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从中关村看中国勃勃生机

2023-07-17

中关村 2023年6期
关键词:展区集群领域

2023年中关村论坛强化科技办展理念,引入全息投影、数字导引等技术手段,将多种互动科技全面融入到各个展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5月25日至30日,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23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聚焦全球关切,一批前沿技术、尖端产品、权威报告纷纷亮相,全面展示了我国科技前沿成果。从中关村看中国,科技创新呈现勃勃生机,充分展示中国科技创新成果,更为全球共享创新机遇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

展览总面积1万平方米,聚焦前沿信息、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绿色双碳等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集中展示了国内外150家单位的228项科技成果,其中首发首展项目达60余项。

聚焦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

“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区云集了众多最新前沿科技成果,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與新材料、细胞与基因治疗、氢能储能、节能环保等领域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成果。其中,长安链、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源芯片、类脑计算芯片等全球最前沿技术成果重磅亮相。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个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和全球首款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长安链” 具有全自主、高性能、强隐私、广协作的突出特点。其每秒交易处理性能(TPS)已经超过 10 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应用加速芯片的“长安链”隐私计算专用加速卡,可将区块链交易性能提升 50 倍,隐私计算性能提升 20 倍。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带来中法两国合作研发成果——极低温区基准级测温装置。中科院理化所与法国计量院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同突破控温、控压、微波测频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变革后国际首套-268℃至-248℃基准级测温装置,测温准确度和测速迄今仍为世界第一国际最优。这项 0 到 1 的工作,不仅解决了温度计量领域的国际前沿难题,而且建立了我国该温区温度计量体系的源头,参与了国际温标修订,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近百年来零的突破。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开芯院)的第二代“香山”(南湖架构)的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性能已经超过ARM Cortex-A76,主频达到2GHz@14nm,同频性能较第一代提升35%(9.5分/GHz)。根据RISC-V国际基金会技术委员会评估,第二代“香山”(南湖架构)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高一档的RISC-V处理器核之一,且是唯一的开源版本,可用于构建中高端泛工业计算平台,重点解决工业控制、汽车、通信、航空、国防等安全属性强的泛工业领域 CPU 自主问题。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是北京市重点支持的新型研发机构。脑机接口是面向未来的战略科技,也是全球科技竞争高地。本次展览展示了在电极、芯片和解码方面的最新进展,从基础研究、关键设备,再到集成应用,展现脑科学与类脑领域的全链条研究。

瓦里安医疗进入中国 40 年,从单纯生产设备向创新及癌症服务生态拓展。其“超弧刀”凭借“一心多靶”技术和全球最高亚毫米级治疗精度,可同时精准锁定多达数十个脑转移瘤,15分钟内“一键式”精准清除,让转移灶数量和位置不再成为治疗的限制,更好地保护正常脑组织,让患者有希望从活着到活好。

“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览按照产业内在逻辑,把整个展区划分为若干个体系化、特色化的展示单元,实现单个项目的前沿性和产业集群的整体性有机融合。论坛增设了科技办展,广泛引入AR线上导览、全息投影、数字导引等技术手段,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沿科技的盛宴。

前沿信息技术引领产业新变革

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前沿信息科技领域聚集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高端芯片、融合通信、光子信息七大产业集群前沿科技和科技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关村创新发展的璀璨成果以及积累沉淀的创新资源能力,为观众开启了一次前沿科技之旅,亲身体验科技创新的魅力。

前沿信息科技板块云集了众多最新前沿科技成果,精品荟萃、亮点纷呈。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构建了国际先进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已经上线三枚超导量子芯片,分别具有136、18、10个量子比特,单枚芯片的比特数不仅在国内遥遥领先,在国际上已上线的量子云平台中也排名第一。目前已经有多家单位和企业通过云平台进行量子计算相关的研究。

“春晓”是国内首款采用现代GPU架构,内置图形渲染、视频编解码、AI计算加速、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四大引擎的高端全功能GPU芯片。同时,“春晓”是唯一能够同时支持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的国产GPU;已实现与英伟达CUDA生态的兼容;已与200余家行业生态伙伴达成合作,覆盖CPU、操作系统、OEM厂商、软件服务厂商、云服务厂商及系统软件开发商,共同加速中国GPU生态建设。

高端制造引领产业迭代升级

高端制造领域具有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等特点,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中关村论坛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高端制造展区分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集群、机器人集群、无人机集群、智能新能源汽车集群与航空航天集群。高端制造将引领产业迭代升级,着力建设先进制造新高地。

智能制造与新材料集群分为前沿技术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及核心部件、数字化及产业赋能三个板块。前沿技术与新材料从材板块料高通量制备技术、材料高通量表征技术、材料大数据技术,全面展示了制造业研发升级的重大突破。高端装备及核心部件板块主要包括了各类工业领域的高级智能设备、传感器和各类仪表以及工业装备中的芯片、精密零部件等核心部件,从根本上改进已有的工业生产制造基础。

数字化及产业赋能板块主要包括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各行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的最终目的是各个行业赋能。

机器人集群以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为主线,融合高精尖技术成果的创新线和赋能产业的场景线,筛选优质科技创新成果。仿生机器人未来在服务、工程、安防、医疗等领域的作用不可估量,其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感知系统、交互系统、工程力学等,可以应用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领域,高效能的智能体可极大提升技术储备和反哺现有产业,展区重点展示机器人产业未来前沿技术成果,包含仿人机器人、仿生四足机器人等。

无人机集群聚集13家优质展商,重点展示智能化、新能源、长航时、大载重、检验检测等20余项优势技术特点,适用于应急救援、通讯保障、消防、物资运送、安防巡检等应用场景。模拟体验设备可近距离感受无人驾驭的非凡魅力。现场演示体验让观众直观了解无人机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未来将推动无人机技术向远程、长航时、大载重方向发展。

智能新能源汽车集群将推動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发展,在车端实现车和路感知数据实时融合。车路协同安全性能提升得到实践证明。在路端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路口,实现设备深度复用,全面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在云端搭建数字化全息路口,建立起云控系统对整车的服务能力,支撑企业开展常态化测试。在网端融合5G、C-V2X和EUHT等多种技术,并通过EUHT高可靠、低延时技术实现车辆远程驾驶等功能。在图端建成高精动态地图平台,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实现动态信息众源更新。

航空航天集群聚集19家商业航天科研院所及优势企业,重点围绕运载火箭、商业卫星、核心部件与系统、空间资源开发等40余项突破性产品与技术进行展示,集中展现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航天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全球商业航天迅速发展并成为推进全球航天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坚持绿色双碳之路

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绿色双碳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引领性、系统性,可带来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发展多重效应,降低碳排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助推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中关村论坛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设置绿色双碳板块,包括绿色环保集群、现代种业与精准农业集群、氢能储能集群。

绿色环保集群将按照蓝天、碧水、净土、无废、减碳的逻辑进行展示。北京中科云智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展览的“智能传感器监测微站”通过分钟级网格化微站以及气象、污染源等相关数据,可以快速了解天气、气象、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智能化识别外来污染源传输路径、本地污染时空定位或设备数据异常告警。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端+云+服务”展开,主要包括污染源排放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环境大数据、工业过程分析、第三方检测、污染治理与节能七个板块,通过“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及“双碳目标”的实现。

现代农业与精准农业集群展示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京彩西瓜”“京颖西瓜”“京美10K西瓜”“京葫42”“CR京秋新3号”等蔬菜优良新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利用我国独创的光温敏不育小麦,创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突破了不育系和恢复系创制、规模化高效制种、强优势杂交种培育三大技术瓶颈,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百年科学难题,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作物科学领域又一原创性重大成果,整体水平国际领先。金种子平台针对我国种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构建了满足玉米、水稻、大豆、棉花、小麦等多作物的数字化育种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业务的高效协同管理、表型与基因型数据的深度融合分析,解决了种质资源高度共享、亲本高效配组、田间性状快速采集、试验规划快速实施、系谱或世代追溯、多组学数据关联分析等难点问题。

氢能储能集群将分为氢之源、氢之路、氢未来、储能领域四大板块。从氢能的制取来源、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氢能在未来人类社会的多方面应用作为串联主线,同时衍生出对储能领域产品技术的介绍。氢之源展示氢气的来源:制取和提纯技术。氢之路展示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氢的储存、运输、加注,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氢未来将展示氢能在未来人类社会的多方面应用,该板块涉及交通领域、电源领域、工业领域及储能领域。储能领域介绍了燕山石化氢能产业基地沙盘,重点展示了燕山石化多种制氢方式和氢能产业的应用场景。

让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

守护人民健康

中关村论坛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中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展区,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AI医学及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四个集群。

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不断推动着科技与医学的融合,开辟了令人瞩目的新的治疗和疾病管理前景。在创新药与医疗器械、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领域的推动下,医疗健康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

创新药与医疗器械是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研发和医疗器械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新一代创新药物的研制,针对罕见病的治疗和免疫疗法,如默沙东、诺诚健华等一批优质企业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同时,先进的医疗器械,如瓦里安、联影、纳通、术锐机器人等,不仅能够提高医疗效果和效率,还能让患者享受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细胞与基因治疗作为医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具有革命性的潜力,不仅在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癌症免疫疗法和再生医学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华夏英泰的STAR-T产品治疗肿瘤具有效果更优、副作用更小等显著优势、赛纳生物自主原创的测序技术表现出准确度高、速度快、通量灵活、开机成本低等众多优势。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旨在通过修复或替代受损细胞或基因来治疗疾病,为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是医疗健康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在本次展览中,从基础研究、关键设备、再到集成应用,展现脑科学与类脑领域的全链条研究。脑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为我们深入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机会,此外,类脑研究的发展也让我们能够探索仿生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新可能性,为人工智能与医疗的融合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

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领域的突破将极大地推动医疗健康的发展潜力。它们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精确的医疗服务。创新药与医疗器械的研发,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突破,为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的进展,将为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同时也为人工智能和医疗的结合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科技办展把“黑科技”

融入全场景

2023年中关村论坛强化科技办展理念,引入全息投影、数字导引等技术手段,将多种互动科技全面融入到各个展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展区的迎宾、消杀、清洁、消防等,通过创新性、体验感的技术手段,提升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在中关村论坛展示中心门厅,两侧各有2位“迎宾员”豹小秘,穿着统一的礼服,搭载猎户星空全自研Robot OS系统,多种语言为观众导览路线并提供咨询服务。在咨询台,智谱华章的手语机器人,贴心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服务。展区中,智谱华章的“小科”机器人为观众耐心讲解展品。为保持展馆内的空气健康,布科思“泡泡鱼”雾化机器人穿梭在走廊上,对场馆进行持续消杀,它搭载最新代布科思自主研发的SLAM算法、底盘技术,运行稳定可靠,其4.23微米超级雾化粒径,将国内智能消毒机器人带入5微米时代。光莆科技的紫外消杀机器人可实现紫外消毒人机共处,分布在各个展区配合消杀。展区还应用了可见光杀菌除醛灯,利用专利纳米光子晶体材料,可以高效杀菌、强效消毒和持续除醛,空间抑菌量达到80%以上。

清洁工麦岩智能机器人和北京环卫的智能垃圾桶时刻保持展馆的清洁,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麦岩智能机器人深挖“AI+Robot”模式,拥有尘推、扫地、吸尘、湿拖、香薰等功能。北京环卫的智能垃圾桶可实现移动避障及探测扔垃圾动作并主动靠近等功能,不必再苦恼于到处寻找垃圾桶,节省了展馆的空间。在机器人展区,遨博AI绘画机器人可让观众获取自己的自画像,在人脸识别后7—8分钟可完成作品,画像纸上印有中关村论坛Logo,作为本次参展的留念。

论坛加强了展馆的消防设施,利用升哲科技的“芯片—智能终端—通信网络—数据平台”的全链条产品,将无线智能感应系统安装到展区里,實现对火灾隐患的秒级预警,切实保障参展人员的安全。

除了丰富的现场展览,论坛吉祥物“小关”可以带大家体验线上展览。AR导航基于AR、3D建模、空间定位等技术,提供更加精准、直观的路线规划、方向指引,大家可以线上输入目的地后到达相应展区,沉浸式体验2023年中关村论坛,享受科技前沿盛宴。

猜你喜欢

展区集群领域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领域·对峙
InnoTrans室外展区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