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道路上的探索与坚守

2023-07-14吕周聚

传记文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冯先生现代主义鲁迅

吕周聚

回首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来路,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间里,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情有独钟。从求学,到从教,学术研究始终伴随着我,成为我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间有收获,有经验,有教训,有甘也有苦。

1985 年9 月,我成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跟随著名诗歌评论家冯中一先生从事新诗研究,由此而开启了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路。

我为何会报考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为何会成为冯先生的研究生?说来话长。我1981 年9 月考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这个学校是“文革”时期山东师范学院到聊城办学的结果。我们进校不久学校就宣布独立,成立了聊城师范学院,校名是茅盾先生题字(后改名为“聊城大学”)。这所位于鲁西的学校,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薛绥之先生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当年他正带着他的研究生们在全国各地奔走,联合国内的相关单位,搜集整理鲁迅生平史料,编撰《鲁迅生平资料丛抄》,包括《鲁迅在绍兴》《鲁迅在日本》《鲁迅在北京》《鲁迅在厦门》《鲁迅在广州》《鲁迅在上海》等分辑,为新时期的鲁迅研究奠定了史料基础。薛先生给我们做报告,讲述他如何从经济学领域转到鲁迅研究领域,并运用经济学家的眼光、办法来做鲁迅研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韩立群先生的郭沫若研究、孙慎之先生的茅盾研究在学界都广有影响。通过听他们的课,我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聊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古老的运河从城边缓缓流过,有光岳楼、山陕会馆等著名古迹,但除此之外,可以游玩的地方并不多。因此除了上课之外,我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在图书馆里读书。孙永都先生讲授古代文学,他讲课声音洪亮,妙趣横生,很受大家欢迎。他得知我准备报考山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就很热情地给我推荐冯中一先生,说冯先生不仅学问好,人品更好,于是我就报考了冯先生的研究生,并如愿以偿地成为冯先生的弟子。

冯先生给我们开设新诗研究的专业课,给我们讲诗歌美学专题,同时推荐一些理论著作和文章让我们阅读。经过严格的训练,我养成了做读书札记的好习惯,养成了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冯先生的诗歌评论侧重从诗歌文本分析入手,对诗歌语言、结构等内部特征进行分析。他的文章讲究文采,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比有些散文还漂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被学界誉为“赏析派”。在上课读书之外,冯先生还训练我们的写作能力。他挑选一些诗歌作品,让我们写赏析文章,培养我们对诗歌的感悟分析能力。我们的文章写完之后,他会认真地审阅,指出文章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文章进行仔细修改,包括字句、标点等细节。经过修改的文章,冯先生觉得不错的,就会予以推荐发表。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多维视角中升华》是对著名散文诗作家耿林莽《夜礼服》的分析,今天来看这篇小文章非常稚嫩,但它是我接受诗歌赏析训练的结果,为我以后的文本分析打下了基础。

当时诗坛上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正酣,冯先生除了自己写文章参与讨论外,还引导我们关注这场论争,将他认为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及诗歌作品推荐给我们阅读。与此同时,文坛上又出现了第三代诗歌。1986年10 月,安徽《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推出了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冯先生将这些刊物介绍给我们阅读。我对这一诗歌现象很感兴趣,写出《后现代主义与第三代人》一文,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角度来分析第三代诗歌创作,冯先生看后很快推荐到《黄河诗报》发表。后来,在一次活动中我见到山东大学著名诗歌评论家吴开晋先生,他对这篇文章也持赞赏态度。经过这一时期的学术训练,我对当时文坛上的朦胧诗、第三代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选择当代先锋诗歌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以《生命本体的美的展现——论新诗潮的特质及其审美嬗变》为题,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切入,对新诗潮的思想主题、艺术形式、审美风格进行深入分析,论文答辩时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时期,思想界、文学界空前活跃,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为文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一时期,山东师范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汇聚了一批著名学者:田仲济、冯中一、冯光廉、朱德发、吕家乡、袁中岳、宋遂良、韩之友、蒋心焕、查国华等,他们的研究各有所长,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朱德发先生的“五四”文学研究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发学界的论争,他一口浓重的蓬莱话让外省的同学大呼上头;冯光廉先生有大局眼光,在上课时训练我们写作家研究述评,让我们每个人选择一位作家,阅读相关史料,撰写关于这个作家的研究述评。他建议我选臧克家,最后我还是按自己的兴趣选了徐志摩。在选定徐志摩之后,我到图书馆里查阅那些发黄发脆的原始期刊,广泛搜集与徐志摩有关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徐志摩研究述评》一文。经过这次训练,我认识到写作研究述评的重要性,掌握了写作研究述评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为以后从事专业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88 年7 月硕士毕业之后,我有幸留校给冯中一先生当助手。除了上课之外,我帮着冯先生筹备学术会议,参与冯先生主持的一些辞书、教材撰写,如《中国名人名言荟萃》《常用文体写作教程》《中国新诗鉴赏辞典》等,进一步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

工作几年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萌生了读博士的想法。我向冯中一先生汇报后,他非常支持我去读博,建议我到北京大学读新诗研究方向,那里有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条件,并答应给我写推荐信。1994 年春夏之交,冯先生当选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他虽然不住会,但作协里的大小事情都找他,他忙得不可开交。11 月的一天下午,我在校门口碰到冯先生和袁中岳先生一起乘车去作协开会,他说这两天就给我写推荐信,到时通知我到家里去取。没想到这却是我与冯先生的最后一次交谈。第二天一大早,接到冯先生去世的电话——他因日夜操劳,凌晨心脏病猝发,不幸逝世。此后一段时间忙着处理冯先生的后事,我错过了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报名。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考试时间稍晚一些,我便报考了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许志英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并被顺利录取。

进校之后,汪应果、朱寿桐先生成为我的导师。汪应果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也是著名的作家,出版过多部长篇小说、大散文。他追求思想的冲击力,对新的理论方法非常感兴趣,虽然是文科教授,却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出版过一本《科学与缪斯》,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文艺探索”书系。他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学从混沌走向有序的过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富有新意的阐释。他召集我们几个博士生就王富仁先生的《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我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主体性问题感兴趣,写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主体性的反思》一文,后经汪先生推荐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发表。朱寿桐先生是我的副导师,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当时他正在主持“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的研究项目,与我的毕业论文选题密切相关。他对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使我少走了一些弯路。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有一批全国著名的教授——叶子铭、许志英、胡若定、汪应果、朱寿桐、丁帆等。当时,老师们并不按部就班地授课,而是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导师和博士生坐在一起,有时听叶先生讲他的人生经历,有时就某个学术话题进行交流讨论,这种自由的气氛常常能给我意外的启发。

南京大学给文科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文史哲综合课程,由中文系的包忠文教授、历史系的茅家琦教授、哲学系的张异宾教授讲授。包忠文教授讲西方文艺理论,茅家琦教授讲史学理论和方法(西方新历史主义),张异宾教授讲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结束时要提交一个课程论文,我提交的论文题目是《人的发现与迷失——萨特与中国当代人文思潮》,讨论萨特对中国当代人文思潮的影响,后来在《东方丛刊》上发表。这门课开拓了我的理论视野,为我之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很快到了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时间,之前我跟着冯中一先生做新诗研究,主要是做跟踪式的当代新诗批评。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当代文学的问题说不太清楚,因为这些问题的根在现代文学那里,于是我决定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选择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作为博士毕业论文选题。向汪先生汇报我的想法后,他赞同我的选择,并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论文开题。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是关于某一作家、某一作品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成果尚未见到。通过论文开题之后,我就到学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查阅原始资料。南京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有一批相关时期的藏书,我在那里阅读了《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中国新诗》等原始期刊。这些期刊上落了一层灰尘,纸张泛黄,要小心翼翼地翻阅。通过阅读这些原始期刊,我有一种回到历史现场的感觉,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文化语境,这与阅读作品选或作家文集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同时,我又购买、借阅了一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著作,从理论上搞清楚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通过广泛阅读,我发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时期就已传入中国,中国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如胡适、鲁迅、田汉、郭沫若、郁达夫、李金发、戴望舒、闻一多等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但他们并非简单地照搬照套,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拿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因此,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并非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翻版,而是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即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我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从先锋与边缘的两难悖论、本体突破与历史转型、焦点位移与母题置换等角度切入探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揭示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复杂的关系,论文答辩时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答辩。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刘福勤先生是我博士论文的答辩委员,也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他看到我论文中将鲁迅作为现代主义作家来研究,觉得很有新意。答辩结束后,他找到我,说他正在主持一个鲁迅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邀请我参加,负责其中一章“鲁迅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撰写,我感到很荣幸,欣然同意。通过与刘先生交流,我很快完成了这一章的撰写工作。多年以来,受现实主义唯尊的影响,学界一直将鲁迅视作现实主义作家来研究,而我将鲁迅视为现代主义作家,探讨鲁迅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新的观点。1999 年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举办鲁迅研究学术研讨会,刘福勤先生邀请我参加,我提交了会议论文《鲁迅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并作大会发言。此次会议也邀请了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陈漱渝先生参加,他看了我提交的会议论文后很感兴趣,他热情地提携后辈,介绍我参加中国鲁迅研究会,并把我的会议论文推荐到《鲁迅研究月刊》上发表。在刘福勤、陈漱渝先生的引导帮助下,我对鲁迅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而开启了我的鲁迅研究之路。

1998 年7 月博士毕业之后,我回到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在上课之余,我继续围绕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进行思考研究。因这一课题跨度时间长、涉及到众多的作家和社团流派,许多问题需要细化深入研究。围绕这些问题,我撰写了一些论文,先后发表了《恶的审视与展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探寻》《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范式建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自我分裂现象透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人学观念》《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策略》《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儒家文化的碰撞》《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纪末情结》等文章。在此基础上,我对博士论文进行补充、修改、加工,2001 年以《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为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吕周聚等:《网络诗歌散点透视》

在这一时期,我也静下心来对新诗潮进行了重新阅读与反思。进入20 世纪末,新诗潮的热闹喧哗已渐渐沉静下来,加之我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阅读研究,使我对新诗潮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对新诗潮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先后发表了《论第三代诗的非诗化倾向》《论中国当代先锋诗歌中的死亡意识》等文章。在此基础上,我将硕士毕业论文进行加工、补充、修改,2001 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研究》一书,对当代先锋诗歌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研究。此后,现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一直是我关注研究的对象,先后发表过《当代先锋诗歌的分化与转型》《异端的诗学——周伦佑的诗歌理论解读》《“无体裁写作”与文体狂欢——论第三代诗歌文体的解构与建构》《论中国新诗派的审美特征》等文章。

汪应果先生是著名巴金研究专家,甘肃教育出版社请他主编《简明巴金词典》,我便帮着汪先生邀约作者、撰写相关词条、审核稿子,书稿于2000 年9 月顺利出版。通过这项工作,我对巴金研究产生了兴趣。在汪先生的引导下,我参加了几次巴金学术研讨会,结识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巴金研究专家,发表了《论巴金的道德人学思想》《论巴金文化人格的裂变及其历史意义》《巴金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论巴金的理性精神》《巴金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等文章。在此期间,我还与汪先生一起主编了《现代中国文学史》,这是一部有情怀的文学史,邀请了学界的青年学者参与撰写,体现出求新求变的宗旨,也正因如此,书稿在出版过程中遭遇曲折,修改数次,待把那些棱角磨平了,才于2007 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年9 月,受王德威教授的邀请,我到哈佛大学东亚系做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顶尖大学,汇聚着一大批世界著名学者。王德威教授是哈佛大学Edward C.Henderson 讲座教授,是著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其许多著作在国内出版,在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我对中国新文学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通过广泛阅读,我发现20 世纪初海外留学生的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的源头,学界对以鲁迅、郭沫若等为代表的留日学生的文学创作,对以蒋光慈等为代表的留苏学生的文学创作,对以徐志摩、戴望舒等为代表的留欧学生的文学创作都有深入研究,而对以胡适、梅光迪等为代表的留美学生的文学创作研究则相对较少。众所周知,胡适是中国新文学革命的首倡者,他于1917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代替文言、用新文学代替旧文学的革命主张,揭开了中国新文学革命的序幕。胡适是如何提出这些文学革命主张的?胡适的文学革命思想与他所留学的美国文学之间是否有渊源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了哈佛大学,这些问题也成为我此后关注研究的对象。

我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选修了王德威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从历史到小说”课程,他的课注重文本分析,选择一些作家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课堂上有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等不同国家的学生,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大家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产生一种类似头脑风暴的冲击力。我也选修了霍米·巴巴(Homi K.Bhabha)教授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课程,他是哈佛大学英美文学与语言学讲座教授,是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他的课理论与作品并重,结合具体作品来分析后殖民理论,通过听他的课,我对后殖民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此外,我还选修了李惠仪教授的“晚清小说研究”课程,她选取晚清小说作品,领着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对一些字、词、句进行重点讲解。通过这些课程,我对哈佛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课堂形式及培养方式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除了上课之外,我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图书馆里查阅图书资料。哈佛大学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系统,有九十多个专业分馆,不仅设备先进,而且服务非常人性化。其WIDENER 主馆除了重要的节假日外,每天24 小时开放,读者可根据需要随时查阅、借阅图书资料。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了大量中文图书报刊,有的已被制作成微缩胶卷,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在这里,我找到了中国早期留美学生创办的《留美学生季报》等原始报刊。我还在哈佛大学档案馆查阅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以及梅光迪、赵元任等人的档案,从这些泛黄发脆的原始文件中感受他们当年在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些资料为我后来的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

本文作者摄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哈佛大学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会议、学术沙龙、学术报告随处可见,令人目不暇接。我受邀参加了王德威教授主持的由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合办的“Global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inophone and Diasporic Writings”、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合办的“Modernism revisited: modernism Chinese literary in Taiwan and beyond”、哈佛燕京学社举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等国际学术会议,提交会议论文并作大会发言,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切磋交流,对美国学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了更多的了解。回国之前,我对王德威教授作了一次专访,后来以《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王德威教授访谈》为题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年第2 期发表。同时,应著名海外作家、海外汉学研究专家张凤女士的邀请,我在“大波士顿区中华文化协会艺文小集”的集会上作了题为《文学中的人性——以鲁迅、张爱玲、白先勇、赵淑侠为例》的演讲,演讲稿全文发表于2008 年1 月11 日的《波士顿新闻》;受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英伦分会的邀请,我作了题为《美国自白派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的关系探源》的演讲;受《侨报周刊》记者邀请,我撰写了《借哈佛之石攻我之玉》(“走近哈佛访问学者”系列),发表于2008 年4 月11 日的《侨报周刊》。我通过参加这些学术活动,不仅加强了与美国学术界的交流,而且扩大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影响。

在哈佛大学期间,我拜访了杜维明教授。他是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哈佛燕京社社长,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我拜读了他的著作,就新儒家的一些问题向他请教,受益良多。2008 年春节期间,我到纽约拜访了夏志清先生、赵淑侠女士。夏先生是美国学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者,他性格爽朗,虽已退休多年,但仍潜心学术。聊起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大陆的出版,先生侃侃而谈。与他讨论张天翼的小说创作,他说有人对他的左翼文学研究存有误解。通过与夏先生的交流,我对其《中国现代小说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因写过一篇评论长篇小说《赛金花》的文章而与赵淑侠女士结缘。赵女士是著名作家,早年在瑞士工作,后来迁到纽约居住。赛金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文学史上有几部以她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作品,由于作者出发点不同,对赛金花的塑造、评价也就相差甚大。我在《现代女性视野中的赛金花》中指出男性和女性作家笔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赛金花形象,肯定赵淑侠女士所赋予赛金花的现代女性特质,得到她的赞赏。

吕周聚:《中国新诗审美范式的历史转型》

从哈佛大学回国之后,我一方面继续做我之前的研究,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十六讲》《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中国新诗审美范式的历史转型》《网络诗歌散点透视》等著作;另一方面参与教学改革,除与魏建一起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新编》,还主编了《中国现代文学新编作品选》,这是教研室国家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配套教材。同时,我也继续推进对中国新文学与美国文学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2012 年以“中国新文学中的美国因素(1911—1949)”为题申请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围绕这一课题先后发表了《第三代诗歌与美国自白派诗歌的关系探源》《论中国新人文主义的人性观》《论茅盾与美国左翼文学之关系》《中国左翼文学中的美国因素》《胡适文学革命理论中的美国因素》《尤金·奥尼尔与中国现代戏剧》《论中国现代戏剧与美国小剧场运动的渊源》《论中国新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渊源》《论中国现代戏剧对美国戏剧的选择与接受》等阶段性成果。由于课题跨越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有些资料查阅困难,只好请在美国的朋友、学生帮忙,做起来进度较慢。该课题于2018 年顺利结项,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结项之后,我又对书稿作了一些补充、修改,即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从2007 年到哈佛大学访问萌生这一课题,到2023 年出书,经过了十余年的时间。

吕周聚:《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异质因素》

2016 年8 月,受东京大学藤井省三教授邀请,我到东京大学文学部做访问学者。在东京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到图书馆里查阅图书资料,重点搜集鲁迅等留日学生的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抽空到仙台参观鲁迅当年的留学遗迹,对鲁迅当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我将多年来研究鲁迅的成果整理成《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异质因素》一书,2017 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回首三十多年的学术历程,我一直走在平淡的学术道路上,坚守着严谨、求新的学术态度。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产生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文化语境中,作家作品数量空前,文学现象千变万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对我来说,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我对这些风景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心驱使我在这不断延长的文学史上探险跋涉。这些年,我发表了一些文章、出版了几部著作,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诸多师友的帮助与支持。在闲暇之余,我有时静心思考,扪心自问:这些成果有多少学术价值、历史价值?这些年的学术研究有何意义?思考过后,我常常会有一种虚无的感觉,也许是下一个?正是这种好奇加虚无的心态,成为我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思考、不断前行的动力。

猜你喜欢

冯先生现代主义鲁迅
President speech in foundation conference
鲁迅,好可爱一爹
宽堂先生(特写)
鲁迅《自嘲》句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晴空一声霹雳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现代主义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