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花园”
——STEAM理念下大班体验蟳埔风情探寻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魅力项目案例
2023-07-17陈玲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文/陈玲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一、活动背景
在坐落于泉州的一个小渔村——蟳埔村中,生活着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蟳埔女。她们有着特殊的装扮:头顶“花园”,戴着鲜花做成的“簪花围”,穿着大裾衫、宽脚裤,以海为田,肩挑星星、渔火、帆影、朝霞……当地俗称蟳埔女为“海的女儿”,是闽南妇女勤劳、勇敢、朴实和贤惠的代表。独特的蟳埔文化象征着对勤劳的歌颂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蟳埔女的服饰极具海上丝绸之路遗风,印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芸舒小朋友在“茶话会”中分享她到蟳埔村游玩的照片,小朋友们对照片中芸舒穿的“奇装异服”产生了好奇。
A:老师,为什么芸舒跟我们穿的不一样?
B:她的服装和惠安女有点像,可是她没有戴斗笠、戴花。
C:我在西街的墙壁上有看到和她打扮一样的人物图片,她头上的装饰好漂亮呀!
D:我最喜欢簪花围了,因为上面有很多花,很漂亮。
教师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泉州是中国东亚文化之窗,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追随幼儿兴趣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感受泉州海丝文化的丰富与优美,我们结合蟳埔文化主题积极地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加深对“蟳埔女”和“簪花围”的美丽和丰富内涵的认知和体验,思考并收集生活中合适的材料,进行“簪花围”的创作与展示,并自我装扮。课程融入STEAM教育的理念与项目化形式,促进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构建高阶思维,深化学习品质,激发创新能力以及审美体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本游戏项目能够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协商的能力,提升科学和艺术创作素养。
科学(S):
(1)了解“簪花围”的外形特征,掌握“簪花围”的基础常识和现实经验。
(2)感受各类材料的物理特性。
技术(T):
(1)学会用合适的材料制作“花围”。
(2)掌握剪、贴、粘等技术方法。
工程(E):
(1)策划“簪花围”的制作流程。
(2)通过手绘草图的方式表现设计构想,不断优化设计与制作方式。
艺术(A):
(1)利用各类材料表达创意和色彩的搭配。
(2)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数学(M):
促进幼儿测量大小、厚薄等数学核心经验的发展。
三、项目推进
驱动性问题是幼儿内在驱动力的外在表现,教师围绕着蟳埔女发髻提出问题:蟳埔女发髻是什么样的?蟳埔女“簪花围”的来源是什么?怎么梳髻?“簪花围”可以怎么玩?引导幼儿围绕着这些驱动性问题开始项目探究。
(一)蟳埔趴趴走——初识蟳埔女发髻
1.探寻传说中的“头上花园”艺术。
(1)前期调查:围绕“蟳埔女‘簪花围’的来源”“‘簪花围’有什么特别之处”展开了讨论。讨论结束后,小朋友们带着好奇心,与家长从“蟳埔女的服饰”“簪花围”到“我心目中的蟳埔女”进行资料的调查和收集。并通过巧手将自己对于蟳埔女“簪花围”的独特见解用笔记录下来与老师、同伴分享。
(2)幼儿通过欣赏图片、视频,了解有关蟳埔女“簪花围”的传说,通过倾听勤劳蟳埔女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对蟳埔女的认识。
(3)实地参观蟳埔村,对“簪花围”展开调查。
看一看、摸一摸、戴一戴、比一比“簪花围”的不同之处,听一听爸爸妈妈讲的“簪花围”科普小知识: 女孩儿童时期梳辫子,把色彩鲜艳的菊花、玉兰花、山茶花插满双鬓。待到及笄(女孩满15周岁叫及笄),亲人就要为她们“梳髻”。把秀发盘在脑后,梳成圆髻,佩上金银首饰,中间横插一根象牙筷子骨髻。圆髻四周戴上用应季的五颜六色的小朵鲜花扎成的整齐花环,有洁白高雅的茉莉花,有被美称为“六月雪”的素馨花,有含苞欲放的淡黄色含笑花,有球状的白色、红色的粗糠花……俗称“簪花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从花围的圈数分为一至六环,花围选用的花朵形态各异,色彩搭配有渐变、有对比,花朵的排布有疏密、有松散等方面分析“簪花围”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逢年过节,便是蟳埔女们争芳斗艳的时刻,一个个漂亮的“簪花围”就像姹紫嫣红的小花圃。
“为生活而艺术”,教师重视艺术的功能性和与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结性。通过对生活中“簪花围”的相关知识积累,使幼儿后续的“花围”创作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
2.换装体验——我是勤劳的蟳埔女。
(二)基于STEM项目的问题解决学习——“花围”的设计与制作
1.学习了解蟳埔女“发髻”的基本知识。
了解蟳埔女“发髻”是怎么梳起来的,制作“簪花围”需要有哪些步骤和工具、材料。
2.我设计的“花围”。
幼儿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画出自己心中与众不同的花围,做出设计方案,与同伴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花围。
3.开始制作。
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幼儿了解蟳埔女的“簪花围”的特点,通过绘画的形式画出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蟳埔女簪花围”,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提供给幼儿进行动手制作,幼儿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1)组建设计团队。
幼儿自主选择制作团队的合作人以及分工方式,进行组长竞选。小组自主讨论本组“花围”的制作方案: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
A:我要在帽子上簪花围。
B:除了在草帽上进行簪花围,还可在什么材料上簪呢?
C:我要在皮球上簪。
D:我想在小塑料筐上簪。
(2)收集制作材料。
在收集材料前,组员们共同探讨制作“花围”分为哪几个部分。经讨论,“花围”共分为底衬、花围、发簪三个部分。小组成员围绕这三个部分收集材料。幼儿找到的制作花围的材料有彩泥、彩色瓦楞纸、小花、花片、瓶盖、扣子、毛绒球、花生壳等;制作底衬的材料有帽子、塑料小脸盆、泡面碗、小竹篓、半个皮球等;制作发簪的材料有吸管、一次性筷子、竹签、锡纸等。
(3)梳理经验——怎样簪。
A:太好了,簪花围的材料都收集好了,但是要怎样簪呢?
B:像我们以前绣珠片绣那样,先画图案再来簪。
C:花环要怎么摆放呢?
D:要不我们再去看一下视频就知道了。
我们把蟳埔奶奶簪花围的过程又看了一遍。
幼儿在利用材料制作“簪花围”的过程中,有的材料被成功运用了,有的失败了。幼儿根据不同部分的特点对各类制作材料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团队讨论,从底衬、花围、发簪三个方面梳理了制作材料的相关经验:
●底衬:凸起、圆圆的,可戴的,可装饰、插花。
●花围:可以卷卷的,立体的,色彩鲜艳的,可粘贴。
●发簪:可固定的,细长的。
(4)技术探究。
引导幼儿学习并探索材料使用的多种创意技巧,例如纸的折、揉、团、剪等多种方法,培养幼儿“一材多用”“多材一用”等创造性思维。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花围的圈数分为一至六环,花围的组合有疏密、大小对比的排列方法。
平面的花围和立体的花围在制作工艺上有什么不同?
连接花围花环的关键是选择什么工具和方法。我们一起讨论:“你们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组装花环和帽子呢?”
楷楷说:“用胶枪,上次做太阳时我就用了胶枪。”
奕奕反驳道:“直接把花插进小孔里。”
教师不置可否,说:“哪种方法可行,你们按自己的想法试试看吧。”
三、STEAM项目的技术和数学问题解决花围制作再升级
讨论:怎样才能让“簪花围”漂亮、好操作、有特色?干花会掉怎么办?
A:我的干花怎么老是会掉。
B:你要让软铁丝躺着穿过花梗就行了,让软铁丝立着就穿不了啦!
C:对,用这办法多练习几次就会了。
D:蛋壳、花环都一样大小,排列起来没有规律。
2.开始制作。
用各种材料进行拼贴,这正是幼儿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游戏。
(三)蟳埔艺术展示
讨论: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簪花围”的美呢?
A:可以拍蟳埔女发髻模特大赛的视频发在网络上让别人看到。
B:我们为“蟳埔女头饰”宣传、做广告。
幼儿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海丝艺术”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海丝艺术”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民间艺术教育资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趣味十足,且富有特色,“簪花围”是海丝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教师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搭建自由开放的创作环境,幼儿在欣赏和探究中了解蟳埔“簪花围”的艺术美。指导幼儿运用多元、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大胆地探索、创作,自主探究簪花围的材料、形式、技法等。在探索“簪花围”的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快乐地学习,在真实的创作和体验过程中尝试与同伴合作,不断遇见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学习。幼儿在失败与成功的往复之中建构着自己的经验,学习品质和能力会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将闽南源远流长的海丝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是深化幼儿园园本课程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中感受、体验、表现,最终多方面地了解、深入地感受海上丝绸之路非遗文化,深深地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感染。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使家乡非遗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创新,全面提升幼儿的文化自信,逐渐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