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3-07-17贤鑫李桐陆建中
贤鑫, 李桐, 陆建中,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 新乡4530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如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当前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效能,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性作用。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如何准确评价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仍然是一个难点。
国内外学者对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相应评价体系与方法等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查敏等[1]基于不同的转化主体与转化方式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更加准确地对成果转化进行评估说明。贾敬敦等[2]将农业科技成果划分为3大类,即开发类、软科学类和基础研究类,对不同类别的成果进行分析。戴元坤等[3]从政策、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展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评价。丛树海等[4]认为,农业科研院所属于公益性科研机构,针对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涵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尤为关键。Sangjae等[5]利用层次分析,探究技术转移采用的无形优先因素,结合专家小组确定其权重。Chang等[6]利用数据包络法分析技术转移办公室高效、低效性。通过研究和讨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评价体系以及效果,为提高转化效益提供了支撑,有的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农业科研院所,同时对科研院所转化能力的内涵等尚未有清晰的界定。因此,直接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价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农业科研院所的职责使命和科技成果的性质特点,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构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运用两两比较思维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备以下优点:其一,满足适用性要求,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处理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定性指标;其二,具备便利性特点,数据的获得以及处理较为方便,计算简洁,结果简单明确,能够直观体现分析结果。同时,本文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进行实际应用和分析,该机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的一个专业性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拥有在职职工159人,其中科技人员137人,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0余项、科研成果170余项,各类授权专利380余件,研发新技术、新产品100余项。通过实例论证来评价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为指导农业科研院所更好地认识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基于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性质和特点,寻找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构建相应的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1 数据来源
为了探究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影响因素,获得权重比较,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专家以及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均是参与成果转化工作的骨干成员。通过问卷调查,相应调查对象依据关键性指标的分析,针对关键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对重要性程度按国际上通用的1~9标度表(表1)进行赋值,即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计算指标的标准,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2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
表1 标度表Table 1 Scale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分为2部分:第1部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结构要素判断以多选为主,目的是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的补充和筛查;第2部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结构要素重要性评价以矩阵量表题的形式,目的是为了判断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9份,实际有效回收61份,问卷回收率为88.4%。
为了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发放相应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内展开,对某研究所的相关科研人员、成果转化以及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人员均为相关领域专家,调查结果具备权威性。分别让调查人员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分,评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考虑到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发展实力,各指标的评价可以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通常属于模糊的概念,可以使用模糊集合论来处理分析这些模糊的数据,利用1~5标度法进行打分,即依差、较差、一般、良好、优秀按照1、2、3、4、5进行打分,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份,有效回收11份,问卷回收率100%。
1.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7],这是一种定性定量结合层次化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将决策的元素分成不同层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个人意见针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其核心是进行两两比较。主要通过构建层次模型、建立判断矩阵、层次排序等步骤展开,进而获得各级指标权重以及最终得分。
使用yaaph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该软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展开,是一个可视化的层次分析法辅助软件,可为研究工作提供层次模型构建、判断矩阵处理等相关帮助。
1.3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3.1 构建原则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综合考虑指标的合理性,指标的选取必须准确有效,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只有符合原则的指标才能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8]。基于农业科研院所的基本特点,结合指标体系的层次性与定性定量方法结合的特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性与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系统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所涉及的影响因子。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全面涵盖所有评价指标并有所侧重,抓住主要因子[9]。在选择指标时,既要注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又要保持各个指标之间的独立性,不能重复。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层次性并保持其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②简便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少而精,不宜使用太多繁杂的评价指标,否则会使评价指标体系不易操作,不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每个指标都应物尽其用,增加其实用性。不能遗漏任何重要的指标,以防止评价指标体系出现漏洞[10]。对于定量指标,尽量控制指标的数据来源于政府等权威数据;对于定性指标,基于模糊理论将其定量化。③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客观准确地反映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与讨论,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将其最重要、最基础的内涵体现出来,在指标评价构建过程中,尽可能降低主观性影响,使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④时效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较长周期性[11],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指标时效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差异性,根据成果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时效差。适时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使其符合现代农业的需求,从而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准确和实用[4]。
1.3.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①一级指标的确立。根据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调研以及影响因素探究,结合全面性、系统性、简便性与科学性原则,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有成果供给能力、技术转移能力、成果开发能力、转化收益水平、成果转化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
其基本内涵是:成果供给能力是指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产生新成果的能力,如学术性成果、商业性成果、公益性成果[12];技术转移能力是指将某种技术(包括成熟技术和处于发明状态的技术)由其起源地点或实践领域转而应用于其他地点或领域的推广能力[13];成果开发能力是指技术开发活动中的综合能力,它是由技术发明能力、技术革新能力和技术推广相互结合而构成的整体能力;转化收益水平是指成果转化后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实际效益的能力,实际效益如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14];成果转化效果是指成果投入实际应用时带来的相关影响力,包括学科影响力、行业影响力以及社会影响力。
②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确立。立足每个一级指标的内涵和目标要求,提出了影响一级指标的关键因素,通过继续开展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分别筛选并建立了二级评价指标及其三级评价指标,从而建立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
表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1.4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4.1 专家测评问卷的生成 利用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调查问卷,通过软件绘制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层次分析模型,并且检验模型的合法性,生成相关判断矩阵专家测评问卷。
1.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利用回收的有效问卷导入专家数据,进行矩阵一致性检验,利用yaaph计算各个指标的相应权重,最后确定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其中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探究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影响因素。
表3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权重值Table 3 Weights of evaluation indexes for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的实证分析
汇总所有问卷之后进行平均值取整,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与平均得分相乘,得出各部分的最终评分情况,其中一、二、三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如表4所示。总体上,研究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得分为2.79881。
表4 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得分Table 4 Evaluation scor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ability of 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2 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能力影响因子分析
本文应用现有的评价体系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基于评价模型的权重情况可知,该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中,成果供给能力权重较高,说明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是否具备成果供给能力是影响转化能力的直观体现,影响最大,为主要影响因子;二级指标中学术性成果、主推技术、商业性成果、转让与许可水平、成果供给潜力、公益性成果、直接经济效益、自主开发能力的权重均高于0.05,是开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其中,学术性成果权重最高,为0.0744,说明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依旧以学术产出为成果转化的主要评价依据,这也是开展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关键;三级指标中权重分布均在0.04以下,分布较均匀,说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涉及因素较多,整体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同时,由表4打分结果可以看出,该研究所的管理制度得分最高,超过4分,说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关于成果转化相关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可以很好地作为管理依据,简化管理流程,有利于成果转化率的提升;生态系统建设、环境影响等大部分指标均处于3~4分之间,说明在提升转化能力方面,该研究所有一定的基础与潜力,能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效益,但同时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在合作国家以及出国人次方面均未达到平均水平,评分较差,分析得出该研究所应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大出国交流资金投入,补齐短板,从而高效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总体来看,该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整体水平并不高,评分为2.79881,按照评分标准来看,处于中下游水平。虽然该所对成果转化方面的相关建设较为重视,平台建设、管理制度以及产生的生态效益也较为良好,并在学术性成果产出方面也拥有不少成果;但对外而言,面临着项目数量不足、对外合作交流差等问题,导致不能形成较好的行业影响力。对该研究所而言,资金投入、专业团队建设以及自主开发能力均有待提升。为实现研究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应积极着手解决以上问题,推动研究所成果转化率的整体提高。
2.3 评价指标体系成熟度与可行性
经过严谨的前期调研与问卷调查,本文以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评价对象,从成果供给能力、技术转移能力、成果开发能力、转化收益水平、成果转化效果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问卷调查中的专家意见,最后确立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全面,具有针对性,指标合理可行。
经过检验验证,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都贴合实际情况,同时满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能够切实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提供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3 讨论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低,具备一定创新性,使农业科研院所能够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成果供给能力、技术开发能力、转化收益水平、成果开发能力、成果转化效果等多维度分析,总结出以下提升转化能力的着力点。一是针对影响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赋权,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各个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中,对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从途径、政策等方面提供建议,助推现代化农村建设的进程。基于本研究可以发现,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应重视成果供给能力,保障好成果转化产出的同时,做好成果转化条件的保障,从资金、平台、管理制度、人才团队等多方发力,助推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二是合理运用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供参考。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具体分析,使其发现自身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及时进行动态调整,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加强交流合作,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成果转化工作开展,加强人才建设、培养农业科研院所专业转化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成果转化几个方面弥补自身成果转化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