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应用效果分析

2023-07-17孔丽

种子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玉米种植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孔丽

摘    要:合理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提升玉米的质量及产量,而且能完善玉米种植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探讨了玉米种植中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策略,并分析了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实现玉米种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种植;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0-012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作者简介:孔 丽(1976—),女,汉族,山东曲阜人,本科,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艺。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阶段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之一,不仅能节本增效,而且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利用少耕、免耕措施,利用秸秆、残茬等配合合理用药,为土壤增加“保护罩”,避免土壤水蚀、风蚀,显著提高土壤的抗旱性与肥力[2]。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淮河以北地区,无论是地理条件還是土壤、气候等条件,均非常适合种植玉米,然而实际整体生产效益较低[3]。

此外,土壤环境逐渐恶化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虽然在政府推动下,玉米种植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还应不断发展土壤耕作技术,并积极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分析

现阶段,我国在贯彻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理念的过程中发展和创新新型植物保护技术,对化学手段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进行严格控制。合理应用各种物理及生物技术,不但能有效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及效益,而且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1.1 土壤深松技术

土壤深松技术是指利用农用机械,在确保不会破坏土层结构的前提下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形成上虚下实的土壤结构[4]。对于0~25 cm的土壤来说,当其容重大于1.4 g/m3时,需要进行深松作业,但如果20 cm以下为沙层,则无需开展深松作业。

1.2 病虫害防治及除草技术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病虫害防治及除草技术是一项关键内容,对于玉米产量的提升非常重要。如果种植区域处于气候适宜而且水源充足的地区,其土壤表层墒情比较理想,那么土壤表层3~5 cm处常会生长出杂草,且生长速度很快,如果未及时防除杂草,则会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5]。近几年,杂草的生长量不断增加,其越冬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种植人员还应加强田间巡查,认真观察并及时处理杂草[6]。处理时,若种植区域内并无较多杂草,可以人工拔除;杂草较多则可施用除草剂,或利用农用机械除草。

拌种是预防病虫害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已出现病虫害,则应结合具体症状施药,并严格控制药剂用量。可利用害虫的性特征、趋色性、趋光性,使用性诱技术、色诱技术、光诱技术等有效抑制害虫繁殖,防止害虫威胁农作物[7]。玉米螟是为害玉米较为严重的一种害虫,其成虫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夜晚,所以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杀,也可以将寄生蜂、鸟类、蛙类等引入农田来防治虫害。

1.3 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免耕指种植人员在收获作物之后无需耕作,直接在种植区域播种。种植人员在播种前先进行松地或者平地处理,施肥、播种工作选择免耕播种机来完成,则被称为少耕[8]。免耕播种机具有良好的入土性能及防堵性能,应用免耕播种机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9]。应用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需要在免耕地或者秸秆覆盖的种植区或者原茬地表播种、施肥。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减少种植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其劳动强度,还能节省种子,显著提高产量。

1.4 残茬、秸秆覆盖技术

种植玉米可以采用残茬、秸秆覆盖技术,即收获后在土壤表面留置残茬、秸秆,使土壤可以抵御风沙,显著减少水土流失。需要注意的是,未平整土壤或未平整堆积秸秆,会影响播种质量,所以在应用残茬、秸秆覆盖技术时,收获玉米后应及时粉碎秸秆,同时将其均匀抛撒。应注意,抛撒率要≥20%,否则会导致秸秆堆积[10]。

2 玉米种植中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策略

2.1 病虫害防治技术

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病虫害防治是关键之一。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选择化学、物理、生物、农业等防治技术,以确保玉米质量并提高产量。在利用物理或者生物技术防治时,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并了解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利用害虫的天性对其进行诱捕。如利用性诱剂,能减少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如要选择化学防治,应尽可能选择效果好、毒性低的化学药物。也可以通过农业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如药剂拌种。

积极防治病虫害,才能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价值。例如,某地区在进行玉米种植时,于种植园内进行玉米黏虫、玉米螟的性诱捕杀工作,通过性诱技术来诱捕玉米黏虫、玉米螟。分析当地实际诱捕情况发现,整体防效、幼虫防效分别为65.3%、75.00%,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农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维护[11]。

2.2 宽窄行留高茬交替种植技术

宽窄行高茬交替种植技术是指缩小的行距,扩大宽行的行距,在宽行处进行深松施肥,收获玉米后用高茬秸秆覆盖地面。一般将玉米垄窄行和宽行的行距分别控制在40 cm和90 cm左右,窄行施肥播种,宽行松土。

秋季玉米收获后,种植地应留有40 cm左右的茬。在宽行进行旋耕,以便后续种植。将窄行上的秸秆茬保持在原来的位置,秸秆茬自然腐烂后会变成肥料,为来年的玉米种植创造良好条件。宽行深松施肥时,种植人员应严格控制深松追肥时间。翻耕时,应尽量增加耕地的深度,并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蓄水,使土壤保持良好的湿度[12]。

宽窄行留高茬交替种植技术与秸秆覆盖技术有相似之处,两者都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大量施用化肥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通过高低茬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让秸秆自然分解,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充分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

秋收后应及时旋耕,为春播创造良好条件,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2.3 残茬、秸秆覆盖技术

玉米收获后,利用农用机械将秸秆切割成短节,长度要小于6 cm,避免覆盖期间压土不实,而对后期玉米出苗及生长造成影响。秸秆在经过粉碎处理后,应在畦沟中摆放均匀,尽可能按条状排列。在施用氮肥、有机肥时,应合理调整两者比例。应充分考虑秸秆干重,在将秸秆覆盖好之后施肥,然后淋水,并将土壤覆盖于秸秆上方,注意盖土时要保证均匀。当土壤pH值处于0~7时,可将一定量的石灰抛撒于秸秆表面,注意一定要均匀抛撒,以中和有机酸,促进秸秆腐化。

用残茬、秸秆覆盖地表时,种植人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密切关注秸秆腐化速度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的温度应维持在28~33 ℃,温度应维持在60%~70%,这样能使秸秆自然腐化速度明显加快。秸秆自然腐化速度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存在显著相关性,微生物活性越高,秸秆腐化越快。二是微生物在分解秸秆时会消耗氮元素,要想加快秸秆的腐化速度,就需要确保土壤中的氮元素充足。除此之外,要重点关注残茬、秸秆的数量和覆盖时间。对于贫瘠土壤,不应覆盖过多的残茬、秸秆,覆盖数量一般为3~4 t/hm2;对于肥沃的土壤,在施加一定量氮肥的前提下,残茬、秸秆的覆盖数量一般为7 t/hm2。覆盖时应喷洒除草剂以灭除杂草。三是秸秆自然腐化时会吸收土壤水分,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覆盖残茬和秸秆后,应及时灌溉,使秸秆充分附着在土壤上。此外,应适当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四是应保证秸秆充分粉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农业机械对绿色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绿色秸秆内含较多水分,纤维化程度不高,容易粉碎。可以进行深度疏松,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有机酸释放,避免其对玉米发芽造成影响,提高出苗质量。

实施残茬、秸秆覆盖技术,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如果种植人员操作不合理,则会对后续玉米种植造成影响。种植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土壤肥沃程度、天气情况,并确定残茬、秸秆的数量及覆盖时间。在粉碎残茬、秸秆时,应合理选择农用机械。

3 玉米种植中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果分析

3.1 实现丰产增收

在日常耕作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保墒抗旱,而且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及土壤肥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产量。

3.2 提升土壤微生物活性

化学能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存非常重要,用秸秆覆盖地面,在其自然腐化过程中会释放化学能,创造有益于土壤中微生物生存的条件,使其活性显著提高。除此之外,秸秆在自然腐化过程中,还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能显著提高玉米光合作用的效率。

3.3 提升土壤肥沃程度

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避免施肥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提高土壤肥力。

4 配套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一是耕地准备。在种植玉米时尽可能选择平坦地块,如果土地是第一次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应提前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统筹。收获作物后,秸秆留茬应适量。结合耕地条件在秋季深松处理土壤,其他季节播种之前则无需作业,以保持耕层结构完整,让土壤保持良好的墒情。二是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并对种子进行处理。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种子的含水率、发芽率、纯度、纯净度均应符合相关要求。播种之前应进行药剂拌种、晒种以及发芽试验等。三是播种时密植条件应合理,保持产量稳定。四是秸秆在腐烂的过程中会释放各种微量元素,为植物生长补充所需养分,所以各个种植区应根据具体情况改进肥料配方。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应根据实际作业条件配置各种农用机械设备,如植保机械、深松机械、施药机械以及播种机械等。

5 讨论

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了显著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玉米增产,种植人员应合理应用宽窄行留高茬、残茬覆盖等技术,同时在耕作期间加强病虫害防治,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唐珺.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J].农业机械,2022(6):65-67,69.

[2]赵洪清,陈友山.玉米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J].乡村科技,2022,13(13):83-85.

[3]李昱辰.玉米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J].河北农机,2021(8):75-76.

[4]王社红.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21(8):79.

[5]牛小丽,赵常旭.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农村百事通,2021(12):125.

[6]李钟涛,刘婷婷.探究玉米種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J].种子科技,2021,39(19):29-30.

[7]范丽娟.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21(12):81.

[8]国松范.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6):149-150.

[9]李红标.玉米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164.

[10]蔡学国,孟凡健,范志国.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探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5):111.

[11]杨清霞.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35):51.

[12]徐军生.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分析与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12-13.

猜你喜欢

玉米种植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