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3-07-13樊新波王桂红杨雨晴
樊新波 王桂红 杨雨晴
摘 要: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创新之一,其目的在于深化产教融合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领域市场对于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然而,课证融通作为该制度实施的关键环节却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如专业课程涵盖领域过于广泛、课程标准与职业等级标准匹配度不高、职业院校与评价组织之间的合作不深入,以及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职业岗位要求重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通,注重教学考核和證书评价的相融通,创新分类培养机制增强教师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推进课证融通,对接市场需求,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证融通 1+X职业等级证书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ertificate Interation under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an Xinbo,Wang Guihong,Yang Yuqing
Abstract: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novations in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which aims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plex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in different fields of the market. However, as a key lin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 certificates faces som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the wide rang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covering fields, the lack of matching between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vocational level standards, the lack of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valuation organizations,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eacher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re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position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vocational skill level standard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certificate evaluation, and innovate the classification training mechanism to enhance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these measures, we will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 certificates, meet market demand,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of technical skills.
Key words: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1+X vocational level certificate
1 引言
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制定了1+X证书制度,旨在整合减少职业教育证书体系,并提高证书的质量和含金量。作为一种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证书评价体系,“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技能培训、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南。其中,“课证融通”被视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不同课程的学习和应用相互融通,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社会价值[1]。因此,本文专门探讨了高职院校在1+X证书制度下推进课证融通的问题及对策,以期在高职教育领域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 课证融通的内涵
课证融通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方式,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课证融通强调课程和证书之间的融合与衔接。这种衔接不仅是在知识体系上的衔接,更是在技能和能力上的衔接。通过将课程和证书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在学习中掌握实践技能,从而增强其职业素养和竞争力[2]。另一方面,课证融通也强调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学习。这种交叉学习不仅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证融通的内涵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传授,更是一种开放、创新和跨界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的困境
3.1 专业课程对应职业领域过于宽泛
在当今社会中,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一些学生和企业反映,有些专业课程对应职业领域过于宽泛,无法给予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或专业知识,导致学生出校后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较大的挑战。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在制定课程计划时,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精细、系统,未能真正落实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其次,有些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未能考虑到各个职业领域的差异,將课程设置得过于泛泛而谈,同时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3]。因此,要改善这一现象,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合作,通过对职业需求和行业趋势的深入了解,制定适合的课程计划,提高专业课程的可用性和针对性,使之更能贴近具体的职业市场需求,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3.2 课程标准与职业等级标准契合度不高
据调查显示,当前许多职业等级标准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契合度并不高,这种情况已成为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4]。一方面,课程标准作为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估学生学习进度的重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个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知识点。但是,另一方面,职业等级标准所体现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这种不匹配问题在某些行业尤其突出,在这些行业中,职业等级标准往往没有考虑到最新的技术或者市场需求,而课程标准也无法针对这些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因此,为了使教育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必须加强课程标准与职业等级标准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双方高度契合,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3.3 高职院校与评价组织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
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而职业技能证书评价组织则是对个人职业技能进行评定的机构。然而,在当前的实践中,高职院校与职业技能证书评价组织之间的合作并不够紧密。首先,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一些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证书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仅仅将其视为选修课程。由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的严格性和专业性,这些选修课程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着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其次,从职业技能证书评价组织的角度来看,一些组织并没有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积极开展合作。由于缺乏对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情况的了解,这些评价组织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导致评价标准与实际需求脱节。
3.4 “双师型”教师中的职业技能含量偏低
在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资源,对于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目前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以及缺乏教学创新意识等问题。事实上,高职院校中的教师主要来自高校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这些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他们在教学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难以深入了解职业领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从而影响课程内容的实际使用效果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项目合作,提高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4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的对策
4.1 基于职业岗位要求重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必须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5]。具体而言,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专业标准,综合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在焊接技术领域,根据国家教学标准,相应职业人员需要掌握焊接生产、焊接检验等技能,在课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技能点的覆盖情况。此外,加强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企业需求,并针对性地更新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方式,以适应职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要求。同时,职业教育机构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技术、在线学习平台等,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4.2 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通
应逐步规划课程内容,细化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的时长占比,并根据教师的不同专业领域和教学经验分配其授课内容的占比,以期达到课证融通的目的。例如,对于初级证书考试来说,教学内容应以基本理论、基础技能为主,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级证书考试来说,教学内容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训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对于高级证书考试来说,教学内容应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项目中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提高整体综合能力[6]。针对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焊接设备操作、焊接工艺编制、焊接结构制造、焊接生产管理及焊接检验”, 设置《焊条电弧焊实训》《气体保护焊实训》《氩弧焊实训》《工程实践》《焊接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实训》等实训内容。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可以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自己的焊接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4.3 教学考核要求与证书考核评价相融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被认为是当前职业教育课证融合效果的关键所在,它为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7]。在职业教育中,学分银行认定机制是一种常用的课程认定方式。通过学分银行认证,学生可以在校内或校外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不同类型的学分。这些学分可以作为进入更高级别的课程、获得学位、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方面的要求。同时,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考核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度可以借助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发展行业技能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和企业内部学历课程等多种形式的证书。通过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建立系统化的评价考核体系,可以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该积极采取这些措施,促进职业教育课证融合效果的不断提升。
4.4 创新分类培养机制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差异化培养教师的能力策略,并全力推进“五项能力”提升工程。这里所指的“五项能力”包括:教育理论素养、课程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师德师风。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如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教师培训,才能真正地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之具备优秀的教学设计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使得教学更加生动、精彩。此外,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需要具有强大的师德师风,意味着要注重教师道德修养,以及高尚的职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教师,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生全面而有素地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应该持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这一制度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社会对于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职院校也需要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转变出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然而,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便是课程和证书的衔接。只有将课程与证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实施1+X证书制度的顺利进行。为此,高职院校需要认真面对课程和证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以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这不仅对高职院校本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课题: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1+X证书制度下焊接专业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YKYJG20201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蔡静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商务英语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05):41-44.
[2]屠莉.“岗课赛证”融通视域下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3):76-80.
[3]毛少华,李治.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21,37(12):47-51.
[4]刘呂亮,王德云,刘芳.对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19):61-65.
[5]柴草,王志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J].成人教育,2022,42(09):72-78.
[6]郑辉英,吴小平,吕从钢.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的探索与思考——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22,38(11):74-82.
[7]杨会会,王彦平,娄芳慧.“1+X”证书制度下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课证融通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02):80-84.
[8]安志龙,马丽.“1+X”证书制度下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证融通实施路径及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