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武学“道艺”论
2023-07-17李子蔚
李子蔚
陈微明先生在《〈拳意述真〉序》中写道:“先生(指孙禄堂先生——笔者注)融会三家而能得其精微,笔之于书,表彰先辈,开示后学,明内家道艺无二之旨、动静交修之法,其理深矣!”陈先生的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孙氏武学的本質与内核——“内家道艺,动静交修”。
一、“道”字含义与孙氏武学“道艺”的内涵
什么是道艺呢?简单地说,拳(武术)与道合就是道艺。然而,要切实弄清楚什么是“道艺”,首先就要搞明白“道”字何指。
“道”字含义多,其主要者有以下几种。
(一)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里的“道”就是指天地万物的本源。
(二)指道家或道教、道士。
(三)指道学,即宋明儒学之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四)自然规律。《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五)道德天理。《礼记·中庸》:“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六)修己治人之术。朱熹《大学章句》注:“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七)阴阳平衡。《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若偏阴偏阳,皆谓之病。”
(八)道路,方向,途径;方式,方法。《孟子·告子上》:“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拳意述真》:“行动不离圣贤之道,心中亦不离仙佛之门。” “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强……”
(九)志向,宗旨。《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十)非礼勿言,言出理遂。孙禄堂《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故‘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实道破内家之奥义。”
当然,“道”字还有许多其他意思,因与本文内容不相干,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孙氏武学的道艺所求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以为,孙氏武学的“道”或者说“道艺”,由低到高包括以下几个层次:①益寿延年——安命之道;②提升个人修养——立身之道;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贤之道;④去人欲,存天道,清静无为,得大自在——仙佛之道;⑤穷究天地万物之本源——太上之道。
孙氏武学五个层次的道,实际已经把上文诸方面的含义基本上都涵盖进去了。
二、孙氏武学之“道艺”与“武艺”
在孙氏武学中,“有道艺、武艺之分,有三体式单重、双重之别”。(《拳意述真》“述宋世荣先生言”第二则,下同。)
“练武艺者,是双重之姿式。重心在于两腿之间,全身用力,清浊不分,先后天不辨……若与他人相较,不怕足踢手击。此谓之浊源。所以为敌将之武艺也。”孙禄堂先生注解说:“若练到至善处,亦可以无敌于天下也。”
据笔者研究发现,最早提出“道艺”论的应该就是宋世荣先生。然而在今日宋派形意拳中,似乎更重视武艺,对道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孙禄堂先生在自身武学实践的基础上,将此理论发扬光大,成为孙氏武学独有的理论。
当然孙氏武学“道艺论”也遭到一些对孙氏武学一知半解者的否定,甚至是个别对孙氏武学一无所知之人的恶意诋毁。对于恶意诋毁者,笔者无须回应,每个爱好者心中都有杆秤。对于一知半解者,除了勤习武艺之外,笔者恳请各位认真补习一下中国传统儒道释文化的课。只有经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孙禄堂先生的武学理论,才不至于随便发出浅薄之论。
在孙氏武学中,武艺为小学之道。与人交手,取双重三体式之姿势。但孙氏武学尤重道艺之用,因此一般不站成五五对开或四六开的“双重”三体式,而是三七开或二八开的单重三体式。
“武艺”虽为小学之道,却是拳术最原初的本质属性。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自序》中写道:“三派拳术,形式不同,其理则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胜于人者则一也。”“一派拳术之中……其运用,或有异耳。”先生一生与人交手无数,从无败绩,正是基于对武艺的切实体验与深刻领悟,才把武学由技(武艺)的层次升华到道(道艺)的层次,从而形成了道艺武学理论。
“道艺”为大学之道。
“练道艺者,是三体式单重之姿式。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亦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意思与丹道相合……”孙禄堂先生引“丹书”注解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是此意也。”
“道自虚无生一气”中的“道”,便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人身中之体现,模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三体式得名即源于此。故孙氏武学单重三体式必由无极式而起,至太极、两仪,身具四象,再成三体式。此三体式与道教内丹术殊途而同归。
孙禄堂先生在“自序”中还写道:“按三派拳术之道,始于一理(即太极一气——笔者注),中分为三派,末复合为一理……所以三派诸位先生所练拳术之道,能与儒、释、道三家诚中、虚中、空中之妙理,合而为一者也。”这是孙禄堂先生对道艺论的确认。
三、拳与道合的历史依据
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与凶禽猛兽搏斗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五侯争霸,七国称雄,征战不休,用于战场杀伐的武技逐渐成熟,出现了许多武功高强的人,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
齐国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并指挥吴军打了不少胜仗。众人皆知的替吴王练女兵的故事,主角也是孙武。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体现“拳(武)”与道合的人。
三国时期的关羽,忠义无双,百代传颂;张飞勇猛无敌,忠贞不贰。然而“羽刚而自矜,飞暴而少恩”“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两人的性格与做法恰恰都是为将之道的大忌,最终导致两人败亡,不仅两人死得不够体面,而且使诸葛亮的“隆中策”付诸东流。两人大局观与诸葛亮、鲁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反观关羽的对手吕蒙,本来只是一员猛将,但在孙权的劝导下发奋读书,以致鲁肃再与吕蒙论道时,大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声名显赫的关羽败给了籍籍无名的吕蒙就不足为怪了。吕蒙做到了“拳(武)”与道合,关羽并没有完全做到,张飞则完全没有做到。
岳飞,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少年即怀报国志,喜读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并先后师从周同、陈广,习骑射、刀枪武艺。国难当头之际,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投身抗金前线,浴血杀敌,终成一代名将。岳飞以拳法枪刀弓马之术训练军队,屡次打败金军。岳飞还多次上书请求迎回二圣,岳家军也多次收复失地,并欲“直捣黄龙”。虽然岳飞被时为宰相的金国奸细秦桧构陷,屈死风波亭,但岳武穆王的民族大义光耀千秋,泽被万代。明清以来的武术家,尊岳王为形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的创始人。由此可见,不仅岳飞体现了拳与道合,形意拳前贤姬际可、曹继武、戴龙邦等人独尊岳王,将武术与民族大义相结合,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拳与道合。
不仅形意拳如此,清初中原红拳(后区分出大小红拳、关西红拳等)和闽粤洪拳的创始人,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拳与道合。红,谐音也为“洪”,洪指的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因此,无论“洪拳”之名还是“红拳”之名,均表达了驱除鞑虏、复兴汉人天下的爱国志向。
然而清末北方武术团体义和团,虽有爱国之志,却没有寻找到真正的救国之道,仅凭血气之勇,根本不可能改变中华民族遭受外侮的命运。由是孙禄堂先生进一步认识到,文武一理,不可偏废,从而逐步形成“道艺”理念。
四、武艺与道艺的区别与联系
武艺与道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
两者的区别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不善养浩然之气,仅凭血气之勇者为外家,为武艺;善养浩然之气者为内家,为道艺。
养就浩然之气,虽无缚鸡之力,亦可谓之道艺。宋末文天祥,一介书生,没有岳武王那样的盖世武功,却力图挽狂澜于既倒,虽然不敌,一样成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岳武王留下了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和苍劲题字“还我河山”,文忠烈公留下了荡气回肠的《正气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他们的浩然正气,激励起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报国情怀。
(二)得中和之太极一气之前为武艺;得其中和,一气浑然者为道艺。
以习武者不同阶段而言:习武之初,往往心浮气躁,全凭血气之力,是为武艺;待浮躁之气渐除,中和之气始得,则进入道艺阶段;至神气交融,无时不然,则道艺之功有成矣。拳经云:“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神藏气内丹道成。”
(三)明劲阶段为武艺,暗劲、化劲阶段为道艺。
明劲阶段,“人身中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体质不坚”“皆是后天血气用事”,故此阶段为“炼精化气、易骨之道”,为武艺。暗劲阶段,内外如一,浩然之气沛然,故此阶段为“练气化神、易筋之道”,为道艺。化劲阶段,阴阳混成,刚柔悉化,“为炼神还虚、洗髓之道”,为道艺之纯化。
(四)尚技者为武艺,尚德者为道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武学的修炼而达到道德的至善,这就是道艺;反之,孔武有力,争强好胜者,为武艺。
(五)双重三体式为武艺,单重三体式为道艺。
双重三体式为对敌之式,故为武艺;单重三体式为自我身心的琢磨,故为道艺。
(六)与传统文化不能相融的技艺为武艺,与传统文化能融为一体的武学为道艺。
一味注重拳脚功夫,忽视传统儒道释文化、传统国粹文化(如书法、围棋、国画、音乐、戏曲、建筑艺术等)的熏陶,受现代“快餐文化”影响,急功近利者,为武艺;将武学与传统文化有机交融,宁静淡泊者,为道艺。
然而两者并非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一)武艺是道艺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没有武艺,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艺。
(二)道艺是武艺的升华;没有道艺,单纯的武艺难以守得住。
(三)尚武艺之人一旦开悟,即成道艺;修道艺者一旦为外物蒙蔽,迷失本心,所练所为便只剩下“武艺”了。
(四)武艺之中有道艺,道艺之中亦有武艺。两者相互包含,不可截然分割。
(五)暗劲阶段,体为道艺,用为武艺。化劲阶段,“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此阶段“体用一道”,无所谓体,无所谓用;体即是用,用即是体;无所谓武藝,无所谓道艺;武艺即道艺,道艺即武艺。
(六)有武艺未必有道艺,有道艺一定有武艺。
五、孙氏武学道艺的五重境界
(一)第一重境界:益寿延年——安命之道。
成语有“安身立命”一说,笔者反其意而行之,曰“立身安命”。
白西园先生云:“练形意之道,实是却病延年,修道之学也。余自幼年行医,今年近七旬矣,身体动作轻灵,仍似当年强壮之时也,并无服过参茸保养之物。”白西园先生是宫廷御医,又是李洛能先生“八大弟子”之一,其形意拳既不同于郭云深先生的刚,也不同于宋世荣先生的柔,而是独得一个“巧”字。因此白西园先生的“现身说法”更具有权威性。
查《拳意述真》三派前辈“小传”,享寿八十多岁、七十多岁者各7人,六十多岁者2人。杨露禅先生寿74岁(虚岁,下同),武禹襄先生享年69岁,程廷华先生庚子之役壮烈殉国,年50岁。这在平均寿命不足40岁的古代近代,是比较罕见的。毕竟,过去有句话:人过七十古来稀。
孙禄堂先生寿74岁,孙存周先生寿71岁,吾师孙叔容先生寿88岁,师叔孙宝亨先生寿84;师姑孙婉容先生现已九十有三,依然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是耄耋老人。
因此,孙氏武学最低层次的道艺“安命之道”,实有确据。
(二)第二重境界:提升个人修养——立身之道。
耿诚信先生云:“幼年练习拳术之时,肝火太盛,血气甚旺,往往与人无故不相和,视同道如仇敌,自己常常自烦自恼……自练初步明劲之功夫,四五年之时,自觉周身之气质、腹内之性情,与前大不相同。回思昔年所作之事,对于人所发之性情言语,时时心中甚觉愧悔。自此而后,习练暗劲又五六年,身中内外之景况与练明劲之时又不同矣。每见同道之人,无不相合……嗣后又迁于化劲……自此方无有彼此之分、门户之见。遇有同道者,无所不爱;或有练习未及于道者,无不怜悯而欲教之……所以能变化人之气质。”耿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道艺武学对提高个人品性修养、改变人的精神气质有巨大作用。
如果一个人练习“内家拳”多年,气质修养没有什么改变,甚至反而戾气更重,则无论如何也算不得入了内家之门。换句话说,只要是真正的内家拳,一定是道艺之学。不得其道者,只能是外家。
(三)第三重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贤之道。
程廷华先生曰:“将此道理(指数理兼该——笔者注)得之于身心,可以独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在《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中,宋世荣先生曰:“拳术中亦重中和,亦重仁义。若不明此理,即练至捷如飞鸟,力举千钧,不过匹夫之勇,总不离乎外家。若练至中和,善讲仁义,动作以礼,见义必为,其人虽无百斤之力,即可谓之内家。”孙禄堂先生由此认识到:“吾人立身涉世,处处皆是诚中形外,拳术何独不然。试观古来名将如关壮缪、岳忠武(即关羽、岳飞——笔者注)等,皆以识春秋大义,说礼乐而敦诗书,故千秋后使人生敬仰崇拜之心。若田开疆、古冶子辈,不过得勇士之名而已。”武圣关羽、战神岳飞,其事迹国人耳熟能详,恕不赘述。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接三人,他们是春秋时齐国人,共以武力事景公,曾助景公打败敌人,战功彪炳。然而后来被晏子设计,争桃论功,三人相继抹了脖子,这便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三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所以孙禄堂先生说他们“不过得武士之名而已”。
因此,武者必须具有家国情怀。而当今中国武术界,伪大师层出不穷,既不修武功,更不管什么春秋大义,一心只想出名和捞钱,他们与道艺扯不上任何关系。
(四)第四重境界:去人欲,存天道,清静无为,得大自在——仙佛之道。
孫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书末附有《练拳经验与三派之精意》一文,文中写道:“……自己体察内外之情形,‘人道缩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无减。以后静坐亦如此,练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术与丹道是一理也。”文中的“人道”,即指人的七情六欲。丹道本质上就是清静无为之道。程廷华先生云:“无事口中可以常念阿弥陀佛”“心中亦不离仙佛之门”。这里的常念阿弥陀佛、不离仙佛之门,并不是要你出家或者做居士,将来成仙成佛,而是要清静无为,慈航普度,肉体上虽不能脱离凡胎,但精神上已远离红尘。
(五)第五重境界:穷究天地万物之本源——太上之道。
老子著《道德经》,穷究天地万物之本源,是为道,太上之道;人生而立于天地之间,应该与天地之道相契合,是为德,太上之德。孙氏武学三体式,天地人三才之象也。修习三体式,即为以身证道之学也。得其太上之道,即成太上之德。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孙氏武学道艺的最高境界就是修大道、成上德。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体现了一个重要思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于“拳与道合”思想而言,金庸先生的武侠思想就是最好的注脚。金庸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经久而不衰,原因就在于他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教文化、家国情怀有机地结合了进去,实现了“武亦载道”。因此,拳与道合并非虚妄之说,道艺武学是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归宿。能够把握武术发展的历史脉搏,这正是孙禄堂先生的又一伟大之处。
(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