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程思政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3-07-14苏淑芳

科学导报 2023年4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思政

苏淑芳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思政;主题式教学模式

地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有着较高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思政教育价值,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地理教学中,可以凸显出地理学科的思政教育价值,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地发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高中地理课程思政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在地理课堂中,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构建主题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显著优势:一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充分挖掘地理学科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并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视域创造性的理解这些内容,可以促使学生将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高中地理课程思政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课程主题化

每一门课程有着专属的道德意义和价值体系,因而在高中地理课程思政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从课程内容本身入手,确定思政主题,实现课程内容主题化。而教师制定的课程主题需要满足一下条件:一是有明确的内容属性。课程主题源自于地理课程内,因而必须要以地理背景知识为基础、思政教育为导向,能够凸显地理课程特征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价值;二是有清晰的结构层级。课程主题是整个教学程序的核心,后续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问题都必须要围绕主题展开,只有在层级分明的主题下,才能保证教学程序的有序推进;三是有着较强的包容性和概括性。课程主题要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保证地理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思想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为此,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提炼出合适的思政主题,制定出内容明确、结构清晰的课程主题。

  (二)主题情景化

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直白灌输的授课模式,而应积极寻找地理与思政内容的契合点,并結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规律,通过创设主题情景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强化教学效果。为此,地理教师需要立足于课程思政理念,归纳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显性和隐性育人知识,如一带一路、国家领土安全、国家政策方针等,并以此为背景,设立情景主题,推动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三)情境问题化

教师需要教学情境为载体,聚焦核心问题,设计出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以“中国交通发展”主题为例,教师则可以结合教学情境,设计以下问题:①中国交通发展现状如何?②中国交通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③中国交通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困境?④中国交通发展的前景如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可以强化学生对国情的认知,达到国情教育和爱国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可以有效实现对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提升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高中地理教师应树立起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并通过对课堂授课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促进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凸显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促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综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静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地理思维型课堂的探析——以“海—气相互作用”为例[J].地理教学,2022(19):24-27+33.

[2]黄秋怡,李文翎.高中地理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2):36-39.

(作者单位:山西省新绛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