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2023-07-13梁素文

师道·教研 2023年6期
关键词:量感电线杆经验

梁素文

量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如何落实对学生量感的培养,史宁中教授告诉我们:数学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学生的“悟”需建立在丰富的经验积累之上,只有通过对事物的不断感知、内化,教学时提供多元表象,创设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认知从模糊走向清晰,“量”才呼之欲出,“感”就油然而生。下面以《千米的认识》为例,说说教学活动的开展如何围绕知识意义生长“四部曲”进行。

一、激发对“量”的情“感”需求

量感培养应基于学生生活经验,教学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入手找准连接点,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内需。如《千米的认识》新课导入,教师出示:①教室门高2000毫米,②中山到广州的路程大约16500000厘米,③我国黄河流域长5500000米。学生在读一读中切身感受到用毫米、厘米等做单位带来的不便,大数值给读数带来负担。已学的长度单位不足以合适描述大长度,而需要一个更大的单位。这样,他们对“千米”产生了认同感,激发了千米学习的真实需求。新课导入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应用(如:南京长江大桥的桥长、万里长城的长度、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等),以此缩短学生主体与认知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感受祖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

二、强化对“量”的标准“感”知

(一)确定“标准数”进行推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可借助对米有多长的属性充分感知进而推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比划出1米,感知米的长度,然后量出10米距离让学生走走,数数步数,与学生一起确定推理的“标准数”,如“10米,约走20步,约需12秒”,在此基础上推理出“100米,约走200步,约需2分钟”,最后让学生推想“走多少个100米就是1000米了?约需要多少步?约需要几分钟”,引导学生利用“标准数”展开推理。学生在推想中发现知识间的关联,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由“标准量”形成 “千米”的量感,对1千米=1000米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二)借助“标准量”进行想象。活动一:以校园跑道长50米,推想1000米,如“10个这样长的跑道连在一起有几米?”“几条同样长的跑道连接就有1千米?”,从而引出20个50米是1千米。活动二:大型电线杆高约20米,推想1000米,如“( )根这种电线杆高约100米?”“用几根同样高的电线杆连接就达到1000米?”,从而引出50个20米就是1000米。通过两次推想,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从“有多长”延伸到“有多高”,不同角度的想象让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更丰满,在脑海中逐步实现“标准量”到“实际量”的叠加,量感培养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三、夯实对“量”的体验“感”受

借助量的直观感知形成对量的感性经验是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说,若想建构“量”的意义,必须依托“量”的实践。只有经过充分体验、感知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经验,才能形成量感。《千米的认识》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入生活,体验生活中的“千米”,经过反复实践,学生脑海中“千米”的表象就会越来越清晰。

四、突出对“量”的思辨“感”悟

量感的形成,是一個依托现实、依赖经验,发展成超越实践的过程,最终形成空间想象。只有通过思维的参与才能达成量感的建立。课堂上可引导学生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促使量感的形成。

如:

学生在解答练习时,充分调动对“千米”及其它长度单位的认知经验,分析哪里应该填“千米”,哪里适合填“米”“分米”“厘米”或“毫米”。填好之后,还要将有关数量跟生活实际进行对比,反思是否合理。巩固新知的同时,把小学阶段所有长度单位串成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掌握不同长度单位间的区别,对不同量建立起清晰的概念,进而发展量感。

【本文系2022年中山市石岐街道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数学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小学生量感的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q202211)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量感电线杆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电线杆上的“战争”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别扶电线杆
静待“量感”生成
蓄电电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