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在消化道肿瘤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2023-07-14李从贵韩江英廖晨霞汪春燕丁翠路

全科护理 2023年19期
关键词:手册消化道病人

李从贵,韩江英,廖晨霞,汪春燕,陈 杨,丁翠路

消化道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随着癌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的进步,消化道肿瘤病人的生存期不断延长[1]。症状群最早由Dodd等[2]于2001年引入肿瘤学领域,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乳腺癌、膀胱瘤、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的治疗中[3-4]。有研究指出,消化道肿瘤部分症状群较稳定,包括疼痛、情绪及消化道症状群[5]。这些症状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不仅加重疾病负担,更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6]。

近年来,中医药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症状群的临床治疗逐渐受到重视[7],辨证与辨病论治的结合能为肿瘤病人的症状群管理提供良好的载体[8]。目前国内外对于症状群管理方案的制定,多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且执行较为繁琐。本研究从指南中提取非药物性管理措施形成理论框架[9],并结合我科特色中医护理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2轮专家函询形成了《消化道肿瘤中医症状群管理手册》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常见症状群的干预效果,为消化道肿瘤症状群的管理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住院的114例消化道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消化道肿瘤;2)既往无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具备基本的理解和交流能力;3)至少具有消化道、情绪及疼痛症状群中的一个,且症状群中2个及以上症状评分达到3分[10];4)年龄≥18岁;5)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P2019-2-21)。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肿瘤科常规护理,包括环境准备、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考虑到伦理原则,在病人出院后及时随访,将常规护理使用的书面、音频及视频相关资料提供给病人,并告知使用方法。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1)方案设计:研究者阅读《中国癌症症状管理实践指南》《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肿瘤护理规范》,筛选指南中提及的非药物管理方法,形成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初步编写《消化道肿瘤中医症状群管理手册》,经过2轮专家函询,修改并确立手册内容,同时制作配套学习视频。2)方案实施:入院时向试验组病人发放《消化道肿瘤中医症状群管理手册》,于每周三和每周五下午在病区小教室组织观看视频并学习手册内容,每例病人每周至少参与1次学习。干预内容见表1,具体实施方案见表2。

表1 试验组具体实施内容

表2 试验组具体实施方案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资料问卷

由课题组自行编制,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付费方式、肿瘤类型及分期等相关资料。

1.3.2 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使用汉化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测量病人症状群改善情况。量表第一部分有13个条目,评估最近1 d内疲乏、疼痛、嗜睡等症状的严重程度;第二部分评估这些症状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困扰程度。评分方法:1~3分表示症状轻度;4~6分表示症状中度;7~10分为症状重度。本研究只评价第一部分的内容。该量表信效度良好,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癌症病人的症状评估,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94[11-12]。

1.3.3 生命质量评分

采用中文版癌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定病人生命质量。量表共27个条目,4个维度(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及功能状况)。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4分表示从“一点也不”到“非常多”,其中14个正向条目,每个条目计0~4分,13个反向条目,每个条目计4~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该量表经万崇华等[13]评价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821~0.884。

1.4 资料收集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且具备一定科研经验的2名调查者进行资料收集。首先采用统一指导语向病人解释调查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取得病人的理解并获得知情同意,通过询问病人、查阅住院病历完成一般资料的收集,记录其住院号、姓名及电话,并告知干预结束后将对其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强调作答真实性及个人信息保密性。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肿瘤类型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症状群得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症状群得分比较 单位:分

2.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得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得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病人常见症状群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5周后试验组病人症状群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Nguyen等[14-15]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消化道肿瘤病人常见症状群。Yeh等[16]的研究证实,通过耳穴埋豆并按压神门、皮质下、交感等穴位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症状群。孙凌云等[8]的研究指出,穴位按摩对于缓解晚期肿瘤病人疼痛、消化道及情绪症状群效果显著。本研究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通过观看视频和医护现场教学,病人可了解中医肿瘤护理的相关知识;穴位按摩、耳穴埋豆、中药贴敷等操作简单方便,并可迅速进行实践,不仅充满趣味性,还可充分调动病人积极性,增强其对自身症状管理的参与感。不同症状群的群内症状具有相互作用,单个症状的缓解有利于避免其他症状恶化,提高整个症状群的改善效果[17],因而按压不同穴位能共同改善病人的消化道症状和疼痛症状群。

3.2 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能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症状管理是消化道肿瘤病人生存期的首要目标,有效的症状管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生命质量。本研究中试验组病人干预后生命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Salvetti等[18]的研究证明,对肿瘤病人症状群进行干预,可以优化治疗结果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基于中医症状群的管理模式立足于让病人掌握症状群管理相关知识,采取了集手册、视频、音频以及面对面指导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干预方法,手册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大部分病人可熟练使用手册,并可在化疗间歇期居家应用,有利于病人长期的症状群自我管理。采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健身功法,强调动静结合、身心合一。五行音乐疗法基于五行学说、强调中医整体辨证施护,将机体的病理、生理及心理三者结合,通过五音调节五志、五脏,使机体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19]。通过建立微信管理群,指导病人每周上传症状管理日记进行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同伴支持的力量,鼓励病人表达症状群管理后的感受,分享自己的症状应对经验,可加强病人与医护人员间的联系,病人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有利于营造温暖和谐的治疗氛围,使肿瘤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中医症状群管理模式对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群进行干预,改善了病人的症状群和生命质量,可为临床肿瘤病人症状群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在安徽省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开展,样本量有限。未来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症状群管理方案进行长期的动态追踪以判断其远期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手册消化道病人
谁是病人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猪的消化道营养
病人膏育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嘴和消化道(2)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