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

2023-07-17莫芳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双减教师应布置

莫芳芳

摘 要:作业既可以检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内化程度,还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纵观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现状可以发现,作业形式单一、作业量过大等问题均会加大学生的负担,导致学生被大量的书面作业“吞没”,而日复一日的机械化作业很容易让他们感到厌倦。“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落实“减负增效”,对此,教师应在设计作业时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在提高作业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缩减作业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积极响应“双减”政策。

关键词:“双减”政策 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0.033

出台“双减”政策之前,教师过于注重成绩、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等都是我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发挥作业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和应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及时察觉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减少书面类作业,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入手制定语文作业的设计方案,这不仅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还落实了“双减”政策的要求,体现出了作业的意义。

一、“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意义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减负增效”,如此既可以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还可以缓解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压力,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也不容忽视,学生需要在掌握语文知识后在实际中灵活应用,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助力之后的语文学习。语文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点课程,关系着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双减”政策,重视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切实体会到作业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作业内容单一

语文学科的学习关乎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过于单一,如布置大量练习题、重复性抄写、背诵等,毫无新意的作业形式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种机械式的作业只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双减”政策提出的“减负增效”相悖,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作业负担过大

初中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通过课后作业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发展他们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但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只注重“量”而忽略了“质”,导致学生的时间被“刷题”占据,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而这会让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由此加大了他们的压力,严重阻碍了“双减”政策的落实。

(三)作业范围受限

虽然语文课后教学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但对作业范围的限制仍未解除,教师只是一味地布置书面作业和朗读作业,很少为学生布置实践类作业,如此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使其无法通过作业来真正地内化知识。对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拓展作业范围,积极布置实践类作业,如此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出作业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他们不再认为学习语文是一个枯燥的过程,由此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前置型作业,让学生自主预习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而教师应利用好预习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预习作业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脉络,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逐渐完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可视化引导,为学生提供预习思路,使其明确预习任务和目标,从而增强预习效果。

例如,在设计《桃花源记》的预习作业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业布置,以《桃花源记》为核心,引出三部分预习内容:第一,明确预习目标,也就是结合注释尝试理解文章大意,预习重点文言词汇;第二,明确预习任务,让学生尝试对文言文进行翻译;第三,明确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后思考武陵人为什么此后就再也进不去桃花源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以清晰的预习思路高效地完成预习,有利于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趣味性作业,创新作业形式

传统模式下的语文作业布置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只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抄写、背诵等形式的作业,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疲惫,且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不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教师应设计趣味性作业,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不再排斥完成语文作业。这样既可以凸显作业的意义,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结合“双减”政策,遵循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原则,设计趣味性作业,同时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例如,在设计《昆虫记》的课后作业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让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封面、作者、目录以及前言进行观察和阅读,并提取关键信息。如《昆虫记》的作者法国知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的一生都在对不同的昆虫进行观察和研究,而这部作品凝聚着他的研究心血,既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百科全书。这时,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昆虫记》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他们绘制思维导图,为之后的阅读奠定基础。因为这部作品的每个章节都是对不同昆虫的描述,所以教師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昆虫,优先阅读对应的章节,并绘制读书卡片,卡片的内容可以包括昆虫的名称、居住地、寿命、生活习性、图片、最喜欢的片段以及好词好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读书卡片,分享阅读心得,再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读书卡片并进行展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每读完一个章节便制作一张读书卡片,在阅读完《昆虫记》后,将所有的读书卡片装订好,由此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并使其期待下一本书的阅读。这种趣味性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层次性作业,促进个性发展

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前需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在语文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因此设计作业时不应“一刀切”,否则将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提升。对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以此作为依据来划分学生的层次,并提前告知学生划分层次的理由,让学生理解分层的意义。之后,教师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题量、内容以及难度的层次性作业,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又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学困生需要巩固基础,中等生需要提升自己,优等生需要课外拓展。根據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分层设计作业,可以让他们在完成作业后获得成就感,使初中语文的作业设计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从而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例如,在设计《邓稼先》的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来布置针对性作业:对于学困生,教师只需要让学生阅读文章并抄写课后生词即可;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标注出文中对邓稼先奉献精神的描写,同时说一说自己对邓稼先的评价;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邓稼先和杨振宁对祖国的贡献,然后让他们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围绕邓稼先写一份学习报告。布置层次性作业,可以让能力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完成相应的作业,从而在此过程中有所收获。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经验等布置分层作业,设计可供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进行自由选择的作业模式,在完成必做作业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是否完成其他作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又不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设计《白杨礼赞》的课后作业时,为了让学生学习描写风景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分层作业:

作业1:作者在文章中赞美了白杨,请你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标注出最喜欢的句子,并记录在摘抄本上。

作业2:大自然中的哪些事物引起了你的关注?请你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完成100字的仿写。

作业3:阅读一篇描写自然风景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或从语言特点角度写一篇文章。

以上三种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以及兴趣自由选择,既不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又可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从而促进他们水平的提升。

(四)实践类作业,彰显作业优势

传统模式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多安排书面作业,很少让学生在实践中记忆和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然而这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感受生活,增长见识。对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布置实践类作业,凸显学科特点,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认识到文学的魅力,发挥语文实践类作业的作用。

1.引导学生“查一查”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篇优秀文章,大部分文章的作者都十分有名,教师可以设计“查一查”的课后作业,以此让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同时了解作家是处于什么样的背景和生活环境下创作文章的,从而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设计《苏州园林》的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类作业,让学生根据题目,通过多种途径查询相关知识,以完成后续作业。(1)在课前对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整理成PPT进行展示,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看看哪位同学整理的资料最全面,制作的PPT更具新意。(2)在阅读《苏州园林》后,发现这座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并思考如果让你设计一座园林,你会怎样设计。如此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加深对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认识,并提高他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画一画”

写景的文章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作家运用惟妙惟肖的语言描绘了真实优美的景色,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构建出生动的画面。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画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例如,在设计《春》的课后作业时,朱自清笔下的南方春天绿草如茵、春风拂煦、生机勃勃,为我们展现了春天生动美丽的景象。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中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完成绘画作业,将脑海中浮现的春景画在纸上。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既创新了作业形式,还推动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3.引导学生“演一演”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部分文章的故事情节十分有趣,如《智取生辰纲》《女娲造人》《蚊子和狮子》等。为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篇学过的课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剧本创编和角色扮演。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问题类作业,引导学生思考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复习学过的知识,而“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此,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类型的课堂作业,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完成《钱塘湖春行》和《黄鹤楼》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类型的作业帮助他们巩固知识。针对《钱塘湖春行》,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词的意思尝试背诵,之后再进行提问,如:诗中出现了哪些画面?这首诗中的春天在哪?你在学习完这首诗后有什么感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帮助没有成功背诵古诗的学生提升背诵效率。针对《黄鹤楼》,教师可以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布置作业,如:这首诗应该分为几层?每一层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作者采取了哪种写作手法?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教师应记录每位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在课后开展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优化作业设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保障作业质量。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增加实践类作业,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完成作业,并在此过程中取得进步。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雅文、任强《“双减”背景下初中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2] 韦伟、孙海琴《“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以〈苏州园林〉一文为例》,《教育科学论坛》2022年第10期。

[3] 黄榕泉《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语文教材重构探索》,《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4] 吴梁迪《“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优化》,《新课程研究》2022年第25期。

[5] 万艳文《“双减”背景下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6期。

[6] 甘贤平《“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分析》,《新课程》2022年第23期。

猜你喜欢

双减教师应布置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