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芦花
2023-07-18一凡
一凡
[按]“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关于“孝”,《论语》中孔子与众弟子讨论得也非常多,孔子的学生中以“孝”闻名于世的就有三个,然而,唯独对于闵子骞,孔子却大加赞赏,说:“孝哉!闵子骞。”天下之大,孝子何其多也?后世也结集整理出一众孝子事迹,名曰“二十四孝”,但是,提到孝子,人们的第一印象大多还是闵子骞,难道其他人都不如闵子骞吗?或者说,闵子骞的“孝”有什么特别之处,从而使得每谈“孝文化”,必定跳不过去闵子骞这个坎儿?这是为什么呢?
1
每個人的童年都会有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你的童年,最刻骨铭心的会是哪件事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跟着母亲去听戏。那时候各村都有戏台,农闲时节或者春节前后,各种戏班子都会到各村巡回演出,这是当时农村文化生活的大事。
演出的许多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一出戏却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母亲逢看必哭,而且是边看边哭,周围的人也哭,我也跟着哭,但肯定不是被剧情感动,而是被大人们带哭的。
那时的农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一个剧目总是反反复复地演,顶多换换剧种,像豫剧、吕剧、山东梆子、柳琴戏等都演过,以至于后来我们小孩子都能接上大段大段的唱词:
子骞儿只哭得泪流满面/他怀抱着三弟手拉着二弟/跪在了我的面前……我这可怜的儿啊/你虽有亲生父亲在/我管不了你的吃/管不了你的穿/管不了你的寒和暖/你要你的亲生娘么/她……她可在哪边啊?
……我只说将子骞托你照管/我远走在外心也安/不料想亲生落地你就把心变/虐子骞宠亲生还将人欺瞒/……你打也好骂也罢/你为他好你打他骂他我不管/数九寒天絮芦花/你安的什么心肝啊/什么心肝……
为什么对这些唱词记得那么清晰呢?
因为这些词儿都是“泪点”,再配上演员接地气的唱腔和夸张的表演,每当听到这里的时候,转脸看看母亲,她肯定是两眼通红,眼泪正在“啪啪啪”地往下掉呢!后来发展到根本无须转脸,根据唱词判定,直接把手帕递过去,就能和母亲的擦泪点形成无缝对接……
后来知道这一折戏的名字叫“鞭打芦花”。
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七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虐待他。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李氏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都是好棉花,而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却是芦花。
闵父为了维持生计,常年外出奔波,年底回家时驾牛车带着三个孩子到集上购买年货。
凛冽的寒风中,只见两个小儿子脸蛋儿红扑扑的,有说有笑,而闵子骞却面无血色冻得浑身发抖。闵父觉得闵子骞这是在故意“演戏”,明明继母对他很好,身上的棉衣比两个弟弟都要厚,为什么还要装出一副可怜受冻的样子呢?小小年纪竟然学会了挑拨继母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这还了得?!
闵父越想越不对劲,顺手扬起手中的鞭子,照着闵子骞的后背“啪”地一鞭抽打过去,想教训一下闵子骞,结果用力过猛,把闵子骞的棉袄抽烂了,棉袄内飞出的芦花漫天飘舞。
闵父很吃惊,又撕开两个小儿子的棉袄一看,都是上等的棉花,顿时一切都明白了,抱着闵子骞一顿痛哭。
年货不买了!
闵父掉转车头回到家,决定休了李氏。这时,闵子骞双膝跪地,哭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
闵父深受感动,李氏也良心发现,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
这就是“鞭打芦花”,又称“单衣顺亲”,故事出自《二十四孝》,由于戏曲在民间强大的传播力,所以,闵子骞的孝名妇孺皆知,位列“二十四孝”前三名。
然而,史实确是如此吗?
我有几个疑点。
2
春秋时期是没有棉花的。
棉花直到宋元之间才从西域传到中国,一般认为是蒙古大军从西域带回来的。直到今天,新疆还是世界主要的产棉区,因为内地的环境并不适宜棉花的生长,一是内地空气湿润、温度适宜,容易生虫;二是雨水多容易“烂桃”;三是内地本来就人多地少,地里种的粮食都填不饱肚子,谁还愿意去种棉花呢?
因此,劳动人民对种棉花的积极性并不高,一直到了明朝朱元璋强制推广以后才逐步被劳动人民所接受。
那么,古人穿衣是靠什么取暖的呢?
《诗经·国风·邶风·绿衣》中这样说的:“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絺”和“绤”是啥?
絺和绤都是葛布,其中“絺”是细葛布,属于精纺,“绤”是粗葛布,属于粗纺。
葛是一种野生植物,葛藤经过沸水煮后,会变软,可以撕扯成一条条的纤维,就像现在我们常见的麻绳一样,然后再编织起来,就成了原始的葛布,这就是古籍上说的“绤”。
《诗经》中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啊,实在体贴我的心。
通过《诗经》里的描述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葛布”是普通百姓着衣的主要布料,那么,到了冬天如何御寒呢?
底层百姓的“棉衣”里填充的还真是芦花。笔者老家山东滕州,濒临微山湖,小时候有一种棉鞋,本地叫作“毛呜喽”,就是用芦花做的,虽不及用棉花为填充物做的棉鞋好看,显得臃肿笨重,但穿起来还是很暖和的。
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棉衣里填充的是禽类的羽毛或者畜类的兽毛,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其中的“短褐”就是指用羽毛、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富裕一点的呢,穿兽皮做的御寒衣,比如羊皮袄、鹿皮袄、狗皮袄,等等,特别是狗皮裤子狗皮袄还有狗皮帽子,是那个时代东北人御寒的标配,特别暖和。
再高等的呢,穿熊皮,还有穿虎皮的,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穿的就是虎皮大衣,但还不是最高级的,最高级的穿的是“裘”。
什么是裘?
裘就是用狐狸腋下的细毛做成的大衣,你想想,得多少只狐狸腋下的毛才能做一件大衣呀?
《史记·商君列传》曾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李白在《将进酒》中也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件裘可值千金,可见当时上层社会的奢侈。
又,《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衣狐白裘与晏子欣赏雪景,他转头问晏子:为什么大雪下了三天,我还感觉不到寒冷呢?晏子怼他说:你穿的是裘,百姓穿的是褐,你怎么会知道百姓的寒冷呢?
查《说文解字》,没有查到“棉”这个字;又查《书法字典》发现:在东汉隶书之前,是没有“棉”的小篆和金文的,更别说甲骨文了,直到刊刻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的《衡方碑》,才首次出现了“棉”这个字,而且,关于“棉”的解释,也是到了宋代的《广韵》才出现的:棉,树名,其实如酒杯,中有绵如蚕绵,可作布。
又,《通雅》曰:“木棉树也,俗呼攀枝花。”
也就是说,“棉”的造字本义是指木棉树。
木棉俗称“攀枝花”,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落叶大乔木,高10~20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岭南地区。木棉树的原产地不详,但很可能源自印度,中国对木棉树的最早记载是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说南越王赵佗曾在公元前2世纪向汉室献了一株木棉树,不过,在长安没有栽种成活。
古人多认为木棉的絮不可以纺纱织布,明代的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讲,“攀枝花中作补偿裀褥,虽柔滑而不韧,绝不堪牵引,岂堪作布?”
这说明木棉纤维的可纺性差,远不及我们现在所说的草本棉花。
还有,木棉树的棉絮产量极低,一棵成年的木棉树,年产量在5~8公斤,而且,木棉树不宜在北方生长,所以,古代用木棉的絮作为保暖材料还是可遇不可求的。
直到明代才有了对草本棉花的记录:(棉)似草者名古终,今俗呼棉花,乃草棉也。——《本草纲目拾遗·草部下·草棉》
综上所述,“鞭打芦花”中关于棉花的描述纯属子虚乌有。
那么,这个故事还能立得住脚吗?
3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守正编录,也有说是其兄郭居敬,还有说是郭居业编撰。
全书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合集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所以又称《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其中,闵子骞以“芦衣顺母”被收录其中。
不过,经查阅历史资料发现:有些故事,查有其人,却无其事。
也就是说,《二十四孝》很多故事都是虚构的,比如“鞭打芦花”。不过,这也并不影响闵子骞是个“孝星”这一事实。
那么,闵子骞的“孝”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闵子骞。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孔子高徒,孔门十哲之一,以德行与颜回并称。春秋时期鲁国范(今河南范县)人,是鲁国第四代国君鲁闵公的后代,但到他出生时早已家道没落,生母又过早去世,为家境所迫,很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经常随父亲驾车外出谋生,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后来拜孔子为师,成为孔子“仁”“德”思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以孝行闻名天下。他终生不愿出仕做官,直到50岁时去世。
关于闵子骞的籍贯,全国有不少地方都在争,比如安徽的宿州,不但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闵子祠、闵子墓,还有以“闵”命名的古村。
安徽萧县还有一个“车牛返村”,据说“鞭打芦花”就发生在这个地方,标志是一个大土丘,名曰摸儿寒山,因闵父内心羞愧抚摸可怜的儿子而得名。当地人传说,凡登山远行累得腰酸腿疼者,只要背块石头扔到这里,酸疼立即消失。
与“车牛返村”相距不远还有个“闵贤集村”,说是闵子的出生地……
另外还有山东费县的闵子庄,山东省鱼台县的大闵村,以及济南市历城区的闵子骞路、闵子骞祠、闵子骞墓,等等,都争相把闵子骞的出生地、工作地和墓冢地作为属地,荣宗耀祖,开发旅游。他们各有各的说辞,各有各的传说,但是,都没有完整的资料和实物去如实考证,至今争论不休。
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都来争闵子骞呢?
我觉得,古代人争闵子骞大多是为了“孝”之名,而现代人争,则多数是為了“名”之利。
且不管闵子骞究竟是哪里人,反正他都是中华“孝”文化天空中最耀眼的那颗星。孔子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意思就是:闵子骞真是至孝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
孔子赞扬闵子骞的话,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难道“孝”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吗?
到底什么是“孝”?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4
什么是“孝”?
《尔雅》中说:“善事父母为孝”。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
有人说,孝敬父母谁不会呀?为什么还要单拿出来说一说呢?
其实,“孝”是有学问的,往往你所认为的“孝”可能正是不孝,而你眼中的“不孝”,也可能就是孝,所以,对于“孝”必须好好研究,才能做到真正的孝。
甲骨文的“孝”()很有意思,“子”()的头上()戴了一束花。
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殷商时代,只有部落首领、巫师和英雄才可以头戴这种高高的羽毛冠,我们再联想一下戏剧中的“帅子盔”上那高高的雉鸡翎,甚至还有民国时期军阀头戴的“将军冠”,都和“子”头上的极为相似,也就是说,“子”的最高荣誉就是“孝”!
上古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普遍非常低,体质人类学家曾对殷墟出土的172具人骨作出鉴定,结果发现:包括未成年个体在内的男性平均年龄是33.2岁,女性为29.4岁。
当然,以上只是平均值,并不代表古人中没有长寿的,比如孔子的学生子夏107岁,西汉开国功臣张苍104岁,广州的缔造者南越王赵佗103岁……
平均年龄低,这说明少壮派死亡率高,所以,谁家有长寿者,那便是“家有一宝”“国之祥瑞”,换今天的话说就是“长寿基因”好,有利于改善族群基因,因此,“尊老敬老”的传统自古就有。
我们看甲骨文的“老”()字,字形勾画的是一个头戴冠冕、手拄拐棍儿、佝偻着身体的老人形象。
佝偻着身体说明年纪大了,可“手拄拐棍儿”“头戴冠冕”是什么意思呢?
据史料记载,老人手拄的拐杖可不是一般的拐棍儿,在汉代,它的名字叫“鸠杖”“鸠杖”相当于“老年证”,老人可以凭鸠杖享受国家福利;头戴冠冕则是一种荣誉象征,看像不像博士帽?
“老”是古代对年纪大且对部落或国家有贡献者的尊称。我们今天称德高望重的某某人为“某老”,同样也是这种尊称,这是自古遗留下来的传统。
同样的道理,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也理当称“老”,比如称父母为“二老”,还有老爸、老妈、老爷子、老太君等这些称呼,前面加个“老”,不是说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而是一种尊敬的态度。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是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老”是父母的意思。
汉代,“敬老”已经被写进法律程序,“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不赡养老人的,要被处弃市之刑。
《续汉书·礼仪志》记载:“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尺,端以鸠鸟为饰。”
金文“孝”()字的写法,和“老”字相比, 头上的花冠更大了,拐棍儿变成了“子”(),也就是说,能够担得起代表老人权益的这根“拐棍儿”,这就是“孝”,理应享受最高荣誉。
既然“孝”已经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了,那么,对于如何行“孝”就要好好研究研究,不然,一旦做出了不孝的事,就会遭到社会的谴责和唾弃。
5
《论语》中关于“孝”,是孔子和他的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总共有十三则之多。
这些关于孝道的“论语”条目,有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至今仍然适用;有的可能由于时代的原因,并不符合我们今天的普世价值观;而有的却被人歪解,以致愚弄百姓,进而造成我们对孔子思想的误解甚至怨恨……
比如:“父母在,不远游”,过去,人们往往只强调了上半句,而忽略了下半句——“游必有方”。
什么是“方”?
概括地说,“方”就是道,就是义,就是缘起,就是价值观。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指“方位”,也就是要让父母知道你的“位置”,知道你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你在新环境中的与人相处的“位置”,以及父母在你心里的位置等等。天底下最痛苦和无奈的事情之一,就是做父母的不知道儿女的所在。经常和父母保持信息沟通,减少父母对子女的焦虑,这也是“孝”的表现。
二是指“方案”,远游一定要有方案,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是“乱游”,乱游就会形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古人称之为“盲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内陆,尤其是政治核心历来居于内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倡导“男耕女织,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而不相往来”。生活空间相对封闭,如果子女外出,那就打破了家庭原有的生活秩序,最主要是打破了社会秩序。这是统治者不愿看到的。
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民纷纷背井离乡,从而改变了家庭的贫穷面貌,改善了父母妻子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孝”。而那些成天呆在家里不出门的,反而成了啃老族,这才是最大的不孝。现在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支持孩子“远游”的,因为,广阔的世界才会有更好地发展空间。
三是指“方向”,也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比如那些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远离父母的人,势必不能履行“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我们不会称之为“不孝”,因为他的这种行为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大孝”。比如岳飞,他的母亲就深明大义,认为“精忠报国”才是最大的孝。
孝是必须的,毋庸置疑,但不能“愚孝”,更不可“不孝”,因此,判定孝与不孝还是需要智慧的。
再比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谁?
孟武伯是“三桓”之一孟懿子的儿子,也是亚圣孟子的五世祖,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
对于孟武伯问孝,乍一看,孔子的回答好像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人家问什么是孝,他却回答说什么什么疾病之类的话,所以,后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
原因出在哪里呢?
出在对“其”的理解上!
第一种情况:如果“其”指的是父母本身,那么这句话就可理解为“父母唯一担忧的是他可能会生病”。
父母为什么会担忧自己生病呢?
因为自己生病就会连累子女。
为什么担心连累子女呢?
一是出于父母对子女天然的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想因为自己的病耽误了子女的发展,从而降低了子女生活的幸福指數;二是担心自己生病时间久了,会遭到子女的嫌弃甚至遗弃。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讨论的热点问题——“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采访中发现,有的老人流露出真实的想法,不是自己真的道德沦陷想去讹人,而只是想减轻一点儿女的负担。
这就找到了问题的痛点,有的子女对待父母,虽然嘴上不说,所谓的“孝行”照做,但多多少少会流露出内心的种种不情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论语·为政》)所谓“色难”,就是指(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也就是说对待父母要发自内心,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归根结底,“扶不扶”还是“孝”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如果“其”指的是子女,那么这句话就可理解为“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
父母担忧儿女的疾病和“孝”又有什么关系呢?
稍加体会我们就会发现: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实际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义。
关于孟武伯问孝,孔子的意思大致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
说白了,所谓“孝”,不在乎你对父母的爱心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就好了,这就可以说是孝了。
我小时候挺盼望生病的,因为躺在病床上望着父母满怀爱怜地为自己喂汤喂药,这是多么温馨的体验啊!直到今天,想起来都感觉无比幸福。其实不光我,那些流淌在文学家笔端的温馨画面,描写的不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吗?
反过来想,很多父母也想“生病”,那样,就可以看到儿孙满堂围绕在床边,但是,作为父母的又不愿生病,因为,“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你真能做到以父母对待子女的心情去对待父母,那父母还畏惧“色难”吗?
说到底,孝的根源是什么呢,或者说孝的重心是什么?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有人认为,对父母管吃管喝就是尽到孝心了,真的是这样吗?你养的狗和马,你也管吃管喝啊!如果对父母做不到发自内心地尊敬,这和养条狗养匹马有什么区别呢?
通过“子游问孝”我们可以看出来,孝的根源是“敬”!
6
大多数人对于《论语》所提倡的孝道有爱有恨,爱恨交加,感情是复杂的。
为什么呢?
我们总是梦想着万事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可孔子所说的“孝”根本没有固定的答案,对于弟子们的各种疑问,往往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看法,好像使人摸不着头脑。
但是,细细品味孔子对“孝”所有的回答,也会发现一个规律,所以,如果非要整出一个标准答案,那么,“孝”就是无我,就是利他,就是敬天爱人。
对于闵子骞来说,想必是以上都做到了而且执行得很好,才会得到孔子的盛赞,这么说来,闵子骞确实不简单,我们对于“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句话理解还是肤浅了。
“父母昆弟”看似一家人,其实代表的是三方视角。对于闵子骞而言,“父”是最亲的,无论做得好与差都会得到“容”,属于“正方”;“母”是后母,属于“反方”,如果能做到后母在人前背后无差评,那可就很难了;“昆弟”是同父异母,属于“监理方”,看问题可能稍客观一些;而最客观的,还是周围的群众,也就是第四方。
闵子骞能同时做到四方无差评,那得需要多大的智慧啊!
还有另一种说法,“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是指没有人非议他的父母兄弟,为什么这一点凸显出闵子骞的孝心呢?因为他并没有盲目地听从父母兄弟的话,以致做错事而连累了父母兄弟,受到他人的异议。
儒家说孝,历来只有说孝心、孝道、孝行,并没有说“孝顺”。因为加上一个“顺”字,很容易引起凡事都应该顺从的误解。事实上,合理的当然要顺,如果是不合理的,就不能“顺”。盲目顺从,出了问题把责任推给父母兄弟,这当然是不孝。
现实社会中,很多贪官都是因为“顺”了父母,“顺”了兄弟,“顺”了妻子的枕头风,对自己亲属的“贪”不闻不问,看似对亲属的宽容关爱,到了最后还不是都锒铛入狱?
所以说,孔子用这一个指标来评价闵子骞,实在是“孝星”的最高标准。而“鞭打芦花”只是其中一个很小很小的一个点,况且是他尚未成年时候的“孝”,而不是“闵氏之孝”的全部。
后世之所以在“鞭打芦花”上大做文章,是因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里戏剧冲突性强,有故事可讲。
在古代,戏剧是教民向善、传播思想的重要渠道,面对的是最底层的老百姓,所以,戏剧的内容要和底层百姓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取得共鸣,比如还有一出戏叫“包公辞朝”,讲的是宋代包拯的故事,有一段唱词是这样的:听说俺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包大葱……
“包公”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戏剧中他是宋代的宰相,“清官”的代名词,被尊为青天大老爷,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老百姓心目中位高权重的副国级领导,要下基层断案,临行前两宫娘娘要给他做烙饼卷大葱送行,因为在老百姓心目中,“烙饼卷大葱”就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美食了,而两宫娘娘和邻居大嫂简直没什么区别,这就是当时老百姓的认知水平。
我想,“鞭打芦花”也同样是经过了这种改编,在历代基层戏剧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最后变成了我小时候看到的那种版本,因此,也就不必苛求它是否和史实相吻合了。
除了“鞭打芦花”,闵子骞还有哪些故事呢?
7
《论语》中对于闵子骞记录的并不多,其中《论语·先进》记载: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这一段说了个什么事呢?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不想再做“三桓”(详见《一门三贤》篇)的傀儡,因此带兵攻打鲁国实际掌权人季平子,后来沒打过,被季氏驱出国境,四处流亡,最后客死他乡。
鲁昭公被赶走之后,季氏另立新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讨论改建长府。
长府是个什么机构?
是鲁国存放钱粮兵器的大仓库,鲁昭公就是以长府为据点攻打季氏的。由于长府建筑坚固,易守难攻,且钱粮兵器都在其中,如果不是鲁昭公队伍中有叛徒,也许此时季平子该身首异处了,所以,季平子召集各大臣前来商议如何改建长府,消除其军事上的作用。
季氏以下犯上,驱逐国君,这种僭越行为是极大的叛逆失德,但鲁国的大臣却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敢怒而不敢言。
闵子骞说:“仓库就是仓库,仓库不坚固如何保障国家财产的安全?我的意见是不改,还是照原来的老样子吧!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它的旧貌呢?”
言外之意,长府有无军事用途并不是重点。明白人用脚丫子思考也会知道,只有谁才能掌握国库呢?只有国君,你改建国库的意思不是很明显吗?就是为了防下一任国君的,如此做法真可谓“季平子之心——路人皆知”!
孔子知道后,不由得点头称赞道:“闵子骞这个人啊,要么就不说话,只要开口,一定就能说到点子上。”
另外还有一则记载,《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季氏看中了闵子骞的才干,想拉拢他加入季氏集团,于是,就提拔他做费邑的长官(相当于上海市委书记),闵子骞对前来下官牒的使者说:“请你找个好一点的借口替我推辞掉!如果你替我推辞不掉,也不要再来了,再来就是逼我了,到时候我一定会到汶水上游去了!”
汶水上游在哪?
汶水上游在齐国,可见闵子骞不愿出仕的决心。
闵子骞为什么不愿意出仕为官呢?
因为此时的鲁国是季氏专权,国君都被驱逐出境了,如果此时出仕,是为国家工作呢,还是为季氏打工?
季氏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自己再跟着季氏打工,是违反儒家的义理的。为臣之道都不能做好,何谈君子之道呢?
但是,这畢竟在鲁国,季氏是说一不二的,闵子骞也不想得罪这样的人,只能让传话人找个好一点的借口,委婉地推辞掉。如果推辞不掉怎么办呢?所以闵子骞又说了,如果再来请我的话,那我只能离开这里去坟上了,惹不起总能躲得起吧!
闵子骞为什么如此决绝呢?
第一,儒学义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是为国家民生服务,而不是为专权者私人打工,虽然鲁国名义上还有国君存在,但实质上无异于季氏私人的领地,儒家注重名实相副,否则就是不义。
第二,季氏的做法已经违背了为臣之道,僭越了“礼”,如果和这种人合作,无疑是违背儒学的义理的,这也是儒家不能忍受和最为反对的。这样违背儒学义理的事情,孔子不会去做,得到孔学真传的弟子们也都不会去做的。
第三,闵子骞有自己的追求,比如习惯了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或者习惯了追随孔子学习问道,志于学而不志于官。
8
公元前498年,闵子骞毅然舍弃俗世的一切,追随孔子周游列国,一路历经千难万险,不离孔子左右。
公元前487年,闵子骞跟随孔子在楚国不到两年,病死在去蔡国的路上,死后葬于安徽省宿州市曹村镇闵子祠村,终年50岁。
责编:鄞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