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研究

2023-07-13杨松森

时代汽车 2023年13期
关键词:电器教具车身

杨松森

摘 要: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汽车已经大量普及到每个家庭。汽车在行驶一定里程后就需要维修保养,汽车维修市场需要大量的维修技师。在实际维修中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大部件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较少,主要故障多出现在汽车车身电器相关元件中。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维修技师的摇篮,由于师资、教材、教法相较于行业的发展略显滞后,学校教授的知识不能有效和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这就导致学生在应用方面不知所措。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就要尽快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通过三教改革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基于生产实践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汽车车身电器 故障演示教具

中等职业院校作为“金蓝领”的摇篮,也是中国制造业战略主体的前瞻地,需要将“生产实践需求”与“技能人才教育”衔接起来。汽车后市场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汽车除了日常保养外,汽车车身电路故障較为常见,维修企业对具备电路维修能力的学生需求量很大。而在日常教学中,由于车身电路相对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相关原理,能够真正掌握汽车车身电路故障维修技能的学生寥寥无几。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汽车电路的维修技术,满足维修企业的用工需要,我们需要演示教具辅助教学。学校现有教具板式单一,电路过于集中,不能进行实际故障的演示,不利于学生认知学习以及提高学生实践维修能力的提升。而在相关教具市场上,现在还没有基于实车的车身电路故障演示教具,制作基于生产实践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基于生产实践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研究意义

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是建立在就业基础上的,开展适应岗位需求的教育,实现校企的真正对接。“笼中之鸟,空窥不出”,才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生产实践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的开发与研究,正是建立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2035目标的前景下,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更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开展企业需求为基础的《汽车车身电路》教具的开发设计,使抽象难懂的理论,能够在教具的辅助下可以变得通俗易懂。在此之前并无《汽车车身电路》的相关实车教具,相关教具在《汽车车身电路》教学开发上是空白。

2 基于生产实践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研究目标及内容

2.1 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研究目标

依据维修企业实际工作需求制作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把汽车维修中的常见故障点在实车上演示出来,学生在实车上进行故障的检查与分析,最终找到故障点并排除故障,通过教具的使用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的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汽车车身电器相关原理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的理解。

探索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汽车电路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便于学生适应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变,为汽车电路维修打好基础;同时提高教师研究开发的能力,根据企业实际汽车车身电器故障修理中常见故障为依据,开发教具并使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最终以满足企业实际用工需求。

2.2 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了了解企业对维修技师在汽车车身电器方面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对维修企业一线维修技师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际汽车车身电器电路故障案列,做好汽车车身电器电路故障分析,基于生产过程和岗位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汽车车身电器》实物教具故障演示内容。并根据维修企业一线修理实际对出现故障概率从高到低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一系列故障作为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设置的故障点,见表1。

3 基于生产实践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研究思路

3.1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现有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模式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知识的讲授为主,学生学到知识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时就会出现知识点不扎实,学习到的知识无法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终其原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是以点状排序的,如何将点状的知识点融合联系起来,成为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有力支撑,这就需要中等专业学校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资源,加强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通过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对维修技师在专业方面的实际需求,了解企业在汽车车身电器方面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该具备怎样的分析能力、排除故障能力。结合中等专业学校实际情况加强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最终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目标,助力产业升级,产教融合。

3.2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汽车车身电器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多采用构建主义理论。其缺点是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忽视了情感的作用、片面的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在遇到实际故障时就会不知所错,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将所学知识进行重组,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企业的需求。如何将知识进行有效地重组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引入企业实际案例作为课堂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再增加具有导向性的理论知识复习,更贴近授课主题。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法,分析案例的可能故障原因。实际案例的模拟再现,可以使学生更为投入,身临其境地考虑问题,学生回顾故障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点,结合案例,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梳理电路思路,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以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故障分析能力的目的。学生了解了故障现象并进行简单分析后,通过微课教学和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找出故障点的可能范围,上报教师,教师进行分析总结,梳理学生对该故障点的分析思路,并最终给出最完善的检测计划。教师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排故操作,分组实训排除故障,最终对各小组进行点评。通过本环节的设置,学生能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动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故障排除能力。

3.3 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及使用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了解到了企业在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排除方面迫切的需要,同时也了解到了企业对维修技师在汽车车身电器排故方面需要维修技师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技能的需求。在找到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后,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想要提高学生汽车车身电器方面应用能力,就需要制作以实车为基础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根据维修企业一线修理实际对出现故障概率从高到低进行归纳总结,左前门升降器、右前门升降器、左前门闭锁器、右前门闭锁器、雨刮器、雨刮器喷水电机、后部灯光、前部前照灯、左后门升降器、右后门升降器、左后门闭锁器、右后门闭锁器、左右后视镜以上13种部件最容易出现故障。依此为基础开发汽车车身电器故障点,用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升降器无法上升、升降器无法下降、闭锁器不能关闭、闭锁器不能打开、雨刮器没有间歇档、低速挡、高速挡、雨刮器喷水电机不工作、后部灯光不工作、前部灯光不工作、后视镜调节功能失效这些常见的故障现象的演示,作为学生应用能力提升基础。

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设置故障,学生通过观察故障现象,进行思考。学生想要了解故障原因,首先要了解围绕故障点所涉及的相关电路的走向以及电路原理,在了解了相关电路原理后,学生分析故障有可能发生的位置,并做出分析,归纳总结相关故障点作为下一步检查的基础。学生通过查阅电路图,找到电路中应该检查的位置并做出检查计划以及需要用到的检测工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所作计划的合理性,并对学生的检查思路进行有效梳理,最终归纳总结出最快速的检查方法步骤。学生在总结教师的操作步骤后,修改自己的计划后逐步实施。在实施检查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可能的故障点进行检查,最终排除故障。学生实施检查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然后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从故障现象开始-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计划-故障排除实施-故障排除总结。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动起来。全程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教师逐步的引导,最终完成实施,提高学生排除故障的思维逻辑,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联系起来。

3.4 通过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改变学生评价模式

学校原有的学生评价模式只是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本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考核。现有的考核模式只能检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则没有考核。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适应企业需求,采用两考核一评价的评价模式。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成绩是由理论考试成绩+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企业评价成绩共同组成。两考核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考核以及课程学习完成后的理论与应用能力考核。一评价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完成后的理论与应用能力考核由企业一线技师进行评价,最终给出成绩。通过以上评价模式的改革,最真实的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企业对员工知识与应用技能的要求。

基于生产实践开发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要求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内容与维修实际相符,且涵盖的知识点精确。能够出色的胜任课堂教学,完成专业课知识点的掌握,利用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工作习惯,更好的投入学习,掌握知识。建立基于学校实训车辆、实训设备和企业岗位需要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通过专业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教学,学生在类似于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是我们研究的初衷,通过研究探索,我们找到了通向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即建构“内外双修”的学习情境“建构”,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企业工作岗位所急需的实用性技能。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基于生产实践的汽车车身电器故障演示教具开发与研究》(JZY22013)。

参考文献:

[1]黄华仁.浅谈高职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2]尹洪波,汽车全车电器示教板在汽车电气设备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5,(10).

[3]吴涛,颜文华,周志国.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4]夏慧娟.中职院校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討[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

[5]肖锡海.《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09):148-149.

[6]牟春燕.汽车电气设备的实践教学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9):102-103.

[7]范松柏.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设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4,(014):215、243.

[8]吴志强.汽车车身电器系统检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全书.

[9]吴东盛,彭林兵.建构主义理论下中高衔接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疑难故障分析>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校报,2014(05)230-231+235

[10]郭晓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的个案调查及相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42-45.

猜你喜欢

电器教具车身
姑苏城内话车身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奥田电器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电器创新设计两则
展教具
事故车维修中的车身防腐(三)
卡板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车身塑料件的焊接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