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7-17石丽娟
石丽娟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助于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精华、领悟生活中的道理、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习作,鼓励和肯定其习作表现,并引发其对习作的兴趣。在掌握习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消除自身不良情绪,从习作中获得快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树立习作素养,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语言基础比较薄弱
习作教学中语言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出现困难,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严格规范自身的教学用语,进而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语言使用榜样,教师的综合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习作技巧,忽视了日常积累好词、好句的练习,使得其在习作中没有牢固、扎实的语言基础,习作内容比较空泛,导致其在积累和应用语言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习作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听讲。部分教师更注重传授习作知识,忽视了对学生习作理念、语文素养等培养,使得习作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考试标准,由于学生的习作基础不扎实,对于习作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语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教师却要求学生在习作时主题要突出、鲜明,习作内容要充实,增加了学生的习作难度,使其对习作的兴趣比较低。
3.习作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小学阶段对语文习作要求比较低,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习作水平受到实际生活的影响,对于动画、漫画比较感兴趣,缺乏书本习作素材,导致学生的习作内容大致相同。学生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忽视了身边自然的风景,不能很好地将生活中的趣事和风景表达在习作中,致使其习作内容缺乏趣味性、灵活性。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1. 注重学生口语表达,加强学生语言逻辑
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受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让其先学会说,再进行写。教师要让学生多说,给学生提供上台讲话的机会,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讲述以往真实、有趣的学习生活,还可以畅想未来学习的计划。实行轮流制,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激发其自信心。例如,让学生围绕“我最尊敬的人”开展习作,重点围绕主题开展自由发言。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语文教师;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爸爸;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妈妈。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的思想更开阔,能够充分联系自身开展习作,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充分释放天性,勇于表达自身想法,激发其表达欲望,让他们真正自愿、自主地进行表达,进而有效强化其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在面对教师和其他学生时不敢表达自己,害怕出错,说话声音小,没有自信,比较沉默。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表达,增加其敢于表达的勇气。在学生勇于表达想法后,教师要先肯定和表扬学生,提升其自信心。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应该认真听取,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使其从内心更加愿意表达自己想法,进而在习作过程中有更多的语言进行写作,在习作内容中更好地抒发自身情感。
2.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師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认真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习作教学的主体,让其从习作中感受到乐趣,注重培养其语文素养,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升习作教学效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借助讲故事、猜字谜的方式开展习作教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消除其害怕习作的问题,在习作教学中融入生活思想教育,使其学会观察和记录周围的事物,并引发情感思考,促进习作教学效果。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其营造一个真实的习作情境,使其想象得到发散,产生习作兴趣,能够集中精神开展习作。例如,在教学习作“庆祝建党百年,文咏大美家乡”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搜集家乡过去的图片和视频,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家乡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样子,甚至更久远的样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进而更好地将自身情感融入习作中,写出优秀的习作内容。
3.实行多样化的习作评价,注重课后习作批改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并引导其改正。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习作评阅活动,锻炼学生批改习作的能力,让其掌握正确的习作批改方法,减少自身在习作中的问题。学生学习批改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批改习作,还可以认真检查自己习作中的错误,有利于加强学生责任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应该重视习作教学,认真对待学生习作评价,全面评价学生习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例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习作内容是否围绕主题开展、内容语句是否流畅通顺、段落标点是否合理正确,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小学阶段的学生希望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表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在习作教学中多鼓励他们,以满足其内心需求,进而喜欢习作。在评价学生习作时,教师应该用心、认真地写下评语,不仅要注重习作评语的效果,还要注意习作评语的性质。例如,教师借助激励式习作评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习作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习作学习的热情;借助导向式习作评语能够让学生清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通过科学、正确的方法进行改进;借助幽默式习作评语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问题,并及时和虚心进行改进,进而有效提升其习作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口语表达,以说促写,加强学生语言逻辑,提升其语言基础能力,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和空间。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开展习作教学,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其习作内容和情感,为习作注入有趣的灵魂,创作出优秀的文章。教师还可以实行多样化的习作评价,注重课后习作批改,使学生能够清晰自身优势和不足,并进行改进,进而提升习作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