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智能翻转课堂促进思政课深度学习的实践创新

2023-07-13骆霞

师道·教研 2023年6期
关键词:袁隆平议题杂交

骆霞

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学是“停课不停学”的方式之一。我们进行教学创新实践,应用“钉钉”直播平台将在线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实施云智能翻转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活动创新、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和学习评价创新,克服在线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教学模式创新:从“讲授型”到“活动型”,促进教学变革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创建了云智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教学环境,应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翻转教学结构,融合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运用议题式教学方式,构建活动型课程,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培育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培养学生初阶思维;二是课中“知识内化”阶段,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三是评价和反馈阶段,评价、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云智能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把80%的时间放在课中的“高级思维活动”——“知识内化”环节,20%的时间放在课前“初级思维活动”——“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进行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这和传统课堂的课内、课外时间分配刚好反过来了,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开展“活动型”教学。

二、学习活动创新:从“单一”到“多元”,创设混合学习

角色(教师/学生)、参与对象(个人/小组)、学习地点、交互方式(单项交互/双向交互)等因素对于设计“云智能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巧妙的活动设计,能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相应的阶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相融合,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单一”到“多元”转变,提高了混合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结构创新: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落实思维导学

相对于在线教学线上教师教学生学、课外学生独立做作业的教学模式,云智能翻转课堂教学将在线教学的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翻转”:将知识传递的过程被提前到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指导单和微课视频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在课前自学质疑,初步解决“初级思维活动”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要求。而高难度的知识“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过程则被放到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同伴的互动中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哲学与文化》二轮复习课把《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探索认识的奥秘》整合为“唯物论”和“认识论”专题复习课。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按照导学指导单的“学习目标”“预习任务”阅读教材,落实思维导学,完成初步的知识建构。

四、教学方式创新:从“情境教学”到“议题教学”,达成深度学习

在“唯物论”和“认识论”专题复习课教学中,教师直播授课,围绕议题,创设议题情境,设置议学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线阅读、线上讨论、商议、展示讨论成果,突破重难点,是在“情境教学”基础上的不断拓展和延伸。

子议题一: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看文化自信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2020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了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

袁隆平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

议学探究一: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子议题二:中国“海水稻”如何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海水稻”是在适宜5‰盐碱地里正常生长的水稻品种,很少会患普通稻的病虫害,基本不需要农药,是绿色有机食品。从品种选育到试验种植、示范种植,“海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提高了盐碱地利用率,成为我国增加耕地面积、抓好粮食生产的一条新路,为国家提供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议学探究二:运用“规律”的知识,谈谈中国“海水稻”如何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子议题三:袁隆平为什么能在科研探索中取得突破?

一次偶然的机会,袁隆平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萌生了培育雜交水稻的念头。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袁隆平在田间劳作,头顶烈日,克服蚊虫叮咬的不适,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袁隆平于1966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惊世”论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主持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亩产一次次刷新纪录,水稻去镉的技术获得突破,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和海水稻取得成功。

议学探究三: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袁隆平在科研探索中一次次取得突破的原因。

五、学习评价创新:从“经验主义”到“数据主义”,关注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评价和反馈阶段,课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分享展示给予评价。课后,教师推送习题给学生线下巩固。学生提交作业后,学生和家长通过“家校本”教师的线上作业批改反馈,了解学习情况,并可查看所做练习题的详细解析。遇到疑难问题时,借助直播回放温习,在线通过平台发起疑问,助学同伴在线深入交流,教师在线辅导、答疑,实现异步互动。“钉钉”平台的可视化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听课轨迹、作业情况反馈、学生的学习差异和班级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现了评价从“经验主义”向“数据主义”、“滞后反馈”向“即时反馈”的转变。教师借用智能技术收集、分析、研究数据并做出教学决策,推动基于数据和证据的因材施教和精准教学,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逐步实现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智能化学习”。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云智能翻转课堂促进思想政治课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YQJK025)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袁隆平议题杂交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
向袁隆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