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2023-07-17朱红霞
朱红霞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作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真正意识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师本位向生本位的转变就必须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学科教学。文章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路径,以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促进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历史;生本教育理念;情境表演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2-015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2.051
由“以人为本”理念引申而来的生本教育理念准确、精辟,独树一帜,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鲜明的参考价值。与传统教育观念相比,其更加强调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一、借助讨论活化课堂,点燃学生兴趣
在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之前,教师就已经开始运用提问教学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仍然不高,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缺乏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造成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或是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或是历史知识晦涩难懂。将讨论引入课堂,通过课堂讨论的进行可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创设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同时,讨论的进行势必需要围绕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的选择就成为课堂活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在设计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
首先,要避免选择一般性的知识作为讨论的问题。很多历史知识学生都可以通过看教材学会,虽然对其没有十分深入的理解,但是也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这样的问题就没有讨论的价值,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讨论这些围绕一般性知识的问题并不能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
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可讨论性。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就需要学生来进行讨论,但是讨论的进行需要一个切入点,没有切入点,学生的讨论热情就难以激发,问题的可讨论性事实上就是为历史知识找到一个切入点,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讨论。比如,书中涉及改革开放部分的知识多是改革开放策略的内容、举措、影响等,如果教师让学生谈一谈改革开放的内容,那么课堂讨论就会像互相背书一样。针对这种情况,在为有一定难度的历史知识设计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其可讨论性,就以改革开放的内容为例,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询问学生:“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你身边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能认识到什么”。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入手,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与历史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这对课堂讨论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我们的历史课堂可以说是天天有讨论,课课有讨论,但是为什么并没有促进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践行呢?这是因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不知道应该怎么引导学生,不知道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课堂讨论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教师处于主宰地位的,只有在讨论的过程中点燃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让学生成为讨论的主体,才能真正发挥课堂讨论对生本教育理念落实的积极意义。
二、丰富生本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
生本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理念的渗透,实施仍然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完成。
(一)引入情境表演
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深刻体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情境已经距离学生今天的生活十分遥远,借助情境表演的方式不仅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情境,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愉快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视频内容,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引导学生讨论并融入情境当中。在观看视频期间,学生能够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不易并从中受到精神熏陶,形成爱国情怀。之后,教师可以为他们播放中共一大在红船上召开的视频场景,并将此场景改写成短剧本,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身临其境,体会时代带来的压迫感,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完善他们的思想,为他们之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这样的情境表演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具趣味性,學生的参与意识会更为强烈。同时,学生是情境表演的主体,在表演开始前他们会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了解他们的人生轨迹以及英勇故事,高效完成表演任务后,他们对历史的了解会更为深入,历史基础更为扎实。
(二)组织知识竞答
初中生的好胜心与竞争意识都比较强烈,通过竞争机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形成一种良性竞争,能够为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发挥重要作用。
部分教师为了强化竞争机制,会定期在班级中举行一些声势浩大的评比活动,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虽然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得不偿失,而知识竞答不用占用大量的时间,却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回顾大量的历史知识点,是实效性最高的一种竞争形式。为此,教师要积极组织知识竞答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深化生本教育理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成为竞答题库的编订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每单元授课完成之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围绕本单元的内容设计出一个问题并写下答案,之后再由教师精挑细选成为竞答题库的一道题目,这样当组织知识竞答时,学生会更有参与感,活动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三、利用元认知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一)鼓励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学生是最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人,在班级授课制模式下,教师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即使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也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学习计划。但是多数初中生都缺乏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或者制订的学习计划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影响对其学习行为的指导作用,为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传授给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方法,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行为提供有力指导。
比如,初三已经步入了总复习的阶段,教师所制订的复习计划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但是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因而在教师的总复习计划之外,学生也需要按照自己的历史基础、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等因素来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按照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因素等方面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等级,并为三个水平的学生提供程度不一样的复习计划区间,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位学生所制订的复习计划的可行性。
(二)引导学生实时监控学习状况
元认知策略的监控策略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状态进行监控,因而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教师就要借助元认知策略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反诘与反思,勤于总结,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诘。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一般都是教师问、学生答,但是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要向学生借“力”,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由教师来回答。有思考才会产生疑问,因此引导学生对教师进行反诘,实际上就是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每个班级中的学生数量少则40位,多则60位,如果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向教师提问,就能够极大地避免教师思考知识不够全面的问题,在思维撞击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火花,形成生成性资源,助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监控策略强调的就是要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学生一个学期甚至一年才反思一次,那么早就已经于事无补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成长。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之前,历史的阶段性总结多是面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的,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学习习惯的检视,而这些正是生本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以帮助学生通过阶段性总结实现对自己学习状况的全面监控。
(三)帮助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行为
调节策略也是元认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一种行为,教师要善于借助调节策略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节。
一方面,初中生年龄相仿,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发展规律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一致性,因此初中生在學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为此,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身心特点等进行分析,并找出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就这一问题为全体学生提供统一指导,以减少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初一的学生尚且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且在小学并没有接触过历史学科,因此在学习初学历史学科时会存在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可以从这一问题出发,在正式开始历史教学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历史学科,分析历史学科特点,并从学科特点出发,指导学生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初学历史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这也彰显了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其历史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教授给学生检视自身学习行为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当学习出现问题难以解决时第一时间向教师求助,以便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综上,面向群体以及面向个体的教学行为都可以借助调节策略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指导,是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四、走近社会现实,培养学生责任感
“教师要面向学生,教学要面向生活,教育要面向社会”是邓小平重要的教育思想,其揭示了现实生活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历史学科作为一种看似与现实毫无关系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加需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学习、历史规律的探究为今天的生活提供一定的指导,为此,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要走近社会人生现实,触动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以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为己任,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与建设者,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在学习“土地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及“中国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从综合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增加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习惯从教材出发,按部就班讲解其中的重点知识。但此种方式并不能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价值。为此,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利用对比模式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要在准备阶段搜集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九十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感受到的中国的变化,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参与进来,并根据自己的记忆,将以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进行对比,诉说他们眼中中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萌生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意识,更产生了主动学习历史知识、从历史学习中挖掘现实意义的意识,在无形之中,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学生不再需要教师耳提面命,而是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历史知识的探究者,初中历史教学也实现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图书馆、博物馆、因特网等的转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五、结语
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还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同时,生本教育理念还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通过丰富的生本教学方式、有效的元认知策略来促进生本教育理念的践行与落实。
参考文献:
[1] 乔磊.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6).
[2] 苟鲜青.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好家长,20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