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益阳花鼓戏舞台人物形象创新设计研究

2023-07-13赵丹妮

大观 2023年5期
关键词:花鼓戏益阳创新设计

赵丹妮

摘 要:湖南益阳花鼓戏是一种生活气息浓郁、艺术特征鲜明、群众基础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湖南地区有着非常广泛的传播。通过对益阳花鼓戏舞台人物形象的剖析,可以看出,它在舞台人物的服饰、妆容、创作上更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地域性。因此,结合具体的现实情况,对其中所蕴含的人物形象创新设计要素进行剖析,以促进其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益阳;花鼓戏;舞台人物形象;创新设计

注:本文系益阳市社会科学课题“基于‘新时代益阳地方戏的舞台人物形象创新设计研究”(2023YS220)研究成果。

一、益阳花鼓戏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益阳花鼓戏逐渐走向衰落,原有的花鼓戏团一个接一个解散,花鼓戲演员纷纷改行,创作人数锐减,同时原受众的年龄日益增大,青年受众的审美倾向发生了改变,导致花鼓戏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花鼓艺术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抓住新媒介的机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花鼓戏这一把传统艺术引进校园,或者是在大学里进行研究。花鼓戏走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将花鼓戏推广到校园、让花鼓戏走进课堂,既能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也能让学生更为直接、快速地感受到它的魅力,从而将花鼓戏的角色形象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二、益阳花鼓戏舞台人物服饰与妆容形象

益阳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一种,具有浓厚的湖南文化色彩,是一种将声音、身体、舞蹈等多种艺术融为一体,用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特殊艺术。它不仅注重戏剧的情节、演员的表现,而且在舞台人物形象的服饰、妆容方面要求也很高。

花鼓戏在舞台人物形象的服饰、妆容方面,非常注重文化内涵,在造型方面,既要“神”,又要“形”,如此才能让演出更加生动。利用人物的颜色,可以将人物的情感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衬托出故事的氛围和作品的风格。同时,也可以用视觉效果,将湖南的文化和民族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花鼓戏舞台人物形象的服饰和妆容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现代观众的审美观念对花鼓戏舞台人物形象的服饰、妆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花鼓戏的适应性,必须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审美要求,并注重接收观众的反馈,从而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

在舞台上,花鼓戏属于一种流动性的艺术。花鼓戏舞台人物形象的服饰和妆容是对戏中人物形象最直观的塑造,不仅具有辅助表演的功能,还可以让观众对花鼓戏文化产生深刻的第一印象。当舞台的布景作为背景色出现的时候,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部分服饰的运用产生限制,这就要求表演者要对戏曲服饰中各个因素的变化掌握好,从而更好地完善舞台效果。

一是色彩搭配得当。色彩是视觉世界里的第一要素,所以其在配饰、服饰设计中能够创造出一种气氛。它不仅仅是一种构成要素,更是一种营造戏剧意境、分析人物心灵的重要手段。为了反映现代社会中的个性,可以在服饰的色彩处理上采取各种不同的色彩搭配,以产生强烈的反差,从而提高服饰的观赏性。

二是有效地选择服饰材料。服饰材料的质地与样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物。比如,在花鼓戏中,为了表现不同的人物特征,所用的服饰材料就不一样。光亮感织物与凹凸纹理织物所呈现出的风格有着显著的不同。服饰材料的厚度、柔软度,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它的表现方式。此外,在选择服饰材料时,要将舒适度考虑进去,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使演员能够在舞台上有更好的表现。

三是与花鼓场景有效地结合。戏曲场景主要用来表达戏曲的主题,展现戏曲人物的职业、年龄、身份、性格等方面的信息。不管是传统剧目还是现代剧目中的舞台人物,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矛盾冲突,都可以用服饰与妆容来展示或揭露出来。

三、新时代背景下花鼓戏舞台人物形象

创新设计路径

(一)揣摩剧本,了解角色的个性

一个戏剧演员在上台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整个剧本。仔细阅读剧本,不仅能使演员对自己扮演的人物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能使他们对其他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与他们有竞争关系的人物。演员通过对角色之间的交集、矛盾冲突等内容的把握,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在排练之前,演员通常都会想如何表演好自己的角色。京剧的表演,包含了舞美、音乐、灯光、道具、服饰、妆容等。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将角色的特征表现出来。比如《嘎呀烧火》——益阳地区最受欢迎的一出戏,讲述了嘎呀怎样主动和儿媳妇“烧火”,嘎呀的一举一动与媳妇的一颦一笑,嘎呀的欲动蠢蠢与媳妇的含情脉脉,以及丑角和旦角的表演,都让人哈哈大笑,回味无穷。因此,演员在揣摩人物的时候,一定要先从大的方面去考虑整体的风格、表演的要点。其次,在微观层面上,注重唱腔、表演和对白。在饰演一个角色的过程中,演员必须对剧本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学习,认真地琢磨这个角色所说的每一句话,从他的字里行间来探索这个角色的性格,感受他的情绪,从而在演员的心中塑造出一个角色的轮廓。

(二)深入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

只有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每个角色的个性特征都与其所生活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要在舞台上表现一个活灵活现的角色,就必须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等有深刻的认识。

(三)体验人物感情,深入人物内心

剧院里有一句老话,叫作“心不在,身不在,意也在”,意思就是要把角色塑造得身心合一,内外合一,这样才能活灵活现。服饰、妆容等都是对“身”的再现,而对情绪的探究则是对角色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切体验,是刻画角色性格的一个关键步骤。演员要走进角色的心里,感受角色此刻的心情,在唱腔方面,可以采取激动和低沉的方式,把刻画人物的重点放在心理上,表现出人物的一肚子苦水,配合着结尾的一腔哀伤,从而让观众感动。例如在花鼓戏演唱过程中,原本还嬉皮笑脸的演员,一唱起孝歌来,每个人都跪在牌位前,哭得撕心裂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跟着哭,让所有人都哭得稀里哗啦。这种戏剧既展示了丑旦的表演技巧,又能起到警示和教育后代的作用。

京剧演员在抒发感情时,强调的是真情实意,而非一板一眼的做法。艺术是有感染力的,而真实的艺术是充满生命力的。一个演员只有真正进入一个角色,去感受这个角色的真情实感,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才可以让这个角色活起来。

(四)从细微处刻画人物形象的神韵

在戏剧舞台上,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一些细节。如果没有对细节的把握,不管舞蹈有多精美,唱歌有多专业,人物还是会缺少真实感。

其一,目光。眼睛是人的灵魂的窗户,它能反映出人的一切微妙的情绪变化和内心的活动。著名的京剧演员梅兰芳在刚开始学习京剧的时候,就被他的师父评价眼睛太过空洞,于是他每天都要看一看天空中的白鸽,最后其眼睛变得清澈起来,充满了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在戏剧人物塑造中,眼睛的作用是何等重要,而眼睛的使用,可以反映出一位演员内在的深度和基本功。好的演员会根据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心理,运用眼神去鲜明突出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神采飞扬,让人回味、遐想。

其二,动作。动作是戏剧表演的核心,动作和舞蹈姿态等外在表现,是戏剧表演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可以让人物更生动、更逼真。

其三,情感。对于人物的喜怒哀乐,个性特征的不同会导致情感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闺秀”的“掩口而笑”和“小家碧玉”的“娇滴滴”,虽然都是一种喜气洋洋的表情,但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

对戏剧角色的刻画,需要演员结合自身的经历,并不断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我国的文化事业在不断发展,而戏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同时,我国的传统戏剧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对戏剧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会,又是一次挑战。

(五)不断磨炼学习

首先,一位好的戏剧演员,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我国戏曲是程式化艺术,是通过程式化的演出来塑造角色的,因此,一个人必须完全掌握戏曲的做戏、打戏等形式。而在戏剧中,演员通常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练习,因此,可以看到,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成功地塑造人物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其次,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在近代,由于文化的发展,戏剧工作者逐步得到了关注。因此,戏曲演员要主动提升自己的修养,持续学习和积累,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今后的表演积累更多的能量,这也是花鼓戏演员需要重点关注的。最后,要想在舞台上达到理想的演出效果,还需要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任何一种艺术,都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如果不能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体验,那么所创造出来的角色就会与真实的世界相背离。因此,要想在舞台上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就要从现实的生活出发,体会生活的本质,明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从本质上来说,舞台形象是演员和表演艺术自身的产物,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只有把握好自己的特点,找准自己的细节,并将自己的真实感情融进去,才能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产生火花,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重视角色分析

花鼓戏中的人物,通常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而这种特征又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演员必须清楚地了解这些角色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他们的生活习惯。从角色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个演员对于人物角色的分析都会有不同的地方,这也是体现他们各自特点的关键。在对戏曲演员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要对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对其进行简化,从而更加清楚、明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并在戏剧的舞台上表现出更好的状态。另外,戏剧演员在演出时,还必须注意真情实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使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个人物。相反,如果表演得太过做作,就会引起观众的反感,而且演员也难以将自己代入角色,最终无法体现出戏剧的真正意义。

(七)把握戏曲表演方式

戏剧表演的风格是戏剧演员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以及对戏剧表演的深刻剖析而形成的艺术风格。同时,程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求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不断地对程式表演进行升级,并将其运用到舞台上,从而为角色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要能够在戏剧演出中对动作进行标准化展现,由于益阳花鼓戏是一门传统的艺术,所以对演员在演出中的动作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舞台演出中,演员应该对自己的动作进行规范,不断改进和加工,从而使花鼓戏的表现效果更加完美。但也不能盲目照搬,要做好总结、归纳,凸显出自己的特色。其次,脸谱具有模板,所以在表现角色时,要注意运用模板来确定角色的性格與心理,为戏剧的演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益阳花鼓戏是在长期艰苦劳动中形成的湖南花鼓艺术的一个主要分支。通过研究,不但可以对益阳花鼓戏的舞台角色风格、演出特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可以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花鼓戏在演出中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进行了演出的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取材于地方的民间故事、独特的唱腔,形成了益阳花鼓戏,并吸引了广大的观众。益阳花鼓戏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和表现力等方面的特点,显示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小曼.传统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对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6.

[2]胡静.论传统戏曲旦角妆课程的继承与创新[J].艺海,2012(12):143-145.

[3]易慎.研究戏剧影视剧人物形象设计[J].科技资讯,2019(8):162,164.

[4]刘君.从文化艺术特质看益阳地方戏曲的现代传承[J].戏剧之家,2015(6):10,9.

作者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花鼓戏益阳创新设计
刘杨作品
刘杨作品
基于“益阳消阴”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多功能床体构造设计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