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抓手、赛道和圈层
2023-07-17汪雨萌
汪雨萌
这些年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部的“黑话”出圈的也不少,在和学生讨论论文写作的时候我也常常会用。这些词汇突破了原本的所指,在运用时有一种奇特的准确性。在阅读钟耀祖同学论文的时候,我想到的就是标题中的三个词语。
2023届毕业论文答辩刚刚告一段落,有好些同学的论文看起来都很散漫。在前几期我曾经指出过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意识”的解决方法,但如何找到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挺困难的。因此今天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更为具体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找到抓手,确定赛道,突破圈层。钟耀祖同学的这篇批评文章从语言和内涵上看其实尚有稚嫩之处,但这篇文章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钟同学的“抓手”找得很小、很具体,但是又很有阐释的空间。他以“饮食”为抓手来研究葛亮的《燕食记》,肯定是妥当的,这毕竟是这本小说最主要的题材。同学们做论文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主题、题材、人物、情节、结构、语言、风格……都是很好的抓手。这么说可能还比较抽象,那么大家不妨更具体一点,在写评论文章之前,你能抓住研究对象最核心的、最突出的,或是最有特色的、最令你心动、令你折服的要素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个要素的基本内涵,同时清楚地表达你对这个要素的基本感受和看法吗?如果都可以,那么你的“抓手”就找到了,文章的基本点也就立住了。
立住文章的基本点当然是不够的,找到抓手,我们还要确定赛道。好的抓手可以支撑起大篇幅的文章,是因为它们可参与的赛道是足够深长的。钟耀祖以“饮食”为抓手,他的赛道就是“世情”。一条可以跑得足够远的赛道,它能容纳的内涵应该是足够多的,这样的赛道我们的同学们并不是很难发掘,但为什么很多人不能在这样宽敞的赛道上跑出一篇好的论文呢?我以为我们学生常常太过于关注赛道的宽度——什么东西都想往里面放,好像放得越多自己的文章就越厲害似的,要更多的观点、更多的名词、更多的理论,来给自己的论文增添风味和内容。我们不能忘了,赛道再怎么宽敞深远,说到底它应该为抓手服务,我们不能离开那个抓手去想问题,因为那是你论文的基点。钟耀祖的赛道就选得很不错,一方面,“世情”是个大熔炉,它是日常生活的提炼与浓缩,跟日常生活有关的人、事、理论都可以往里放;另一方面,谁都不能否认在世情中,“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很扣题,跟他的抓手简直就是绝配。再有就是这条赛道它本身也带有抓手的性质,它不空洞,很具体,而且抓住了葛亮创作中很核心的那条思想线索。
最后再来谈谈圈层。现在都提倡融合专业、交叉学科、大语文、大文科,这就给我们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启发,我们是不是也能够突破传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圈层呢?在过去,我们在文学批评里面加一点社会学,加一点心理学,都要时刻警醒着自己写的是一篇文学论文,那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叛逆”一把,玩一点“跨界”批评呢?钟同学没有完成很大的跨界,但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点点野心,展露在他的标题中,什么叫“味道诗学”呢?如果这是一场论文答辩,我一定会向他提出这个问题。钟耀祖回答得很简单,他认为葛亮把“俗”的饮食写“雅”了,审美化了,这是钟耀祖的“味道诗学”。我觉得这是很不够的,还可以走得更远一点,阐释更多一点、系统一点,葛亮是如何将食物抽掉原本的功能,在口味、气味、形式、情感、思维上构成一套完整的诗学结构的?又是如何在思想、社会风气、社会文化上对人、对世界构成反哺式的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哲学影响的?这些都是可以突破的圈层方向,能够形成更丰富的批评内涵。
猜你喜欢
——关于葛亮研究的总结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