁谈到其父荣德生时动情地说,父亲将毕生精力都投于办厂,赚了钱,致力于公益事业,极其慷慨,而个人生活却很简朴。他请人编印《人道须知》,疾呼要继承发扬诚实、笃信、勤劳、崇俭等传统美德。”2020 年是保兴(茂新)面粉厂创办 120 周年。荣氏企业的创业历程刻录了中国工业曲折而辉煌的发展轨迹。荣氏几代人敢于走前人未走之路,善于把握机遇,勇于迎战市场,适应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荣氏不忘回报社会,修桥铺路、扶贫赈灾、办学兴教、开辟园林,并不断创新企业管理,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和企业文化,履行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无锡南门外,古运河岸边南下塘餐馆林立的小街上有个“华义庄坊”牌坊,见证了华氏家族发展的故事与历史。明嘉隆年间,无锡三大富商之一的华麟祥是华氏通八支十五世孙,巨富之后,他效法范仲淹兴办义庄之举,在无锡南门外创办了义庄。在他的基础上,他的儿子——礼部尚书邵宝的学生华云,继续捐田,扩大规模,使华义庄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大规模的义庄,庄中设置有专门库房,存储义田收入,又有义塾,为族中子弟提供教学。华氏族人,“其不能自业者给口食”,婚丧嫁娶,各有差略,予以补贴。义庄的日常管理,“推族人之贤者一二人,专理其事,不称则易其人。”义庄事务,华云的直系子孙,不加以干预,不能享受其中补贴。

华氏家族有着悠久的慈善文化传统,“华义庄坊”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在南下塘长大的华尧辉,等到他事业有成之时,“善捐”二字成了华尧辉一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华尧辉把在战争期间经营麻袋麻布赚得的大笔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投资,扩大经营;另一部分在无锡八士桥分批购买了上千亩良田作为义田,用作救助妻子家乡八士桥的贫弱者以及修桥铺路的经费来源。

交流中,无锡市政协原副主席孙志亮高兴地告诉我们,2006 年时,坐落在惠山脚下的华孝子祠等10 座祠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惠山老街(含祠堂群)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2 年年初启动惠山祠堂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同年 11 月惠山祠堂群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

短短几天的感恩之旅收获满满。返程之际,惠山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区在数万余盆菊花的衬托下更加古朴壮观。丰富多彩的惠山之行、傲然吐蕊的菊花,与无锡三门峡两市的深厚情缘,一同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 作者系国网河南省三门峡供电公司员工,中国电力作协会员,甘棠文化研究学者)

猜你喜欢

陕州义庄惠山
“侨”见惠山:“云”游桃花源 同筑“根魂梦”
My First Lesson to Remember
丁林鑫:争当惠山智能制造“创业先锋”
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陕州梆子地域风格探究——兼谈陕州梆子的“本土”身份
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的慈善信托机制
兼济天下:苏南义庄经营中的儒家义利经济
端行肃纪 法治护航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掠影
探秘陕州地坑院
新出北宋陕州漏泽园党项配军墓志研究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