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滥于虚声,不甘于无言

2023-07-17一考生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轻言夏衍外化

一考生

語言是人类表达的工具,亦是人心的反映者。朱熹曾劝诫曰:“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诚然,滥于虚声者,必然浮躁而不定,于个人、于社会,无疑都毫无裨益,更需防止龚自珍所言“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社会悲剧。故此,身为当代青年,你我实应不滥于虚声,不甘于无言。

不滥于虚声,是行为的规整,亦是心灵的净化。

正如《礼记》所写: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真正有涵养、有积淀者,无不是沉稳严谨之人,决不轻言,也决不妄言。妄言轻言深刻反映着内心的轻浮不定,短时间不加三思之语必不能有深刻的意味。试想,若个人长此以往,则其功业又该如何成就?若社会长此以往,发展又该如何深入?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唯有真正的思索才能造就深刻的思想;唯有久久打磨的言语才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不滥于虚声,需要从心灵中根除浮躁的杂草,涵养沉稳深刻的鲜花,这样方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对发展有所助力。

但,不滥于虚声,决非畏缩的借口,不甘于无言应是你我的底线。

所谓不可妄言轻言,是建立在人们价值判断上的沉稳选择,然而其必然依赖于正确的价值判断。为正义发言决不是虚声,相反,甘于在恶势力面前低头者,实应为天下人所不齿。面对社会的悲剧,我们不应秉持所谓的明哲保身,作壁上观,而应坚守内心的正义,敢于发声。

鲁迅在黑暗的旧社会里以笔为武器,为穷苦大众发声;夏衍用文章体察民众,为一众包身工发声。这又怎会是虚声呢?我们看见杜甫为国为民忧心不已,看见白居易深味百姓贫贱。他们的发声是社会所需,是正义的外化,决不该为畏缩者的软弱背黑锅。

然而,敢于发声亦应有所积淀,不甘于无言者更不应让发声沦为虚声与妄言。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敢于发声者必先深入体察,深思熟虑,才能使所发之声真正为人所认同。不滥于虚声,不甘于无言,二者相辅相成方为正道。

青年的目光应关切社会,青年的心灵应恒于沉稳。长此以往,个人幸也,社会幸也,国家幸也!

(编辑:关晓星)

评点:郑世荣

文章是阐述关于发声的议论文,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先反面论证,后正面论证。不滥于虚声,运用概述事例为论据;不甘于无言,运用典型事例为论据,如鲁迅、夏衍、白居易等。文章运用文白相间的语言,精练、圆润、活泼,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轻言夏衍外化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夏衍巧改剃头诗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我的爷爷奶奶——夏衍与蔡淑馨
对艺术的尊重
不轻言绝交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的多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