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中化学课程思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3-07-17孙浩胡依婷喻筱玉武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孙浩 胡依婷 喻筱玉 武海

摘  要  高中化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后活动等途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绿色化学、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建立高中化学课程思政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实现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引领的同向并行。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9-0109-04

0  引言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教师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力,不仅仅要传授知识,也需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而高中生正处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无论是心理发展还是身体发育,都没有完全定型,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地教育和引导。

面对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高中化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升华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2]。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利用高中化学课程建立有效方法,将传授知识和思政育人目标紧密结合,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建立多角度、多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化学课程的育人方法,全面提升德育水平,从而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的育人目标。

1  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化学课程的体系构建

高中化学思政元素的融入要从教材出发、从知识点着手,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融入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各方面;同时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运用问题驱动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后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  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途径

建立合理、有效的思政元素融入途徑是对高中学生开展德育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校容易把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上,教学或学习过程往往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却忽略了德育培养。如图1所示,本文分别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后活动三个环节入手,把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育人目标。

2.1  理论知识

2.1.1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严谨求实的自然学科,需要学生具有缜密细致的逻辑思维。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蕴含的人文气息、哲学理念和家国情怀,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将其与化学课程相结合,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加文化自信,又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乙醇的教学中,引入酒文化相关的诗词,思念亲人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送别友人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洒脱豪迈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还可以把传统饮食文化与化学相融合,利用豆腐制作过程,讲解化学物质的“点卤”原理。

2.1.2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讨论

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式主题讨论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4]。同时,课堂讨论环节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引入取自社会现实的生活案例,如在物质分类教学中开展关于“实际生活中你遇到过的物质分类有哪些”的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分类的意义。在金属材料教学中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如何鉴别不同年份硬币的材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在讨论中帮助学生形成共同学习的意识,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1.3  思政元素融入习题设计

习题是课堂的延伸,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理科类课程知识点巩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习题可以及时检测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在订正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教师而言,习题可以帮助了解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性地进行改进[5]。在习题训练中融入思政元素,如生态环境、化学史、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等,能直接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接受思政教育。如在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Ⅰ第7题中,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为题材,引入乙醚、乙醇、过氧乙酸、氯仿等灭活试剂,既凸显我国政府对疫情强有力的处置,又体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2  实验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的验证。高中化学实验种类繁多且步骤复杂,要求学生严谨、仔细地完成,否则就容易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实验课就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潜在的创新意识的有效教学载体。如工业“三废”对环境造成污染,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改进实验步骤,以及提倡微型化学实验和绿色化学实验。通过实验将化学教育和环保教育相融合,让学生自觉用实际行动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

基于化学基础实验,开设创新型实验项目。如对存在强酸强碱和有毒气体的实验,教师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采用微型实验或者相似化学性质的替代品进行实验,既能使实验操作变得安全易实施,又能帮助学生清晰便捷地观察学习。李猛[6]对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进行优化改进,选用漂粉精片[Ca(ClO)2]与浓盐酸反应,反应速率适中,无须加热,便于学生观察分析。在发生装置中加入除杂与尾气处理装置,确保化学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趣味化学实验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在课上课下利用趣味实验,以问题研究的方式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现实中有许多以化学反应创造的魔术,如“空杯生烟”,魔术师展示两个空的玻璃杯,然后将两者接触,可以看到有白烟产生。其原理是利用氨水和盐酸的反应产生氯化铵固体,实现凭空产生烟雾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播放录制好的趣味实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下可以布置小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拍摄微视频,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在趣味实验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2.3  课后活动

化学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专题夏令营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之相互关爱、互帮互助。学生在活动期间交流互动,有助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团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在活动中适当融入化学学科相关知识,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其视野;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周末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参观化学相关的生产车间、污水处理厂、博物馆、科技馆等,在此过程中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污水处理厂的参观为例,首先需要明确水资源重复利用的意义,为解决地表水短缺以及生活用水短缺问题提出参考性建议。参观过程中为学生介绍污水处理的方法(化学法和物理法)、处理步骤、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国家大力扶持水处理所出台的政策等,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提升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校园中打造具有学科特点的文化长廊,既能给学生提供休息场所,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效果。文化长廊包括化学史、中国著名化学家、学校化学特色等,使学生在学习之余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感受化学内在精神,提高自身修养。在文化长廊为学生展示化学发展史,化学史由化学发展史和名人轶事组成,大批化学家在化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化学家事迹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在文化展台上陈列化学仪器,配上解说文字,预留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成品展示区,供学生之间交流谈论。

3  “铁及其化合物”融入思政元素案例分析

3.1  理论知识教学案例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将思政元素与化学知识结合,教学案例设计如图2所示。新课引入:

人们为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经常会购买含有各种微量元素的食品。网络上曾多次报道麦片被冲泡过后,竟可以用磁铁吸出铁粉,这一现象被报道出来后引起人们的关注[7]。

麦片中有铁粉对人体有没有损伤?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课堂教学,设计问题链,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

课上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完成下列学习目标。

1)麦片中是否含有铁粉?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探究,验证网上的传言。

2)人能不能直接食用铁粉?

3)怎样鉴别Fe3+与Fe2+?

4)Fe3+与Fe2+之间如何相互转化?

5)联系实际生活,科学补铁,纠正错误认知,科学辟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讨论方向,提高学生参与度,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8]。

课后适当布置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总结“铁三角”模型的转化过程,整理三者转变的化学式方程式。

2)Fe2+离子在沉淀法中会被迅速氧化成Fe3+离子,查阅资料,改进实验,使Fe(OH)2沉淀便于观察。

3)学习麦片中铁粉的作用后,你还能写出其他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作用吗?

4)设计有趣的茶水、墨水互变魔术:绿矾(硫酸亚铁)与茶水中的单宁酸反应,生成单宁酸亚铁,它的性质不稳定,很快被氧化成单宁酸铁的络合物,呈现蓝黑色,从而使茶水变色;利用草酸的还原性,可以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茶水的颜色又恢复成原来颜色。饮茶是我国传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饭后饮茶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实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上述任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联系实际生活,增强学科认同感;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3.2  实验探究教学案例

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中关于Fe3+与Fe2+的相互转换和鉴别方法,通过基础验证实验的NaOH和KSCN与两者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并解释实验现象,设计现象与本质的逻辑关系及不同价态离子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等,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如图3所示。

利用改进实验对比敞开体系与封闭体系,即比较色拉油加入前后Fe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意识到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特殊事情特殊对待、不墨守成规的意识。最后通过“喷雾作画”的创新实验,设计FeCl3与KSCN溶液、K4[Fe(CN)6]溶液、K3[Fe(CN)6]溶液分别反应的趣味实验,让学生体会化学反应原理,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与铁有关的生活现象,在学生对知识本体所承担的核心素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增强利用知识服务社会的动力。

4  结束语

高中化学课程是思政元素融入的优良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重要作用。将思政教育渗透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从理论知识入手,到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再通过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使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有效发挥两者的协同育人作用,构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培养体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2] 鄭长龙.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9):41-47.

[3] 冯金洪.课程思政视角下化学思维型课堂的建构:以“乙醇”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3):74-80.

[4] 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30-33.

[5] 周鑫荣.高三化学复习中提高习题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化学教育,2013,34(2):48-50,53.

[6] 李猛,王世存.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的一体化设计[J].化学教学,2016(8):60-63.

[7] 麦片中的黑色颗粒到底是何物?[EB/OL].(2018-05-07)[2023-02-17].https://tv.cctv.com/2018/05/07/VIDElBKHE64nJMjU8YSzs989180507.shtml.

[8] 周俊,董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形教育及载体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89-91.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