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2023-07-13杨伟涵
杨伟涵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工智能的崛起,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对于财务管理的角色,企业不满足于仅仅是记录和监督,更推动着财务经营贯穿企业运营的始终。科学有效的经营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正确分析财务状况,可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考量和分析,进而动态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深度发掘企业经济潜力的基础上,寻找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管理水平的途径,对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估。文章以经营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研究内容,在总结经营分析对经营决策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进行论述,以期为广大工作人员带来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经营分析;经营决策;参考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决策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对于企业绝大多数的管理者,其已经意识到经营决策的重要性,意识到经营分析的必要性,但是相应的,很多企业在实际开展经营分析的过程中,很多数据信息的获取流于表面,没有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进行融合,促使实际的经营分析效果颇为有限,促使基于其所生成的经营分析结果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如此企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经营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分析
所谓经营分析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及业务等方面所生成的数据、信息,借助一定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技术,对经济活动的過程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企业整体运行情况的把握,对过程进行监督,实现对运营管理过程中问题和风险的及时识别,在充分发掘人力、财力、物力潜力的基础上,整合调度多方面资源,提高企业运营的经济乃至社会效益。严格意义来说,所谓经营分析是企业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过程,是一项完整的管理活动。除此之外,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经营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作出正确而合理的经营决策,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控制,把握企业的资金动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压缩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向。做好经营决策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进一步把握企业的资金动向,确保其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减少资金浪费。
第一,做好经营分析工作,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和控制经营目标,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为后续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序指导。
第二,借助经营分析,企业可以合理利用资金,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更能够显著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周转率,确保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使用量和成本,在整合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激发企业的潜在价值
经营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在决策方面提供精准且有效的数据支持,不断激发数据的潜在价值和作用。尤其是在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容易为管理者所察觉的潜在信息,可以通过经营分析彻底显示出来,继而为企业后续调整业务版图、实施战略规划、调整产品方向作出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首先,经营分析不仅是对企业既有财务状况的总结概括,也是帮助管理者评估和创造企业价值的工具,对于企业内部实际负责经营分析的工作人员而言,其可以通过信息及数据的反馈,及时觉察其中的隐藏信息,对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重点关注,辅助企业在未来就内部运营和战略方向进行调整。
其次,经营分析可以借助不同指标对企业长期价值和短期业绩进行评估,进而帮助企业的管理层及时调整战略规划,确保短期业绩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兼顾和满足不同利益者的诉求。
最后,经营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数据本就是企业管理者所需的内容,分析人员通过报表的方式汇总分析各类数据 ,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文字语言,能够帮助管理者及时预估和分析企业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
(三)加强风险管控,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评价体系
风险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无论从宏观视角出发,还是从微观视角判断,企业都需要加大精力、投入成本构建完善的风险运营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建设保驾护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风险往往具有隐秘性的特征,很难为企业所感知,此时经营分析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控制,不断完善企业的评价管理和控制体系。
首先,经营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相关部门及时觉察和寻找差距,意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找寻有效工作方法的同时,构建综合的评估系统,提升价值、规避和防范风险。
其次,任何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必然是风险和收益并存,所以作为管理者必须提升风险管理控制能力。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对资产结构进行严格的分析,还要考虑自身的偿债及盈利能力,借助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办法,及时估算出企业目前应对风险的能力,结合客户或供应商的信用状况筛选优质客户展开合作,如此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和管控作用,规避和防范突发风险。
二、经营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营分析本身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分析人员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战略管理团队或财务分析人员,对于经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并不透彻。而且经营分析在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这一参考过程出现一定瑕疵。
(一)企业内部业财融合的有效性不足
现阶段,一些企业在制订经营分析报告时,会按照财务报告的形式进行操作,按照既定的报告模板按需填上相应的数据,及时计算出相应的指标。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在分析方法上,经营报告与财务报告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其分析的最终目的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原因在于一些财务人员本身并不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在实际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有做到业财融合,单纯将数据生硬地置于模板和公式当中,没有进行定制化、针对化的研究和分析,促使业务部门并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内部信息交流受阻、无法及时共享,影响经营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二)经营分析所需的数据信息不全
经营分析的一项重要议题在于前期获得大量的、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数据和信息,这是做好经营分析,保障经营分析结果有效性的根本和前提。但实际情况是,一些企业进行经营分析的过程中,实际所能获得的、有助于分析的数据基础并不完整,归根结底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经营分析具体使用的工具不够合理,分析结果不够科学,或者分析人员所采用的分析办法脱离企业的实际状况,习惯于照搬模板、按例分析,促使经营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不足,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的信息。
其次,企业在实施经营分析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发掘业务活动当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如此生成的管理策略很容易无法凸显出针对性的作用,无法从根源处着手解决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再次,因为企业对相关数据分析不到位,导致无法找到相关问题出现的根本性原因。通常情况下,所谓的经营分析报告仅是提供结果,虽然便于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态,但是只出具数据,没有及时将数据转换成作为管理者所能使用的语言,在没有形成生产的情况下,是无法确认现象产生原因的,如此会导致各项数据分析工作不合理。
最后,经营分析相对粗糙,无法实现量化。以企业利润下降这一现象为例,从原因分析的角度研究,其主要包括收入下降、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等,如此分析结论相对而言比較客观。但是如果管理者单纯围绕这些无法被量化的结论进行进一步决策,很有可能导致战略失误。而且现阶段很多企业所实施的经营分析对分析人员本身的专业性极为依赖,分析人员本身对财务和业务数据的敏感程度决定了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三)企业本身对经营分析的认可度不高
虽然经营分析确实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产生较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就一些企业经营分析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存在认可度不高的情况,因为其没有在企业当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也受到了制约。
首先,多数企业的经营分析实际在企业当中的覆盖率不高,间接导致经营分析缺乏相应的标准、随意性高、行业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受认可程度低。
其次,很多企业的经营分析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主导的,其他部门很少参与,导致经营分析被局限在财务分析领域,其所能起到的作用和效果被大打折扣。
最后,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进行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会对经营分析工作予以一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层,也更希望借助经营分析,及时发现目前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内部管理控制水平。通常情况下,经营分析都是以会议形式开启的,很多所谓的分析其实流于表面、走形式,会议并没有针对经营分析工作形成一定的影响。如此可知,通常情况下的经营分析内容侧重于财务视角,强调对专业术语的使用,也促使会议当中的其他成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参与感不足,导致会议的组织人员难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大众所熟知的绿城集团为例,其运营发力的关键点在于产品策略的调整、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的建设以及运营标准的梳理和建立,过往绿城集团的项目或产品具有售价高、品质高及成本高的特征,但是从运营角度出发,“三高”策略要有所调整和转变,朝着“三优”的方向迈进,采取产品线下沉策略的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品牌的项目覆盖程度。如此很容易导致集团的运营及项目扩张,进而为其带来更多的势能,而这些都是通过科学的运营分析才能有所实现的。
三、经营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企业经营分析存在的不足,要其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需要从完善经营分析方法,加快企业经营分析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数据的敏感度,加强对经营分析结果的合理使用,构建经营分析人员和企业决策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以下对这几个维度进行补充。
(一)完善经营分析方法,强调关键指标分析
要充分发挥经营分析的作用,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经营分析办法,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多种经营分析办法,注重横向对比及纵向分析,更要提升关键指标的构建以及分析能力。
企业可以进行存货分析,如果企业存货较高会导致大量的资金被占用,影响企业后续的资金周转;如果企业本身的存货数量较少,一旦客户前来订购产品,会因为存货不足影响销售成果。
还可以通过应收应付分析,进一步加强企业对于流动资金的管理,其中分析应收账款可以关注具体的周转天数、账龄,应付账款分析可以关注企业的付款速度。
(二)加快企业经营分析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对企业实施经营分析不能单纯依靠人力因素进行,而是需要采取现代化、科技化的分析要素,提高分析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也确保其能够为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若能加快企业经营分析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可以促使企业经营分析能够获得更加广泛和全面的数据,是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首先,企业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力度,进而减少财务人员的基础性工作,促使其从单纯的财务会计专项管理会计,将工作重心以及主要精力逐渐放在财务数据的整理以及分析方面。
其次,企业需要对经营分析人员的岗位设置进行必要的配置调整,就业务数据转化为财务记录等进行调节,进而提升经营分析的效率、质量,提高经营分析数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再次,企业需要加大有关经营分析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投入,真正意义上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通,在提升经营分析准确度和及时性的基础上,满足经营分析不同维度的要求。
最后,经营分析人员必须有精准和敏锐的数据洞察力,在提高数据敏感度的同时,促使经营分析结果更贴合客观存在的数据,在及时探索和总结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企业各类突发性问题作出具体的、针对性的分析。
(三)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其对数据的敏感度
经营分析的数据比较好获取,需要经营分析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对数据的敏感度,及时捕捉数据变化以及某种现象形成的原因。要达成目标,企业必须对原有的人才发掘和培养策略进行优化和革新。
首先,经营分析人员既是企业相关经济活动的记录人员,也是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的工作人员,目的在于提高经营分析的价值,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建议。因此其必须明确自身的权责和义务,在实际开启工作的过程中随时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警惕心理。
其次,财务人员需要及时意识到环境变化情况,比如企业重大人事变更、战略变化、营销策略变化、新产品上市等,坚持将这些变化和企业报表上的数据变化进行关联,确保运营分析结论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最后,经营分析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专业技能培训,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更好地分析各方面数据关系,及时找出数据变化和规律呈现的主要原因,辅助企业后续的经营决策顺利落地和实施。
(四)加强对经营分析结果的合理使用,构建经营分析人员和企业决策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
企业通过将经营分析导入决策层面,进一步提升经营分析的应用成果,有助于提升经营决策的全面性、连续性及科学性,此时企业更需要构建有助于经营分析和经营决策人员之间沟通的有力渠道。
首先,企业财务人员既要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还要深入了解管理层的实际诉求,进而促使经营分析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能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这意味着经营分析人员必须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当中,要具备专业的财务工作和业务能力,更要跳出财务工作明确企业整体的发展建设趋势。
其次,企业管理人员作为战略目标和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者,既要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财务知识,还要掌握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和规律,坚持从财务分析的数据当中,不断发掘企业的发展潜力;既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规避运营管理风险;既凸显经营分析报告的时效性,也了解资金应用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对未来发展进行细致的规划,确保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以及前瞻性,进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能。
(五)引入现代化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
很多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其对于成本管理和控制作用的激发,所以其可以引入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多角度、多维度地进行成本管控,提高管理效果,同时也让经营分析的价值得到充分显现。
1. 扩大成本管理的范围
成本管理控制本应该包括企业运营管理所涉及的所有环节,针对所有员工开启管理,在以往的成本管理控制内容的基础上,经营分析导向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基于活动本身进行成本控制以及活动管理。这是目前企业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成本分配问题,如此可以提高成本计算结果的精准度,引导企业管理者克服以往成本管理办法当中因为没有明确成本责任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引导管理者更加密切地关注成本动因,实现对必要成本的管理和关联成本的有效控制。
其次,坚持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评估的有效结合。在没有融入管理会计思维所进行的成本管理控制当中,其所秉承的往往是事后总结性控制,其带有严重的滞后性色彩,并不利于成本管理控制效果的提升。而导入了管理会计思维的成本管控,将重心从后端转移到前端,强调全过程管理,前、中、后集体控制。进行事前预测可以最大程度地预警风险因素,这也是后续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评估的过程,则可以为后续的成本管控以及下一阶段的预算编制积累经验和教训。
2. 创新成本管理及控制办法,提高经营分析结果应用的合理性
企业从经营分析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导入现代化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提高对经营分析成果应用的有效性。
首先,基于经营分析结果,导入价值链分析,明确企业业务相关的各个环节及部门、模块的价值产出及成本投入情况,针对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在明确各个部门在成本管控过程中的权责。对于价值产出低、但成本投入高的部门需要重点进行成本管控。
其次,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实施先预算、后成本的操作方式,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察,一旦发现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必须立刻分析原因,判断是否确实有调整预算的必要。企业对内需要制定严格的预算调整审批程序,构建严格的预算管理和控制环境。
再次,企业必须加强对成本管控过程中的风险监督和控制,通过应用动态指标预警的操作方式,强调成本管控的实时性,尤其避免在投融资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给企业本身带来较高的成本投入,也带来难以预估的风险和危机。
最后,需要结合企业成本管控的实际需要构建相应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相关指标的选择要结合经营分析的内容开展,融合客户评价、部门协调以及价值创造等多维度的内容,如此可以推动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形成对成本管理控制、对经营分析的正确观念,间接推动企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发展建设、创造更多收益的目的。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经营分析工作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精确的信息,也需要覆盖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所有环节,坚持从企业的战略视角出发,采取专业的分析手段,基于业财融合对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经营分析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对于企业内部实际主导经营分析的工作人员而言,企业更需要加强对其的培养和选拔,组建一支优秀的分析队伍,充分发掘大量经营数据和信息当中所折射出的潜在信息,进而帮助管理者作出更为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段雨晴.財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9):107-109.
[2]胡庆华.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2(24):19-21.
[3]朱贤平.经营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2(10):66-69.
[4]姜港.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6):91-93.
[5]张俊.经营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商讯,2021(31):137-139.
(作者单位:黑龙江弘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