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做智慧家长
2023-07-13钟新群
钟新群
目前,在落实“双减”的工作中,学校和家庭都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家校要互相支持、互相合作,才能确保“双减”政策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真真正正地实现减负的功效。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未来也是与家庭教育分不开的。“双减”政策下我们家长更要保持清醒头脑,要做一个学习型和智慧型的家长
一、重视陪伴,用心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是对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的无意识的模仿。孩子跟谁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跟这人的相似度就比较高。如果孩子经常跟着妈妈经常唱歌、跳舞,孩子在长期的熏陶下,他会对歌声比较擅长,很多时会不由自主地哼出一两句歌曲。家长平时爱看书读报,经常带着孩子看书,孩子也会从小就喜欢与书作朋友。同理,爸爸妈妈带娃时总爱玩手机游戏、刷抖音,孩子也会迷上玩游戏。所以,父母的陪伴很重要,父母带着娃干什么,娃就会跟着干什么。换而言之,你想孩子有哪方面的特长,或往哪方面发展,就要有意识有计划地陪娃做这方面的事,并持之以恒。优秀的孩子是“陪”出来的,家长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
二、督促学习,养成自律
“双減”政策出台后,书面家庭作业减少了,但并不是不用做家庭作业。而是要完成一些“口头作业”,比如:认一认生字、背一背古诗、读一读课文、讲一讲故事;也会让孩子们做一些“实践作业”,比如:做一些社会调查,动手做一做手工、做手抄报或做家务等。这些作业比较难逐一检查,需要孩子的自律和自觉。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培养出来,此时就需要家长的督促。家长督促到位,指导到位,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明显。如果家长每天问一问孩子:今天你学校跟同学玩了什么游戏?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老师今天布置了什么?在孩子的问答中也是完成了一次复习。然后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遇到孩子不会做的,要给予耐心的指导,这样孩子的完成的效果会好。所以,当孩子不想学习、懒散放纵时,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放任不管,要用恰当的方式“逼”他一把 ,帮他一把,想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家长一定要跟孩子事先制定好计划,心中有计划、有目标,才能付于行动与实施,这样孩子才能清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三、做好共读、营造氛围
“双减”后,孩子们的作业少了,辅导班也不用上了,课余时间就明显多了,父母们应该充分利用,不能让孩子们打游戏机,而是要全理安排时间让孩子多看一些经典作品,而且要做好榜样,自己先捧着书本看书,和孩子一起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和孩子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或有趣的人和事。孩子的阅读,往往是从“亲子共读”开始的。父母要引导孩子阅读,这是帮助孩子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中、低年级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们的陪读与指导,因为孩子很多字不会读也不理解,这是需要家长在旁边告诉他正确的读音或意思,也可以教会孩子查字典。高年级的孩子,虽然不需要父母与其同步阅读,但是如果父母们提前读过孩子阅读的书籍,再和孩子一起聊聊自己阅读的乐趣与见解,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会大大地提升。在亲子共读中,既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慢慢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相互配合,支持老师
(一)相信老师的专业精神。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请信任老师的专业能力,不要随意孩子的面前议论老师,请相信老师的专业精神,多点听取老师的意见。如果在某些知识中,与老师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家长应对孩子有正确的引导,不在背后和孩子说老师的不是。
(二)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平时,家长要主动联系老师,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如果在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时遇到难题,可以多问问老师,多听听老师的意见。碰到孩子不开心时,可以问问老师,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一起和老师开导一下孩子。当孩子遇到了问题,家长和老师双方都要保持一种愉快而积极的沟通方式,共同商量,互相配合,才能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家校共育培养良好品德的实践研究”(证书编号:20230007046)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