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
2023-07-13邹沁妤
邹沁妤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意义
1.满足教育实际需求。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丰富,主题多样,有利于在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推动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将德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有效减少了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冲击,便于潜移默化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德育思想转变为主动加强德育建设,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情操。
2.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创作背景、情感因素及蕴涵的主题思想上客观评价音乐价值,深化学生的审美情操,逐渐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而德育工作的开展则是更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艺术素养。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尚未成熟,教师将德育思想融于音乐教学中,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正确的人为处事方式,健全个人品格。与此同时,音乐教学中的德育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现状
1.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德育不受重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课程只是一门副科,与语数英三大主科相比,音乐教育意义不大,导致实际的音乐教学中缺乏德育思想的渗透。在此思想的引导下,学生也认为只要学会唱歌即是完成了音乐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自身品德的建设。
2.德育模式传统单一,德育效果不理想。随着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发展,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德育的价值,试图将德育落实于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之中。但受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教育思想的制约,教师的德育模式较为传统,往往只是在开展音乐教学的前后环节中向学生讲解道理,未能将德育融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德育效果不明显。
三、如何加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
1.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增加德育内容。虽然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但将德育教育完全融于音乐教学之中仍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效率,教师需要提前规划好教学安排,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智特点不断调整德育内容,确保德育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相适应。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要主动收集不同音乐主题的德育素材,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下引入德育内容,认真完成一切德育工作准备。以《歌唱祖国》的音乐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在进行音乐教学前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主动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把控好教学节奏,带领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感知歌词的内涵,唤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德育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唱《团结就是力量》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体現团结精神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体会到团结的内涵,在团结的歌曲意境中理会《团结就是力量》蕴涵的精神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联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团结现象,深化学生的团结意识,强化学生的个人感知。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歌唱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旋律,更能让学生深入学习背后存在的精神内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注重艺术鉴赏,普及文化知识。小学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为经典歌曲,其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师不仅要重视音乐教学环节中的艺术鉴赏,还应向学生宣传优秀的历史文化,实现音乐鉴赏和文化传播的有效结合,并在二者相融的过程中实现德育。顾名思义,不同主题类型的歌曲情感和音乐韵味各有不同。教师可以从经典歌曲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入手,阐述历史文化背后蕴涵的思想道德精神,带领学生一同感悟。为了强化音乐鉴赏课程的历史文化特性,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民族音乐,在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4.关注学生需求,转变学习形式。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熟悉小学生的听歌日常,选取学生喜闻乐见且经典的歌曲作为教学内容,为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思想的熏陶做好铺垫。与此同时,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其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尤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限,难以独立探索、创新学习方法。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以教学形式的创新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转变,让学生在独特的学习策略下主动学习德育思想。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